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二十三章


希言(1)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2),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3),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4),

德者同於德(5),

失者同於失(6)。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7)。]




註釋

(1) 希,通希,即少。言,指說話,也可指政教法令。
(2) 故,即所以,也可以用作提起連詞,與「夫」字相同。飄風,即大風、強風。朝,即早晨。
(3) 孰,即誰,代指「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兩種自然現象。
(4) 從事於道,指行為遵行道的規律。
(5) 德,即良好的品行。
(6) 失,即行為沒有道德。
(7) 此兩句為第17章文字,重出於此,見第17章註釋。信,即誠信;不信,即不信賴。註評家認為應該刪去。





通行版原文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白話語譯

    說話稀少合乎自然。狂風刮不了整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誰造此兩種天氣現象?是天地。天地的風雨陰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因此歸依道的人與道合一,歸依德的人與德合一,失道失德的人只有缺失。與道合一的人,道也喜歡得到他。與德合一的人,德也喜歡得到他。與缺失合一的人,缺失也喜歡得到他。沒有足夠的誠信,才會產生不信任。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23


Rare words are natural.
Strong wind cannot last all morning.
Sudden downpour cannot last all day.
Who makes this so?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Even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cannot be long-lasting,
how can human be?
Those who follow the Truth are with the Truth.
Those who follow the Virtue are with the Virtue.
Those who follow the Loss are with the Loss.

Those who are with the Truth, 
 the Truth is also pleased to be with them.
Those who are with the Virtue, 
the Virtue is also pleased to be with them.
Those who are with the Loss, 
the Loss is also pleased to be with them.
If one’s integrity is lacking,  he will not be trusted.




經修訂後的版本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白話語譯

    說話稀少合乎自然。狂風刮不了整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誰造此兩種天氣現象?是天地。天地的風雨陰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因此歸依道的人與道合一,歸依德的人與德合一,失道失德的人只有缺失。與道合一的人,道也喜歡得到他。與德合一的人,德也喜歡得到他。與缺失合一的人,缺失也喜歡得到他。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23


Rare words are natural.
Strong wind cannot last all morning.
Sudden downpour cannot last all day.
Who makes this so?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Even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cannot be long-lasting,
how can human be?
Those who follow the Truth are with the Truth.
Those who follow the Virtue are with the Virtue.
Those who follow the Loss are with the Loss.

Those who are with  the Truth, 
The Truth is also pleased to be with them.
Those who are with the Virtue,
 the Virtue is also pleased to be with them.
Those who are with the Loss, 
the Loss is also pleased to be with them.







賞析與點評



    得道的人不會常常說話,滔滔不絕,因為道在寧靜當中才能夠感悟,故靜默、禪坐與冥想是宗教修行必具。近代印度聖人舍爾地賽爸爸(Shirdi Sai Baba, ?-1918)這樣說:

    「我們要聆聽並保持沉默,得到覺悟的人不會作出任何聲音。那些得到恩典的人是沉默的,但那些從恩典中掉下來的人說話卻滔滔不絕。只有我們確有優點,才能得到神的恩典。」

    賽爸爸這裡說的「神的恩典」就是神的道或天之道,故此章《道德經》開首說「希言自然」,說話不多是最自然合乎道的狀態。《道德經》繼續以大自然現象說明此道理:大風刮不了一整個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說明過分及激烈的行動不會持久,即使天與地也不能這樣,更何況是人呢?天與地比人長壽,天地見證歷史的滄桑變更,人一生極其量都不能比天地長久,人的行動比天地還要短暫。過份與激烈的行為不會持久,人應該在寧靜中守道,這即回應《道德經》第5章所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守中」就是守住大虛空,即守道。

    《道德經》繼續說出三種人,即「同於道」、「同於德」和「同於失」。道是最高最自然的精神境界,人們按清淨自然的本性生活,不需要有仁義道德禮教。當人們失去道,即迷失本性,被濁世名利纏繞,人才需要仁義道德禮教去指導人們的生活。人們想獲取個人利益之餘,也要遵守仁義道德,不可傷害他人。得道的人與道同在,完全不會想獲取任何個人利益,他們就不需要禮教的規範。而還未感悟與道合一同在的人,他們還有個我利害、喜好與憎惡,還是想獲取個人的功名利祿,但若他們可以遵守道德禮教,在正當的情況下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損害他人,這種人就是「同於德」。至於那些只希望得到個人利益好處,不計較傷害別人,道義對自己有利就遵守,對自己無利就不遵守,道義只是個人利益的其中一個手段,損害別人也是其中一個手段,這些人就是失道失德,就是「同於失」。

    這三種人表示人們的取向,「同於道」是指喜歡修道的人,修道是一個過程,不會一喜歡就馬上得道,馬上與道合一同在,但喜歡道的人只要沒有放棄此修道的心,最終都會得到與道同在,因為「道亦樂得之」,道喜歡與這些人同在。印度經典《博伽梵歌》[註1],聖賢克理希納(Shri Krishna)就是以印度所指的梵(Brahman),即中國文化所指的「天道」的體現,說出:「誰願意與我合一同在,即使一生不能達到而在中途跌落,但他終有一天可以達到,沒有一個欲歸向我的人會真正迷失墮落。」(參考《博伽梵歌》6:37-45) 

    這就是《道德經》所說「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至於不是全心喜歡道,只希望以正當行為獲取個人利益的人,他們的行為未必能夠完全合乎仁義禮教,人總有錯失的時候,但他們會受良心譴責,不想違背道義損害他人,以及個人的尊嚴,這種良知就是「同於德」,他們仍然有個人的追求,也樂意受道德的規範,因為這樣他們才心安理得。這種取向就是「同於德」,他們也不會馬上成為完全合乎道德禮義的人,但卻會朝著這方向愈走愈近,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因為「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孔子在《論語》中說,他很少看見有道德的人,因為有更多人都是「同於失」,他們失道失德,只追求個人的喜好利益,依自己的好惡行事,這些人雖然不會一下子成為道德淪亡的敗類,終有一天會徹底墮落,因為「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一個人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正是自己內心的取向決定。

    此章最後一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此信可解作誠信或真誠,對道沒有誠信,沒有真誠,就不會相信有道的存在。對德沒有誠信,沒有真誠,就不會相信德的存在與價值。不信道,不信德,就是失。很多人不求道,不求德,只求失。




註1:《薄伽梵歌》又譯《世尊歌》,此書原屬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第六篇〈毗濕摩篇〉(Bheeshma Parva),分18章,共700頌,作者是廣博仙人,又稱毗耶沙(Vyasa),也就是史詩的作者。《薄伽梵歌》的產生年代學術界眾說紛云,上限可至公元前10世紀,下限到公元4世紀。印度很多經典均是長期逐漸演化、定型而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