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1),馳騁天下之至堅(2)。

無有入無間(3),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4)。




註釋

(1) 至柔,指最為柔弱,即道。
(2) 馳騁,本意指馬快速奔走,這裡指驅使、駕馭。馳,粵音弛(ci4);騁,粵音逞 (cing2)。
(3) 無有,即不見形跡的東西,指「天下之至柔」。無間,指沒有間隙的東西,這裡指「天下之至堅」。
(4) 希,通「稀」,指稀少、罕見。




白話語譯


    天下最柔順的東西,能駕馭天下最堅硬的東西。至柔順且不見形的道能夠進入沒有間隙的至堅之物,我因此知道清淨無為的益處。不用言語的教誨,清淨無為的益處,天下很少人懂得和做到。



Chapter 43


The softest in the world can ride over the hardest in the world, 
that which is without substance entering that which has no crevices.

That is why I know the benefit of
 resorting to no action.

The teaching that uses no words,
The benefit of resorting to no action,
These are rarely achieved in the world.






賞析與點評


    道是天下間最柔順、最柔弱,因為道無影無形,無聲無色;道也像水一般向下流,常常處於卑微的位置,但道也是最強大,「天下莫能臣」(第32章),天下只能歸順於道,才能得到自身的福址,天地萬物若背離了道,只會步向毀滅(第39章),故此章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最柔弱的道正駕御最剛強、剛硬的東西,「至堅」就是我們這個物質世界,道是指精神世界的主宰,這主宰遍在於物質世界之中,所以《道德經》說:「無有入無間」,「無有」就是精神世界的道,「無間」就是這個物質世界。

    這個物質世界的真正主宰是道,一切順從道而行,就是「無為」,即不要強行有所作為,只按自身純潔的本性與大自然的法則行事,這樣才能帶來益處。依循道作事,就是「無為」。道不能言說,第1章開宗明義清楚指出:「道可道,非常道。」道只能夠是自身內心的追求和實踐,當自身能感悟道的遍在,並能把道活在生命之中,這樣才是得道。道是「不言之教」,即等同佛教禪宗所說的「見性成佛」,這個心性就是純潔的自性,就是「道」,也是不能靠文字說話。說話愈多,愈容易偏離內心的自性,如野馬般不斷亂跑,修道就是要回歸自己內在的自性。

    這「不言之教」、「無為之益」,老子說天下人很少能夠明白和做到。一般人只看到這物質世界,看不到主宰此物質世界遍在的道,而且總喜歡向外求取,求索世間的功名利祿,以及感觀享樂,也喜歡逞強,說話滔滔不絕。

   《道德經》第20章正指出眾人的表現與得道的人剛剛相反:「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真正修道的人在世間十分少,大部分人都是只看到這個物質世界和這個身體,根本不知道主宰此物質世界、主宰此身體的「道」的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