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1),則大威至(2)。


無狎其所居(3),無厭其所生(4)。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5)。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6),自愛不自貴(7)。


故去彼取此(8)。




註釋


(1) 威,指威壓、威懾。
(2) 威,指禍亂、禍患。
(3) 狎,通「狹」,粵音haap6,指壓迫、逼迫。
(4) 厭,同「壓」,指壓制、壓抑。
(5) 註家高亨說:「上『厭』字即上文『無厭其所生』之厭。下『厭』字乃第66章『天下樂推而不厭』之厭。言夫唯君不厭迫其民,是以民不厭惡其君也。」
(6) 見,同「現」,即表現。
(7) 本句意思是:但求自愛,而不自居高貴。註家蔣錫昌說:「『自愛』即清靜寡慾,『自貴』即有為多慾,此言聖人清靜寡慾,不有為多慾。」
(8) 彼,指自見、自貴。此,指自知、自愛。



白話語譯


    百姓不害怕統治者的威壓,那麼最大的禍患就會發生。不要壓迫百姓至無處安居,不要壓迫百姓至無法生存。只有不壓迫百姓,百姓才不會厭棄統治者。這就是為何聖人只會認識自己,而不是表現自己;愛惜自己,而不會自以為高貴;所以聖人捨棄自見、自貴,而保持自知、自愛。






Chapter 72



When people no longer fear oppression,
the great disaster will come.

Do not constrict people’s living space.

Do not oppress their livelihood.

If the ruler does not oppress people,
people will not reject the ruler.

Hence the sage knows himself 
but does not show off himself.

He loves himself but does not exalt himself.

He discards the way to show off and to exalt himself 
but takes the other to know and to love himself.






賞析與點評



    本章《道德經》談為政與修道。統治者需要有道,以道統治國家天下。若統治者失道失德,這將會是百姓的禍患,這禍患最後也會反過來回報給統治者,這正是佛教與印度教所指的因果業報。每個人所做的行為,其一言一行,是好是壞,是善是惡,最終都會回報給自己。

    本章《道德經》只是寥寥數字,卻是中國歷朝更替的寫照。統治者沒有道,欺壓百姓,搾取民脂民膏以自肥,百姓沒有安居之所,無以維生,在必死的情況下,最終百姓會把統治者倒下。這正是中國歷朝統治者愈猛烈地壓迫百姓,政令愈苛刻無道,其統治必不得長久,必定速亡。

    所以有道的統治就是不可使百姓沒有居住的地方,不可使百姓生活困難。居所與生活是最基本的需要,有道的統治就是必須要滿足百姓這最基本所需。這是在《道德經》多處重複的意思。反觀今日世界,這有道的統治──滿足人們居所與生活,不是不可能做到,但這有道的統治卻不多。統治者若沒有道,若這無道的統治走向極端,百姓被毀,統治者也會速亡。

    跟著老子由為政返回修道,有道的人就是聖人,只有聖人統治天下,百姓才能得到幸福。《道德經》多處篇章都是描述怎樣才是有道的聖人,本章也有說明:「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這是珍貴的道理,不是世俗人所能領略,也是《道德經》重複說明的道理。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到太高或太低,也千萬不要炫耀自己,表現自己與眾不同。做人可以有個性,不是處處慕求與別人相同,但這出於「自愛」而不是「自貴」。「自貴」是脫離道的禍根,眾生與道只是一體,這是真理。如果人們自以為比別人高貴,可以得到更多福利、資源和尊重,就如統治者覺得欺壓百姓,奪取百姓的資源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自己比百姓高貴,並且處處表現自己如何高尚,這就是失道失德。但我們的世界卻多處是這樣的統治者與人民,忽略百姓基本所需,卻處處好大喜功,損耗資源。

    「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這是做人處世與修道的警世良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