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1),一生二(2),二生三(3),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4),沖氣以為和(5)。

人之所惡(6),唯孤、寡、不穀(7),
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8),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9):

「強梁者不得其死」(10),吾將以為教父(11)。




註釋


(1)   一,指混沌的元氣,為「道」的最初生成物,只有一。印度哲理稱為宇宙金蛋或金胎(Hiranyagarbha),即宇宙萬物未被創造之先的靈氣,這也是道教所指的「丹」,「煉丹」就是指修道的意思。
 (2) 二,指陰陽二氣。
(3) 三,一般註釋會解作陰陽二氣交合而形成的「和氣」,也有學者解釋為天、地、人。若以印度數論派哲學對宇宙創造的解釋,三就是指三德(Three Gunas),即三種屬性,宇宙的萬事萬物都由這三種屬性所形成,在本章賞析與點評會有詳細解釋。
(4) 負陰而抱陽,即背陰而向陽,指天地萬物都有陰陽兩面。
(5) 沖,即交沖,激盪之意。沖氣,即陰陽二氣互相混合。和,即和氣,指陰陽二氣相互混合而產生「和順的氣」,即達至平衡、和諧。
(6) 惡,即憎恨、厭惡。
(7) 孤、寡、不穀,均為先秦時期統治者的謙稱;不穀,即不善。
(8) 損,即減損。益,即增益。
(9) 所教和教之是指下句:「強梁者不得其死」。
(10) 強梁,即強橫霸道。不得其死,即不得善終。
(11) 父,即本。教父,即為教之本,施教之本。


白話語譯


    道創造一,一創造二,二創造三,三創造萬物。萬物背負陰而擁抱陽,陰陽二氣相互混合達至和諧。人所厭惡的就是孤獨(孤)、寡人(寡)和不善(不穀),而統治者卻以此來稱呼自己。所以事物表面看來減少而實際上卻增加,或表面上增加而實際上減少。人們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教導別人:「強橫霸道的人,則不得善終。」我將把它當作施行教導的根本。






Chapter 42



The Truth creates One;
One creates Two;
Two create Three;
Three create all creatures.

All creatures,
backed by Femininity (Yin), embracing Masculinity (Yang),
achieve harmony with the blending of these two generative forces.

What people dislike are the words “solitary”, “desolate” and “not good”, 
yet lords and princes use these to refer to themselves.

Thus a thing is sometimes added to by being diminished and 
diminished by being added to.

What others teach I also teach:
“The violent will not come to a good end.”

I shall take this as the principal of all teachings.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所揭示的最高真理,就是「道」,這個「道」往往以「一」來作表示: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第十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第十四章)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第三十九章)

 

此章更指出此一是如何展開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道」,又稱為「一」,即印度教所指的梵(Brahman)或原人(Purusha),即宇宙獨一的主宰。原人就是經梵而來,所以「道生一」,印度哲理又稱此原人為宇宙金蛋或金胎,是宇宙整體為「一」的靈,這也是道教所指的「丹」。這是宇宙最原始的狀態,道教修行所指的「逆向」發展,是指返回最原初的狀態,即是這「丹」(一)的狀態。

 

從原人再創造出摩耶(Maya),即原初物質(Pakriti),從原初物質開展萬物的創造。梵隱藏於萬事萬物之中,無處不在,但卻被摩耶幻化的物質世界所遮蔽,故此《道德經》說「一生二」,這個「二」就是指從「梵」再創造出來的「原人」與「摩耶」,若要以性別表示,把道勉強形容,「原人」屬男性,即屬陽,「摩耶」屬女性,即屬陰。

 

中國學者一般都知道這段說話的意思是道生出一陰一陽,天為陽(屬精神層面),地為陰 (屬物質層面),天地萬物均存在此陰陽二氣,但如何「二生三」?中國學者一般都無法解說,只能作籠統的解釋,說「三」是指陰陽二氣交合而形成的「和氣」,一種均衡和諧的狀態;或把「三」指為天、地、人。但和氣如何生出萬物,為何被稱為「三」?這天、地、人所指的是什麼?若結合印度教的數論派哲學(Sankhya Philosophy)來理解,就非常清晰了。

 

數論派哲學是解釋宇宙創造的哲學,簡單來說,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是指「三德」(three gunas),即三種性質,印度教數論派哲學認為「梵」(道) 創造「原人」(一),從「原人」再創造「摩耶」(二),由「摩耶」再創造「三德」,萬事萬物就是由此三德的不同組合所混成。三德分別是薩埵(Sattva)、羅闍 Rajas 和答摩(Tama):薩埵代表光明、詳和、明瞭(智慧)、寧靜,是一股純精神進步的力量或性質;羅闍代表行動、衝動、刺激、半知半解、憂慮,是一種半升半跌,與外在感觀事物牽連的力量或性質;答摩代表昏沈、黑暗、愚昧、怠惰、遏止,令人在錯誤與黑暗中而不去改善自己,是一種墮落的力量或性質。

 

世間美好的人事物屬於以薩埵為主的性質,半好半壞的人事物屬於羅闍為主的性質,全壞的人事物就是屬於答摩為主的性質。此世界的人事物進步與墮落,甚至最終被毀滅,都是由此三德的不同組合所決定。

 

每個人都有此三德的屬性,但薩埵佔最少,甚至幾乎沒有。大乘佛教《心經》裡所說的「菩提薩埵」,就是指這光明、寧靜、明瞭與進步的力量,修行的人就是要加強這個薩埵的屬性,以協助他們達到精神上的更高境界。最後把這三德都丟棄,達至無善無惡的清靜、獨存的境界。

 

《道德經》對宇宙萬物的起源,其解說與印度教數論派哲學相當一致。在道教經典中,把「三」指為天、地、人,也可以「三德」來理解。在道教最早期的經典《太平經》[1]中,對「三」這概念有詳細的解說,提出神秘的氣化學說:「一」就是「元氣」;「二」就是陰陽二氣;「三」就是陽氣(好生)、和氣(好成)、陰氣(好殺)。這三種氣相當於印度數論派哲學所指的「三德」。這三種氣在具體事物的表現上,「天」、「地」、「人」是其中一種形態表現。如果天、地、人就是指天堂、地獄和人間三種屬性,正好就是指三德的薩埵、答摩和羅闍。

 

道教經典《老子想爾注》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部以宗教信仰觀點註解《道德經》的書,此書出於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道教經典,後來佚失,今只留下殘卷,但保存了絕大部分內容。在這部經典中,把「一」喻為「太上老君」,即導入歸向真理的師尊,老子是其中一位。一即是獨一主宰以精神導師的性質描述,這與印度古經典的解釋是一致(可參考第一章解說及賞析[4])。

 

在《老子想爾注》中,也有「一氣化三清」之說,這是解釋如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三清」這概念最早源於《道德經》所說的「三」而逐步加以解釋描述。「三清」指「三清境」,即「玉清境」、「上清境」和「太清境」,也是指這三大天界的至高神明,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以及太清道德天尊。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信仰中,宇宙創造之初的大神,故稱為「三清道祖」。

 

這種信仰的建構與印度信仰十分相似,印度信仰也有從宇宙天文地理諸現象而描述的諸神明,發展成為三大主神,即掌管創造的梵天(Brahma)、掌管進化的毗濕奴(Vishnu)、掌管毀滅的希瓦(Shiva)。這三大主神也套用在三德的描述之中:梵天(Brahma)掌管羅闍(Rajas);維師魯(Vishnu)掌管薩華(Sattva);希瓦(Shiva 掌管答摩(Tama)。

 

在道教信仰中,上清靈寶天尊把道教經典教授人們,而印度信仰也認為《吠陀》是梵天(Brahma)教授人們的第一位祖師。這三大主神在錫克教的解釋中,最清楚指出他們是永恆獨一主宰的奴僕,即被創造出來的天神大使,所以「三」最終是歸「一」,「一」即「道」也。這「一」若以統治者的性質描述,即是道教所信仰的「玉皇大帝」,統治天地宇宙之皇。皇權只有一,不能夠分割與任何人,這是人與生俱來的認知,也是伊斯蘭信仰在《古蘭經》中一直強調真主只有一,沒有三位。中國自漢朝以來的道教,一直以來都有崇拜「太一」的信仰。

 

        這「三生萬物」的說法,在印度最古老的經典《歌者奧義書》(Chandogya Upanisad [2]也有相同的描述。在《歌者奧義書》(VI 中,萬物的創造是由三種最原始的創造物開始,即水、火、土。水以白色表示,火以紅色表示,土以黑色表示。這三大元素是宇宙獨一主宰最原始神聖的創造,萬物就是從這三大元素不斷再創造、組合和演化而成。印度數論派哲學就是借用了這三大原初物的顏色代表「三德」,薩埵是白色,羅闍是紅色,答摩是黑色。在《古蘭經》中,真主以黑色的泥土創造人類的始祖,這泥土也是以黑色表示。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談論的真理最簡單而玄妙,在印度最古老的經典《奧義書》和數論派哲學對這「三」均有詳細的說明。

 

此章說明萬物的生成變化後,隨即又再強調柔弱、謙虛比恃強、高傲更近於道,且應該時刻持守,這是《道德經》常常反覆說明的道理。人們不喜歡孤獨(孤)、缺少(寡)和不善(不穀),但這卻是先秦時期統治者自我的謙稱,這代表崇高的品德,就是虛懷若谷,時刻提醒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慎防自驕自滿。

 

此章《道德經》說明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動,或益或損,故為何印度教哲學稱萬事萬物為幻相(Maya),也是《道德經》所指這幻相是不斷變動,表面看來是增加,其實在減少,驕傲恃強好像佔優勢得利益,但實質步向衰亡。有些事情表面看來是減少,其實卻在增加,謙虛柔弱好像拿不到優勢利益,但卻是謙虛柔順的人修道成功,與道同在。

 

這是《道德經》的大智慧:不要恃寵而驕、恃才傲物、恃強凌弱,而且要常常提醒自己,這是施教的根本:橫強霸道的人不得善終──「強梁者不得其死」。軟弱的人沒有能力恃強,更要柔順謙虛以自保,即使有實力的人也不可以恃強,也要表現柔順謙虛,這才能與道同在。

 

 

[1]:《太平經》是流傳至今最早的道教經典,今本《太平經》產生於東漢後期。

 

[2]: 《奧義書》是印度最古老經典《吠陀經》的組成部分,是《吠陀經》最後的部分,主要是解釋宗教精神的哲理所在。現存《奧義書》共有108部,多為晚出,最早期的《奧義書》有13部,屬公元2500年前佛陀時代以及更早期的著作,《歌者奧義書》是這些最早期著作之一 (參看第三十三章[1]) 。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