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1),一生二(2),二生三(3),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4),沖氣以為和(5)。
人之所惡(6),唯孤、寡、不穀(7),
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8),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9):
「強梁者不得其死」(10),吾將以為教父(11)。
林楚菊著述
而王公以為稱。
註釋
(3) 三,一般註釋會解作陰陽二氣交合而形成的「和氣」,也有學者解釋為天、地、人。若以印度數論派哲學對宇宙創造的解釋,三就是指三德(Three Gunas),即三種屬性,宇宙的萬事萬物都由這三種屬性所形成,在本章賞析與點評會有詳細解釋。
(4) 負陰而抱陽,即背陰而向陽,指天地萬物都有陰陽兩面。
(5) 沖,即交沖,激盪之意。沖氣,即陰陽二氣互相混合。和,即和氣,指陰陽二氣相互混合而產生「和順的氣」,即達至平衡、和諧。
(8) 損,即減損。益,即增益。
(9) 所教和教之是指下句:「強梁者不得其死」。
(10) 強梁,即強橫霸道。不得其死,即不得善終。
(11) 父,即本。教父,即為教之本,施教之本。
白話語譯
道創造一,一創造二,二創造三,三創造萬物。萬物背負陰而擁抱陽,陰陽二氣相互混合達至和諧。人所厭惡的就是孤獨(孤)、寡人(寡)和不善(不穀),而統治者卻以此來稱呼自己。所以事物表面看來減少而實際上卻增加,或表面上增加而實際上減少。人們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教導別人:「強橫霸道的人,則不得善終。」我將把它當作施行教導的根本。
Chapter 42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所揭示的最高真理,就是「道」,這個「道」往往以「一」來作表示: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第十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第十四章)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第三十九章)
此章更指出此一是如何展開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道」,又稱為「一」,即印度教所指的梵(Brahman)或原人(Purusha),即宇宙獨一的主宰。原人就是經梵而來,所以「道生一」,印度哲理又稱此原人為宇宙金蛋或金胎,是宇宙整體為「一」的靈,這也是道教所指的「丹」。這是宇宙最原始的狀態,道教修行所指的「逆向」發展,是指返回最原初的狀態,即是這「丹」(一)的狀態。
從原人再創造出摩耶(Maya),即原初物質(Pakriti),從原初物質開展萬物的創造。梵隱藏於萬事萬物之中,無處不在,但卻被摩耶幻化的物質世界所遮蔽,故此《道德經》說「一生二」,這個「二」就是指從「梵」再創造出來的「原人」與「摩耶」,若要以性別表示,把道勉強形容,「原人」屬男性,即屬陽,「摩耶」屬女性,即屬陰。
中國學者一般都知道這段說話的意思是道生出一陰一陽,天為陽(屬精神層面),地為陰 (屬物質層面),天地萬物均存在此陰陽二氣,但如何「二生三」?中國學者一般都無法解說,只能作籠統的解釋,說「三」是指陰陽二氣交合而形成的「和氣」,一種均衡和諧的狀態;或把「三」指為天、地、人。但和氣如何生出萬物,為何被稱為「三」?這天、地、人所指的是什麼?若結合印度教的數論派哲學(Sankhya
Philosophy)來理解,就非常清晰了。
數論派哲學是解釋宇宙創造的哲學,簡單來說,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是指「三德」(three
gunas),即三種性質,印度教數論派哲學認為「梵」(道) 創造「原人」(一),從「原人」再創造「摩耶」(二),由「摩耶」再創造「三德」,萬事萬物就是由此三德的不同組合所混成。三德分別是薩埵(Sattva)、羅闍 (Rajas) 和答摩(Tama):薩埵代表光明、詳和、明瞭(智慧)、寧靜,是一股純精神進步的力量或性質;羅闍代表行動、衝動、刺激、半知半解、憂慮,是一種半升半跌,與外在感觀事物牽連的力量或性質;答摩代表昏沈、黑暗、愚昧、怠惰、遏止,令人在錯誤與黑暗中而不去改善自己,是一種墮落的力量或性質。
世間美好的人事物屬於以薩埵為主的性質,半好半壞的人事物屬於羅闍為主的性質,全壞的人事物就是屬於答摩為主的性質。此世界的人事物進步與墮落,甚至最終被毀滅,都是由此三德的不同組合所決定。
每個人都有此三德的屬性,但薩埵佔最少,甚至幾乎沒有。大乘佛教《心經》裡所說的「菩提薩埵」,就是指這光明、寧靜、明瞭與進步的力量,修行的人就是要加強這個薩埵的屬性,以協助他們達到精神上的更高境界。最後把這三德都丟棄,達至無善無惡的清靜、獨存的境界。
《道德經》對宇宙萬物的起源,其解說與印度教數論派哲學相當一致。在道教經典中,把「三」指為天、地、人,也可以「三德」來理解。在道教最早期的經典《太平經》[註1]中,對「三」這概念有詳細的解說,提出神秘的氣化學說:「一」就是「元氣」;「二」就是陰陽二氣;「三」就是陽氣(好生)、和氣(好成)、陰氣(好殺)。這三種氣相當於印度數論派哲學所指的「三德」。這三種氣在具體事物的表現上,「天」、「地」、「人」是其中一種形態表現。如果天、地、人就是指天堂、地獄和人間三種屬性,正好就是指三德的薩埵、答摩和羅闍。
道教經典《老子想爾注》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部以宗教信仰觀點註解《道德經》的書,此書出於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道教經典,後來佚失,今只留下殘卷,但保存了絕大部分內容。在這部經典中,把「一」喻為「太上老君」,即導入歸向真理的師尊,老子是其中一位。一即是獨一主宰以精神導師的性質描述,這與印度古經典的解釋是一致(可參考第一章解說及賞析[註4])。
在《老子想爾注》中,也有「一氣化三清」之說,這是解釋如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三清」這概念最早源於《道德經》所說的「三」而逐步加以解釋描述。「三清」指「三清境」,即「玉清境」、「上清境」和「太清境」,也是指這三大天界的至高神明,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以及太清道德天尊。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信仰中,宇宙創造之初的大神,故稱為「三清道祖」。
這種信仰的建構與印度信仰十分相似,印度信仰也有從宇宙天文地理諸現象而描述的諸神明,發展成為三大主神,即掌管創造的梵天(Brahma)、掌管進化的毗濕奴(Vishnu)、掌管毀滅的希瓦(Shiva)。這三大主神也套用在三德的描述之中:梵天(Brahma)掌管羅闍(Rajas);維師魯(Vishnu)掌管薩華(Sattva);希瓦(Shiva) 掌管答摩(Tama)。
在道教信仰中,上清靈寶天尊把道教經典教授人們,而印度信仰也認為《吠陀》是梵天(Brahma)教授人們的第一位祖師。這三大主神在錫克教的解釋中,最清楚指出他們是永恆獨一主宰的奴僕,即被創造出來的天神大使,所以「三」最終是歸「一」,「一」即「道」也。這「一」若以統治者的性質描述,即是道教所信仰的「玉皇大帝」,統治天地宇宙之皇。皇權只有一,不能夠分割與任何人,這是人與生俱來的認知,也是伊斯蘭信仰在《古蘭經》中一直強調真主只有一,沒有三位。中國自漢朝以來的道教,一直以來都有崇拜「太一」的信仰。
這「三生萬物」的說法,在印度最古老的經典《歌者奧義書》(Chandogya
Upanisad) [註2]也有相同的描述。在《歌者奧義書》(VI) 中,萬物的創造是由三種最原始的創造物開始,即水、火、土。水以白色表示,火以紅色表示,土以黑色表示。這三大元素是宇宙獨一主宰最原始神聖的創造,萬物就是從這三大元素不斷再創造、組合和演化而成。印度數論派哲學就是借用了這三大原初物的顏色代表「三德」,薩埵是白色,羅闍是紅色,答摩是黑色。在《古蘭經》中,真主以黑色的泥土創造人類的始祖,這泥土也是以黑色表示。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談論的真理最簡單而玄妙,在印度最古老的經典《奧義書》和數論派哲學對這「三」均有詳細的說明。
此章說明萬物的生成變化後,隨即又再強調柔弱、謙虛比恃強、高傲更近於道,且應該時刻持守,這是《道德經》常常反覆說明的道理。人們不喜歡孤獨(孤)、缺少(寡)和不善(不穀),但這卻是先秦時期統治者自我的謙稱,這代表崇高的品德,就是虛懷若谷,時刻提醒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慎防自驕自滿。
此章《道德經》說明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動,或益或損,故為何印度教哲學稱萬事萬物為幻相(Maya),也是《道德經》所指這幻相是不斷變動,表面看來是增加,其實在減少,驕傲恃強好像佔優勢得利益,但實質步向衰亡。有些事情表面看來是減少,其實卻在增加,謙虛柔弱好像拿不到優勢利益,但卻是謙虛柔順的人修道成功,與道同在。
這是《道德經》的大智慧:不要恃寵而驕、恃才傲物、恃強凌弱,而且要常常提醒自己,這是施教的根本:橫強霸道的人不得善終──「強梁者不得其死」。軟弱的人沒有能力恃強,更要柔順謙虛以自保,即使有實力的人也不可以恃強,也要表現柔順謙虛,這才能與道同在。
[註1]:《太平經》是流傳至今最早的道教經典,今本《太平經》產生於東漢後期。
[註2]: 《奧義書》是印度最古老經典《吠陀經》的組成部分,是《吠陀經》最後的部分,主要是解釋宗教精神的哲理所在。現存《奧義書》共有108部,多為晚出,最早期的《奧義書》有13部,屬公元2500年前佛陀時代以及更早期的著作,《歌者奧義書》是這些最早期著作之一 (參看第三十三章[註1]) 。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