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 星期二

Brhad-aranyaka Upanisad



Chapter 1




Fourth Brahmana



1.4.2     

"He was afraid. Therefore one is alone is afraid. This one then thought to himself : "Since there is nothing else than myself, of what am I afraid?"

Therefore his fear, verily, passed away, for, of what should he have been afraid? Assuredly it is from a second that fear arises." 


1.4.4 

"....Thus, indeed, He produced everything whatever exists, in pairs, down to the ants."


1.4.6

".....all this is His creation indeed and He Himself is all the gods........"


1.4.7

"At that time this (universe) was undifferentiated. It became differentiated by name and form (so that it is said) he has such a name, such a shape. Therefore even today this (universe) is differentiated by name and shape (so that it is said) he has such a name, such a shape.

He (the self) entered in here even to the tips of the nails, as a razor is (hidden) in the razor-case, or as fire in the fire source. Him they see not (as seen) he is incomplete, when breathing he is called the vital force, when speaking voice, when seeing the eye, when hearing the ear, when thinking the mind.

These are merely the names of his acts. He who meditates on one or another of them (aspects) he does not know for he is incomplete, with one or another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elf is the foot-trace of all this, for by it one knows all this, just as one can find again by foot prints (what was lost). He who knows this finds fame and praise.   "


1.4.8

That self is dearer than a son, is dearer than wealth, is dearer  than everything else and is innermost. If one were to say to a person who speaks of anything else than the Self as dear, he will lose what he holds dear, he would very likely do so. One should meditate on the self alone as dear. He who meditates on the Self alone as dear, what he holds dear, verily, will not perish.


1.4.10

Brahman, indeed, was this in the beginning. It knew itself only as "I am Brahman." Therefore it became all.  Whoever among the gods became awakened to this, he, indeed, became that. It is the same in the case of seers, same in the case of men..... This is so even now.

Whoever know thus, "I am Brahman," becomes this all. Even the gods cannot prevent his becoming thus, for he becomes their Self. So whoever worships another divinity (than his Self) thinking that he is one and (Brahman) another, he knows not. He is like an animal to the gods. As many animals serve a man so does each man serve the gods. Even if one animal is taken away, it causes displeasure, what should one say of many (animals)? Therefore, it is not pleasing to those (gods) that men should know this." 


1.4.14

"....Verily, that which is justice is truth. Therefore, they say of a man who speaks the truth, he speaks justice or of a man who speaks justice that he speaks the truth. Verily, both there are the same." 


1.4.15

"If anyone, however, departs from this world without seeing (knowing) his own world, it being unknown, does not protect him....... Even if one performs a great and holy work, but without knowing this, that work of his is exhausted in the end.  

One should meditate only on the Self as his (true) world. The work of him who meditates on the Self alone as his world is not exhausted for, out of that very Self  he creates whatever he desires." 








Fifth Brahmana



1.5.3

"....Desire, determination, doubt, faith, lack of faith, steadfastness, lack of steadfastness, shame, intellectual, fear, all this is truly mind. Therefore even if one is touched on his back, he discerns it with the mind. Whatever sound there is, it is just speech. Verily, it serves to determine an end (object) but it not itself (determined or revealed). 

The in-breath, the out-breath, the diffused breath, the up-breath, the middle-breath, all that breathes is breath only*.

Verily, the Self consists of speech, mind and breathe." 


*The five vital breathes  (vital force) of our body



1.5.13

"......Verily, he who meditates on them (mind, speech, breath) as finite, wins a finite world. But he who meditates on them as infinite wins  an infinite world." 



1.5.19

"From the heaven and the sun the divine mind enters him. Verily, that is the divine mind by which one becomes only joyful and sorrow not."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1),美言不信(2)。


善者不辯(3),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5)





註釋


(1) 信言,指實話、真話。
(2) 美言,指巧言、華美之言。
(3) 善者,可解作善良的人,或善於說話的人。
(4) 博,即廣闊,或與「溥」同義,指佈、陳,即炫耀的意思。
(5) 此五句註評家黃瑞雲在《老子本原》中指應放在第77章,與第77章的文意更連貫,卻與本章不相連。





通行版原文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白話語譯


    真實的說話並不漂亮,漂亮的說話並不真實。善良的人不會辯駁,辯駁的人並不善良。知道真理的人不會以廣博的知識炫耀於人,炫耀廣博知識的人並不是知道真理的人。聖人不會儲存、保留,盡自己所能服務別人,自己也會更加富有;盡自己所能給予別人,自己也會得到更多。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利益萬物眾生而不會作出傷害;聖人的法則就是只會把道實踐,而不會與任何人競爭。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81



Truthful words are not beautiful.

Beautiful words are not truthful.

Those who are good do not debate.

Those who debate are not good.

Those who know the Truth 
never show they have wide learning.

Those who show they have wide learning
 do not know the Truth.

The sages do not accumulate.

The more they assist others, 
the more they gain.

The more they give others, 
the more they possess.

The Truth of Heaven benefits and does not harm.

The Truth of sages assists and does not contend.







經註評家修訂的版本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白話語譯


    真實的說話並不漂亮,漂亮的說話並不真實。善良的人不會辯駁,辯駁的人並不善良。知道真理的人不會以廣博的知識炫耀於人,炫耀廣博知識的人並不是知道真理的人。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81



Truthful words are not beautiful.

Beautiful words are not truthful.

Those who are good do not debate.

Those who debate are not good.

Those who know the Truth never show 
they have wide learning.

Those who show they have wide learning 
do not know the Truth.







賞析與點評




    本章是《道德經》最後一章,共81章。《易經》是中國最早的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中華文明的開端;《易經》是占卜的書,共有64卦,即64章,64是8的乘數,八八六十四;而《道德經》就是八的演進到九,九九八十一,所以把《道德經》編排成81章,是九的乘數。九就是頂峰,道就是頂峰,是單數,不會是偶數,因為道是一,不是二,到了盡頭也是九。正如伊斯蘭信仰中萬物的主宰也是一,是不可分割的一(Ahad),是獨存的一,只有單數沒有偶數。伊斯蘭信仰真主有99個名號,也是取其單數,一百減一等於九十九。真主只有一沒有二,道也只是一。《古蘭經》說真主是一,但祂所創造的萬物均是一陰一陽的配對,萬物有陰陽之分,是偶數,創造主卻沒有陰陽之分,是單數。《易經》是描述宇宙萬物的運行法則,描述萬事物萬的變化規律,所以整部《易經》的篇章是偶數。《道德經》描述道,萬事萬物的主宰,所以整部《道德經》的編章是單數。伊斯蘭所崇拜的主宰是一、是獨存,印度瑜伽修行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獨存的境界。盡管不同文化對宗教信仰、精神修煉和感悟真理有不同的描述,卻不難發現各自相通的地方,所以真理只有一,沒有二。

    本章《道德經》是最後一章,提出了三項見解,都是有關對表達真理的描述:如何把道表達出來?第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實的說話不一定是漂亮的言詞,不能從外表的花言巧語去分辨。所謂口甜舌滑、口蜜腹劍,對美言應該要小心。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篇》第一:3)意思是: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仁德不會多。孔子又說:「剛、毅、木、納,近仁。」(《子路篇》第十三:27)意思是:剛強、果決、樸實,而言語不輕易出口,有這四種品質的人近於仁德。老子主張純樸自然,美言並不一定是真實的話,孔子也有相近的意思。不過老子也說:「美言可以市尊。」(第62章)言詞恰當得體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有關「美言」的見解,應該按不同情況去判斷,對「美言」不是完全否定或肯定。

    第二:「善者不辯,辯者不善。」道是需要自己內在尋索而領略,辯論只能夠適可而止,愈多說愈迷糊:「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參看第5章,「中」是代表道,不是中庸而已。)若辯論的目的只為求勝,那麼已與修道偏離了,所以「辯者不善」,若有不善之心什麼歪理也可以說成道理,只要辯論技巧高超。既然「道可道,非常道」(第1章),那麼就更加不用辯駁了。即使別人不明白,不認同自己,這也只是自己個人修行與見解,不能強加於人,也不用受人影響,被人打擊自己。一個人的靈性達到精進,即能保持心境常清靜,就不會喜歡執拗、挑剔、批評和一味反對。在清靜的心境下,才能夠透徹觀察和瞭解事物,這不是辯論可以得來,而是靠修心。

    第三:「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個「知」就是知道真理,道就是真理;「博」就是廣博,或炫耀的意思。老子認為道是生命的本源,這個源頭就如未經雕琢的石頭,簡單、純樸、清靜。人愈向外走,愈脫離自己的本源,外在尋索的知識就愈廣博,所以愈博就愈不明白道。明白道的人已返回自己的源頭,那麼還會不斷向外走嗎?而且更加不會炫耀什麼了!老子多處強調人們千萬不要炫耀自己,炫耀就是一種向外走的心態,華而不實,與道偏離。

    以上三項提示放在《道德經》最後一章,可見其重要性,最後的章句提出:「聖人不積」、「天之道」與「聖人之道」。雖然註評家認為應放在第77章,但放在此也可以讓人們知道其重要性,既然先前說了三項「不」,即有道者三不,那麼有道的人應該是怎樣?所以跟著就說出來:聖人不會為自己積蓄財貨,而是慷慨施與;道的法則就是愈施與就愈富有,給與更多,得到也會更多。這就是因果業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給予別人就是為自己種福田,所以《道理經》第7章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聖人「無私」,反而能「成其私」,造福自己,正如本章所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為什麼會是這樣?因為「天之道」是「利而不害」,道只會利益眾生,不會對萬物造成傷害,萬物失去道才會有傷害。所以聖人愈是付出,道就要給他愈多,道的法則不是零和遊戲,不是弱肉強食、爭奪資源,不是我得到就代表別人會失去。道與萬物為一體,所以聖人不會與任何人競爭。聖人不與人競爭,但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為而不爭」,這個「為」就是履行自己生命中注定的責任,做好自己應有的角色,例如母親、父親、丈夫、妻子、子女、各工作崗位的職務。有道者就是聖人,可以是我們四周每一處的平常人,不是高高在上者才是聖人。道隱藏於每個人的心中,人們正需要把它發現,並實踐出來!




《道德經》第八十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1)。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2),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3),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4),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5)。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6),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7)。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註釋


(1)小國,指使國家細小,「小」作動詞用;寡民,指使國民數目寡少,「寡」是動詞。
(2) 什伯之器,指各式各樣的器具。
(3) 重死,即畏死,指珍惜生命,不冒生命之險。
(4) 舟,即船;輿,即車。無所乘之,指在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中,即使有船和車,也沒有必要去乘坐。
(5) 陳,即陳列,指擺開陣勢,準備作戰。
(6) 結繩,指文字產生以前,人類以結繩記事。《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7) 全句意思:使人們吃得香甜,穿著漂亮,居住安逸,過得習慣。



白話語譯



    國家幅員小,百姓數目少,這樣即使擁有各式各樣的器具也不需要使用;百姓皆珍惜生命而不願意冒險遷徙遠方;即使有船和車,也沒有必要去乘坐;雖然有盔甲兵器,卻不需要拿出來準備作戰。讓百姓返回純樸的社會,以結繩記事,使人們吃得香甜,穿著漂亮,居住安逸,過得習慣。鄰國之間可以在遠處互相看見,各自的雞鳴狗吠聲互相聽見,而百姓直到老死也不會互相往來。








Chapter 80



Reduce the size and population of the state.

Ensure that even though people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tools,
they will not use them.

Ensure also that people will not move to distant places
because they look on death seriously.

Even though they have ships and carts,
they will have no use for them.

Even though they have armour and weapons,
they will not make a show of them.

Let people return to the use of the knotted rope.

Let them find relish in their food and beauty in their clothes.

Let them be contented in their abode and 
be happy in the way they live.

Though adjoining states are within sight of one another,
and the sounds of dogs barking and 
cocks crowing in one state 
can be heard in another,

yet people of one state will grow old and die 
without having had any dealings with 
people of another state.








賞析與點評




    本章《道德經》說出最理想的社會型態,不是揚揚大國,而是小國寡民。老子認為人們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返回道,返回自身純樸自然的本性。最純樸自然的社會就是人們能夠純樸自然地生活,人們沒有太多層出不窮的欲望與念頭,不需要太多新穎花巧的器物;而且也不用四處周遊觀光,也不用為生計之苦而遠行謀生;即使國家擁有舟車與兵器,也沒有需要使用了。老子理想的社會型態正貫穿整部《道德經》,而在本章即集中陳述這理想的型態。

    老子重視簡單純樸,但從來不是主張人們苦行,過著清貧的生活,只是不要欲望橫生,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溫飽充裕的生活還是每個人必需。有道的統治者也要致力讓百姓得到,所以老子說人們應該:「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即老子在第3章中所說:「實其腹」、「強其骨」,但卻要「虛其心」、「弱其志」、「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所以在本章中老子說:「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甚至進一步徹底地道出這簡單的理想型態:「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正是這樣的社會再不需要舟車、兵器與花巧的設備,整部《道德經》的思想非常連貫一致,沒有一處是互相矛盾。反觀今日現代科技文明進步的社會,人們普遍生活富裕,物質欲望可以層出不窮,吃得太多太好,衣服太多太好,富裕人家居住在皇宮豪宅,有豪華房車與遊艇,出外遊埠成為生活必要的調劑,即老子所說的「金玉滿堂」(第9章)。社會教導人們要對此生活趨之若鶩,人們一生的努力以為就是要達到「金玉滿堂」、「富貴而驕」(第9章)的生活,卻把「道」忘卻了!

    人們不知道生命最需要的是道,簡單溫飽的生活已經足夠,剩餘的生活空間就是要修道悟道,而不是不斷損耗物資以滿足外在聲色犬馬、多采多姿的生活。這樣物質豐厚的生活,人們活得不是最快樂,最富裕的歐洲國家瑞士,其自殺率相當高,而且現代社會慢性疾病頻生,正是因為吃得太多太好。幸福快樂指數最高的不丹,正近於老子所說的理想社會型態,簡單、純樸、自然就是最好!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1),必有餘怨。


[報怨以德(2)*],安可以為善(3)?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4)。


有德司契(5),無德司徹(6)。


天道無親(7),常與善人(8)。




註釋


(1) 和,即調和、和解。
(2) 報怨以德,此句屬於第63章,多位註評家認為應放在此章,文意更清晰。
(3) 善,即妥善的方法。
(4) 契,契約。古時借債,刻木為契,在一塊木板或竹板上刻上文字,剖分左右,左邊的一半由債權人收存,右邊的一半由借債人收存。收債時,債權人拿出左邊的一半向借債人討還。責,即索取、償還。
(5) 司契,即掌管契約的人。
(6) 徹,指周代的賦稅制度。司徹,指掌管稅收的人。何以「有德司契,無德司徹」?註評家任繼愈解釋:「司契」和「司徹」都是古代貴族所用的管脹人。司契的人,只憑契據來收取,顯得從容。「徹」是古代貴族對農民按成收租的剝削制度。為了對農民進行剝削,司徹的人對交租人斤斤計較。這裡的「司契」和「司徹」是比喻的意思。
(7) 無親,指沒有偏愛。
(8) 與,指幫助。







通行版原文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白話語譯


    調解極大的怨恨,必然有剩餘的怨恨遺留下來,又怎能夠妥善處理呢?所以聖人手持借據也不強求別人償還。有德行的人就像掌管契約的人,不會強行苛索;無德行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務必強行索取。天地宇宙的運行法則就是不會對任何人有所偏愛,總是幫助、親近善良的人。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79



After settling a great enmity between two persons,
there must be remaining resentment.

How can this be considered perfect?

Therefore the sage takes the left-hand tally*
but does not demand any payment from the people.

The man of virtue takes charge of the tally.

The man of no virtue takes charge of taxation.

The Truth of Heaven shows no favouritism.

It is forever on the side of good people.



(*tally: the half part of the contract held by the creditor)







經註評家修訂後的版本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白話語譯


    調解極大的怨恨,必然有剩餘的怨恨遺留下來。即使以恩惠回報仇恨,又怎能夠妥善處理呢?所以聖人手持借據也不強求別人償還。有德行的人就像掌管契約的人,不會強行苛索;無德行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務必強行索取。天地宇宙的運行法則就是不會對任何人有所偏愛,總是幫助、親近善良的人。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79



After settling a great enmity between two persons,
there must be remaining resentment.

Do good to a person who has done you an injury,
how can this be considered perfect?

Therefore the sage takes the left-hand tally*
but does not demand any payment from the people.

The man of virtue takes charge of the tally.

The man of no virtue takes charge of taxation.

The Truth of Heaven shows no favouritism.

It is forever on the side of good people.



(*tally: the half part of the contract held by the creditor)





賞析與點評



   本章《道德經》說如何對待怨恨,之前第七十四章提到人們不要「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因為「常有司殺者殺」:天道才是真正的大匠,掌管刑罰殺戮。這正如佛教與印度教所說的因果業報,人們一切的作事就好像發放的回力鏢,無論好與壞,或遲或早都會回饋自己;所以《道德經》第七十三章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道對萬物眾生的因果業報不會有錯失,所以在最後仍要強調:「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既然天道善於計算、籌劃,且不會有錯失,那麼人們應該如何處理怨仇?人們歌頌「報怨以德」,因為這看來是最偉大的情操,老子所談的道,是叫人們返回自身純樸自然的本性,而不是要把如何巨大的道德鎖鏈扣在別人身上,老子並不贊同「以德報怨」,他解釋:「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孔子在《論語》中也有論述「報怨以德」:「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憲問篇》第十四:34)有人對孔子道:「拿恩惠來回答怨恨,怎麼樣?」孔子道:「拿什麼來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來回答怨恨,拿恩惠來酬答恩惠。」[1]

 

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比「以德報怨」更妥善,老子和孔子均不贊同「以德報怨」,他們也有各自的解釋和提出妥善的做法,值得世人認識和學習。孔子所提出的公平正直更合乎自然之道,因為不會有「餘怨」,且能賞善罰惡。老子沒有提出公平正直,修道的聖人即使公平正直也要捨棄,而是「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聖人雖然可以用公平正直的原則去追討別人的不是,但也不會強求,若人家執意對峙,這個公平正直的原則自己也不用施行,交由天道去執行吧!在《古蘭經》中,真主指出報怨的準則:

 

「如果你們報復,就應當依照你們所受的傷害而報復。如果你們能忍耐,那對於忍耐者是更好的。你應當忍耐──你的忍耐只賴真主的佑助──你不要為他們而悲傷,不要為他們的計謀而煩惱。真主確是同虔敬者和行善者在一起的。」(16:126-128

 

「惡行應得同樣的惡報。誰願寬恕而且和解,真主必報酬誰。真主確是不喜歡不義者的。受人欺侮然後加以報復的人們,絕無可指責的。應受責備的,是欺負他人並且在地方上橫蠻無理者;這些人將受痛苦的刑罰。凡能忍耐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42:40-43

 

真主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寬恕作惡者,作惡的人應得其惡果,但若能夠做到忍耐和寬恕,這行為更高尚。同樣,老子帶給人們完美的做法──「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聖人徹底認識天道運行的法則,他不會向別人苛責,因為無濟於事,一切交由天道處置!

 

這也貫徹老子提出守柔的哲理,柔弱勝剛強,不要與別人硬碰硬撞。老子認為有德的人只是拿著借契,不是兇猛的稅收衙役,若收不到欠債,也會灑脫地放下這擔子,交由天道處理,心中無怨無恨。老子在《道德經》第七十三章提出「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在本章再提出天道的另一特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是慈愛:「天之道,利而不害」(第八十一章),且大公無私。人倫有親疏之別,天道卻對萬物眾生沒有親疏之別與偏愛,所以第五章說:「天地不仁」,這不仁就是沒有偏愛、執取與親疏之別。所以「天道無親」,但卻充滿慈愛,這慈愛就是「常與善人」,只是幫助、親近善良的人。

 

 

[1]:楊伯峻 《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1984年初版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1),

以其無以易之(2)。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3)。


是以聖人云:

「受國之垢(4),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5),是謂天下王。」


正言若反(6)。





註釋


(1) 全句意思:攻擊堅強的事物沒有什麼東西能勝過水。
(2) 無以易之,即沒有什麼東西能代替它。
(3) 莫能行,指沒有人肯照著做。
(4) 垢,粵音究(gau3),即污垢、屈辱、恥辱。受國之垢,指承受全國的屈辱。
(5) 不祥,指災禍、災殃。受國不祥,指承擔全國的災禍。
(6) 正言若反,指正面的話如同反話。註評家黃瑞雲認為此乃對「聖人云」的述評。社稷主,天下王,為天下之尊貴,而必須能受國之污垢,受國之災殃。看是反話,實是真言,故曰:「正言若反」。



白話語譯


    天下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然而攻擊堅強的事物沒有什麼東西能勝過水,這正是因為沒有什麼東西能代替水。弱能勝於強,柔能勝於剛,天下間沒有不知道這道理,但卻沒有人能照著做。所以聖人說:「能夠承受國家的污辱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國家的君主;能夠承受國家的災禍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天下的領袖。」正面的話如同反話。







Chapter 78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ofter or weaker than water.

Yet nothing is better than water
 to overcome the hard and strong.

It is because nothing can replace water.

That the weak overcomes the strong,
the soft overcomes the hard,
everyone in the world knows,
yet no one can put into practice.

Therefore, the sage says,

“The one who takes on himself the humiliation of the state
is worthy of being the Ruler.

 The one who takes on himself the calamity of the state 
is worthy of being the King of the world.”

The truthful words seem to be opposite.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多處強調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老子以水作為比喻,水是天下間最柔弱的東西,沒有固定形狀,外表看來水十分柔弱,但其力量可以驚人,世上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取代水。水是一切生命的源頭,老子常把道比喻為水,水的特質是柔弱,與石頭的堅硬剛好相反,但水的威力卻能「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是生命的源頭,也能把生命毀滅,不同地域文化中均有記載洪水曾毀滅大地眾生。

 

老子教導人們要學習水的柔弱,指出弱能勝強,柔能勝剛,柔弱是道的表現。在柔弱中克制敵人,因為柔弱的力量最能持久,勇猛剛烈只能夠短暫發揮作用,不可持久,就好像太陽與風比試誰力量強大,要把路人的衣服脫下來:大風不斷猛烈地吹襲路人,要吹掉他的衣服,路人卻更加緊抱著身子,不許衣服被吹走,大風花盡氣力都不能吹走路人身上的衣服;太陽動也不動,只是把強大的熱力放射出來,沒有狂風掃落葉,沒有衝擊與掙扎,那路人抵受不住熱力自動把衣服脫下。這就是老子所指出的軟實力,相對於硬實力用強暴的方法使人就範,軟實力能夠不用強迫而使對方依從自己的意思而為。

 

軟實力比硬實力優勝,可惜老子說:「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人不是不知道軟實力比硬實力優勝,但他們卻不願意,也不能夠行出來,這是因為沒有道,單是柔弱就不能發揮任何力量。沒有道,就只能靠「弱肉強食」,這是現實世界的寫照。沒有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互利互存,而是零和遊戲:壓迫者與受壓迫者。沒有道而謙虛的人,就成為社會上最悲慘的人。

 

老子的理想就是以道統治天下,而不是教導人們隱世、避世。《道德經》常常指出統治者應該如何以道統治天下,本章也指出真正有道的統治者應該「受國之垢」、「受國不祥」。正如耶穌所說:「人子來不是要受人服侍,乃是要服侍世人。」老子的意思也是這樣,統治者不應該是高高在上,一無建樹卻享盡榮華富貴,這就是失道失德的統治,也是這個世界古往今來大部分統治者的所為。真正的聖人剛好相反,在四福音中所描述的耶穌只有3年的傳道,未曾是一方一地的統治者,老子心目中以道統治天下的聖人,在先知穆罕默德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先知穆罕默德正如耶穌所說他是來服侍世人,不是受人服侍。由他肩負先知的使命宣揚真主的訊息,他沒有一天過著奢華的帝王生活,而是與穆斯林同甘共苦,與普通百姓沒有分別,且常常站在最前去服務別人。無論是搬石塊,搭建清真寺,本應可以坐享觀望,但穆罕默德卻堅持與百姓一起勞動。穆罕默德也非常慷慨,常常救濟別人,他真的能做到「受國之垢」、「受國不祥」,甚至別人沒有能力償還債務而死去,穆罕默德會把此債務放到自己身上,好讓對方能夠入土安葬。穆罕默德離世時,沒有一分一毛,或任何遺產留給自己或後人。即使他成功統一阿拉伯各部落歸順伊斯蘭教,穆斯林開始過著富裕的生活,穆罕默德也總是處處為大眾著想,總是過著儉樸的生活。穆罕默德完成先知的使命只有短暫的23年,卻是老子所指真正以道統治天下的聖人。穆罕默德面對世俗的統治,他所受的苦與付出,筆者常常感到他是所有聖人之冠。他親自宣教,親自勞動,親自打仗,親自救濟施予,且常常受到反對者極大的迫害與侮辱,他都以慈悲與寬恕對待。阿拉伯民族成功統一歸順伊斯蘭信仰,先知穆罕默德所參與的所有戰爭,兩方共傷亡的人數出奇地少,只有400人左右。這是因為穆罕默德開戰是迫不得已,且面對兇殘的敵人目的不是殺戮,而是使敵方投降。

 

歷史學家邁克爾.哈特(Michael H. Hart)博士在他的著作《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人》這樣寫:

 

「我選擇穆罕默德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可能會使一些讀者感到驚奇,也會使另外一些讀者發生疑問,但他確實是歷史上不論宗教和世俗兩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

 

穆罕默德成為世界歷史上在世俗與宗教事務同樣取得成功的聖人,不是因為他高高在上,受人膜拜,穆罕默德很輕易這樣做,但他堅決拒絕,而是因為他「受國之垢」、「受國不祥」。老子說可惜「正言若反」:人們只願相信統治者與聖人應該高高在上,受人膜拜享受優厚的待遇,而不願接受真正有道的統治者應該是怎樣。西方世界對穆罕默德的誣蔑,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偉人受到這樣的對待,正是老子所說「正言若反」,也是德國著名思想家、小說家、劇作家與政治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曾對真理有以下的名言:

 

「人們往往把真理和錯誤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堅持的卻是錯誤。」

 

「我們對真理必須經常反覆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覆地宣傳,並且不是個別的人,而是大批的人宣傳。」

 

「真理就是火炬,同時也是一支巨大的火炬,因此我們都想瞇著眼睛走過去,甚至擔心會被燙傷。」。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1),其猶張弓與(2)?


高者抑之(3),下者舉之(4);

有餘者損之(5),不足者補之(6)。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7),損不足以奉有餘(8)。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故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9)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10)。




註釋


(1) 天之道,指自然運行的法則。
(2) 猶,即好像;張弓,指拉開弓;與,表示發問,即嗎。
(3) 高,指弓弘拉得高了。抑,即壓低。全句意思:高了就把它壓低一點。
(4) 下,指弓弘拉得低了。舉,即升高。全句意思:低了就把它升高一點。
(5) 有餘,指弓弘拉得過滿。損之,指把拉得過滿的弓弘放鬆一點。
(6) 不足,指弓弘沒有拉緊。補之,指把弓弘拉到位。
(7) 人之道,指人類社會的法則、法律。
(8) 奉,指供給、供奉。
(9) 不積,指不儲存,不保留。此括號內的句子出於第81章,註評家認為與第81章文句沒有相關,在此章卻意思相連,故應放在此章。
(10) 處,即佔有、享有。見,指顯現、表現。






通行版原文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白話語譯


    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不是好像拉開弓弦一樣嗎?拉得過高便把它壓低;拉得過低便把它升高;弓弦拉得過滿就把它放鬆一點;弓弦拉得太鬆就把它拉緊一點。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就是減少有餘,彌補不足。人類社會實行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而是損害不足的人,以供奉有餘的人。誰能夠有餘而可以奉養天下?只有「道」才能夠這樣。所以聖人做事情而不會恃才傲物,達到成功而不會把成果佔有,因為他們不想刻意表現自己的賢德。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77



Is not the Truth of Heaven like the stretching of a bow?

The high it presses down.

The low it lifts up.

The excessive it takes from.

The deficient it gives to.

It is the Truth of Heaven to take from what has in excess
in order to make good for what is deficient.

The way of man is otherwise.

It takes from those who are lacking
in order to offer more to those 
who already have more than enough.

Who can take what he himself 
has in excess and offer this to the world?

Only those who abide in the Truth.

Therefore, the sages act without conceit,
accomplish their tasks yet claim no credit.

They do not wish to show off their merits.





經註家修訂後的版本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故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白話語譯


    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不是好像拉開弓弦一樣嗎?拉得過高便把它壓低;拉得過低便把它升高;弓弦拉得過滿就把它放鬆一點;弓弦拉得太鬆就把它拉緊一點。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就是減少有餘,彌補不足。人類社會實行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而是損害不足的人,以供奉有餘的人。誰能夠有餘而可以奉養天下?只有「道」才能夠這樣。所以聖人不會儲存、保留,盡自己所能服務別人,自己也會更加富有;盡自己所能給予別人,自己也會得到更多。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利益萬物眾生而不會作出傷害;聖人的法則就是只會把道實踐,而不會與任何人競爭。所以聖人做事情而不會恃才傲物,達到成功而不會把成果佔有,因為他們不想刻意表現自己的賢德。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77



Is not the Truth of Heaven like the stretching of a bow?

The high it presses down.

The low it lifts up.

The excessive it takes from.

The deficient it gives to.

It is the Truth of Heaven to take from what has in excess
in order to make good for what is deficient.

The way of man is otherwise.

It takes from those who are lacking
in order to offer more to those 
who already have more than enough.

Who can take what he himself 
has in excess and offer this to the world?

Only those who abide in the Truth.

Therefore, the sages do not accumulate.

The more they assist others,
 the more they gain.

The more they give others, 
the more they possess.

The Truth of Heaven benefits and does not harm.

The Truth of sages assists and does not contend.

Therefore, the sages act without conceit,
accomplish their tasks yet claim no credit.

They do not wish to show off their merits.








賞析與點評



    本章《道德經》說明天之道、人之道和聖人之道。天之道,即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就是「利而不害」。道是孕育、滋養萬物,讓萬物在平衡與和諧的關係下共存,所以就好像拉弓弦一樣,拉得太高便要降低,拉得太低便要升高,拉得太緊便要放鬆,拉得太鬆便要拉緊。萬物要和諧共存,就不能各走極端,或有些被重視,有些被忽略。整個大自然是互相依賴的生命體,各物種環環相扣,而不是互相對抗、競爭,這就是「天之道」與「人之道」的不同。

    在天之道的運作之下,萬物和諧共存。在人之道的運作之下,萬物互相競爭,對抗,爭奪資源,所謂弱肉強食。人類社會長久以來,在大部分層面都是在這競爭的法則下發展,所以在人類社會,同樣是人卻有不同的階級出現,待遇可以十分不同,且相距甚遠。統治階層得到絕大部分資源,草根階層只能夠糊口,古今中外,都是這樣:「損不足以奉有餘」,這是一種互相對抗的關係。

    天之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卻相反。十七世紀印度聖人羅達斯(Samarth Ramdas 1608-1682)把他對天地宇宙畢生的學問口述,由弟子筆錄在巨著《僕人的理解》(Dasboadh)之中。其中一章闡述人類地球創始的時候是和諧平衡的,但人類與各物種的變化發展卻出現互相對抗的力量,人與人、動物、植物,以及整個氣候環境對著幹,這種對抗的力量愈來愈強烈,和諧平衡的狀態愈來愈少,人類社會以至整個地球,最終必定會被毀滅,因為這種對抗的力量正是步向毀滅。天之道是生命的力量,人之道卻是毀滅的力量。

   人應該把「有餘以奉天下」,只有有道之士才能夠做到,這就是聖人之道。聖人把天之道實踐出來,不會只為自己積存財貨,不同宗教的聖人都是教導世人慷慨施與,這就是為自己及眾生積福,因為愈是幫助別人,愈是給予別人,自己卻會得到更多。《古蘭經》說真主會回報每個善行,沒有一個善行,即使如螞蟻般微小,不會被記錄,不會被回報。《道德經》也有同樣意思,佛教的因果業報,也說明同樣道理,善惡終有報。《古蘭經》這樣說:

 

「行一件善事的人,將得十倍的報酬;作一件惡事的人,只受同樣的懲罰;他們都不受虧枉。」(6:160

 


    天之道是「利而不害」,聖人之道是「為而不爭」,如何實踐「天之道利而不害」?就是要「為而不爭」。競爭就是一股對抗的力量,有勝有負,有人得,有人失,所以聖人只會幹,卻不會與任何人競爭。如何不與人競爭?就是「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聖人與道同在,道與萬物為一體,沒有一己的私我,所以聖人不但不會驕傲,自以為有功,甚至乎「不欲見賢」:不想人們覺得他賢德神聖,對他歌功頌德,要去崇拜他。老子認為真正的聖人絕不會是這樣,這樣的人才能與天地宇宙的道同在!




《道德經》第七十六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1),其死也堅強(2);

草木之生也柔脆(3),其死也枯槁(4)。


故堅強者死之徒(5),柔弱者生之徒(6)。


是以兵強則不勝(7),木強則兵(8)。


強大處下(9),柔弱處上(10)。




註釋


(1) 全句指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
(2) 堅強,指僵硬。全句意思是人死後身體變得僵硬。
(3) 柔脆,指草木形質柔軟脆弱。
(4) 枯槁,形容草木乾枯。槁,粵音稿(gou2)。
(5) 死之徒,指屬於死亡的一類。
(6) 生之徒,指屬於生存的一類。
(7) 兵強,指用兵逞強。
(8) 兵,比喻為刀;全句意思是樹木長大成材就會有人來砍伐。
(9) 處下,指處於劣勢。
(10) 處上,指處於優勢。



白話語譯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後身體變得僵硬。草木在生長的時候是柔軟脆嫩的,死了的時候就變得乾硬枯萎。所以說強硬的東西屬於死亡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存一類。所以說用兵逞強不會獲得勝利,樹木長大變得粗壯就會被人砍伐。強大的事物處於劣勢,柔弱的事物才處於優勢。





Chapter 76



A man is supple and soft when alive, 
but hard and stiff when dead.

Grass and trees are pliant and fragile when alive, 
but dried and shrivelled when dead.

Thus the hard and strong are the comrades of death;

the supple and soft are the comrades of life.

Therefore, an arrogant army will not win.

A tree that is strong will be cut down.

The hard and strong  takes the lower position.

The gentle and weak takes the higher position.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其中一個反覆申述的道理就是「柔弱勝剛強」(第36章)。一般人均認為剛強才捧,柔弱就是失敗、無用,需要依附他人,故要常常令自己剛強。但一味的剛強不一定是好事,很多人都不懂得善用柔弱,剛強與柔弱需相輔相成。老子認為外表剛強,必死。有道之士應該是內剛外柔,柔弱是一股比剛強更強大的力量,但很少人知道,只有《道德經》把此深邃的智慧闡明。

    老子認為有道之士不會把自己外露,表現得比別人優勝,高人一等,這就是自以為是,自以為是的人容易逞強,容易與別人競爭,認為自己應該勝過別人才對,這就是所謂的「俗人昭昭」、「俗人察察」(第20章)。外表看來俗人十分捧,但老子多次說明外在的鋒芒不會持久。鋒芒畢露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這是一種驕傲的心態。很少人明白驕傲的弊端,認為成功而自豪是理所當然,這就是「昭昭」、「察察」。到了盡頭,就是死亡,且一開始已距離死亡不遠。

    老子用人的身體和草木去解釋說明,人的身體在青春、健康的時候是柔軟的。嬰兒的身體最柔弱,卻是最可愛,最賦有生命力。年老衰敗的人身體最僵硬,死亡的時候就成為僵屍。草木也是這樣,成長的時候是柔軟脆嫩,枯死了就是乾硬。老子認為外表的逞強就如人和草木死亡時的僵硬,也就如用兵逞強,自招滅亡,也就如樹木粗壯就被人砍掉做木材一樣。

    所以老子說:「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強大是生命的盡頭,趨向滅亡,柔弱卻是常常在生命的起點。耶穌在《多馬福音》也這樣說:「一個年紀老邁的人不會猶疑,向只有七日大的小孩詢問有關生命之地,這人便能活於生命,因為很多在先的將在最後,並將歸一。」 (4)[註]耶穌所指的「一」就是老子所指的「道」,《道德經》也是把「道」說為「一」(參看《道德經》第42章)。

    《古蘭經》說真主把人創造成軟弱,所以人應該懂得謙卑,仰賴真主,而不是傲慢恃強,在大地上任意獵取、破壞。《古蘭經》的真主,就是《道德經》所指的道:「真主欲減輕你們的負擔,人是被造成軟弱的。」(4:28)。人沒有三頭六臂,也不能飛天遁地,人對自身以及周遭事物,所不知道、不認識,不能控制的,遠比所知道、所認識、所能控制的為多,人沒有理由自以為大。在《古蘭經》中真主不喜歡:「叛逆者」(4:107)、「作惡者」(5:64)、「超越法度者」(5:87)、「浪費者」(7:31)、「驕傲自大者」(16:23)、「得意忘形者」(28:76)、「任何自大自誇者」(31:18)、「過分者和說謊者」(40:28)。這全是《道德經》的價值取向,《道德經》所認為失道失德的敗亡者,正是《古蘭經》中真主所不喜歡者,他們只會步向毀滅。儘管《道德經》與《古蘭經》在不同文化領域上出現,但卻是同一的道。





[1]:《多馬福音》是在1945年在埃及發現最早期記錄耶穌說話的古卷,記錄者是耶穌門徒多馬。有關此經典的詳情,可參閱《耶穌的隱秘教導──多馬福音》林楚菊翻譯及註釋,隱士出版(香港),2021年;此書可在著述者的網誌瀏覽(http://lamchorkok.blogspot.com







《道德經》第七十五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1),以其上食稅之多(2),是以饑。


民之難治(3),以其上之有為(4),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5),以其上求生之厚(6),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7),是賢於貴生(8)。




註釋


(1) 饑,即饑餓、饑荒。
(2) 食稅之多,即徵收很多稅課。
(3) 難治,指難以被統治。
(4) 有為,指統治者強作妄為,政令煩苛。
(5) 輕死,指不怕死。
(6) 此句指統治者奉養過於豐厚奢侈。
(7) 無以生為,指不會使生活上的奉養奢侈豐厚。
(8) 賢,指勝過、超過。貴生,即以生命為貴,厚養生命。



白話語譯


    百姓之所以饑餓,正是因為在上的統治者徵收賦稅太多,所以百姓捱餓;百姓之所以難以統治,正是因為在上的統治者政令煩苛、強作妄為,所以百姓難以被統治;百姓之所以不怕死,正是因為在上的統治者太重視生活享受,奉養過於豐厚奢侈,所以百姓對死亡看得很輕。只有不追求生活奢侈豐厚的人,才勝過厚養生命的人。




Chapter 75



The people are hungry because those in authority 
eat up too much in taxes.

So the people are hungry.

The people are difficult to govern
because those in authority are too fond of action.

So the people are difficult to govern.

The people treat death lightly 
because their ruler pursues too much for luxurious life.

So they do not fear death.

Therefore, those who do not strive for high living 
are better than those who highly value living.




賞析與點評



    本章《道德經》也是談為政之道,老子提到百姓饑餓、百姓難以治理和百姓輕死的原因,皆因在上位的統治者向在下位的百姓搾取太多,以獲得豐厚的生活。稅務繁重令百姓生活困難;政令煩苛,對百姓管束太多,控制太多,反令百姓至整個社會失去活力,失去生趣,失去正面的動力,愈管治就愈困難。統治者重視自己豐厚的生活,認為百姓可以過卑賤的生活,統治階層則需要奢華富貴的生活。百姓失去了生活的正向動力和生趣,生不如死,那麼鋌而走險也不怕幹,即使傾覆社會,作奸犯科,或把統治階層推翻下來,也不怕幹。這正是古往今來動盪的社會與國家的寫照,《道德經》寥寥數句卻精要地說出來。

    非洲被認定是貧困落後的國家,但統治階層可以非常富裕,他們到非洲的餐廳吃一餐午飯,可以是相等幾千塊的港元,非洲基層人士的收入一年也沒有幾千塊。不單在非洲,全世界都是這樣。無論什麼地方,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房,一天的房價就是幾萬塊港元,供國家統治階層及巨富享用。我們身處的世界正是老子在《道德經》所說統治階層「求生之厚」,他們要住堡壘、皇宮,但低下階層就可以卑賤地過活。基層百姓愈卑賤,統治階層就愈富豪,在中國歷朝屢見不鮮。

    老子說:「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老子所指向的道是真正永恆的真理,他說沒有奢華富裕的生活的人比厚養生活的人更好。真正修道的人只會過簡約儉樸的生活,他們不會花太多時間和精神,去追求物質奢華與身體的感觀享受及刺激,而是去修養精神。真正得道的人無論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是健康有生命力,且外貌詳和,不論年青或年老。相反,厚養生活的人卻愈是肥胖,慢性疾病頻生。今日的尖端科學已證明吃得太多太豐厚,反而令身體成為衰老、疾病與死亡的溫床。節食反而令人們的身體自然趨向修復與平衡。《道德經》的說話經得起時間與尖端科學的考驗。

    1400年前的先知穆罕默德,他正是從不厚養生活的領袖,從他承擔先知使命至躹躬盡瘁的23年間,他只會與眾穆斯林過同樣的生活,即使廣大的穆斯林從貧苦開始變得富裕時,穆聖仍然堅持度過簡單儉樸的生活,而且他有節食的習慣,他曾說:「節食是百藥之首。」今日的科學已經證明穆聖說話的真確。有一次,穆聖的教生歐麥爾到穆聖家中探訪,他看到穆聖家中沒有任何家具及裝飾,大部分時間吃的只是椰棗和水,生活非常清簡,歐麥爾哭了出來,說:「羅馬教皇正過著極度富豪的生活,拜占庭主教也過著極度富裕的生活,你應該比他們過得更好才對。」穆聖回答:「當人們都熱衷於今世生活享受的時候,你認為我不應該為後世作好準備嗎?」穆聖看今世的生命是用來修行,而不是純粹享樂。穆聖的教生都受到他的言行生活所感動,皆過著簡單儉樸的生活。

    穆罕默德正是老子在《道德經》所指得道的聖人,雖然時空與文化不同,但卻是同一真理。








《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1),

吾得執而殺之(2),孰敢?


常有司殺者(3)殺。


夫代司殺者殺(4),是謂代大匠斫(5)。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註釋


(1) 奇,指奇詭。為奇,指為邪作惡的行為。
(2) 執,指抓捕、拘押。之,指作惡者。
(3) 司殺者,指專管殺人的人。
(4) 代,指代替。
(5) 大匠,指技高的木匠。斫,粵音爵(zoek3),指砍、削。




白話語譯


    百姓不懼怕死亡,又怎能以死使他們恐懼呢?假若能使百姓常常畏懼死亡,若有人為邪作惡,若我把他拘捕而處決,那麼還有誰斗膽作惡?在這常會發生的情況下,就應設有專門掌管殺人的人員。若自行代替掌管殺人的人去殺人,就好像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斷木頭。那些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削的人,很少不會傷及自己的手。






Chapter 74



When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death,
how can they be threatened with death?

Were the people always afraid of death,
and were I able to arrest and put to death
 those who commit evils,
who would dare to commit evils?

There is a regular executioner whose charge is to kill.

To kill on behalf of the executioner 
is what is described as chopping wood 
on behalf of the master carpenter.

To chop wood on behalf of the master carpenter,
there are none who can escape 
hurting their own hands instead.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以天道看人事,也以天道談治國。《道德經》主張統治者愛民,讓百姓生活溫飽,民風淳樸、簡單、自然,不要讓百姓物欲不斷,好追逐名利,也不要壓迫百姓,使百姓無以維生,這樣百姓就能夠樂於生活,不會厭世求死。在這世界幸福快樂指數最高的不丹,其社會型態、百姓生活,就如老子在《道德經》所說的一樣。在不丹物質生活並不豐厚,但百姓卻感到最大的幸福,相反物質富裕的社會,幸福快樂指數卻不是同樣高。

 

百姓樂於生活,就只會求生,不會求死。若百姓作奸犯科,處死就是最大的刑罰,起最大的阻嚇作用,所以老子說:「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如果百姓求死不求生的話,這就是一個動盪不安,快將傾倒下來的社會,正如《道德經》第七十二章所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跟著老子談到「司殺者」,這個「司殺者」既指人事,也指天道。在人事上,任何人作奸犯科,都應該讓社會合法機關去處理和制裁,而不是由私人去處理刑罰及殺戮。正如現代社會的刑事法,任何人傷害他人的財產與生命,即由政府以觸犯刑事法例,負責拘捕、審理、判決,以及懲處犯人。這就是本章《道德經》所說的最顯明的層次。個人無法處理這判決與刑罰,只會令問題加劇,傷及自己。

 

《道德經》再深的層次就是指不單社會有司法機關處理刑罰或殺戮,天道也會處理這刑罰及殺戮,即使現世政府機關沒有公平處理,也不能瞞騙天道,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真正的大匠就是天道,天道會掌管這砍殺的工作,人們不應該報怨尋仇,而應交由天道去處理。《古蘭經》常常說真主是清算神速的,任何人都逃不過真主的判決。

 

人們把怨恨放下,交由天道處理,這是對自身最好的做法,因為怨恨之心會傷及自己,本身就是一種精神虐待,若加以行動,《道德經》說:「希有不傷其手矣。」《道德經》談報怨,不是報怨以德,這太違反自然純樸,把道德珈鎖扣於別人身上實在太可怕,而是把怨恨放下。放下了,不是不了了之,因為真正的作事者是天道,交由真正的大匠處理最好不過。

 

《道德經》談真理,真理是把人們的心靈釋放下來,而且不是用謊話把人們釋放,而是真實不虛的說話,這「大匠」是確確實實的存在,不是謊話。善惡有報,生死在天,不需要人為加以干涉。在《古蘭經》中,多處說明這道理:

 

「不信道的人,往來四方,自由發展,你不要讓這件事欺騙你。那是些微的享受,將來他們的歸宿是火獄。那卧褥真惡劣!」(3:196-197

 

「當穹蒼破裂的時候,當眾星飄墮的時候,當海洋混合的時候,當墳墓被揭開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前前後後所做的一切事情。人啊!什麼東西引誘你背離了你的仁慈的主呢?祂曾創造了你,然後使你健全,然後使你勻稱。祂意欲什麼型式,就依什麼型式來構造你。絕不然,但你們否認報應!你們的上面,確有許多監察者,祂們是尊貴的,是記錄的,祂們知道你們的一切行為。善人們,必在恩澤之中;惡人們,必在烈火中。他們將在報應日墮入烈火,他們絕不得離開。你怎能知道報應日是什麼?你怎能知道報應日是什麼?在那日,任何人對任何人不能有什麼禆益;在那日,命令全歸真主。」(第82章)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1)。


此兩者(2),或利或害(3),

天之所惡(4),孰知其故?(5)


[是以聖人猶難之(6)]*。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7),不言而善應(8),

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9)。


天網恢恢(10),疏而不失(11)。





註釋


(1) 敢,指勇敢、不顧一切。殺,即被殺、死亡。活,即保全生命。
(2) 此兩者,指勇於敢和勇於不敢。
(3) 或利或害,指勇於柔弱則利,勇於堅強則害。
(4) 惡,指厭惡、不喜歡。
(5) 孰,即誰。
(6) 是以,即因此。猶,即也。之,指天之所惡的原因。難之,指不明白為何如此。古今註家認為此句乃第63章文字,應重放於此。
(7) 善勝,指善於勝利。
(8) 應,指回應、回答。
(9) 繟,粵音淺(cin2),指坦然、安然、寬緩。
(10) 天網,指大自然的範圍。恢恢,指廣大、寬廣。
(11) 疏,指稀疏。失,指漏失。





通行版原文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

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白話語譯


    勇於敢作敢為,則有殺身之禍。勇於不敢作為,則能保全生命。此兩者,即勇於敢和勇於不敢,或帶來好處,或招致禍害,上天所厭惡的,誰人知道箇中的道理呢?自然的規律,總是善於不用競爭而得到勝利,不用言說而善於回應,不用召喚而自動到來,安然自在而善於謀略策劃。大自然的道寬廣如同巨大的羅網,網絡稀疏卻不會漏失任何東西。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73



He who is fearless in being bold will meet with his death.

He who is fearless in being timid will stay alive.

Of the two, one leads to good, the other to harm.

The Heaven hates what it hates.

Who knows the reason why?

The Truth of Heaven excels in overcoming 
though it does not contend, 
in responding though it does not speak, 
in attracting though it does not summon,
in planning though it appears slack.

The net of Heaven is cast wide.

Though it is loose, 
yet nothing ever slips through.






經註家修訂後的版本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是以聖人猶難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

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白話語譯



    勇於敢作敢為,則有殺身之禍。勇於不敢作為,則能保全生命。此兩者,即勇於敢和勇於不敢,或帶來好處,或招致禍害,上天所厭惡的,誰人知道箇中的道理呢?即使聖人也難以明白。自然的規律,總是善於不用競爭而得到勝利,不用言說而善於回應,不用召喚而自動到來,安然自在而善於謀略策劃。大自然的道寬廣如同巨大的羅網,網絡稀疏卻不會漏失任何東西。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73



He who is fearless in being bold will meet with his death.

He who is fearless in being timid will stay alive.

Of the two, one leads to good, the other to harm.

The Heaven hates what it hates.

Who knows the reason why?

Therefore, even the sages fi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Heaven excels in overcoming
though it does not contend,
 in responding though it does not speak,
 in attracting though it does not summon,
 in planning though it appears slack.

The net of Heaven is cast wide.

Though it is loose, 
yet nothing ever slips through.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是給強者看的經典,誰是強者?就是君子,《易經.繫辭》有云:「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強者是內在的強,而不是外露表現出來的強。所以本章《道德經》指出兩種「勇」,一是「勇於敢」,另一是「勇於不敢」。一般人一想起勇氣,必然想到勇於敢作敢為,不要退縮,不要逃避,不會想到老子所說的更深層次,就是「勇於不敢」。這不是出於害怕、軟弱,退縮而逃避,而是在勇敢與自強不息中懂得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不要逞強而妄為,要把目光看到更闊大、更遠大。懂得克制自己,這也需要勇氣。無論是有所作為,還是無所作為,都是出於勇。

 

老子指出逞強妄動,容易招致殺身之禍,懂得克制自己而不任意妄為,卻能保存生命。生命最大的意義就是修道,與道同在,而不追逐世俗的名與利。所以老子認為簡單溫飽的生活已經足夠,人們進一步追求的不是更大的物質享受或世人對自己更大的賞識。不是!而是追求精神的提升,感悟天道,與天道同在。所以老子說「或利或害」,人們難以瞭解,即使聖人也不能明白。一切眼前的利益與禍害,其實都是短暫,並不長久,利益可以變成禍害,禍害也可以變成利益,所以不要被眼前的禍害或利益所迷惑而失卻道。

 

誰知道真正的利益與禍害?一般人不知道,聖人也不知道,只有天知道:「天之所惡,孰知其故?」這個「天」就是伊斯蘭信仰所指的真主,在《古蘭經》中也有同樣的教導:

 

「戰爭已成為你們的定制,而戰爭是你們所厭惡的。也許你們厭惡某件事,而那件事對於你們是有益的;或許你們喜愛某件事,而那件事對於你們是有害的。真主知道,你們確不知道。」(2:216

 

天之道是如何作事?就是不用競爭而能夠取得勝利,不用言說而能夠作出回應,不用召喚而自動到來,處之泰然卻能善於籌劃。這與人為的作事不同,人為的作事不能長久,天作事卻能長久。在《古蘭經》中,真主也說人們以為自己善於籌劃,真主比他們更善於籌劃,真主最善於籌劃:

 

「他們用計謀,真主也用計謀,真主是最善於用計謀的。」(3:54

 

真主如何最善於計謀?《道德經》在這裡有很好的描述,並且最後指出:「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這個天網無處不在,天道遍在於宇宙萬物之中,如網羅般把萬物眾生包圍著,萬物眾生察覺不到這天網的包圍,因為這天網十分稀疏,卻不會漏失任何萬物眾生。這就是奧秘!

 

在《古蘭經》中,真主多處強調祂知道萬物眾生的一切,天地沒有一件事情可以瞞得過祂:

 

「無論你處理什麼事務,無論你誦讀《古蘭經》中那一章的經文,無論你們做什麼事情,當你們著手做的時候,我總是見證你們的。天地間微塵重的事情,都不能逃避真主的鑒察,無論比微塵小的,還是比微塵大的,都記載在一本明顯的天經中。」(10:61

 

「真主確是全知天地的幽玄的,祂確是全知心事的」(35:38

 

「我(指真主)確已創造人,我知道他心中所想;我比他的命脈還近於他。」(50:16

 

「你們可以隱匿你們的言語,也可以把它宣佈出來。祂確是全知心事的。創造者既是玄妙而且徹知,難道祂不知道你們所隱匿的言語嗎?」(67:13-14

 

「你們的上面,確有許多監視者,祂們是尊貴的,是記錄的,祂們知道你們的一切行為。」(82:10-12[1]

 

 

[1]:這經文揭示天上有很多神明監察人們的行為,並且記錄下來,這與道教的信仰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