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1),以奇用兵(2),以無事取天下(3)。


吾何以知其然哉(4)?以此(5):

天下多忌諱(6),而民彌貧(7);

人多利器(8),國家滋昏(9);

人多伎巧(10),奇物滋起(11);

法令滋彰(12),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13),我好靜而民自正(14),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15)。





註釋


(1) 正,指正規、正道,清淨之道。
(2) 奇,奇巧、詭秘,指奇詭機變之術。
(3) 無事,指無為。取,即治理,或得到稱許。
(4) 何以,即憑什麼。然,即如此、這樣,指「以無事取天下」。
(5) 此:指以下一段文字。
(6) 忌諱,指防範禁令。
(7) 彌,即愈加。
(8) 利器,指精良的武器,或解作權謀、統治手段。
(9) 滋,即益發、更加。昏,即黑暗混亂。
(10) 伎巧,即權謀巧智。
(11) 奇物,指新奇物品、邪物。
(12) 彰,指分明、苛刻。滋彰,即愈加苛刻、分明。
(13) 自化,指自然化育。
(14) 正,即端正、規矩。
(15) 樸,即淳樸。



白話語譯


    以正道治理國家,以出奇制勝的機變之術作戰,以無為不生事端贏得天下。我憑什麼知道這道理呢?就是憑藉這樣:天下防範禁令愈多,百姓就愈加貧窮;人們的武器愈精良,國家就更加黑暗混亂;人們的權謀、巧智與手段愈多,就會出現更多新奇怪異的事物;國家法令條例愈分明苛刻,盜賊就愈多。

    所以聖人這樣說:我不刻意治理天下,人民會自然化育;我喜歡清靜,人民就會自然端正;我沒有事情勞煩人民,人民就會自然富足;我沒有奢求,人民就會自然淳樸。







Chapter 57



Govern the state with upright integrity.

Deploy the military with surprise tactics.

Win the world by not being meddlesome.

How do I know it is like that?

By means of this:

The more restrictions there are in the world,
the poorer people will be.

The more sharpened tools people have,
the more chaotic the state will be .

The more skills people have,
the more strange things will multiply.

The more detailed the edicts,
the more thieves and robbers there will be.

Hence the sage says,

“I take no action and people are transformed by themselves.
I prefer quiet, and people are corrected by themselves.
I am not meddlesome and people can enrich themselves.
I am desireless and people by themselves
 can become simple and plain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所說的道,既是指個人修養,也是指治國、用兵,甚至取悅天下。這不是靠霸權,也不是靠仁義禮教,而是靠道,人們只要返回自身原本已是純潔的本性,這個本性就是孕育萬物的道。

    《道德經》說治國要「正」,這個「正」就是正道、正法,不能有歪斜、偏差。中國的《易經》是中華文化最古老的經典,是一部占卜的書,但卻是教導世人有關天地與人生的道理,比《道德經》還要早成形,被喻為群經之首。《易經》其中一個最大的主旨就是教導世人無論順境、逆境都要持守正道,富貴順暢的時候要守正,窮途末路的時候也要守正,不能有歪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趨吉避凶。這個守正也是《道德經》所說的治國之道,只有國家能持守正法,維護正道,人民才可以安居樂業。

    至於用兵,就要用出奇制勝之術。1400年前在阿拉伯半島出生的先知穆罕默德也是說出同樣道理。穆罕默德是一個非常誠實的人,被社會族群稱為大好人,最值得信賴的人(Ahmed)。他教導穆斯林言行要誠實,不可以說謊,要說誠實話,即使對當時迫害他的異教徒也守承諾,從不食言。穆罕默德說只是在唯一的情況下可以不誠實,就是與敵軍作戰,向敵軍散播虛假訊息,只有在這情況下的不誠實才可以避免真主的責難。穆罕默德有清楚說明與敵軍作戰時應遵守的人道守則,穆罕默德所說的用兵之道無疑也是《道德經》所指的用兵之道(詳見第30、31章)。

    此章《道德經》更重要的是說「以無事取天下」,「無事」就是清靜無為,讓百姓清靜,不要強行有所作為,這樣就能夠取悅天下。百姓清靜,每個人都按著純潔自然的本性生活,讓大自然的法則自行起作用,這樣就能夠贏得天下民心。為什麼老子要堅持「無事」?他反面指出人力的強行作為會令國家人民變糟:國家愈多規範禁令,人民就會更加貧窮,因為百姓自然謀生的自由空間會變得愈來愈狹小;人們愈多權術技倆,就變得愈巧智、詭辯,偏離純潔自然的本性,於是國家就愈混亂,即中國歷史上常常說的「小人當道」。

       人們離開了純潔自然的本性,就愈發喜歡向外求索新穎怪異的事物,實質與人毫無禆益,只浪費人力、物力、財力,這正是現代物質社會崇尚各式各樣新穎產品的寫照。老子再指出國家愈多法令法規,盜賊就愈多,因為人們可以想到更多、更多違反法律的事情,才可以設下更多、更多的法規防範,這也正是盜賊滋生的寫照。

    最終極的問題是人們偏離了純潔自然的本性,聖人如何使人們返回自己純潔自然的本性?就是聖人以身作則,不用說教,只要把道活出來。不用強行作為,人民才有自由的空間循自然法則自我化育,自發的力量才真實持久,故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聖人無為、好靜、無事、無欲,人們便能夠自行化育、自行歸正、自行置富、自行返回質樸的自然本質,因為真正的作事者是道,而不是人為之力,人依循道去完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