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 星期日

耶穌的隱秘教導

《多馬福音》



經文第101節至第114節




101. 「誰若不像我般少愛他的父親和母親,便不能成為我的跟隨者。誰若不能像我般愛父親和母親,便不能成為我的跟隨者,因為我的母親已經生我出來,但我真正的母親給我生命。」

 “He who does not hate father and mother with my way cannot be my disciple, and he who does not love father and mother as I do (with my way) cannot be my disciple. For my mother gave me birth, but my true mother gave me life.”

 

【註疏】 耶穌第一句說話「少愛」,也可譯作「恨惡」,耶穌喜歡用誇張的說話表達意思,這是他說話的特點。「少愛他的父母」是指跟隨耶穌的人要愛神及真理比愛地上的父母更甚,這地上的父母也可比喻為這物質世界,耶穌是屬於猶太人的隱修派別,作為隱士,對此世界當然是少愛,才要退隱。第二句所指的父母就是我們每個人在天上的父母。根據四福音書記載,耶穌是從聖靈感孕而生,瑪利亞是以童貞女之身把耶穌生下來,故此耶穌真正的母親就是聖靈,有關「聖靈」就是「母親」的觀點,婁世鐘教授在他的著作《耶穌靈道論語──多瑪斯福音》中(P.271)這樣說:

 

「『聖靈』在閃族語系中是陰性的名詞,稱『聖靈』為『媽』雖然不是基督教會的傳統,但在古文件裡,教父所引用的《希伯來人福音》中,卻是由耶穌所說。如果稱『天主』為『爸』,那麼稱『聖靈』為『媽』是一種親密靈性關係的稱呼,應該是十分合適的。在公元三百年間(325AD381AD)定案的基督教基本信道,或稱為信經(Nicene-Constantinopolitan Creed)中也說 :『聖靈是賦予生命者』。」

 

很明顯,傳統基督教的一些神學思想,也受到在四福音以外的遺經所影響。聖靈看作是母親,也是賦予生命者。天上的父母只是一種比喻的表達,在道教最高經典《道德經》第一章中老子對「道」(即真主)的開章說話,正簡易地說明了這玄妙的道是什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語譯] 「道理,可以說出來,就不是恆常不變的真理。名稱,可以叫出來,就不是恆常不變的名字。無,是天地原始的稱呼;有,是孕育萬物根源的稱呼。故常常在「無」中可以看到宇宙原始的奇妙;常常在「有」中可以看到宇宙萬物根源的廣大無邊。「無」與「有」此兩者,同出於道(真理)而各自有不同的名字,同樣是玄妙不可測,是玄妙中的玄妙,是一切精妙變化的總門戶。」


筆者在著述《眾妙之門──〈道德經〉解讀》中,闡述這玄妙的道正是不同宗教所指向的最高真理,此書承蒙香港道教學院青松出版社協力出版,幸甚!現將筆者在此書《道德經》第一章的評述轉載如下:

 

 

解說及賞析

 

《道德經》第一章即揭示宇宙的奧秘及起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即:可以描述出來的道,就不是恆常的道;可以說出來的名稱,就不是恆常的名稱。真理不能言說,只能心領神會,老子只能夠把真理勉強說出來,故此在第25章中,老子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參看第25)

有關宇宙萬物的起源,印度的數論派哲學(Sankhya Philosophy) ﹝註1﹞用了大量文字解說出來,而《道德經》只是用了聊聊幾句,便簡單而精要地表達出來。更奇妙的是,兩者的解說其實一致。佛教與印度教的不同在於佛教堅持 「空」,空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大乘佛教《心經》﹝註2﹞中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印度教堅持「有」(Sat),但其實這只是一頁紙的兩面。印度的數論派哲學認為,獨一主宰「梵」(Brahman)是「空」,是「無」,是非任何物質的純潔意識,可以用男性的原理表示,實質是非男亦非女,由祂而創造出基本摩耶幻相(Basic Maya),此摩耶幻相通常以女性原理來表示,由此而幻化一切物質世界與現象。「有」與「無」就如天父與地母,這只是勉強說出來的比喻,將「有」與「無」的關係人格化地描述罷了。永恆的真理在於純潔的意識,不生不滅,是「梵」的原初境界,物質世界是由梵生出地母,由地母幻變出來,有生必有滅,屬短暫的虛幻,沒有永恆價值。地母出於梵,一切最終歸回梵,只有梵才是永恆獨存。生命的另一次創造就是由梵衍生出摩耶,由摩耶的幻變創造另一個物質世界。《道德經》第一章把這種「有」與「無」的關係表達得十分精要及清楚: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即奧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即廣大無邊,指宇宙萬物的浩瀚)。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即深微幽遠、神秘莫測)。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無」與「有」,即梵與摩耶,即印度教正統主流吠檀多派(Vedanta)﹝註3﹞權威商揭羅(Shankara,公元後788-820)根據《奧義書》所指的「上梵」與「下梵」。「上梵」是梵的無形相,梵文稱為Nirguna,「下梵」即梵有形相的一面,梵文稱為Saguna。「上梵」(Nirguna) ,即是《道德經》所指的「道」;「下梵」(Saguna),即是「道」的體現「德」。這種「有」與「無」的關係,《道德經》第41章說得更清楚: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德經》所指的「道」就是每個宗教所指向的最高真理,雖然每個宗教的稱呼各有不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稱呼這個至上的實在為神、上帝、上主或天主,或所謂三位一體的神,即聖父、聖子和聖靈,這種對宇宙獨一創造主的描述已被伊斯蘭信仰所嚴正否定。﹝註4伊斯蘭教稱這至上的實在為真主或阿拉伯文「安拉」(Allah),即獨一的神,英語翻譯為the One God。先知穆罕默德 (公元後570 - 632) 曾說:「樂園就在母親的腳下。」這母親,也正是《道德經》此處所說:「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在「道」之下的「德」。伊斯蘭信仰所稱的安拉,既是「無」,也是「有」,正是《道德經》所指的「道」和「德」。「道」先天地而存在,由「道」的顯現「德」創造天地萬物。

 中國的哲理則不會用神這概念去理解此至上的實在,儒家和道家稱之為「天道」或「太一」,墨子稱之為「天志」。中國哲理認為這是指非人格的至上實在,有別於西方宗教所指的有位格的神(Personified God)。所謂「位格神」,或「三位一體的神」 是西方文化的基督教觀念在長期歷史以來的想法。神這概念或名稱,不是西方基督教的專利或專稱,神即印度教所指的梵,即伊斯蘭信仰所指的真主,神並不是三位一體。伊斯蘭信仰的真主超越一切,故堅持:「萬物非主,唯有安拉」,即宇宙萬事萬物並非真主,真主超越萬事萬物,這明顯就是《道德經》所指的「無」。中國文化稱之為天道、天志或太一,而印度教哲理的古老經典《奧義書》也稱梵為原始的太一。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每個文化都如老子所說,勉強地把真理描述吧!

 

1:數論派(Sankhya)是印度六大哲學宗派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派,傳說創始於公元前43世紀,到公元34世紀達到全盛,是當時佛教的最大論敵。Sankhya在梵文的意思是「數數」、「考察」,故漢譯為數論,其目的是探求世界的起源。數論派的經典被大乘佛教所沿襲,並翻譯成漢語傳入中國。

 2:佛教《心經》的翻譯者是唐朝玄奘法師,他於貞觀三年(公元後629年)偷渡玉門關,在貞觀五年(公元後631年)進入印度,遍歷印度諸國十餘載,受到尊崇、禮遇和供養。於貞觀十九年(公元後645年)飲譽歸來,獲得梵本佛經657部。回來後,先後翻譯的佛經共75部,《心經》是75部經中,文字和義理最精簡的一部,也最為廣傳。

3:吠檀多,梵文Vedanta,意思是「吠陀的終結」;《吠陀》(Veda)是印度信仰的權威經典,《吠陀》的最後部分就是《奧義書》(Upanishads),所以「吠陀的終結」──吠檀多就是指《奧義書》的哲理。吠檀多是印度六大哲學宗派之一,其興起者就是復興及改革印度教的權威商揭羅(Shankara,公元後788-820),他是印度至今最受重視的宗教改革者和思想家。

 4:值得關注的,是在印度15世紀由聖人拿納克(Guru Nanak, 1469-1539)興起的錫克教,此教不拜偶像,信奉永生不可言說的獨一主宰。錫克(Sikh),旁遮普語(Punjabi)的意思是「學生」,意思指教徒就是永生獨一主宰的學生,他們學習和實踐這獨一主宰的教導。這獨一主宰就是至上的精神導師,梵文稱為Guru,意思是驅除黑暗。聖人拿納克對精神導師的定義提出了三個內涵:第一就是無形相(Nirguna),這正是《道德經》所指的「道」;第二就是美德,美善的屬性(Saguna),這正是《道德經》所指的「德」;第三就是經典裡的教導(Gurbani) ,這正是《道德經》所指的「經」。聖人拿納克對精神導師的定義正是《道德經》這三個字所概括。

 在印度經典《瑜伽經》(Yoga Sutra)中,指出修行者必須要以冥想敬拜「自在天」(Ishwara),即獨一的主宰,這無疑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尊道貴德」。印度聖人與權威商揭羅在《瑜伽經》的解說中,指出獨一的主宰就是超越歷史時空的導師,是所有在歷史上出現的導師之上的導師,這導師只有一,祂不忍心眾生因腐敗而墮落,祂要教導眾生,所以祂降下經典,以及差派歷世的導師教化眾生。在《古蘭經》中曾反覆說:「真主以慈憫為自己的責任。」(6:126:54)這正是錫克教對獨一主宰的解釋,這也與道教的教義有相吻合的地方,蓋道教一直以來都以《道德經》為最高、最根本的經典,道教也有很多教化眾生的經典,道教也有拜師以及師徒的傳統,最高至上的神明就是精神導師太上老君。

耶穌在他身處的時代屬於隱修派別艾賽尼派(Essenes),此派也有跟隨正義導師的傳統,耶穌正是他們承傳下來的正義導師,而不是神的獨生兒子。「聖父、聖子、聖靈」這概念是以色列人自始祖亞伯拉罕以來沒有的概念,是在耶穌離開世界400年以後,羅馬天主教成立所構建的概念,所以直到現在猶太教不是否定耶穌的聖者地位,伊斯蘭信仰也不是否定耶穌的聖者地位,而是他們都同樣否定耶穌是神的兒子或獨生兒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 耶穌說:「那些法利賽人真令人苦惱!他們就好像狗隻睡在牛欄裡,牠們自己不吃,也不讓牛隻吃。」

Jesus said, “Woe to the Pharisees!  They are like a dog lying in the manger of the cattle. He neither eats nor does he allow the cattle to eat.”

 

【註疏】  耶穌在《新約聖經》中對法利賽人的指責,也有相似的地方︰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

《馬太福音》(23:13)

 

法利賽人只知敬拜真主,但內心不明白真理,不能接受耶穌的教導,他們以護教的名義迫害耶穌,不讓別人認識耶穌的教導。耶穌不屬於法利賽主流派,耶穌的先鋒施洗約翰也不屬於法利賽主流派,他們同樣屬於在荒野清靜的隱修派,他們重視內心悟道,實踐真理,而不是把自己分離出來成為高高在上的選民。法利賽的名字是「分別出來、分離」的意思,法利賽宗派的人聲稱以斯拉是第一個法利賽人,有關以斯拉的事蹟,可參看《舊約聖經》《以斯拉記》。公元前586年,猶太國被巴比倫所滅,耶路撒冷聖殿被燒毀,猶太經典(Torah) (即《舊約聖經》〈摩西五經〉)盡毀,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到公元539年巴比倫被古波斯王國所滅,之後波斯王准許猶太國的遺民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以斯拉是猶太祭司,是他帶領猶太國遺民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以及憑記憶重寫《摩西五經》,《古蘭經》直指他們有扭曲經典。以斯拉是重建猶太人信仰的鼻祖,法利賽屬猶太教的保守派,今日的猶太教均源於此派,但今日的猶太人也有些宣稱他們的信仰不是保守派法利賽人的信仰。

 

 


103. 耶穌說:「那些知道盜賊何時進來的人有福了,因為他會起來,守護田地,在盜賊進來以前武裝自己。」

 Jesus said, “Blessed are those who know where the bandits are going to attack, so that he may get up, master his domain, and be prepared before the bandits invade.”

 

【註疏】 這裡耶穌提醒人們要時刻警覺,防備世界的邪惡與誘惑。人的身心就是田產,人要時刻保護這田產免被盜賊入侵而佔據那田產。《古蘭經》這樣說︰

 

「惟帶著一顆純潔的心來見真主者,(得其裨益)。」(2689)

 

耶穌在《新約聖經》中也有相似的話︰

 

「你們腰裡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自己好像僕人等候主人從婚姻的筵席上回來。他來到叩門,就立刻給他開門。主人來了,看見僕人警醒,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或是二更天來,或是三更天來,看見僕人這樣,那僕人就有福了。家主若知道賊什麼時候來,就必警醒,不容賊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路加福音》(12:35-40)

 

 

104.  他們對耶穌說:「來吧!讓我們今天禱告,讓我們今天禁食。」

耶穌回答說:「我犯了甚麼罪?或在什麼事上被罪惡征服了?當新郎離開了筵席,那時才讓人禁食和禱告吧!」

 They said to Jesus, “Come, let us pray today, and let us fast.”

Jesus said, “What sin have I committed, or how have I been vanquished? Rather, when the bridegroom leaves the bridal chamber, let them fast and pray.”

 

【註疏】 真主的使者來到人間,人們親近使者已能達到與真主同在的平安與祥和,即使沒有禁食和祈禱。人們應該歡喜,歌頌真主,如參加新郎與新娘的婚禮,享受豐富的筵席,故沒有禁食和向真主哀求的需要。當使者離開人間,人們失去了光明,才要禁食,反思己過,淨化自己。禁食和祈禱是一個手段以淨化身體和精神,當目的已達到,就不用堅持這手段,一成不變。修道者達到與神同在的境界,自然會少吃食物,所以不用刻意禁食,而且修道的人以長時間冥想代替滔滔不絕的祈禱,因為他們的精神狀態已能在長時間中保持寧靜,再多說話祈禱,反而是靈性倒退到未達到與神同在的境界。在此未達到的人要求耶穌跟他們一樣未達到,這是不適當的要求。在《新約聖經》中,耶穌也有相似的說話︰

 

「那時,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呢?』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馬太福音》(9:14-15)

 

「當下,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禁食。他們來問耶穌說︰『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的門徒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呢?』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新郎還同在,他們不能禁食。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

《馬可福音》(2:18-20)

 



105. 耶穌說:「誰若認識父親和母親,便會被稱為娼妓的孩子。」

 Jesus said, “He who knows the father and the mother will be called the son of a harlot.”

 

【註疏】  父親和母親就是指天上的父母,耶穌把猶太人信奉的神稱為父親已經為當時猶太教權威所不能容忍,而這位全能的神,還有女性的形相,在當時,女性的地位極低,只能與罪人相提並論,若全能的主宰被稱為每個人靈性的父母,還不會被人臭罵「狗娘養」?故此把神看作是父母的觀點,肯定是當時大多數人所不能接受。有關神的觀念,在未被列入《新約聖經》的經典中有不同的記載。在《十二聖徒福音》(64:6-7)中記載

 

「實實在在的,以羅欣(Elohim)創造了人──男子與女子──在這神聖的肖像之中,以及所有自然事物在天主的影像中。所以天主是兼具陽性與陰性,不分的二元合一,是不可分而永恆 ;經由祂 ,在祂之內是所有可見與不可見的萬事萬物 。」

 

「以羅欣」就是《舊約聖經》《創世紀》中創造天地的主宰的名稱,在《舊約聖經》原文中神有不同的名字,只是基督新教的《聖經》把神的名字統稱為「耶和華」或「上帝」,英文版的《聖經》卻統稱為Lord,天主教的《聖經》則統稱為「上主」。而「以羅欣」是一個眾數名詞,包括了一陽一陰,這與中國《易經》對宇宙生成的觀點相吻合,也正是道教太極圖的標誌,而印度教的思想也認為宇宙獨一的主宰包含了陰陽的力量。有關神的觀念,在之前(101)節經文的解說中,列出了筆者撰寫《道德經》第1章的評述,耶穌所指的「天上的父母」,正是《道德經》第1章所指: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以色列人信仰的神在文字表述上具有陰陽的屬性,希伯來文的「靈」(ruakh)屬陰性的字眼,具有吹氣和風的意思。在《創世紀》,神創造人的時候,吹了一口氣在亞當的臉上︰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2:7)

 

耶穌「復活」之後向門徒們也吹了一口氣,並說:「你們領受聖靈吧!」(見《約翰福音》20:22)在景教傳入中國的文獻中,古人把「聖靈」音譯為「盧訶」(ruakh),意譯為「涼風」或「淨風」。景教即西方基督教中的一支異端,又稱為聶斯脫里派(Nestorianism)。聶斯脫里派因創始人聶斯托里(Nestorius)而得名,他原為公元5世紀(428-431)君士坦丁堡的一位大主教。他的神學思想,強調基督人性的完整,他堅持耶穌基督同時具備完全的神性與完全的人性。聶斯托里食素,不崇拜偶像,不承認瑪利亞為天主之母,也不承認羅馬教派所謂死後贖罪說。後來在以弗所大公會議上,聶斯托里被裁決為異端,被革除教籍,流放而死。他的廣大支持者,也被迫離開大公教會往東方發展。我們可以想像,所謂異端,只是一時一地想法的差異,以及政治權力的角力鬥爭。什麼是真理?只能以開放寬容的態度尋索。當年羅馬教庭的神學思想和種種教條,在今日看來,更像異端。事實上,在羅馬天主教未成立以前,保羅在羅馬大力宣傳十字架贖罪說確實被視為異端,耶穌的所有門徒中只有彼得願意與保羅合作,在羅馬大力宣揚保羅所創建的神學思想,將耶穌基督等同真主,強調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人類贖罪,把神的使者取代了神。為什麼天主教認為耶穌選了彼得為第一任教宗,因為只有彼得願意與保羅合作。這個發源於羅馬,被早期跟隨耶穌的信眾視為異端的派別,到了幾百年後,羅馬政府由迫害耶穌變成歸信者,以官方名義正式成立羅馬天主教,這異端反成為正統,其他有關耶穌的信仰就要被清除,羅馬天主教收藏了大量的遺經沒有公開。

 這裡耶穌也是用了誇張的言辭,表達對真理進一步認識的人,是一般人所不能接受,凡物以類聚,不同類的人就會被歧視和排斥。真主具有男女的屬性,之前提到《道德經》第一章老子揭示「有」與「無」的概念,正是耶穌所用的比喻「父親」和「母親」。耶穌不是把一神的信仰變成多神教的信仰,耶穌只是慣常用比喻表達玄妙的道理,每個人可以因應自己對真理的感悟而用不同的比喻表達,不能說這表達的言詞是絕對。耶穌所用以理解真主的比喻,卻被幾百年後成立的基督教成為眾人都要堅信這樣表面化的僵死的硬條,否則就會被教庭處決。老子對真理的表達又有不同,這「有」即希伯來文所指的「靈風」,不單是「天地之母」,也像一頭溫順的雌性動物(玄牝),在《道德經》第6章這樣說: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語譯]「道如溪谷般虛空之神,永恆存在,這就如深遠、神秘、微妙難測的母性。這微妙母性的產門,就是孕育天地萬物的根源。她連綿不絕、若隱若現地存在,其作用無窮無盡。」

 

筆者在《眾妙之門 〈道德經〉解讀》第6章的評述,有助理解耶穌所指的母親,就是老子所指的母性,在此將著述部分列出:

 

 

 

解說及賞析

 

《道德經》第一章說道是「有」也是「無」,「有」是從「無」而出:「無」是天地之始,「有」是萬物之母。本章續說這「有」,這萬物之母。這是玄妙的母性,故稱為玄牝,即微妙的雌性動物。道之為有,就好像一個母親孕育萬物,但這個母親不是一般的母親,而是神秘莫測的母親。道本身就是神秘莫測,故第一章說道是「玄之又玄」,且是「眾妙之門」。本章也說「門」:「玄牝之門」,即這玄妙母親的產門,就是天地的根源。這裡把孕育萬物的道,比喻為母親,她生育嬰兒的產門就是天地的根源,萬物就是她的子。道與萬物的關係就像母與子,這種母子關係在《道德經》中多次出現,例如在第52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天主教喜歡禮拜聖母像,有時聖母像又會抱著嬰兒耶穌,儘管基督新教反對聖母崇拜,為何人們總喜歡這種母與子的形象?為何聖母崇拜到今日仍然被天主教徒所恪守?為何中國的觀世音菩薩是一個女性形象?有時又會抱著嬰孩,故又稱為抱子觀音。為何人們總喜歡這種母與子的形象,甚至喜歡以此崇拜?為什麼聖母與嬰孩耶穌放在一起會有巨大的吸引力?《道德經》揭示這種母與子關係的更深層次,更神聖的意義。這就是道與萬物的關係,母親代表孕育萬物,賦與形相的道,兒子代表萬物,兒子不能夠自生,兒子是由母親那裡出來,故母與子就是道與萬物。聖母的形象為何如此神聖,因為這最終指向道,即神秘莫測的母性 ── 玄牝。

 這道又被稱為「谷神」,谷是指溪谷,取其凹陷的地形,就像虛空。道本虛空,由「無」到「有」,這個虛空之神,就是道的另一個形象化名稱。中國文化喜歡形象化的思維,任何抽象概念也會盡量以形象表達。道本屬抽象的概念,就如同伊斯蘭教所指創造宇宙萬物的安拉(Allah),即造物主,沒有任何形象,萬物沒有一個是祂,因為萬物都是受造物。道也是這樣,但《道德經》以中國文化說明宇宙的真理,所以把這「道」以形象化表達作比喻。

 「谷神不死」,即道是永恆,這道既永恆,又神秘莫測,沒有物質形相,故此「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即連續不斷,若隱若現,似有似無地存在,但其作用卻無窮無盡,即永恆。宗教上所指的神是永恆,永恆就是《道德經》所指的道。故此《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1章第1節中文翻譯如此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翻譯深受《道德經》的影響,甚至《古蘭經》的中文翻譯,經常提到「信道而行善」(英文是believe and do righteous deeds),這翻譯也深受《道德經》的影響,這是中國文化對「道」的概念,正沿於《道德經》。

 



106. 耶穌說:「如果你們二變為一,你們便會成為人子,那時你們說:『山啊!從這裡移動。』那山也會移動。」

Jesus said, “When you make the two into one, you will become the sons of man. Whenever you say, “mountain, move away!” it will move.”

 

【註疏】 耶穌這裡所說的「二變為一」就是與神合一同在的意思,即中國文化所指的「天人合一」,或印度文化所指的「梵我合一」。這是人們可以達到的最高境界,即再沒有神我之分,正如印度吠檀多不二論哲學所指,永恆的大梵(Brahman)與每個人的小我本屬一體,即梵文所說:tat tvam asi,英語就是:You are that,中文就是「汝即那」,即「你就是梵」。只要人們能認清這個事實,即能解脫人生種種的痛苦,因為世間種種痛苦與享樂都不屬於梵,這樣即能達到佛教所指的湼槃境界。佛教的「湼槃」,即印度教所指Moksha,即「解脫」的意思。印度吠檀多不二論哲學認為只要我們能認清我們真我的事實,即使帶着肉身,也能達到湼槃解脫的境界,不用等到死後才可以獲得解脫。耶穌教導的深層意思,以印度文化對人類靈性深入的探索,能清楚地表達出來。耶穌第二句說「你們便會成為人子」,在四福音書中耶穌常常自稱為「人子」,意思是達到與神合一的人便可以像他一樣,沒有神我之分,即使叫山脈移動也可以,因為神能成就萬事萬物,受造物卻不能。這裡耶穌也是用了誇張的表達手法,不過歷世在不同宗教文化達到與神同在的人,確實能成就很多神跡奇事,不勝枚舉。

 

 

107. 耶穌說:「天父的國就像一個牧羊人,他有一百隻羊,其中一隻最大的走失了。他拋下九十九隻羊,去找尋那隻走失的,直至找到為止。經過這一番波折以後,他對那隻羊說:『我愛你,比愛那九十九隻更甚。』」

 Jesus said, “The Kingdom is like a shepherd who had a hundred sheep. One of them, the largest, went astray. He left the ninety-nine and looked for the lost one until he found it. After he made a great effort, he said to the sheep, “I deeply care for you more than the ninety-nine.”

 

【註疏】  人們一般以為人要尋找真主,但其實往往是真主藉著眾先知、使者及聖人的教導去尋找失喪的靈魂,真主的主動性比人類更甚。那隻最大的羊就是最具靈性的人,他們往往率性自然,不太守世俗規範而容易沉淪,但內心純潔,正是這些人,真主要拯救他們,而不那些內心驕傲自大而守盡規矩的人。在《大森林奧義書》(V.2.1-3) 中,講述魔鬼、人類和天神一起去拜師求道,生命的主宰神教導魔鬼要慈悲,人類要慷慨,而天神已有慈悲與慷慨,卻直率、坦蕩蕩,所以要學習自我約束,老子說聖人「直而不肆」(《道德經》第58)。其實魔、人和神三種性向,每個人與生俱來,所以具有靈性的人擁有純潔的內心,最後要學習的就是自我約束。有關耶穌相似的比喻,在四福音書中也有記載

 

「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羊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喪失一個。」《馬太福音》(18:12-14)

 

「耶穌就用比喻說︰『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找著了,就歡歡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裡,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加福音》(15:3-7)

 

 

108. 耶穌說:「誰若從我口去喝的,將會像我一般。我自己將會與那人在一起,所有隱秘的事都會向那人顯露。」

 Jesus said, “He who drinks from my mouth will come into being with my way. I myself shall be with him, and those were hidden will be revealed to him.”

 

【註疏】 這裡耶穌指出完全明白、體驗耶穌教導的人,便能達到「神我合一」,耶穌就是「神我合一」的顯現。印度經典《奧義書》,梵文Upanishad,表示「奧義」或「奧秘」,這名稱的原意是「坐在某人身旁」,蘊含「秘傳」的意思,即是只傳給最近身的弟子。現在耶穌所說的話正是《奧義書》所指的意思。

 

 

109. 耶穌說:「天國就像一個人的田裡有寶藏,但他卻不知道。那人死後,將地傳給兒子。兒子不知道那寶藏,他繼承了那塊地,然後將地賣出。買主到地裡翻土,找到了寶藏,跟著他利用這寶藏向誰放貸收息都可以。」

 Jesus said, “The Kingdom is like a man who had a hidden treasure in his field but did not realize it. After he died, he left it to his son. The son did not know it either. He inherited the field and sold it. The one who bought it went plowing and discovered the treasure. He began to lend money at interest to whomever he wished.”

 

【註疏】 耶穌的教導內裡充滿靈性的寶藏,那些不肯去發掘的人,即使掛個名是教徒,也得不到此寶藏。只有那些真正得到耶穌靈性寶藏的人,對今生和永恆的生命,才會得到禆益。奇怪的事,筆者自行出版有關耶穌在遺經裡的書籍,基督徒絕大部分沒有興趣看,且未看已拒絕,這是我意料不到的;反而是其他宗教信仰或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會開放地閱讀筆者的出版,當中還有人士認為筆者是認真的學者。

 

 

110. 穌說:「那些找到了這世界,並變得富有的人,應捨棄這個世界。」

 Jesus said, “He who has found the world and has become wealthy, may he renounce the world.”

 

 

111. 耶穌說:「天與地將會在你面前捲起,誰若在有生命者之中生活,便不會看見死亡。」

耶穌不是這樣說嗎:「誰若找到了自己,世界對他來說,不值得甚麼。」

Jesus sai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will roll up in your presence, and he who is living from the Living One will not see death.”

Does not Jesus say, “He who has found himself, the world is not worthy?”

 

【註疏】  除了在上述(110)(111)的說話外,在《多馬福音》中,耶穌多次說明人們應看重永恆的生命多於這個過眼雲煙的世界。人的靈性去到最高就是退隱修行,當一個人在此生的責任已完成,在此世界要學習和經驗的已完成,他便可以退隱專注修養自己的靈性,獨自一人感悟真理,對此世界再沒有任何想望。捨棄此世界,經驗永恆真實的世界,在靜默之中。到肉身消亡的時候,元神脫離軀殼,進入永恆真實的國度,不用再返回塵世受輪迴生命之苦,因為正如耶穌所說,那人已得到這世界,也找到了自己,就應該要把這世界捨棄,進入永恆的生命中,與真主沒有分隔。

 

 

112. 耶穌說:「依賴靈魂的肉體不幸了!依賴肉體的靈魂不幸了!」

 Jesus said, “Wretched is the flesh that depends on the soul. Wretched is the soul that depends on the flesh.”

 

 

【註疏】 我們的肉體和靈魂都不是我們的真我,我們的真我是永恆絕對的精神,或稱為「梵」,或稱為「道」,或稱為「自性」,或有不同的稱謂,都是指我們內在永恆神聖的所在。這永恆絕對的精神就是真主,我們與真主本為一,只是被這身體與世界的外相所阻隔。我們的身體承載著靈魂,在靈魂之內承載著這真我,正等待我們去發現。沒有發現真我的人,他的身體就是依靠那變化不定由思想情感所組成的靈魂,或是反過來靈魂成了肉身的奴隸,精神受身體支配,失去個人的意志力,耶穌說他們都是不幸的人,他們沒有發現真主就在自己內裡,不能繼承永恆的福樂。

 

 

113. 隨者問耶穌說:「天國何時到來?」

「觀看守望,天國是不會來的。不會有人說:『看!天國在這裡。』或『看!天國在那裡。』相反,父親的國散佈在地上,而人們卻看不見。」


 His disciple said to him, “When will the Kingdom come?”

“It will not come by watching for it. It will not be said, “Look, here it is!” or “Look, there it is!” Rather, the Kingdom of the father is spread out upon the earth, and people do not see it.”

 

【註疏】 在《新約聖經》中,耶穌也有相似的說話︰

 

「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到來,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註︰「心裡」或作「中間」)。』」《路加福音》(17:20-21)

 

天國就在人間,但不是用肉眼去看見,而是要心領神會。天國是一個精神境界,在第(3)節的經文中耶穌說天國在我們之內,也在我們之外。這天國,或耶穌所說「父親的國」,就是「天道」或「大道」,道教經典《太上清靜經》有很好的解說,可以補充耶穌的說話: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老君就是老子,是中國最神秘的聖人,是道教的道祖。此《太上清靜經》就是老子的說話,如《道德經》一樣,是《道德經》的延續。在《道德經》中,老子所指的道可稱為「小」,因其隱藏在最微細的事物中,也可稱為「大」,是一條廣闊筆直的大路,不是崎嶇小徑,故此《太上清靜經》開首說「大道」。這大道沒有形象,無物,無聲,無味;眼不能看,耳不能聽,口不能嚐,手不能觸摸。這大道就像一個大虛空,只能以「空」去比喻之,卻能創造天地萬物,即伊斯蘭信仰的造物主。這大道主宰萬事萬物,從不會偏私有所偏愛,所以說「大道無情」,大道的愛超越世間人類的情感。道主宰一切,日月運行,各依其規律,這是道所使然。大道也沒有名字,《道德經》1章開首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老子在《太上清靜經》中接著說:「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114. 西門彼得對他們說:「瑪利亞應從我們中離開,因為女子不配那生命。」

耶穌說:「看,我會引導她,使她成為男子,好使她像你們男子一樣成為有生命的靈。因為每一個使自己成為男子的女子,都將進入這重重天堂的國度中。」

 

Simon Peter said to them, “Mary should depart from us, for females do not deserve life.”

Jesus said, “Look, I will guide her to make her male, so that she too may become a living spirit resembling you males. For every female who makes herself male will enter the Kingdom of Heavens.”

 

【註疏】  在這裡可看到耶穌其中一個門徒西門彼得,對耶穌的跟隨者抹大拉瑪利亞的非議,究其原因是傳統社會,女性的地位極卑微,基本上不被看待為完整的人。在耶穌時代的宗教理論中,已否定女性具有靈性的生命。在猶太傳統宗教、早期希臘哲學、羅馬文化,以及天主教神學家奧古斯丁,都不承認女子具有與男子相同的天賦人靈。在公元787年,在法國南庭的議會(Council of Nantes),更宣告女子是「沒有靈魂之獸」。這是男性主導的社會控制女性的手段,因為這樣女性才甘願生下來即被男性所控制和奴役,女性是「次等人」的思想在現代社會才有所改變。

 如果從神學的角度看男性與女性所代表的意思,其所指的不單是人類中的男性和女性,之前在解說(101)節經文中列出了筆者對《道德經》第1章的評述,指出在印度文化的經典中男性代表神的絕對精神,女性代表神的原初物質,物質要賦與精神才能有生命,這不是說神是人類當中的男士或女士,神是純潔的精神,非男也非女,只有物質即所有受造物才會有男女性別之分,神是造物主,不是受造物。以中國文化表達,這精神就是陽,物質就是陰,或光明就是陽,黑暗就是陰,也會用男女來表達,在道教經典《太上清靜經》中,「道」創造天地萬物: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物質是渾濁的,其源頭是精神,物質沒有生命,生命在於精神,這就是在靈性上男與女之別。一個男子如果沒有精神修養,在靈性上就會成為一個女子,只知道物質世界,不認識精神世界。同樣,一個女子如果滿有精神修養,在靈性上就會成為一個男子,活在精神世界的光明之中。

 大約在一百年前在印度浦那(Puna),有一位女聖人,她長年坐在街上一株苦棯樹下冥想,她就是聖者巴巴珍(Hazrat Babajan),她生於阿富汗富裕的穆斯林家庭,天生就有一副如玫瑰花的臉容,非常漂亮。其出生年份可能是17901820,卒於1930921日。她在18歲的時候因父母安排婚事而離開家庭,獨自遊歷修行,曾女扮男裝到聖城麥加朝拜,並照顧患病的穆斯林,後展轉到印度修行,曾拜師蘇非派和印度教。她的意識經常是在神我合一的狀態中,曾說:「正是我創造了一切,我就是所有受造物的源頭。」正是因為這說話,被穆斯林軍隊活埋在地下。十年之後這些軍人在浦那街上苦棯樹下看到此女子在冥想,才知道他們當年所活埋的是真主鍾愛的聖者,立即伏地向她道歉,並成為她的信眾。

巴巴珍從來沒有當自己是女子,若有人稱她為「母親」,她會十分生氣地抗議:「不要稱呼我為母親,你這愚蠢的人,我不是女子,我是男子!」巴巴珍活在精神世界之中,她已脫離一切物質,是完全的男子。她離世的時候,大概有130歲至141歲,臉容依舊像一朵玫瑰花般,充滿生命的氣息。印度有很多自稱為母親的精神導師,卻沒有巴巴珍的精神修養。

 耶穌所指的男子與女子也是這意思。在四福音書中,只有《約翰福音》提到抹大拉瑪利亞與耶穌的交往,抹大拉瑪利亞雖不被列入十二門徒之內,但她確是一個重要的跟隨者,可以稱得上是耶穌的女門徒,不過其餘的福音書都沒有提到她的名字,只以「有一個女人」去表示罷了。耶穌在這裡的說話既沒有和傳統的思想直接發生衝突,但同時肯定女性與男性一樣可以擁有永恆的生命,可進入天國,只要女性令到自己成為具有靈性涵養的人,配得到真主的恩賜。

在這裡《多馬福音》中,和在《古蘭經》中,天堂(Heavens)都是眾數的名詞,因為真主所創造的永恆國度包括眾天堂,眾多美麗的樂園,給不同的人居住。這些天堂就是後世的住宅,在《古蘭經》中真主說:

 

「這是後世的住宅,我要用來報答那不願傲慢,也不願墮落的人,善果只歸虔誠的人。行善的人將得到更好的報酬,作惡的人只受作惡的報酬。」(28:83-84)

 

這位抹大拉瑪利亞喜歡親近耶穌,詢問耶穌有關靈性的教導,耶穌欣然接納這位女門徒。在1896年發現的古文件中,其中有瑪利亞記載有關耶穌與門徒的說話,當中有不少地方已殘缺不全,學者稱為《瑪利亞抹大拉福音》(婁世鐘《耶穌靈道論語──多瑪斯福音》譯自科普特文及希臘文,文史哲出版社,2005,第298-310)。在這福音書中,耶穌的說話更像一位具東方智慧的聖人,這些說話在四福音中沒有出現,現在列出一些:

 

……因此,物質都將要毀滅,是不是?」

 

救主說:「所有天然之物、所有受造原質,以及所有受造物,它們在一起彼此包容,它們互相依存,然而它們也將要回歸塵土,返回到它們原本的根源。因為這物質的自然之道就是要分解消散,回歸到它天然的本質。任何人有耳聽的,願他聆聽。」

 

彼得對他說:「既然你已向我們說明了許多的事,那麼也為我們說明一下『什麼是這世界的罪惡呢?』」

 

救主說:「沒有罪惡存在。然而是你們製造了罪惡,當你們偽造自然成為淫亂敗壞的情況,他們稱它為『罪惡』。因此,這至善已來到你們中間,祂將要恢復每樣天然之物回歸到祂的根源。」

 

另一處是有關彼得與瑪利亞的答問:

 

彼得對瑪利亞說:「妹子,我知道救主素來就喜歡你勝於其他女子,(可否)從你記憶中告訴我們一些救主的言論,是我們不知道也沒有聽過的?」

 

瑪利亞回答說:「我就為你們講述那些秘事。」她便告訴他說:「我在一次冥想中看到了主。我告訴他說:『主,今天我在冥想中看到你。』他回答說:『妳是受祝福的!妳凝神觀注我 ,竟不閃避動搖 。因為那心靈(悟性)所在之處就是這寶藏 。』我又對主說:『如果現在有人看到這神視,他所看到的是在這靈魂之內,或是在這神靈之內?』救主回答說:『他所看到的不是在這靈魂之內,也不是在這神靈之內,而是在它們之間的心靈(悟性),那就是人們所見的神視 ,然而任何人……』」

 

瑪利亞還繼續轉述耶穌的說話,但文件有不少地方殘破不全,最後彼得不耐煩地質問:

 

「難道他會私下為一個女子開釋而不公開向我們解說?難道我們全要轉過頭來聽她的?難道他選擇了她,偏愛她勝過我們?」

 

這時瑪利亞潸然淚下,她哭泣地說:「我的兄弟彼得,你在想什麼啊?你認為我所說的只是從我心裡所想出來的嗎?或是我對你們轉述有關耶穌的言論全屬謊言嗎?」

 

馬太對彼得說:「你素來就是易怒的人。眼下我就看到你對這女子嚴厲地駁斥,就如同長官一般教訓人。然而,如果救主已造就她堪當如此,你自己憑什麼排斥她呢?很明確地,救主非常瞭解她。因此他喜愛她勝過喜愛我們。然而,我們該當愧疚!讓我們把這完美成全的人穿在我們身上 ,不斷地從我們身上活出他來。按照他所交付我們的道理,我們宣揚這好消息,不要頒布額外的律法規章來凌駕那救主所說的……

 

卷末最後就是:

 

根據瑪利亞的好消息

 

彼得在性情上有不少缺憾,不會是一個精神領袖,天主教說耶穌創立教會,而彼得是耶穌委任的第一位教宗是不可能的事。筆者就讀天主教中學的時候,在宗教課堂上修女真的是這樣說。長大了曾看天主教徒送贈的書籍,當中有很多謊話,例如說全世界在歷史上只有《聖經》是唯一由神所默示,其他所有宗教經典都不是,如果筆者從來沒有認真尋求真理,沒有認真審視世界諸宗教信仰,就會確信謊言。真主就是真實,謊言無論用心是好是壞,就是遠離真理,成為魔鬼的軍隊,使人活在黑暗之中。

 

《古蘭經》是獨一主宰所降示的經典,真主教導人們誠實而不要造假,真主對誠實的人報喜:

 

「真主將說:『這確是誠實有禆於誠實人的日子。他們得享受下臨諸河的樂園,而永居其中。真主喜悅他們,他們也喜悅祂,這確是偉大的成功。』天地萬物的國權只是真主的,祂對於萬事是全能的。」(5:119-120)




卷末 根據多馬的好消息

Ending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Tho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