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1),枉則直(2),

窪則盈(3),敝則新(4),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5)。


不自見(6),故明(7);

不自是(8),故彰;

不自伐(9),故有功;

不自矜(10),故長(11)。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12)。






註釋

(1) 曲,即委屈。全,即保全。
(2) 枉,即屈,斜曲。
(3) 窪,即凹陷,低窪。盈,即滿。
(4) 敝,即破舊。
(5) 一,即道;抱一,即守道。式,即法則,模式。
(6) 自見,自我炫耀,自我表現。見,同現。
(7) 明,即彰顯,彰明。
(8) 自是,即自以為是。是,即正確。
(9) 自伐,即自我誇耀。伐,即誇。
(10) 自矜,即自是其能。矜,即傲慢。
(11) 長,即長久,或長進。
(12) 全,即保持。歸,即歸向;歸之,即歸向道。





白話語譯

    受得住委屈,才能保全自己。經得起冤屈,才能夠伸張正直。低窪之處則可以被充滿;凋敝了的就可以再更新;少取反而能夠受益;貪多反而會受迷惑。

    故聖人以守道為天下萬事萬物的法則。他們不自我表現,反而能夠彰明;他們不自以為是,反而能夠彰顯;他們不自我誇耀,反而能看到他們的功勞;他們不會傲慢,不自以為有能力,這樣他們反而能夠長進。

    正因為他們不和別人爭奪,所以天下沒有誰能爭勝他。古人所說「委曲求全」,怎會是空話呢?真誠地保持自己,就能夠歸向於道。





Chapter 22


Bearing to be wronged,
 one can preserve oneself.

Bearing to be treated unjustly, 
one can uphold the justice.

A low-lying place can be filled full.

Things withering can be renewed.

To get little can be benefited.

To get a lot will be perplexed.

Therefore the sage embraces 
the Oneness of the Truth 
as the rule of the world.

He does not show himself, and so is manifested.

He does not consider himself right, 
and so is illustrious.

He does not brag, and so has merits.

He is not arrogant, so is lasting and progressing.

As he does not contend, 
no one in the world can contend with him.

What the ancients said, 
“bowed down then preserved” 
is not an empty saying.

Truly preserving oneself,
 one can return to the Truth.




賞析與點評


    此章開首說出修道之人的美德,他們能夠經得起委屈、冤屈,故能夠保存自己,最終能夠伸展正直,此所謂古人所說「委曲求全」。人生順境、逆境不斷變動,順會轉逆,逆會轉順,被人委屈了,也不要輕舉妄動,急於澄清,急於求成,應看待時機行事。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修養,當中的耐力實在不簡單,要功力深厚,與道同在才可以做到。故聖人即指得道的人:「抱一為天下式」,即以道為一切行為的法則。道不是談仁義道德,而是更高的層次,以自身純潔自然的本性行事,是純潔自然,而不是依混濁的性情,為所欲為,沒有約束的欲望。

    修道的人經得起委屈的磨練。他們另一美德就是謙虛,謙虛這美德就好像低窪的地方,有虛空才可以把水填滿,這水就是道,只有謙虛的人才能承載道。謙虛也使人常常進步,常常破舊立新,故「蔽則新」。聖人有謙虛的美德,他們不會自以為是,不會驕傲自大,自我讚賞,自以為有功勞,不會刻意表現自己。正正因為他們「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日後他們才被人看出他的功勞,自然地把自己顯明出來。這正因為道被顯現出來,這不關乎個人的名利得失,故能夠長久也。若關乎名利,則不會長久。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正正就是《道德經》所說聖人的表現,穆罕默德的一生成就了人類歷史難以成就的事情,他興起了伊斯蘭信仰,隨著日後阿拉伯人的軍事和商業活動,伊斯蘭教傳播至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廣大地區。無論伊斯蘭教有多輝煌,穆罕默德始終是一位謙卑、忠實的先知,他曾說過在他生命中有甚麼過失,這全屬他自己的過錯,在他生命中的一切成就與貢獻全歸於安拉(Allah)。作為一教之主,他可以輕易地把自己神聖化,甚至可以像印度教的導師般受眾弟子崇拜,但他卻嚴禁人們崇拜他,因為人類只可以崇拜永恆獨一的主宰安拉,而他只是安拉的使者。故此在伊斯蘭教內從來沒有穆罕默德的塑像、畫像或模樣,穆罕默德也從來不會受穆斯林崇拜,但穆斯林對他的感情依然是最深。雖然在《古蘭經》中,真主清楚指出所有先知的地位相等,他們都是真主的使者及見證,但穆斯林內心總是感到穆罕默德是真主最偉大的先知,這就是《道德經》所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修道的人沒有世俗功名的想望,他們不會有貪念,希望獲取多多。這種不求取的美德,反而令他們得到最大,這就是道,故「少則得」。想獲取多多,即有貪念,就會使人受迷惑,故「多則惑」。宗教的修行,都是教導修行的人要捨棄這世界一切的欲求,才能保持內心的清淨,才能達到終極的真實,即真理,即道。

    不求也表示不爭,修道的人不與任何人競爭,故任何人都不能勝過他,誰人可以勝過道?故真誠地修道,就能夠保存自己,不會受迷惑,不會自招禍患,自取滅亡,最終一定可以歸向道,即「誠全而歸之」的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