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1),天得一以清(2),

地得一以寧(3),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4),


萬物得一以生(5),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6)。


其致之也(7),


天無以清將恐裂(8),地無以寧將恐發(9),


神無以靈將恐歇(10),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11)。


故貴以賤為本(12),高以下為基(13)。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14),


此非以賤為本邪?


非乎?故至譽無譽(15)。


不欲琭琭如玉(16),珞珞如石(17)。






註釋

(1) 昔,即往昔,自古以來。得一,即得道;一即道的別稱。
(2) 清,即清明。
(3) 寧,即穩定、安穩。
(4) 谷,即河川。盈,即充滿。
(5) 生,即生長繁殖。
(6) 貞,即正、準則、模範。
(7) 致,即至於、招致,推而言之。
(8) 裂,即崩裂。
(9) 發,同廢,即傾毀;也有解作震動、波動、爆發。
(10) 歇,即停歇、消失。
(11) 蹶,粵音決(kyut3),即跌倒、顛仆、垮台失位,比喻失敗或受挫折。
(12) 故,發語詞,同「夫」;本,即根本。
(13) 基,即基礎。
(14) 穀,即善;不穀,即不善,不善之人。孤、寡、不穀,均是侯王的自稱。
(15) 至,通「致」,即求的意思。全句意思:如果一味追求榮譽,反而得不到榮譽。
(16) 不欲,即不願、不要。琭琭,形容玉美。
(17) 珞珞,形容石塊堅硬。




白話語譯

    自古以來,能夠得到道是這樣:天得到道就清明;地得到道就穩定;神得到道就靈驗;河川得到道就滿溢;萬物得到道就能夠滋養繁殖;侯王得到道就能夠成為天下百姓的模範。推而言之,天沒有清明,恐怕就會崩裂;地沒有安穩,恐怕就會傾毀;神沒有靈驗,恐怕就會消失;河川沒有充盈,恐怕就會枯竭;萬物沒有繁殖,恐怕就會滅絕;侯王沒有正義,恐怕就要垮台失位。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所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所以一味追求榮譽,反而得不到榮譽,也所以有道的人不願做華美的寶玉,而要像石頭般堅硬。






Chapter 39



Those who have attained the One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sky in virtue of the One is limpid;

The earth in virtue of the One is settled;

The angels in virtue of the One are efficacious;

The valley in virtue of the One is full;

All creatures in virtue of the One are alive;

The lords and princes in virtue of the One 
can rule the world righteously.

It is the One that makes them what they are.

Without being limpid, the sky might split;

Without being settled, the earth might sink;

Without being efficacious, the angels might disappear;

Without being full, the valley might run dry;

Without being alive, all creatures might perish;

Without being righteous, the lords and princes might fall.

Hence, the superior must have the inferior as its root;

The high must have the low as its base.

Thus the lords and princes refer to themselves 
as “solitary”, “desolate”, and “not good”.

This is taking the inferior as the root, is it not?

Hence seeking renown will have no renown.

Do not wish to be precious like jade, 
but to be tough like stone.






賞析與點評



    「昔之得一者」,一就是道,萬物本為一,皆由道所生。往昔,道存在於萬物之中,且運行不息,這就是宇宙創造的起始。天與地有道,故天清地寧。神靈有道,故能夠靈驗,即所謂活生生的神,人們可以感應其存在,得到神靈的庇蔭。河川滿盈,萬物在空氣、陽光、活水與大地的滋潤下充滿生機。人有道,尤指侯王,即統治者,他們能成為人們學習的模樣。天下因得到他們的治理而能夠使人們持守正道──「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古字「貞」即「正」的意思,正就是正道、正法,就是道。

 

上古時代有道,中國的經典是這樣說,到孔子身處的春秋戰國時代,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失道失德的時代,孔子在《論語》中說他沒有看過有仁德的人,無論在《列子》或《莊子》,也有不少文句指出他們的時代並沒有道,故才需要仁義禮教,但反而更加傷害了人們的原來面目──自性。印度經典《吠陀》對時代的劃分可以解釋得更清楚。印度《吠陀》指出由創世開始至今,共劃分為四個時代:

 

第一個時代是真理的時代,稱為圓滿期(Satya yuga/Krita Yuga),這個時代充滿光明與真理,也就是《道德經》所說「昔之得一者」,那時大自然和諧,人們沒有疾病,且年輕、英俊、美麗、強壯、誠實、有學問和智慧,不需要任何宗教與道德教化。第二個時代是三分期(Treta Yuga),那時代真理在萬事萬物中佔四分三,黑暗佔四分一,那時代大自然開始逆轉,開始有戰亂。第三個時代是二分期(Dwapar Yuga),那時代真理只佔二分一,黑暗也佔二分一,人們普遍帶有愚昧與惰性。第四個時代是黑暗時代,稱為鬥爭期(Kali Yuga),真理只佔四分一,黑暗佔四分三,人們普遍帶有罪惡,沒有道德良知,沒有學問和智慧,也不重視經典,吃污穢的食物,色欲無道。

 

根據一些印度教信仰的劃分,由佛陀時代開始,即公元前2500年前至今,就是黑暗時代。不但是整個大環境是黑暗時代,人的腦袋也是,人們的思想只有四分一光明,其餘的四分三是黑暗(即無明),必須要靠修行去除,所以《奧義書》和佛陀均說:「一切皆苦。」這黑暗時代到最後,即連那四分一的光明都沒有的時候,就必須要毀滅,因為一個沒有光明的世代,正是此章《道德經》所說沒有道,整個天地萬物會是這樣: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這就是世界的末日,宗教經典已說得很清楚,人們沒有道,即違背真主的律法,最終此世界就要被毀滅。那時天災頻仍,加上人禍,黑暗時代最終註定被毀滅。什麼原因令人失去道?伊斯蘭教聖典《古蘭經》說精靈因為驕傲而墮落,遠離光明,《古蘭經》稱墮落的精靈為「易卜劣斯」(Iblees),阿拉伯文的意思是「遠離真理」。他們設法誘使人類跟他們一同墮落,故惡魔好像是人類的朋友,實質是人類的宿敵。惡魔因為自以為是,因為驕傲而違抗真主,把自己凌駕在真理之上,為所欲為,看不起真主所創造的人類:

 

「當時我(指真主)曾對眾天神說:『你們應當向阿丹(人類始祖)叩頭。』他們都向他叩頭,但易卜劣斯除外。他說:『你用泥土造成的,我怎能向他叩頭呢?』他說:『你告訴我吧,這就是你使他超越我的人嗎?如果你寬限我到復活日,我誓必根絕他的後裔,但少數人除外。』真主說:『你去吧!他們中凡順從你的,火獄必定是他們和你的充足的報酬。你可以用你的聲音去恫嚇他們中你所能恫嚇的人;你可以統率你的騎兵和步兵,去反對他們;你可以和他們同享他們的財產和兒女;你可以許給他們(任何東西)──惡魔只給他們妄想──我的僕人,你對他們絕無權柄,你的主足為監護者。』」(17:61-65

 

而《道德經》則多處強調謙虛的重要性,謙虛使人不會自滿,不斷去舊立新,改進自己,《道德經》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

 

此章《道德經》說明有道與沒有道的天地萬物會是怎樣後,立刻轉談貴與賤、高與下,這正說明道正常常處於卑賤之中。若人只想貴與高,不肯處卑微,就會失去道,一個人的尊貴必須懂得處卑微。道是最大,也是最小,這裡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即使是侯王也要以卑賤自稱,只有不失去謙卑的美德,道才不會失去。追求榮譽是外在的事物,外在事物是虛華,不是根本,修道是向內守道、悟道,故最高的榮譽就是不求榮譽。

 

「至譽無譽」這裡可以有兩個解釋,一是刻意追求榮譽,則反而得不到榮譽;另一是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無論是怎樣理解,《道德經》都是教導人們不要追求外在的榮譽,不要華而不實,不要虛有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質的內涵,人的內涵就是其道的所在。《道德經》教導人們不要做華美的寶玉,即不要把自己變得尊貴,而是要做一塊粗糙的石頭,就是卑賤,即處下。懂得處下,不求外在的華麗與榮耀,才能夠悟道、守道,因為道是最高的美德,沒有炫耀的美德。只有不失道,天地萬物才能夠和諧安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