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1),比於赤子(2)。

毒蟲不螫(3),猛獸不據(4),攫鳥不搏(5)。

骨弱筋柔而握固(6)。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7),精之至也(8)。

終日號而不嗄(9),和之至也(10)。

知和曰常(11),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12),心使氣曰強(13)。

物壯則老(14),謂之不道,不道早已(15)。



註釋


(1) 含,指包含、涵養。
(2) 赤子,即初生的嬰兒。
(3) 毒蟲,指蜂、蠆、蛇、虺之類。螫,粵音「色」(sik1),指毒蟲以尾叮刺人。
(4) 據,指抓取,通「豦」;猛獸用爪抓取獵物曰「豦」。
(5) 攫,粵音「霍」(fok3);攫鳥,指兇猛的鳥。搏,抓擊物品曰「搏」,指猛禽用翼爪捕捉。
(6) 握固,指拳頭握得很緊。
(7) 牝牡之合,指男女交合。牝、牡,分別指鳥獸的雌性和雄性。牝,粵音「奮」(fan5);牡,粵音「某」(mau5)。朘,指男孩生殖器。作,挺起、翹起。
(8) 精之至,即精氣充足。
(9) 號,指哭哭啼啼。嗄,粵音「啞」(aa2),指嘶啞。
(10) 和之至,指和順至極。
(11) 常,指恆常不變異。
(12) 益生,指過份地貪求生活享受。吉凶禍福皆可作祥,此處指不祥、災禍。
(13) 心使氣,指慾念指使精氣而任性。強,指逞強。
(14) 壯,指強壯而盛極。
(15) 已,指止息、死亡。



白話語譯


    道德涵養深厚的人就好像初生嬰兒,毒蟲不會叮咬他,兇猛的野獸不襲擊他,兇殘的野鳥不抓捕他。他的筋骨柔弱,拳頭卻握得很緊。他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小小生殖器卻常常勃起,這是因為精氣充足的緣故。他整天哭啼,但聲音不會嘶啞,這是因為和順至極的緣故。知道和順的道理,就是認識恆常的規律。認識恆常的規律,就是明瞭事理。過份貪求生活享受,就會遇到災禍。慾念指使精氣而使氣任性,不受控制而逞強。強壯而盛極就會衰敗,這就是不合於道,不合於道就會早亡。




Chapter 55


One who possesses virtue in abundance is comparable to a new born babe:

Poisonous insects will not bite it.

Ferocious beasts will not claw it.

Predatory birds will not swoop down on it.

Its bones are weak and its sinews are supple,
 yet its fists hold firm.

It does not know the union of male and female, 
yet its male sex organ will stir.

This is because its virility is at its height.

It can cry all day, yet does not become hoarse.

This is because its harmony is at its height.

To know harmony means to know the constant.

To know the constant is called enlightenment.

Excessive enjoyment is called to be ill-omened.

For the mind to boast on the breath is called aggressive.

A creature becomes strong and will soon  grow old.

It is known as going against the Truth.

That which goes against the Truth will come to an early end.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描述有道的人就好像初生的嬰兒一樣,這是因為他們道德涵養豐厚,返回成為初生的嬰兒,即人出生時未被世俗污染,純樸的原來本性,故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道孕育萬物,施惠萬物眾生,從不會傷害。傷害者,就是沒有道。一個與道合一同在的人,道德豐厚的人,他就是道的化身。道不會傷害別人,也不會被別人傷害,老子說毒蟲不會叮咬他們,兇猛的獸鳥不會襲擊他們,道的感召力令這些毒蟲、猛獸與野鳥不想傷害他們,這些生物如何狠毒也不會傷害自己初生的嬰兒。萬物其實都是一體,這一體就是道。道能感化萬物返回一體,故萬物皆不會做出傷害。

 

《道德經》描述有道的人,身、心、靈都充滿生命力,就好像初生的嬰兒充滿生命力一樣,絕對不是老殘衰敗的人,他們筋骨柔軟卻充滿力量,拳頭可以握得緊緊,這是柔弱中帶有力量,正是道的生命力。他們身體內所運行的精氣充足,但沒有貪婪與欲念,就好像嬰兒即使小小生殖器勃起,也根本不會去幹,也不會去想男女交合之事,因為他們沒有任何世俗與身體的欲念。真正得道的人不會對性欲有興趣,無論是印度教或佛教的修行,他們都是對世俗沒有想望的人,絕對不會有性行為,也絕對不是什麼禁欲與強迫。印度《瑜伽經》指出完全去除性欲的修行者,他的身體自然充滿生命力,不容易疲倦,也不會衰竭:

 

「當培養了淨行時,就有了精力。」(II.3

 

道德涵養豐厚的人就如嬰兒,你如何叫嬰兒有性欲?由於他們內裡運行的精氣充足,他們的聲音清脆而不會沙啞,聲音清脆是因為有生命力,聲音沙啞代表內裡生命力的不足或衰敗。故老子說他們好像嬰兒即使整天哭啼,聲音也不會嘶啞,因為內裡的氣柔順。

 

道是孕育生命的力量,這股力量是柔順的力量,而不是剛烈。柔順的力量,老子稱為「和」,這「和」就是一股恆常的力量,即不會變異。人常常處於柔順的狀態,就是懂得生命的恆常之道,就是內裡有光明的人,能通曉事理,故老子說:「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那麼什麼是「無常」?就是沒有道的世界,經常反來覆去,人們不知道「道」的存在,只看到外在的物質世界,只看到自己這個身體,看不見內在純潔的本性,即佛教所指的佛性。他們追求物質世界,追求厚養身體,追求舒適享受的生活,忘卻修養自己的精神,這樣反而帶來災禍:「益生曰祥」。

 

祥就是一切禍福的先兆,過分厚養生命,追求物質享受,只會帶來不祥。為什麼?因為「物壯則老」,生命盛極就會衰老,老子說這就是沒有道,沒有道,就會早早衰亡。故常常處於柔順,不要推動自己的心力去逞強。逞強就是失去了柔和之道,強極就會敗亡。這是非常玄妙的哲理,我們常常看到生命中很多這些例子。兒童早熟,其實就是提早衰老。人們把身體過分操練,如職業運動員,他們的運動生涯十分短暫。巨星李小龍把自己的身體活動推向極限,出手動作之快,要在慢鏡頭重播下才可以看得清楚。李小龍也命不長久,這是因為「物壯則老」,盛極而衰亡。老子更重視的是叫人不要過分厚養身體,追求奢華的生活,應該重視內在精神的涵養。精神帶動身體,令身體充滿生命力,常常處於柔和的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