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1),以為天下母(2)。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3)。

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4)。

塞其兌(5),閉其門(6),終身不勤(7)。

開其兌(8),濟其事(9),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10),守柔曰強(11)。

用其光(12),復歸其明。

無遺身殃(13),是謂習常(14)。




註釋

(1) 始,即原始、開端,指「道」。
(2) 母,即根源、根本,也指「道」。
(3) 子,指天下萬物。
(4) 沒身,指終身。殆,即危險。
(5) 兌,粵音對(deoi3),即孔竅,指耳目口鼻等感官。
(6) 門,同「兌」,也是指孔竅。
(7) 勤,指憂、勞、病。
(8) 開其兌,即開啟感觀嗜欲的孔竅。
(9) 濟,即助、成。濟其事,即是投入紛雜的事務。
(10) 小,即隱微,比喻「道」;或解作「少」,意思是所見愈少則愈明。
(11) 守柔,即守「道」。
(12) 光,指智慧之光,不是聰明巧智。
(13) 遺,指招致。殃,指災難。
(14) 習,通「襲」,即因襲、沿用。常,指恆常的道。習常,指因順常道。




白話語譯


    天下萬物均有一個開端,這就是萬物的根源,就像母親一般。若能回復這個如母親般的根源,就可以以這根源認識天下萬物,就像母親認識自己的兒子一樣。認識天下萬物,又能夠返回自己的根源,那麼終身都不會有災禍。堵塞眼耳鼻舌口的欲念門戶,終身都不會有禍患。開啟眼耳鼻舌口的欲念門戶,並且投入外在感觀的紛雜事務,則終身不可救治。看到萬物的隱微之處,就是得到光明。能夠守住柔順的道,則稱得上是剛強。運用內在的智慧之光,返回那光明的源頭,且不令自身招致災禍,這就是實踐恆常的道。






Chapter 52


The world has a beginning.

This beginning is the Mother of the world.

When we know the Mother, 
we can know her children.

After knowing her children,
go back and hold fast to the Mother.

Then we would live without danger all through life.

Block the openings.

Shut the doors.

We would live without toil all through life.

Unblock the openings.

Meddle in the affairs.

We cannot be saved all through life.

To see the subtle is called enlightenment.

To hold fast to be gentle is called having strength.

Use the light.

Return to enlightenment.

Bring not misfortune upon yourself.

This is known as following the constant Truth.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第1章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是從「無」而來,這個「有」就是創造天地的開始,就是萬物的母親,以母親的形象作比喻,故「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因為母親能生育兒女,即《道德經》第6章所說:「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母就是孕育萬物的道,子就是萬物。這種母與子的關係只是用比喻說明道與萬物的關係,不應太執著。

    明白道,就能認識萬物,但不可停留在萬物之中,因為萬物是外在的事物,人要返回道那裡,並且在內心深處守著這道。道就在我們之內,就如耶穌所說:「天國就在心中。」耶穌所說的天國,就是《道德經》所說的道。只有內心守著這天地之始,天地之母,人的一生才不會遭遇災禍。外在的世界禍福無常,人愈向外走,愈追求外在的感觀物欲,就愈偏離道,與道相距愈遠。沒有道,天地也要崩裂,人也會充滿災難,步向毀滅。

    《道德經》多處教導人們要向內求道,不要追求外在的事物,《道德經》第12章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第47章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本章更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道是向內修行,把自己眼耳鼻舌口的感觀孔竅完全收歸內裡,即不聽、不看、不觸摸、不嗅、不嚐,也不想外在的事物,只在內心感悟道的存在,這就是印度古聖賢的冥想修行之法,《道德經》也是這個修道法門。

    宗教經典均指出人之內有光,這光是隱微於人們內心深處。《道德經》這裡所說:「見小若明」,這「小」就是道,道是最大,也是最小,可名於小,可名為大(詳見第34章)。了解隱微的道,就是明白真理,道就是真理,這真理就是人們內心的光,故稱為「明」。明即日與月,即是光。故「用其光,復歸其明。」就是要向內求索這真理之光,這智慧之光,人就能返回光明的源頭。《道德經》第10章說人的內心就像一面明鏡,這明鏡在沒有污染下才可以照耀:「滌除玄鑒,能無疵乎?」光與明都是指人的內心,人要返回道,就是返回自己內在的光明。

    得道的人內心謙卑柔順。懂得柔弱,才是真正的剛強,這是《道德經》多處說明的道理。外在的恃強就是背離道,道的本質是柔順,不傷人,不害物,而是成就萬物,守柔曰強。這內在的光明還加上柔順謙卑,這樣就不會招致任何災禍。能夠做到內心守著道,且柔順謙卑,不會恃強惹禍,這就是「習常」。「習」就是實踐,「常」就是恆常的道。這「道」稱為「常」,即不會變動、變遷,因為這是天地萬物的根本、根源。萬物會不斷變遷,只有根本、根源不會改變。人由一出生至老死,身體與心理狀況不斷變動,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人們內在純潔的本性,這個就是人的根本,就是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