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1),其民淳淳(2);

其政察察(3),其民缺缺(4)。


禍兮福之所倚(5),福兮禍之所伏(6)。


孰知其極(7),其無正(8)。


正復為奇(9),善復為妖(10)。


人之迷(11),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12),廉而不劌(13),

直而不肆(14),光而不耀(15)。




註釋


(1) 悶悶,指含混而不明,昏昧而寬厚,喻政治上清淨無為。
(2) 淳,粵音「純」(seon4),指寬厚、純樸。
(3) 察察,指嚴明、苛刻。
(4) 缺,即狡黠,或指不滿意、抱怨。
(5) 倚,即依憑。
(6) 伏,即隱藏。
(7) 極,即極限、界限。
(8) 其,指禍福;無正,即沒有定數,沒有準則。正即定的意思,指禍福不定。
(9) 奇,即邪的意思。
(10) 妖,即邪惡。
(11) 迷,即迷惑。
(12) 方,即方正。割,即切割。
(13) 廉,即棱角,或解作鋒利。劌,粵音季(gwai3),指割傷、劃傷。
(14) 直,即坦直、直率。肆,即放肆,無所顧忌。
(15) 耀,指光亮刺眼。




白話語譯


    政治上寬厚清淨,百姓就淳樸敦厚;政治上嚴明苛刻,百姓就狡詐陰險,經常抱怨。禍患中蘊含著幸福,幸福中隱藏著禍患。誰知道福與禍的分界呢?禍福沒有一定的準則。正常可以變為反常,善良可以變為邪惡。人們對這樣的困惑不解,時日已經很久了。所以,聖人總是顯得方正而不倔強,言行鋒利但不會傷害別人,坦率正直而不會放肆,明亮而不會刺人眼目。





Chapter 58



When the government is loose, 
people are simple.

When the government is severe, 
people are cunning.

Misfortune is what fortune depends upon.

Fortune is where misfortune hides beneath.

Who knows their limit?

There is no determined outcome.

The right changes again into the wrong.

The goodness changes again into the evil.

It has been long since people being confused.

Therefore, the sage is square-edged 
but does not pierce;

has sharpness but does not scratch.

He is straightforward but not presumptuous.

He shines but does not dazzle.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不但說修道,也說明為政之道。本章起始說明為政之道,就是要清靜無為,讓百姓在自由自在與安寧的環境下生活發展,而不要強行作為,指令百姓要怎樣怎樣。愈多指令,百姓就愈會偏離純樸自然的本性,社會就愈多詭詐。人們需要的是自然安寧的空間,去實踐自我,完全不是靠人們外在的諸多限制與命令,所以老子說:「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人的自然本性純樸,只需要良好的環境讓人們發展自己;相反若不斷去教導百姓要怎樣不要怎樣,這就破壞了人們純樸的本性,提示人們可以怎樣怎樣敗壞,以及如何弄虛作假,所以老子說:「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道德經》談道,非常有深度,對此世界的理解也是非常有深度。跟著《道德經》就說明這個虛幻不真實的世界。印度教和佛教,甚至伊斯蘭教均指出這個世界虛幻不真實,所謂不真實,即沒有永恆的價值,是在不斷變動的情況下展現出來。印度教認為這個世界是由「摩耶」(Maya)幻化出來,「摩耶」的意思就是不真實。佛陀的教導與《奧義書》相同,對此世界的評價是:「一切皆苦。」世間一切人事物都經過「生、住、異、滅」,「成、住、壞、空」,沒有常住的美善。在《古蘭經》中,真主多翻強調「今世的生活只是騙人的遊戲、騙人的享受」,真正的回報是在後世,即真主毀滅天地,另行創造美好清靜的樂園,並由真主決定誰可以進入:

 

「你們應當知道:今世生活,只是遊戲、娛樂、點綴、矜誇,以財產和子孫的富庶相爭勝;譬如時雨,使田苗滋長,農夫見了非常高興,嗣後,田苗枯槁,你看它變成黃色,繼而零落。在後世,有嚴厲的刑罰,也有從真主發出的赦宥和喜悅;今世生活,只是騙人的享受。」(57:20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有同樣的觀點,老子認為人生禍福無常:「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與禍只是一頁紙的兩面。不單禍福無常,所謂正邪、善惡也無常,故此老子繼續說:「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此世界的本質就是這樣,好壞、禍福、正邪、善惡,不斷變動,不單沒有恆常,而且這二元對立是互相依附存在,有樂就有苦,有苦就有樂,有正就有邪。宗教信仰提示人們不要過分追求此世界的名利與福樂,應多修養精神。《道德經》沒有作出明確提示,一切要靠自己的領會,感悟道的真實恆常,恰好與此物質現象世界剛剛相反。《道德經》多處指出修道的人要超越此二元對立的現象世界,不要被美醜、好惡、寵辱、善惡、禍福所左右,例如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第二十章:「唯(恭敬)之與阿(呵斥),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聖人超越此美醜、善惡、禍福、榮辱、高下等對立,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子認為得道的聖人會是怎樣?這不只是謙謙君子,一味不為所動,這冷漠與麻木不仁沒有不同,在印度《瑜伽經》中,這是一種病態和障礙,修行者要用方法去除。老子認為的聖人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聖人言行率直、正義,不會刻意討好別人,也不會姑息別人,而且聖人與道同在,道只會惠及別人,不會傷害別人,所以即使遇到別人不是,聖人會直接指出來,但對任何人都不會造成傷害。聖人也不會刻意炫耀自己,不會把自己刷得亮晶晶。聖人的光芒純樸自然,不會耀眼,不會外露。這就是老子所認為的聖人,質樸自然,絕對不是一尊只愛受人供奉的佛像。老子所認為的聖人不是偶像,做偶像沒有意思,只有外表,華而不實。聖人剛剛相反,實而不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