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1),惟道是從(2)。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3)。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4),其中有精(5);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6)。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7)。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8)?以此(9)。







註釋

(1) 孔,即大。德就是道的體現。孔德,即大德。容,即面貌,引申為舉止行為。
(2) 惟,即只有。從,即跟從。全句是只有跟從道。
(3) 惟恍惟惚,即若有若無,難以辨認。
(4) 窈,即深遠;冥,即幽暗。
(5) 精,指本質,事物最微小的原質。
(6) 信,即徵信,信驗,可以驗證的意思。
(7) 閱,即總;眾,指萬物;甫,指開始;眾甫,指萬物的起源。全句意思是總攬萬物之始。
(8) 然,即狀況、情形。
(9) 此,指道。




白話語譯

    大德的表現只會跟隨道。道只個東西,若有若無,難以辨認。它是那樣的若隱若現,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無影無形,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幽暗,其中卻有精微的本質。這精微的本質非常真實,也完全可以驗證出來。自古至今,它的名字永遠不會消失,依據它才能認識萬物的本源。我怎能知道萬物的本源是怎麼樣呢?就是根據這個道。






Chapter 21

The appearance of the great virtue follows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only.
The Truth, as a thing, is shadowy and indistinct.

So shadowy and indistinct, 
yet within it is an image.
So shadowy and indistinct, 
yet within it is a substance.
So deep and profound, 
yet within it is an essence.
This essence is supremely genuine and can be verified.
From the antiquity up to the present, 
its name has never gone.

It serves as a means to overview the origin of the whole creation.
How do I know what the origin of the whole creation is like?
By means of the Truth.





賞析與點評



   此章說出最大的德行,所謂孔德,不是仁、義、禮、智,而是道。最大的德行就是只跟隨道。道就是一切萬物的總綱、本源,返回自己的本源,即佛教禪宗六祖《壇經》中所說的菩提自性,自性就是《道德經》所說向內追求的道,按自己內在的道行事,這就是最大的德行。《壇經》(行由品第一)六祖惠能這樣描述: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禪宗所說的自性正是《道德經》所說萬物的根本、根源,故由古至今,道的名字都沒有消失,且人們只能以道來認識萬物的本源。

 

這個道是怎麼樣?道不是想像出來的東西,而是主觀與客觀地存在。《道德經》第十四章已描述了道似有似無,雖然用眼看不見,用耳聽不到,用手觸摸不到,但它卻是確確實實地感覺到。第十四章與第二十一章內容非常相似,都是描述道的體貌,第十四章說掌握道就能知道一切自古至今萬物的法則:「執古之道,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此章說:「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兩章都是表達相似的意思,兩章對道外貌的描述也十分相似。

 

此章也是說道好像一個物件,若隱若現,似有非有,無影無形,但又確實存在,這道「其中有精」,精就是指本質,最好、最根本的部分,表現出來就是生命力、生命氣息,這生命氣息非常真確,並且可以驗證。故《道德經》多章指出與道同在的人如嬰兒般賦有生命力,且純潔、純真。一個人有沒有道,從他發放的氣息中可以看出來。中國人修煉的氣功,就是修煉這萬物本源的氣息,即身體的精髓所表現出來的能量場。一個人的氣息純潔就是有道,混濁就是沒有道,就是死亡。嬰兒充滿生命的氣息,沒有道的老年人充滿死亡的氣息。修道本是修精神,卻能夠惠及身體。

 

這也是道教所指「精」、「氣」、「神」的修行要素及過程。「精」是指身體的精華部分,這精髓得到淨化而能發放有生命的能量埸,稱為「氣」。生命氣息的提高,令修道者的「神」,即專注力──佛教稱為「覺」(Budh),印度哲理稱為意識(Chit)(梵文意思是注意力、專注力)──變得純與道合一。這種專注力變成一,不受紛擾,即是道。

 

這個道就是永恆,但人的身體如萬物也會有生有滅。萬物回到它的本源,滅了又再更新,萬物生生滅滅,道始於如一,恆常不變不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