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1),勤而行之(2);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3);

下士聞道,大笑之(4),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5):

明道若昧(6),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7),上德若谷(8),

大白若辱(9),廣德若不足(10),

建德若偷(11),質真若渝(12);

大方無隅(13),大器晚成(14),

大音希聲(15),大象無形(16)。

道隱無名(17)。

夫唯道,善貸且成(18)。




註釋


(1) 士,指古代的知識份子。根據對道領悟的深淺,可分為上、中、下。
(2) 勤,即勤奮、積極;行,即實行。
(3) 若存若亡,即將信將疑,取捨不定。意指中士見道不明,聞道後心有所疑,覺得道似有似無。
(4) 「大笑之」,有其他版本作「大而笑之」。大,指空洞而不切實際;之,指道。
(5) 建言,即立言,格言。
(6) 昧,即暗。
(7) 夷,即平坦;纇,粵音類(leoi6),指崎嶇不平。
(8) 谷,即溪谷,喻處下,虛懷若谷。
(9) 辱,即黑,與白對應。
(10) 廣,即廣博。
(11) 建,通健,剛健之意。偷,即鬆懈、怠慢。
(12) 真,即淳樸;渝,即改變。
(13) 隅,粵音癒(jyu6),指棱角。
(14) 晚,可解作早晚之晚,也可解作「無」、「免」,晚即「莫」,引申為「無」。最古本帛
                書甲乙本此句為:「大器免成」。
(15) 希聲,即無聲。
(16) 大象,即最大的形象,指道。
(17) 無名,即不炫耀顯揚。
(18) 貸,即施予;成,即終,有始有終。




白話語譯


    最上乘的讀書人聽聞道以後,會勤奮、積極地實踐。平庸的讀書人聽聞道以後,好像聽聞,又好像沒有聽聞一樣,似有似無。最低劣的讀書人聽聞道以後,覺得空洞而不切實際,便大笑起來。低劣的人聽聞後而不嘲笑,那就不能被稱為道了。所以古代的格言這樣說:光明的道好像昏暗,進取的道好像退後,平坦的道好像崎嶇。最高的德行好像處卑居下的溪谷,最潔白的事物好像烏黑,廣博的德行好像不足,剛健的德行好像怠惰。淳樸的德行好像會變化;最方正的事物反而沒有棱角;最巨大的器物最晚形成,甚至無所謂成就;最大的聲響就是沒有聲音;最大的形象就是沒有形象。道雖然隱藏而從不顯揚,但只有道,最擅於施予萬物,以及成就萬物。




Chapter 41



When the best people hear about the Truth,
they practice it diligently.

When the average people hear about the Truth,
it seems to them one moment there and gone the next.

When the worst people hear about the Truth, 
they laugh out aloud.

If they did not laugh,
it would be unworthy of being the Truth.


Hence the proverb has told the following:

The Truth that is bright seems dull.

The Truth that leads forward seems to lead backward.

The Truth that is even seems rough.

The highest virtue is like the hollowed valley.

The sheer whiteness seems sullied.

The ample virtue seems insufficient.

The vigorous virtue seems indolent.

The plain virtue seems inconstant.

The greatest square has no corners.

The greatest vessel takes long to complete.

The greatest note is rarefied in sound.

The greatest image has no form.

The Truth conceals itself being nameless.

But it is the Truth alone that excels in bestowing and accomplishing.





賞析與點評




    此章說出人們聞道以後的三個反應:

    最上乘者,就是那些求道已久,且清楚知道自己最喜歡的是什麼的人,他們聞道以後會「勤而行之」,他們不會貪戀世界任何榮華富貴,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道,所以一旦清楚明白,就能夠「勤而行之」。

    另一種人屬於大部分,他們不是不喜歡「道」,但又不是不喜歡世界的榮華富貴,基本上是沒有主動尋索、思考「道」是什麼,一切只是方便、順便、隨緣聞道罷了。這些人聽到道以後就是「若存若亡」,好像有聽到,又好像沒有聽到過一樣,不明白所聞的是什麼,也不會加以思考。道十分玄妙,不能一下子消化吸收,之前沒有求道的心,之後也沒有,那就必定是「若存若亡」了。

    第三種人在此世界數目也龐大,他們只喜歡榮華富貴,只有物質世界,他們的思想剛剛與道相反,正就視為反,反就視為正。他們聞道以後,只會大笑,認為道是荒謬無稽之說。那些人醉心物慾,只看到物質現象的表面,一切以個我狹小的靈魂以及對物質世界的沉醉去思考。他們對道取笑得愈厲害,就更足以證明道的真確與純潔:只有心靈純潔的人才能夠悟道,心靈污穢的人不會喜歡道。

    道與這物質世界所追求的剛剛相反,接下來《道德經》說出「道」在世間是如何表現出來:

「明道若昧」──光明的道好像昏暗,那是因為道不會刻意表露自己,好讓別人看見,然後稱頌。自以為光明,自以為是,這樣就不是道,這是《道德經》多處提出的道理。

「進道若退」──道是進取,但卻看似後退,那是因為道是人們向內在的追求,不與世間任何人事物競爭或比較。修道不可貪戀此物質世界,故對此世界是退,但在精神世界卻是前進。

「夷道若纇」──平坦的道看似崎嶇,因為道不是追求世界的快樂,莊子說:「至樂無樂」(《莊子‧至樂》),即無樂之樂才是最快樂。佛陀在《四十二章經》[註1]中說「富貴學道難」,一個人在此世間財富愈多,生活各樣都稱心如意,那些人很難會想到求道、修道。印度哲理認為我們現代身處的黑暗時代(Kali Yuga),正是求道修道最好的時代,因為此世界夠敗壞,夠不幸,足以激發向道的人努力求道,以擺脫此世界的網羅,尋得內心真正的自由自在。

「上德若谷」──最高的德行好像處卑居下的溪谷,《道德經》經常強調謙虛是最高的美德,經常強調有道之士如水流入溪谷一般,常常處下,不會自高自視,這樣才會常常提醒自己要進步;相反,驕傲,自以為是,只會招致敗亡。

「大白若辱」──最潔白的事物好像烏黑,或是最大的清白就好像屈辱。道不追求此世界,故不會刻意外露,但也不應刻意隱藏自己,應該順乎自然。凡是自然,就不會刻意有所作為,即使不能表明自己清白,也不會追討,因為道向此世界是退,可退則退,不要強行而為而傷害自己。

「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真正有道的表現就是這樣:廣博的德行好像不足,剛健的德行好像怠惰,淳樸的德行好像會變化。修道並不是要壓迫自己 ,壓迫別人,一切作事應該順乎自然地變化、變動,但卻有恆常的表現,即在恆常中變化,這才是「道法自然」(第25章)。

「大方無隅」──道是方正,但沒有棱角,即率直,但不會傷害別人,道不歪斜也不傷害,這與《道德經》第58章形容聖人互相呼應:「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即方正而不倔強),廉而不劌(即鋒利而不會劃傷別人),直而不肆(正直而不會放肆),光而不耀(光明而不會刺眼)。」「光而不耀」也是這裡所指「明道若昧」。

「大器晚成」──「大器」是指最偉大的器具,可以指人、事、物,「晚成」可以解作最晚才完成,也可以解作「免成」,即沒有所謂成就。若是指「免成」,這明顯是指外在世界,《道德經》一貫的哲理都是指修道不求世俗成就,不醉心名利,故解作「免成」,即最偉大者,沒有名與利的成就。若解作「晚成」,即最偉大者,要慢慢地到最後才能成就,沒有速成。這就是指道要慢慢地到了人生最後的歷程,甘願放棄世間一切名利的追求,到人生最後才能夠成就。試想一個出家修道者,中途放棄,選擇入世,這就是他還未到達生命最後的歷程,還未能成就道了。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是無聲、無色、無形象。道的偉大在於無聲、無形,卻包含萬物,無處不在。

    不單這樣,而且「道隱無名」,道隱藏而沒有名字 ,一切可以說出來,都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所以真正與道合一的人不會外露,不會炫耀自己,不會執著外在的任何事物,但他與道的本質同在,道的本質就是「善貸且成」,道善於給予,也善於成就萬事萬物。

    人類精神文明所產生的各宗教都是教導人們學習施予,大約2000年前耶穌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大約2500年前佛陀也教導人們要施捨,不但在金錢上,在精神上也可以施予。有一次,有一個乞丐問佛陀自己為何那麼貧窮,佛陀說因為他沒有慷慨施予,那乞丐說他身無分文,如何施予?佛陀對他說:每個人都有五大財富,沒有一個是貧窮,他可以用自己的臉向別人微笑,表達友善;他可以用眼睛善良地看別人;用嘴巴向別人說善良的說話;用內心向別人祝福;用身體向別人施予幫助。

 

大約1400年前穆罕默德也與佛陀說出相同的教導。穆罕默德本人十分慷慨施予,從不眷戀世間任何名譽、地位與財富。他曾說:

 

「慷慨的人靠近安拉,靠近樂園,靠近人們,而遠離火獄。相反,吝嗇的人遠離安拉,遠離樂園,遠離人們,卻靠近火獄。」

 

同樣有一次,貧窮的穆斯林向穆罕默德說他們沒有錢財施捨,穆罕默德對他們說:

 

「你們不能以錢廣濟人,可用美德廣濟人。」

 

穆斯林可以向別人微笑,說出友善的說話,以及在行動上幫助別人,這全都是施予,並不只限於金錢。世界不同宗教的聖賢都把道體現出來,就是「善貸且成」。如果人能活出這特質,就是有道,道能成就萬事萬物──「夫唯道,善貸且成。」

                




註1:《四十二章經》是記述佛陀最早期的說話,相似於孔子的《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