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1),其猶張弓與(2)?
高者抑之(3),下者舉之(4);
有餘者損之(5),不足者補之(6)。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7),損不足以奉有餘(8)。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故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9)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10)。
註釋
(2) 猶,即好像;張弓,指拉開弓;與,表示發問,即嗎。
(3) 高,指弓弘拉得高了。抑,即壓低。全句意思:高了就把它壓低一點。
(4) 下,指弓弘拉得低了。舉,即升高。全句意思:低了就把它升高一點。
(5) 有餘,指弓弘拉得過滿。損之,指把拉得過滿的弓弘放鬆一點。
(6) 不足,指弓弘沒有拉緊。補之,指把弓弘拉到位。
(7) 人之道,指人類社會的法則、法律。
(8) 奉,指供給、供奉。
(9) 不積,指不儲存,不保留。此括號內的句子出於第81章,註評家認為與第81章文句沒有相關,在此章卻意思相連,故應放在此章。
(10) 處,即佔有、享有。見,指顯現、表現。
通行版原文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白話語譯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77
Is not the Truth of Heaven like the stretching of a bow?
The high it presses down.
The low it lifts up.
The excessive it takes from.
The deficient it gives to.
It is the Truth of Heaven to take from what has in excess
in order to make good for what is deficient.
The way of man is otherwise.
It takes from those who are lacking
in order to offer more to those
who already have more than enough.
Who can take what he himself
has in excess and offer this to the world?
has in excess and offer this to the world?
Only those who abide in the Truth.
Therefore, the sages act without conceit,
accomplish their tasks yet claim no credit.
They do not wish to show off their merits.
經註家修訂後的版本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故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白話語譯
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不是好像拉開弓弦一樣嗎?拉得過高便把它壓低;拉得過低便把它升高;弓弦拉得過滿就把它放鬆一點;弓弦拉得太鬆就把它拉緊一點。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就是減少有餘,彌補不足。人類社會實行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而是損害不足的人,以供奉有餘的人。誰能夠有餘而可以奉養天下?只有「道」才能夠這樣。所以聖人不會儲存、保留,盡自己所能服務別人,自己也會更加富有;盡自己所能給予別人,自己也會得到更多。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利益萬物眾生而不會作出傷害;聖人的法則就是只會把道實踐,而不會與任何人競爭。所以聖人做事情而不會恃才傲物,達到成功而不會把成果佔有,因為他們不想刻意表現自己的賢德。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77
Is not the Truth of Heaven like the stretching of a bow?
The high it presses down.
The low it lifts up.
The excessive it takes from.
The deficient it gives to.
It is the Truth of Heaven to take from what has in excess
in order to make good for what is deficient.
The way of man is otherwise.
It takes from those who are lacking
in order to offer more to those
who already have more than enough.
Who can take what he himself
has in excess and offer this to the world?
has in excess and offer this to the world?
Only those who abide in the Truth.
Therefore, the sages do not accumulate.
The more they assist others,
the more they gain.
the more they gain.
The more they give others,
the more they possess.
the more they possess.
The Truth of Heaven benefits and does not harm.
The Truth of sages assists and does not contend.
Therefore, the sages act without conceit,
accomplish their tasks yet claim no credit.
They do not wish to show off their merits.
賞析與點評
本章《道德經》說明天之道、人之道和聖人之道。天之道,即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就是「利而不害」。道是孕育、滋養萬物,讓萬物在平衡與和諧的關係下共存,所以就好像拉弓弦一樣,拉得太高便要降低,拉得太低便要升高,拉得太緊便要放鬆,拉得太鬆便要拉緊。萬物要和諧共存,就不能各走極端,或有些被重視,有些被忽略。整個大自然是互相依賴的生命體,各物種環環相扣,而不是互相對抗、競爭,這就是「天之道」與「人之道」的不同。
在天之道的運作之下,萬物和諧共存。在人之道的運作之下,萬物互相競爭,對抗,爭奪資源,所謂弱肉強食。人類社會長久以來,在大部分層面都是在這競爭的法則下發展,所以在人類社會,同樣是人卻有不同的階級出現,待遇可以十分不同,且相距甚遠。統治階層得到絕大部分資源,草根階層只能夠糊口,古今中外,都是這樣:「損不足以奉有餘」,這是一種互相對抗的關係。
天之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卻相反。十七世紀印度聖人羅達斯(Samarth Ramdas 1608-1682)把他對天地宇宙畢生的學問口述,由弟子筆錄在巨著《僕人的理解》(Dasboadh)之中。其中一章闡述人類地球創始的時候是和諧平衡的,但人類與各物種的變化發展卻出現互相對抗的力量,人與人、動物、植物,以及整個氣候環境對著幹,這種對抗的力量愈來愈強烈,和諧平衡的狀態愈來愈少,人類社會以至整個地球,最終必定會被毀滅,因為這種對抗的力量正是步向毀滅。天之道是生命的力量,人之道卻是毀滅的力量。
人應該把「有餘以奉天下」,只有有道之士才能夠做到,這就是聖人之道。聖人把天之道實踐出來,不會只為自己積存財貨,不同宗教的聖人都是教導世人慷慨施與,這就是為自己及眾生積福,因為愈是幫助別人,愈是給予別人,自己卻會得到更多。《古蘭經》說真主會回報每個善行,沒有一個善行,即使如螞蟻般微小,不會被記錄,不會被回報。《道德經》也有同樣意思,佛教的因果業報,也說明同樣道理,善惡終有報。《古蘭經》這樣說:
「行一件善事的人,將得十倍的報酬;作一件惡事的人,只受同樣的懲罰;他們都不受虧枉。」(6:160)
天之道是「利而不害」,聖人之道是「為而不爭」,如何實踐「天之道利而不害」?就是要「為而不爭」。競爭就是一股對抗的力量,有勝有負,有人得,有人失,所以聖人只會幹,卻不會與任何人競爭。如何不與人競爭?就是「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聖人與道同在,道與萬物為一體,沒有一己的私我,所以聖人不但不會驕傲,自以為有功,甚至乎「不欲見賢」:不想人們覺得他賢德神聖,對他歌功頌德,要去崇拜他。老子認為真正的聖人絕不會是這樣,這樣的人才能與天地宇宙的道同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