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1),美言不信(2)。


善者不辯(3),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5)





註釋


(1) 信言,指實話、真話。
(2) 美言,指巧言、華美之言。
(3) 善者,可解作善良的人,或善於說話的人。
(4) 博,即廣闊,或與「溥」同義,指佈、陳,即炫耀的意思。
(5) 此五句註評家黃瑞雲在《老子本原》中指應放在第77章,與第77章的文意更連貫,卻與本章不相連。





通行版原文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白話語譯


    真實的說話並不漂亮,漂亮的說話並不真實。善良的人不會辯駁,辯駁的人並不善良。知道真理的人不會以廣博的知識炫耀於人,炫耀廣博知識的人並不是知道真理的人。聖人不會儲存、保留,盡自己所能服務別人,自己也會更加富有;盡自己所能給予別人,自己也會得到更多。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利益萬物眾生而不會作出傷害;聖人的法則就是只會把道實踐,而不會與任何人競爭。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81



Truthful words are not beautiful.

Beautiful words are not truthful.

Those who are good do not debate.

Those who debate are not good.

Those who know the Truth 
never show they have wide learning.

Those who show they have wide learning
 do not know the Truth.

The sages do not accumulate.

The more they assist others, 
the more they gain.

The more they give others, 
the more they possess.

The Truth of Heaven benefits and does not harm.

The Truth of sages assists and does not contend.







經註評家修訂的版本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白話語譯


    真實的說話並不漂亮,漂亮的說話並不真實。善良的人不會辯駁,辯駁的人並不善良。知道真理的人不會以廣博的知識炫耀於人,炫耀廣博知識的人並不是知道真理的人。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81



Truthful words are not beautiful.

Beautiful words are not truthful.

Those who are good do not debate.

Those who debate are not good.

Those who know the Truth never show 
they have wide learning.

Those who show they have wide learning 
do not know the Truth.







賞析與點評




    本章是《道德經》最後一章,共81章。《易經》是中國最早的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中華文明的開端;《易經》是占卜的書,共有64卦,即64章,64是8的乘數,八八六十四;而《道德經》就是八的演進到九,九九八十一,所以把《道德經》編排成81章,是九的乘數。九就是頂峰,道就是頂峰,是單數,不會是偶數,因為道是一,不是二,到了盡頭也是九。正如伊斯蘭信仰中萬物的主宰也是一,是不可分割的一(Ahad),是獨存的一,只有單數沒有偶數。伊斯蘭信仰真主有99個名號,也是取其單數,一百減一等於九十九。真主只有一沒有二,道也只是一。《古蘭經》說真主是一,但祂所創造的萬物均是一陰一陽的配對,萬物有陰陽之分,是偶數,創造主卻沒有陰陽之分,是單數。《易經》是描述宇宙萬物的運行法則,描述萬事物萬的變化規律,所以整部《易經》的篇章是偶數。《道德經》描述道,萬事萬物的主宰,所以整部《道德經》的編章是單數。伊斯蘭所崇拜的主宰是一、是獨存,印度瑜伽修行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獨存的境界。盡管不同文化對宗教信仰、精神修煉和感悟真理有不同的描述,卻不難發現各自相通的地方,所以真理只有一,沒有二。

    本章《道德經》是最後一章,提出了三項見解,都是有關對表達真理的描述:如何把道表達出來?第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實的說話不一定是漂亮的言詞,不能從外表的花言巧語去分辨。所謂口甜舌滑、口蜜腹劍,對美言應該要小心。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篇》第一:3)意思是: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仁德不會多。孔子又說:「剛、毅、木、納,近仁。」(《子路篇》第十三:27)意思是:剛強、果決、樸實,而言語不輕易出口,有這四種品質的人近於仁德。老子主張純樸自然,美言並不一定是真實的話,孔子也有相近的意思。不過老子也說:「美言可以市尊。」(第62章)言詞恰當得體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有關「美言」的見解,應該按不同情況去判斷,對「美言」不是完全否定或肯定。

    第二:「善者不辯,辯者不善。」道是需要自己內在尋索而領略,辯論只能夠適可而止,愈多說愈迷糊:「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參看第5章,「中」是代表道,不是中庸而已。)若辯論的目的只為求勝,那麼已與修道偏離了,所以「辯者不善」,若有不善之心什麼歪理也可以說成道理,只要辯論技巧高超。既然「道可道,非常道」(第1章),那麼就更加不用辯駁了。即使別人不明白,不認同自己,這也只是自己個人修行與見解,不能強加於人,也不用受人影響,被人打擊自己。一個人的靈性達到精進,即能保持心境常清靜,就不會喜歡執拗、挑剔、批評和一味反對。在清靜的心境下,才能夠透徹觀察和瞭解事物,這不是辯論可以得來,而是靠修心。

    第三:「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個「知」就是知道真理,道就是真理;「博」就是廣博,或炫耀的意思。老子認為道是生命的本源,這個源頭就如未經雕琢的石頭,簡單、純樸、清靜。人愈向外走,愈脫離自己的本源,外在尋索的知識就愈廣博,所以愈博就愈不明白道。明白道的人已返回自己的源頭,那麼還會不斷向外走嗎?而且更加不會炫耀什麼了!老子多處強調人們千萬不要炫耀自己,炫耀就是一種向外走的心態,華而不實,與道偏離。

    以上三項提示放在《道德經》最後一章,可見其重要性,最後的章句提出:「聖人不積」、「天之道」與「聖人之道」。雖然註評家認為應放在第77章,但放在此也可以讓人們知道其重要性,既然先前說了三項「不」,即有道者三不,那麼有道的人應該是怎樣?所以跟著就說出來:聖人不會為自己積蓄財貨,而是慷慨施與;道的法則就是愈施與就愈富有,給與更多,得到也會更多。這就是因果業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給予別人就是為自己種福田,所以《道理經》第7章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聖人「無私」,反而能「成其私」,造福自己,正如本章所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為什麼會是這樣?因為「天之道」是「利而不害」,道只會利益眾生,不會對萬物造成傷害,萬物失去道才會有傷害。所以聖人愈是付出,道就要給他愈多,道的法則不是零和遊戲,不是弱肉強食、爭奪資源,不是我得到就代表別人會失去。道與萬物為一體,所以聖人不會與任何人競爭。聖人不與人競爭,但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為而不爭」,這個「為」就是履行自己生命中注定的責任,做好自己應有的角色,例如母親、父親、丈夫、妻子、子女、各工作崗位的職務。有道者就是聖人,可以是我們四周每一處的平常人,不是高高在上者才是聖人。道隱藏於每個人的心中,人們正需要把它發現,並實踐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