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1),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2),

挫其銳(3),解其紛(4),

和其光(5),同其塵,是謂玄同(6)。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7),不可得而賤。


故謂天下貴(8)。





註釋


(1) 知,同「智」;言,指政教號令。
(2) 「塞其兌,閉其門」此兩句也見於第52章。兌,粵音「對」(deoi3),指孔竅,眼耳口鼻等器官。
(3) 銳,指鋒芒。「挫其銳」以下四句又見於第4章。
(4) 紛,指紛擾。
(5) 和,指渾同、渾合。
(6) 玄同,即齊同、均一,指「道」的境界。
(7) 貴,即尊貴、崇尚。
(8) 有註評認為是「天下貞」,貞與貴形似,貞即正。



白話語譯


    知道真理的人不會說話,說話的人不知道真理。堵塞眼耳鼻舌的孔竅,關閉感官的門戶,挫掉銳氣鋒芒,消解紛擾繁亂,與陽光揉合,與塵埃混和,這叫做「玄同」,即玄妙的均一。達到此境界的人,既不能親近他,也不能疏遠他;既不能給他利益,也不能給他傷害;既不能使他尊貴,也不能使他卑賤。他們是天下間最可貴的人。







Chapter 56



One who knows does not speak.

One who speaks does not know.

Block the openings.

Shut the doors.

Blunt the sharpness.

Untangle the knots.

Soften the glare.

Mix the dust.

This is known as Mystic Oneness.

Hence you cannot get close to it,

Nor can you estrange from it;

You cannot bestow benefit on it,

Nor can you do it harm;

You cannot ennoble it,

Nor can you debase it.

Therefore it is valued by the world.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在這裡說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會多說話,明白真理反而不會多說出來,而是從內心去體驗並活出來,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為道是不能夠言說出來,只能夠進入並領略。《道德經》第1章已指出:「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從不鼓勵人們多言,愈多言,心神愈向外走,離道愈遠。故《道德經》第5章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個「中」就是「沖」,即「大虛空」,道像一個大虛空!就在心中!所以修道要向內修行,不是向外求取。如何向內修行?就是要封閉眼耳鼻舌身的感官,不追求外在感觀事物的刺激,所以要「塞其兌,閉其門」。這在第52章已有所說明,在此章又再反覆強調,而且還進一步說明只是閉塞感官還未足夠,還要「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修道的人不追求外在的鋒芒,外表的華麗並不能使人得道。既然不向外追求,外表的鋒芒與華美也不重要,內裡實質的內涵才最重要。這內涵能「解其紛」,即內心再沒有紛擾,有如禪宗六祖惠能在《壇經》中所說,佛性本清淨,佛性常清淨:「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行由品第一〉)

      《道德經》除了把道喻為一個大虛空外,還多次用「光」比喻內心的道,如第52章所說:「用其光,復歸其明。」這光不是用來炫耀,所以沒有鋒芒,是柔和的光,不會把人刺傷,並且「同其塵」,即外表十分平凡,與塵世普通人沒有分別。修道人的光不是要把自己分別出來,而是體現萬物與我為一體,這稱為「玄同」,這種與道同在均一的境界,就是外在事物再沒有美與醜、榮與辱、高與低、長與短的對立、吸引和刺激。只有一,沒有二。能夠真正進入此境界,這就是得道。

    得道的人,本身就成為道,道就是一,沒有二,所以與得道的人交往,人們不能親近他,也不能疏遠他:「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第79章)所有人在得道者心中都是均一,沒有親疏之別。道是最大公無私,常常施與善良的人,不論親疏。道本自俱足,能孕育萬物,人們不能夠把道利誘,或給予任何恩惠,就如《古蘭經》所說,真主只是施與恩惠,供養眾生,真主本自俱足,無欲無求,敬拜真主是為了人類的好處,不是為了真主的好處。無論人們敬拜祂,還是不敬拜祂,對祂沒有影響。伊斯蘭教所指的真主即是《道德經》所指的道,得道的人也即是與真主同在合一的人。儘管兩者來自不同文化,所說的卻是同一真理。真理只有一,沒有二。

    道者,人們不能夠給他們任何恩惠,也不能對他們作出任何傷害,因為他們無欲無求,無欲無求正是得道的境界。所以人們也不能抬舉他們,令他們沾沾自喜,自以為了不起,也不能使他們變得卑賤。榮與辱對得道者來說,是外在不會追求的事物,老子說:「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第20章)恭維與不敬的說話,相差有多遠呢?

    能夠做到無欲無求,與道均一,這個人就是道,這種人格是天下間最可貴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