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漫談世界各宗教》第一冊 第二章(10)︰《啟示錄》666 密碼

 

示錄》666密碼

 

另一個在基督教內值得質疑的重要人物,就是門徒彼得。要瞭解〈啟示錄〉敵基督的預言,也要從彼得說起。從四福音的記載可知,彼得是一個缺點比較多、個性衝動的行動派,不明白耶穌(爾薩)的教導,需要耶穌(爾薩)多翻糾正,例如彼得曾問耶穌(爾薩)寬恕別人七次是否足夠,他不明白寬恕是人內在的本質,不是死忍多少次才足夠,故耶穌(爾薩)對他說要寬恕別人七十個七次。又例如彼得面對耶穌(爾薩)被羅馬士兵捉拿的時候,只有他用刀割去那士兵的耳朵,他不明白耶穌(爾薩)一直都是非暴力主義者,若耶穌(爾薩)要自衛,根本就不會被捉拿,耶穌(爾薩)立時行奇蹟把那人的耳朵修補,再一次教導彼得這個魯莽的信徒。但彼得所謂用武力,只是匹夫之勇,不是真有捨生取義之勇。當耶穌(爾薩)被捉拿後,他暗中在後跟蹤以打聽消息,別人三次認出他是耶穌(爾薩)的門徒,他三次都否認,最後那次才想起他曾對耶穌(爾薩)說如何愛耶穌(爾薩),但耶穌(爾薩)即時對他說雞鳴之前彼得會三次不認耶穌(爾薩),那時剛剛雞鳴,彼得想起耶穌(爾薩)的話便離開現場,獨個兒痛哭。耶穌(爾薩)一定十分瞭解彼得的性情,但他不會公開批評彼得。此外,在未被列入《新約聖經》的福音書中,彼得的靈性缺失也十分鮮明,例如在《多馬福音》最後一節(114)中,彼得叫耶穌(爾薩)趕走抹大拉瑪利亞,耶穌(爾薩)卻以圓潤的回答教導門徒︰

 

西門彼得對他們說:「瑪利亞應從我們中離開,因為女子不配那生命。」

耶穌說:「看,我會引導她,使她成為男子,好使她像你們男子一樣成為有生命的靈。因為每一個使自己成為男子的女子,都將進入這重重天堂的國度中。

《多馬福音》(114)

 

〈天主教教宗制度因何而來?〉

 

問題在於,羅馬天主教一直以來把天主教設立教宗的制度,解釋為耶穌(爾薩)所設立的制度,而彼得就是耶穌(爾薩)所挑選的第一任教會領袖,即第一任教宗。他們所引據的經文正是〈馬太福音〉(16:18-19)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天主教就是以此段經文認定彼得及日後各教宗那至高無上的身分與權力。耶穌(爾薩)會不會這樣做?這段說話會不會在編修四福音時做了改動?或可能是後人加進去的說話,耶穌(爾薩)並沒有說過?這些猜測全都有可能。

 

                             首先,耶穌(爾薩)會不會選擇一個魯莽衝動,而又不十分明白自己教導的人做教會的領袖?根據四福音記載,在眾多門徒中,就只有彼得被耶穌(爾薩)責罵是撒旦,出賣耶穌(爾薩)的猶大比較低調隱藏,故耶穌從來沒有公開揭露他,但彼得是一個衝動魯莽的行動派,多翻說話都顯明不妥當,就在〈馬太福音〉同一章,耶穌(爾薩)會不會首先稱頌彼得成為教會之首,轉瞬間又罵他是撒旦: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旦,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馬太福音〉(16:23)

 

同樣的經文在〈馬可福音〉(8:33)也有記載,在〈路加福音〉(22:31)卻把耶穌(爾薩)直呼彼得是撒旦的經文改為:「主又說:『西門(指彼得)!西門!撒旦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

 

耶穌(爾薩)會不會選擇一個被他斥責為撒旦的門徒做教會的領袖?如果我們再看四福音以外有關彼得的記載,就知道彼得的缺失實在不少,《瑪利亞福音》(Gospel of Mary)是耶穌(爾薩)的女跟隨者抹大拉瑪利亞所寫,在四福音中只有〈約翰福音〉提到抹大拉瑪利亞。她雖然不在十二門徒之列,但她堪稱是耶穌(爾薩)的女門徒,常常跟隨耶穌(爾薩),可惜現存的《瑪利亞福音》已殘缺不全,不能看到完整的內容。該福音曾記載耶穌(爾薩)所教導的回歸天然之律:

 

……因此,物質都將要毀滅,是不是?」

 

救主說:「所有天然之物、所有受造原質,以及所有受造物,它們在一起彼此包容,它們互相依存,然而它們也將要回歸塵土,返回到它們原本的根源。因為這物質的自然之道就是要分解消散,回歸到它天然的本質。任何人有耳聽的,願他聆聽。」

 

彼得對他說:「既然你已向我們說明了許多的事,那麼也為我們說明一下『什麼是這世界的罪惡呢?』」

 

救主說:「沒有罪惡存在。然而是你們製造了罪惡,當你們偽造自然成為淫亂敗壞的情況,他們稱它為『罪惡』。因此,這至善已來到你們中間,祂將要恢復每樣天然之物回歸到祂的根源。

 

該段文字的英譯:”That is why the Good came into your midst, to the essence of every nature, in order to restore it to its root.” [16]

 

16:資料來自──婁世鍾 《耶穌靈道論語──多瑪斯福音》,譯自科普特文及希臘文,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另一處是有關彼得與瑪利亞的答問:

 

彼得對瑪利亞說:「妹子,我知道救主素來就喜歡你勝於其他女子,(可否)從你記憶中告訴我們一些救主的言論,是我們不知道,也沒有聽過的?」

 

瑪利亞回答說:「我就為你們講述那些秘事。」她便告訴他說:「我在一次冥想中看到了主。我告訴他說:『主,今天我在冥想中看到你。』他回答說:『妳是受祝福的!妳凝神觀注我,竟不閃避動搖。因為那心靈(悟性)所在之處就是這寶藏 。』我又對主說:『如果現在有人看到這神視,他所看到的是在這靈魂之內,或是在這神靈之內?』救主回答說:『他所看到的不是在這靈魂之內,也不是在這神靈之內,而是在它們之間的心靈(悟性),那就是人們所見的神視,然而任何人……』」

 

瑪利亞還繼續轉述耶穌(爾薩)的說話,但文獻很多地方殘破不全,最後彼得不耐煩地質問:

 

「難道他會私下為一個女子開釋而不公開向我們解說?難道我們全要轉過頭來聽她的?難道他選擇了她,偏愛她勝過我們?」

 

這時瑪利亞潸然淚下,她哭泣地說:「我的兄弟彼得,你在想什麼啊?你認為我所說的只是從我心裡所想出來的嗎?或是我對你們轉述有關耶穌的言論全屬謊言嗎?」

 

馬太對彼得說:「你素來就是易怒的人。眼下我就看到你對這女子嚴厲地駁斥, 就如同長官一般教訓人。然而,如果救主已造就她堪當如此,你自己憑什麼排斥她呢?很明確地,救主非常瞭解她。因此他喜愛她勝過喜愛我們。然而,我們該當愧疚!讓我們把這完美成全的人穿在我們身上,不斷地從我們身上活出他來。按照他所交付我們的道理,我們宣揚這好消息,不要頒布額外的律法規章來凌駕那救主所說的……

 

耶穌(爾薩)其中一個門徒馬太的說話正指出彼得的性格缺憾,馬太的說話顯示他的靈性修養在彼得之上。耶穌(爾薩)沒有可能挑選彼得成為教會之首,因為早期教會的真正領袖是耶穌(爾薩)的親屬雅各,他是當時教會三大基柱之首,在耶路撒冷當長老18年,於西元62年在猶太大祭司的命令下被擲石頭致死。據當時資料記載,雅各被形容為虔誠、具有智慧及靈性氣質,慣常靜默的人,而且在《多馬福音》(12)中,耶穌(爾薩)稱雅各為正義者,若耶穌(爾薩)要選擇領袖,該是雅各而不是彼得:

 

那些跟隨者問耶穌:「我們知道你將離開我們,誰將成為我們的領袖?」

 

耶穌對他們說:「無論你們在哪處,你們都去找正義的雅各,為他的緣故,天地才被造成。」

此外,從四福音的記載可知,耶穌(爾薩)不會挑選甚麼領袖,因為此舉動不符合耶穌(爾薩)的教導,在〈路加福音〉(22:25-26)這樣記載:

 

「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侍人的。』」

 

在〈馬可福音〉(9:35)這樣記載:

 

「耶穌坐下,叫十二門徒來說:『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作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

 

羅馬天主教的教宗制度明顯違背了耶穌(爾薩)的教導。彼得為何被推舉成為教會之首,這與保羅的超然地位不無關係。前文已提到今日的基督教是由保羅所建立,而非耶穌(爾薩)本人,基督教的信仰只是反映了保羅的信仰。問題是保羅與耶穌(爾薩)素未謀面,保羅需要一個與他合拍的人分享權力,好使他能夠如魚得水,在教會建立威信,此人正是彼得。在保羅及彼得的書信中,我們可以知道兩人關係密切,保羅的書信會特別提到彼得,但對其他門徒就不提,而彼得的兩封書信中其中一封(〈彼得後書〉)也曾特別提到保羅,以親切的態度向他示好,同樣彼得也沒有向其他跟隨過耶穌(爾薩)的門徒這樣做,甚至也是隻字不提。為何羅馬天主教會以彼得為第一任教宗,因為保羅難以名正言順成為第一任教宗,故此就以保羅的同黨彼得成為第一任教宗,在編修四福音時,甚至不惜改動耶穌(爾薩)的說話及用意。

 

666──遍佈全球〉

 

與此相關者,在〈啟示錄〉中有關敵基督的預言:這是一頭獸「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國」(13:7)「在這裡有智慧。凡有聰明的,可以計算獸的數目,因為這是人的數目,他的數目是六百六十六。」(13:18)

 

西方有一些專家嘗試拆解這數字密碼之謎,早在西元100年後,已有人提出lateinos此字即代表獸的數字666。若將lateinos此字的每個字母以數字順序編碼,加起來的總數正是六百六十六(666)lateinos是希臘文,意思是「用拉丁語說話的人」,即是指羅馬人。這個推測十分合理,因為當時羅馬真的是「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國」,所有人都要向羅馬政府俯首稱臣。

 

拉丁語正是羅馬天主教的官方語言,教會的所有檔案都是以拉丁語寫成,然後才翻譯成其他國家的文字,當時教會的《聖經》也是以拉丁語寫成。羅馬帝國的末落,此獸的地位就由羅馬天主教取而代之,故〈啟示錄〉13章指由海上出來的獸死去後,又有從地上出來的獸繼承之,而希臘文「義大利教會」(Italika Ekklesia),把各字母代表的數字加起來同樣是666。現今的基督教信仰因近代西方列強的帝國侵略而傳遍天下,人人都認同基督教是正確的信仰,絕大部分人不會以求取真相的態度去審視此宗教信仰,當中充滿了謊話,人們只是維護,此宗教真的是「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啟示錄〉(13:7)

 

更巧合的是,若把歷任一些教宗的封號加起來的數字也是666,故此666就是指教宗的數字。若我們看羅馬天主教的發展歷史,當時的教宗即教皇,好像一個大魔頭,高高在上,受人崇拜,當時的教會腐敗不堪,666這個封號應該是當之無愧,實至名歸。教會經過多翻改革後,今日的羅馬天主教也不是好了多少,關心梵諦岡教會運作的人都知道,梵諦岡銀行與義大利黑手黨有黑錢交易,一直以來都是無法無天,至於梵諦岡教會寬容神職人員性侵犯修女和信徒,一直以來也都是無法無天,從來沒有一個神職人員如普通人般繩之以法,甚至廣大傳媒也不會報導。

 

〈微笑宗離奇死亡〉

 

僅當教宗33天就離奇死亡的教宗若望保祿一世(Pope John Paul I)更令人懷疑梵諦岡教會有不可告人的勾當。教宗若望保祿一世被譽為「微笑的教宗」(Smiling Pope),臉上經常帶著仁慈的微笑,選他做教宗正是因為他具有靈性氣質及魅力。他僅當教宗33天,於19789月突然死亡,梵諦岡教會宣稱他因心臟病發而死亡,之後再沒有向外界作任何解釋。西方有好幾部著作研究分析教宗若望保祿一世死亡的真相,他們發現宣稱教宗若望保祿一世心臟病發死亡的醫生從來沒有診治過教宗若望保祿一世,對他以往的病歷一無所知。而教宗若望保祿一世的私人醫生則透露在教宗若望保祿一世死前曾替他作過詳細的身體檢查,報告結果是身體狀況健康良好。教宗若望保祿一世從來都沒有吸煙或飲酒,也沒有患心臟病的病歷,並且長期有低血壓,故心臟病發死亡的事實,令人難以置信。

 

有人猜想教宗若望‧保祿一世死前身邊有一份講稿,他打算開會時向高層神蹟人員討論《聖經》中的上主,現時只單一地以男性代名詞代表,但若考據原文,也可以用女性代名詞表達。不過,這不可能是他招致殺身之禍的原因,因為做學問不會致死。其致死的原因是他擁有一份名單,此名單正是教會高層組織人士牽涉與黑手黨交易的勾當。人家以為教宗若望‧保祿一世會安於本份做教宗,好好享受當教會No.1權力及虛榮,別無其他遐想。誰知他真想做一位好教宗,他曾向親信表示要根絕梵諦岡教會洗黑錢的勾當,令教會可以改邪歸正,這正是他招致殺身之禍的原因。他的繼任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上任後即提升一位神職人員成為梵諦岡教會第三大人物,此人正是教宗若望‧保祿一世清單內的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死後被梵諦岡追封為聖人,不知有何德何能,他對天主教神職人員性侵犯信徒之事從來都是包庇而不去處理。追封他做聖人,原來要蒙騙世人是一件極之容易的事!

 

真理超越所有宗教,基督教若要堅持執著自己的宗教,就要對自己的宗教有徹底深入的瞭解。經深入瞭解後,自然會發現很多教義思想都不是真理,對人類進步也沒有多大貢獻,而且存在很多黑暗面,與真理背道而馳。德國著名思想家、小說家、劇作家與政治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曾對真理有以下的名言,正好說破了今日的基督教:

 

「人們往往把真理和錯誤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堅持的卻是錯誤。」

 

「我們對真理必須經常反覆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覆地宣傳,並且不是個別的人,而是大批的人宣傳。」

 

「真理就是火炬,同時也是一支巨大的火炬,因此我們都想瞇著眼睛走過去,甚至擔心會被燙傷。」

 

 

 

〈完〉

《漫談世界各宗教》第一冊 第二章(9)︰誰創立基督教

 

誰建立基督

 

有一點值得提出,今日《新約聖經》保羅所寫的其中一卷書信《哥林多前書》13章提到愛,這是基督教的經典,為歷代基督徒所讚頌,這愛的宣言在艾賽尼派的經典中其實是耶穌(爾薩)說出來的。我們從《哥林多前書》13章可看到保羅一定看過艾賽尼派的經典,他把所看到的精彩之處據為己有,蒙騙世人,當成是自己所說,在《哥林多前書》13章中開首他是這樣寫:「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行文好像是引用別人的說話,但卻沒有指明這「最妙的道」的出處。我們可比對《哥林多前書》13章和艾賽尼派記載耶穌(爾薩)的說話,保羅書信《哥林多前書》13章:

 

「我現在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說話,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艾賽尼派《耶穌基督的平安福音》耶穌(爾薩)這樣說:

 

「若我以人與天使的舌頭說話,但沒有愛,就如響著的銅管,噹噹發聲的銅鈸。假若我有強大的信心,如暴雷把大山挪開,但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假若我把我所有的貨財哺養窮人,把我從天父來的所有火光分給別人,但沒有愛,我只是愚蠢的,甚麼也得不著。愛是忍耐,愛是和善,愛是不會嫉妒,不作邪惡的事,不懂得傲慢,不會無禮,不會自私,不會急著發怒,不去想醜惡的事,不會在不義中尋樂,只在仁義中喜樂。愛防護一切,愛相信一切,愛盼望一切,愛承受一切,愛是永無窮盡。但以口舌說的愛會止息,以知識談的愛將消失無蹤。因為我們有部分的真理、部分的錯誤,但當完美的豐盛來到,一切部分的都被塗掉。當一個人是孩子時,他說話像孩子,所明白的僅是孩子之所能,思想像孩子;但當他長大成人,他便拋棄幼稚的東西。因為我們現在所見的是透過虛幻,現在我們知道的只是局部,但當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我們不再局部知道,卻會直截由祂教導。現在僅有的三樣:信、望、愛,但最大的是愛。」

 

若我們細心比對以上兩段經文,會發覺內容十分相似,也會看出當中的分別。首先,耶穌(爾薩)的說話豐富得多,沒有任何偏激的說話。相反,保羅的書信卻顯得有點偏激和自我中心,帶有他在眾多書信中一貫的病態(他承認自己有暗病,即所謂身上的一把刺),例如他說「又捨己身叫人焚燒」,究竟焚燒甚麼?為甚麼要「捨己身」?為甚麼要「叫人焚燒」?而耶穌(爾薩)卻說「把我從天父來的所有火光分給別人」,清清楚楚地說出耶穌(爾薩)把光明帶來世間,這是耶穌(爾薩)在四福音和艾賽尼派經典中慣常表達的意思,配合耶穌(爾薩)的使命,沒有不清楚的地方。

 

又例如保羅那段經文寫「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這顯然是被虐待狂的心聲,失卻中庸之道,心態不平衡,耶穌卻沒有這說話,但卻將愛的本意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內容比保羅的書信更豐富得多。又例如保羅的書信對先知的說話和知識有貶低之嫌,說「終必歸於無有」,而耶穌(爾薩)所表達的卻是「以口舌說的愛會止息,以知識談的愛將消失無蹤」,表示愛不能單是口說而沒有發自內心的真誠舉動,由始至終都沒有貶低先知的說話及真正的知識,因為真正的知識就是真理。又例如耶穌(爾薩)「我們現在所見的是透過虛幻」,這與伊斯蘭教、印度教及佛教的世界觀一致,表明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虛幻,變化不定,不是永恆,故此不能透過此世界完全明白真理,比對保羅所寫「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耶穌說得清楚明白得多。保羅的書信不是出自他本人智慧之言,而是經抄襲且加上主觀理解而寫出來。

 

〈保羅──《新約聖經》主角〉

 

若我們翻看《新約聖經》保羅所寫的13封信,不要先入為主認定他就是聖徒,我們從保羅眾多的書信中可看到他是一個喜歡榮耀自己,貶低別人的人,這與中國文化講求謙厚剛剛相反。保羅的書信佔了《新約聖經》的絕大部分,他的說話比耶穌(爾薩)的言行記載佔更多篇幅,耶穌(爾薩)在四福音中的說話通常都是簡單幾句,而保羅的書信,說話長篇大論,竟沒有被編者刪減。

 

在保羅的書信中從來沒有讚賞過任何一個門徒,甚至是當時教會的三大支柱:耶穌(爾薩)的親屬雅各、耶穌(爾薩)的門徒約翰和彼得。在其他文獻中雅各常常被讚頌為「正義的雅各」,在《多馬福音》耶穌(爾薩)也說雅各是正義者,但在保羅的13封書信中隻字不提,相反他曾指責彼得的不是,藉此抬高自己的正確,大力發表自己個人的神學思想,扭曲耶穌(爾薩)真正的教導,叫人崇拜耶穌而不是獨一的主宰,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這樣做,參考《新約聖經》保羅所寫的〈加拉太書〉︰

 

「後來磯法(即彼得)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從雅各那裡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到來,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其餘的猶太人也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但我一看見他們行得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我們這生來的猶太人,不是外邦的罪人,既知道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連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使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2:11-16)

 

接著的經文是保羅大力提倡的十字架贖罪說,說耶穌(爾薩)為世人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相信耶穌(爾薩)的人都可以因為耶穌(爾薩)在十字架上的死刑而稱義,基督教荒謬的信仰就是這樣誕生了!在眾多書信中,保羅對自己的稱頌近乎病態,強調自己受了甚麼肢體上的酷刑,且是十分清楚仔細的記載,並不是以一、兩句說話得體地交代了事。他的書信多是長篇大論的說話,經常吹捧自己,但內心卻充滿痛苦與掙扎,完全不像一個得道的聖人︰

 

「他們是基督的僕人嗎?(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獄;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一下;被棍打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饑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哥林多後書》(11:24-2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哥林多後書》(127) 

 

「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喜,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歌羅西書》(1:24)

 

整部《新約聖經》,除了四福音外,便是〈使徒行傳〉,跟著是一連串的使徒書信,最後是〈啟示錄〉。而〈使徒行傳〉起首是描述彼得的傳教經歷,但並不完整,接著竟然是集中、單一及完整地描述保羅傳教的行蹤,對其他門徒傳教的事跡隻字不提,彷彿其他門徒的地位都不及保羅,故此可以完全不提。在使徒書信中保羅所寫的佔了絕大部分,都是滔滔不絕的說話,目的是要突顯自己,看不出有半點靈性智慧,也絕對不是受天道保護的聖人。保羅所寫的書信,篇幅特別長,其餘雅各、彼得和約翰所寫的書信都十分簡短,即使也是一些空洞的說話,但不會也不能反覆地陳述以達到自我吹噓。而〈啟示錄〉可說是天啟的奧秘,今日的基督教對此無法瞭解,唯一此卷沒有保羅的份兒。若保羅的地位如此超然及重要,他在《新約聖經》的說話比耶穌(爾薩)更多,其他門徒連一提的價值也沒有,為什麼上天沒有對保羅作出絲毫半點的末日啟示?

 

耶穌(爾薩)與保羅素未謀面,根據〈使徒行傳〉記載,保羅原是迫害眾門徒的法利賽黨人,即是猶太教的保守份子,致力將耶穌(爾薩)及眾門徒趕盡殺絕,甚至比當時的羅馬政府更加積極。耶穌(爾薩)「復活」後沒有向保羅顯現,聖靈降臨在眾門徒的頭頂時也沒有保羅的份兒,參看〈使徒行傳〉(2:1-4)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在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但為什麼保羅竟成為《新約聖經》的主角,而不是耶穌(爾薩)本人,或其他任何一個門徒?保羅是一個十分值得質疑的人物,可惜基督教從來沒有理性地思考此問題,相反對保羅的讚賞已成為基督教之首。

 

〈聖徒還是病患者?〉

 

根據〈使徒行傳〉記載,保羅在追捕耶穌(爾薩)信徒的路途中,因一次奇異的經歷使他歸信他原先要迫害的耶穌(爾薩),這次經歷在〈使徒行傳〉中有多次的記載,但若仔細比對每次的記載,也有前後矛盾和互相出入的地方,像一個堆砌出來的故事多於真實的經歷,很可能是保羅癲癇症發作下一廂情願的胡亂猜想,因為一些西方心理學家曾就保羅13封書信分析其性格及心理狀態,得出的結論是保羅是一個被虐待狂及宗教狂熱者,很可能患有癲癇症。在他的書信中經常提及肉體和心理上的痛苦,說自己身上有一根刺,上主總不肯把它除掉,使他的肉體和精神不時受到折磨:

 

「我在你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哥林多前書〉(2:3)

 

「為這人,我要誇口;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我就是願意誇口,也不算狂,因為我必說實話;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剌離開我。」哥林多後書(12:5-8)

 

「你們知道,我頭一次傳福音給你們,是因為身體有疾病。你們為我身體的緣故受試煉,沒有輕看我,也沒有厭棄我,反倒接待我,如同神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穌。」

加拉太書(4:13-14)

 

雖然沒有可能有任何醫學報告證明甚麼,但很有可能這刺是代表一些暗病,類似癲癇症。現在列舉〈使徒行傳〉對此次經歷前後不一致的記載,頭一次記載同伴是聽見聲音,看不見人;另一次是同伴看見光,聽不明聲音:

 

「掃羅(即保羅)行路,將到大馬士革,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同行的人站在那裡,說不出話來,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人。使徒行傳(9:3-47)

 

「我(指保羅)將到大馬士革,正走的時候,約在晌午,忽然從天上發大光,四面照著我。我就仆倒在地上,聽見有聲音對我說……與我同行的人看見了那光,卻沒有聽明那位對我說話的聲音。使徒行傳(22:679)

 

比對此兩段記載,表達並不一致,第一段是同伴看不見人,或許連光也看不見,因為沒有說明同伴看見光。第二段卻說同伴看到光,聽不明那聲音,表達非常含糊,或許是翻譯上把「聽不見」改為「聽不明」,而且「聽不明」也可以隱含「聽不見」的意思。無論事實是怎樣,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經歷保羅看見的光及聽見的聲音,其內容只是保羅個人的主觀想像,因為同伴沒有一個是客觀地跟保羅一樣看見同樣的情境及聽見同樣的說話內容。跟著再比對保羅多次反覆描述自己聽見的說話內容,也顯出是個人的主觀想像,說話的內容可以隨意地加插及堆砌:

 

「『掃羅(指保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起來!進城去,你所當做的事,必有人告訴你。』」

使徒行傳(9:4-6)

 

「『掃羅(指保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我回答說:『主啊,你是誰?』他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穌。』我說:『主啊,我當做甚麼?』主說:『起來!進大馬士革去,在那裡,要將所派你做的一切事告訴你。』」使徒行傳(22:7-810)

 

以上兩段描述,第一段是簡單的一問一答,第二段卻是兩問兩答。再比對以下第三段的描述,堆砌得更加厲害:

 

「『掃羅(指保羅),掃羅!為什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我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旦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使徒行傳(26:15-18)

如果保羅此次的經歷真的是與上天接觸的神聖經驗,真實不虛,就不可能有添加及改動。有一點還須提出來,〈使徒行傳〉的作者是路加,他是保羅的心腹,故此整卷〈使徒行傳〉除了起先提到門徒彼得和腓利的部分傳教經歷外,跟著只集中完整記載保羅的傳教經歷,彷彿其他門徒從來沒有存在過。此人能否客觀、實事求是地把事情交代出來,也十分成疑,很可能出於對保羅的主觀仰慕及奉承,撰寫〈使徒行傳〉時不求實證而把保羅英雄化及聖徒化,目的是要突顯保羅一人的重要性,刻意對其他門徒的傳教史實,或甚至簡單的交代也完全沒有。如此片面的〈使徒行傳〉會不會受到早期教會的廣泛傳誦?荒謬的是,此片面的〈使徒行傳〉卻成為今日基督教唯一廣泛流傳及認可的經典,其他門徒的傳教經歷卻在教會歷史的舞臺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現今一些學者已指出今日的基督教是由保羅所建立,而不是耶穌(爾薩)本人,基督教的信仰正是保羅的信仰,與耶穌(爾薩)所傳遞的真理相距甚遠,甚至乎無可考證。在《新約聖經》四福音中,〈馬可福音〉的作者馬可是巴拿巴的親戚,巴拿巴曾追隨保羅一起傳教。另外〈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也是〈使徒行傳〉的作者,他是保羅的擁戴者,在保羅書信〈歌羅西書〉(4:14),保羅稱路加為「親愛的醫生」。若我們細心閱讀及推敲〈使徒行傳〉及保羅的眾多書信,我們可知道他並不是早期教會一致公認的聖徒,他與耶穌(爾薩)其他的門徒不同,他從來沒有跟隨過耶穌(爾薩),他如何會比其他門徒更瞭解耶穌的教導?如何可能經歸信後就立刻成為眾基督徒之首,不停地去教訓別人?現在只供基督教認可的《新約聖經》資料實在太少,不能讓人們瞭解當年的真實情況,但從保羅的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保羅曾面對一些基督徒對他的批評,這是他自己寫出來的:

 

「因為有人說:『他的信又沉重、又利害,及至見面,卻是氣貌不揚、言語粗俗的。』」(《哥林多後書》10:10)

 

英譯是這樣:For some say, “His letters are weighty and forceful, but in person he is unimpressive and his speaking amounts to nothing.”

 

筆者作為旁觀者仔細閱讀保羅的書信,給我的印象也是「又沉重、又利害」,還加上英語的forceful,保羅的書信表達他極渴求宰制別人。該書信寫的是一些基督徒當面接觸保羅的評價,由此評論可知保羅的外貌與氣質並不討好,還加上言語粗俗,而英語翻譯的意思是「所說的全是空話」(his speaking amounts to nothing)

 

從這裡可知,保羅當面對人說話,其表現與他所寫的書信一致,都是大堆吹捧的說話。至於外貌氣質,我們要知道一個人縱然天生並不英俊,但其氣質卻能表現其內在修養,所謂相由心生,保羅的氣質與他在教會的超然地位並不相符。

 

 

 是異端邪?〉

 

若翻看《新約聖經》以外的其他文獻,我們會有驚人的發現,一個不知因何成為基督教最重要的人物,原來曾被早期教會指責他是「邪惡的祭司」、「說謊者」。在1991年,在西方出版了兩部書,分別是The Dead Sea Scroll Deception, Michael Baigent and Richard Leigh (Corgi Books) The Dead Sea Scrolls Uncovered, Robert Eisenman and Michael Wise (Element Books)。此兩部書的作者指出在死海古卷的一些文獻中,耶穌(爾薩)被稱為「仁義的導師」,而保羅卻被稱為「邪惡的祭司」和「說謊者」。其中一卷稱為「大馬士革文獻」(Damascus Document),文獻中寫道:

 

「自從唯一的導師的最後日子,直到所有與說謊者一起混戰的人的末落,中間約相距40年。」

 

從歷史資料可知,耶穌(爾薩)在西元30年被判釘十字架,保羅則在西元67年被斬首,兩者也是大約相距40年。另一卷稱為哈巴谷文獻(Habbakkuk Commentary),這樣寫道:

 

「那邪惡的祭司,由於他犯罪對抗那仁義的導師及其聖眾,上主把他交給敵人之手,好讓他受苦,靈魂受折磨,因為他曾對那被揀選者無禮。」

 

我們知道在保羅的書信中,他經常指出自己承受精神與肉體的折磨,這是不是天譴而他不自省?根據死海古卷庫蘭文獻(Qumran Scroll)的揭示,兩位作者得出的結論:保羅就是教會第一個異端者,他的說話卻成為日後教會的基礎信仰。這與原初教會最早期的領袖雅各的教導不同,保羅扭曲耶穌(爾薩)的教導,構建自己的信仰體系,把自己的信仰思想正統化,當作是耶穌(爾薩)的信仰思想。

 

保羅書信與〈使徒行傳〉的面世及流傳,竟然比現行四福音的撰寫還要早,保羅是一個缺乏靈性修養的宗教狂熱主義者,其對教會的積極行動,目的是要突顯自己的地位及重要性。雖然他從來沒有跟隨過耶穌(爾薩),沒有與耶穌(爾薩)親身接觸的第一手資料,地位本應不比其他門徒重要,但他反過來成為最重要的人物,其他門徒都好像隨耶穌(爾薩)復活離開後而消聲匿跡,現存有關耶穌(爾薩)和其他門徒的資料都是支離破碎、殘缺不全,只有保羅的資料最完整無缺。保羅所建立的基督教,成功扭曲了耶穌原初的教導,並且維持至今達兩千多年之久,很多基督徒不知道他們只是保羅的跟隨者,不是耶穌(爾薩)的跟隨者,實在令人惋惜、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