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1),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2),強行者有志(3)。

不失其所者久(4),死而不亡者壽(5)。




註釋

(1) 知,即知道、瞭解。
(2) 富,即充實的意思。
(3) 強行,即勉力、勤行的意思。
(4) 所,即自身所處的位置。全句意思是一個人只有安於自己所處的位置,不作非分之想,方能長久。
(5) 死而不亡,即身死而道存,雖死猶生,死而不朽。




白話語譯

能夠瞭解別人就是有智慧的人,能夠瞭解自己就是更加高明。
能夠戰勝別人就是有能力,能夠戰勝自己就更加強大。
能夠知道滿足就是充實富有的人,能夠勉力勤行就是有志氣的人。
常處於自身的位置而不作非分之想,方能長久。身體雖然死去,但精神不朽,這就是真正的長壽恆久。





Chapter 33


Those who know others are wise.

Those who know themselves are wiser.

Those who overcome others are strong.

Those who overcome themselves are stronger.

Those who know contentment are rich.

Those who proceed strongly have will-power.

Those who do not lose their base will endure.

Those who die but do not perish are ever-lasting.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此章說明修身之道,此修身之道,可達到永恆——死而不亡。死只是身體的死亡,人如果認為他自己就是這個身體而已,沒有其他,那麼他身體死了,那還有什麼不亡?印度信仰認為人的精神是永恆不朽,這精神在《奧義書》[1]中梵文稱為Atma,譯作「神我」或「真我」,這就是人內在的永恆,人的生命氣息就是由於有這永恆的存有在自身之內,故身體有生機能夠活動自如。但人一般不會知道,更不會明白自己是一個永恆的存有,於是人的生命就不斷生死輪轉,生而又死,死而又生,即印度教與佛教所指的輪迴。每一次的生命死了,如做夢一般,下一次的生命忘記了上一次的生命,於是人生變得很短暫,死了就以為一了百了,誰不知卻只是輪迴不息的生命循環。

 

只有人明瞭自身內在的永恆,明白世間只是一場虛幻,不再被虛幻蒙騙,不再追求外在虛幻的世界,而是追求內在的永恆,佛教稱為得到覺醒,印度教稱為對真我的察覺(Self-realization),這樣他便能夠逃出輪迴,進入真實永恆的世界,道教稱為「了幻歸真」,不用在這五蘊濁世[2]生而又死,死而又生,卻一直如在夢中。這覺醒、對真我的察覺,或是了幻歸真,正是「死而不亡者壽」,真正的長壽是死而不亡。《大森林奧義書》這樣描述:

 

「它在一切眾生中,而有別於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不知道它。一切眾生是它的身體。它就是你的真我(Atma),內在控制者,永生者。」(7:15

 

《道德經》說「知人者智」,就是能夠認識別人是有智慧的人。一般人不了解別人,常常自我中心,一廂情願,以為別人如自己所想怎樣怎樣,故能明白別人是有智慧的人;但更加有智慧的是明白自己的人,老子所說的「自知」,不是低層次所指單是個人的優點、弱點與性向,而是明瞭自己內在永恆的真我,即與道同在的真實自我,而不是個我的靈魂,局限於對身體認同的自我,這個自我,正是要擺脫,才能看見永恆的實相──道。

 

故老子進一步說勝過別人是有能力的人,但勝過自己才是真正強大,所謂「自勝者強」,就是能夠擺脫個我靈魂的控制,真我才是真正的主人,這內在的真我就是《道德經》所說的道。

 

修道的人要知足,否則便會不斷向外求取,不能向內追求。能夠向內追求,就是一個知足富有的人,這富有是指精神的富有。精神富有的人,不會有貪念,不會追求外在物質,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強調外在物質與感觀享樂的追求,正是使人不能向內修道。根據印度《瑜伽經》[3]瑜伽(yoga)是指控制思維過程,最終達至明悟自己的真實本質,並且提出八個法門,其中必須要遵守的就是清靜與知足(參看第四十四章解說及賞析),這正是老子在《道德經》經常所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即敗壞),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即貴重物品)令人行妨(即行為不軌)。」(第十二章)

 

「致虛極,守靜篤。」(第十六章)

 

「見素抱樸(即外表顯示純真,內心保持質樸),少私寡欲……」(第十九章)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四章)

 

除了清靜與知足外,老子在這裡更說要「強行」,即努力實行。《道德經》所說的話,也要實踐,這就是「強行者有志」,有志氣的人就是會努力實踐真理。這真理就是道,道就是他守住的位置,不失道,就是「不失其所者」,那人必定長久,因為他與道同在,達到內在的永恆,故「死而不亡」的長壽。

 

 

[1]: 《奧義書》(Upanisad)是印度聖典《吠陀》的組成部分。相傳下來有200餘種,但按照印度傳統只有現在的108種,其中大部分是晚出的,包括1516世紀的作品。學術界公認為最古的《奧義書》(即與《吠陀》差不多同時代產生)有13種。《奧義書》的主要教理是尋求明瞭梵或絕對真理,西方一些學者對於《奧義書》深邃、崇高的思想大為驚嘆。

 

[2]:五蘊是佛教用語,指人的眼、耳、口、鼻、身(即皮膚)這五個感官所接觸到的事物。在這世界裡,全都是污穢,所以稱為「五蘊濁世」,這是相對於完全清淨無塵染的極樂世界(可參考第三十五章解說及賞析)。

 

[3]: 缽顛闍梨(Patanjali)所著的《瑜伽經》(Yoga-sutra),約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出現,到公元45世紀成型,是瑜伽派的根本經典。根據《瑜伽經》,瑜伽(yoga)是指控制思維過程,最後達到明悟自己的真實本質。瑜伽一詞,一般解釋為「聯合」,但在《瑜伽經》中並沒有這解釋。如果著述者沒有研習《瑜伽經》,也會被誤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