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1),知天下;
不窺牖(2),見天道(3)。
其出彌遠(4),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5),不為而成(6)。
註釋
(1) 戶,即門。(2) 窺:指從小空隙裡看。牖:粵音有(jau5),即窗戶。
(3) 見:知道。天道,指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也是整部《道德經》所指的道。
(4) 彌:愈、更加。
(5) 名,通「明」,明白。
(6) 不為,指無為,不妄為。
白話語譯
不用出門,就知道天下的事理。不用在窗戶外窺看,就知道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離開家門往外走得愈遠,所知道的反而愈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用遠行而知道天下的事理,不用觀看而明白,不妄為而成就事情。
Chapter 47
Without stirring aboard,
One can know the whole world.
Without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One can see the Heavenly Truth.
The further one goes,
The less one knows.
Therefore, the sage knows without having to travel,
Identifies without having to see,
Accomplish without having to act.
賞析與點評
整部《道德經》談道,說如何修道,其思想信念往往與世俗的想法相反。世俗人追求外在的成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道德經》卻說不用讀書,也不用外出。如果人能夠感悟孕育宇宙萬物的道,他們不用外出,已知道天下事理,不用從窗外窺看,已知道天道在日月星辰間的運行。修道是要向內追求,孕育天地萬物的道藏在每個人的心中。如果向外追求,人便會迷失於外在的感觀世界,故《道德經》說走得愈遠,所知道的就愈少。知道什麼?就是道。
道藏於每個人的心中,只要內心清靜,返回自己純潔自然的本性,就能夠悟道,內在的知識就會自動湧現。歷世不同宗教文化的聖人,他們內在的感知能力特別強,真的就是《道德經》所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道不是外在的事物與知識,不用向外學習,故聖人不用外出遠行而明白事理,不用親眼看見也會明白知道,甚至不用有所作為,也能夠成就事情。《道德經》所說的「不為」或「無為」不是指什麼也不做,人活在世上總要有行動,總要有工作,宇宙萬物均在不斷運行工作,即使人的身體睡覺停止時每個細胞也不斷工作,人的呼吸從來沒有停下來。在印度經典《博伽梵歌》(Bhagatva Gita),聖人克理希納(Sri Krishna)以神主的身分對學生阿周那(Arjuna)說:
「應當履行你命中註定的責任,有行動比沒有行動更優勝。若什麼也不做,即使你的身體也不能夠正常運作。」(3:8)
「不為」不是指什麼也不做,而是指不會任意妄為,順乎自然地作事。這個「自然」在《博伽梵歌》是指創造天地萬物獨一的主宰,即把一切的行為作事都奉獻給真主,沒有任何個我的欲望,這叫做「不為」。在《道德經》當然就是指「自然純潔的本性」了,中國人沒有真主的概念,只有天道、天理的概念,《道德經》多處所說的「無為」、「不為」,就是指順乎自然,順乎未經雕琢的純潔本性就是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