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下篇《德經》(第三十八至第八十一章)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1),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2),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3),下德無為而有以為(4)。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5),則攘臂而扔之(6)。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7),而亂之首(8)。
前識者(9),道之華(10),而愚之始(11)。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12),不居其薄(13);
處其實(14),不居其華(15)。
故去彼取此(16)。
註釋
(1) 上德指最高境界的德,也可解作具有至上德行的人。下文「上仁」、「上義」、「上禮」同此例。不德,指沒有刻意行德,也解作不自以為有德,只順應自然。
(2) 下德,指處處有心求德者。
(3) 以,即因、憑藉。無以為,指無心作為,沒有刻意表現自己。
(4) 有以為,即有心作為。
(5) 莫之應,即得不到響應。
(6) 攘臂,即捲起袖子,伸出胳膊;扔,即強力拉扯。全句意思:伸出手臂強迫別人就範於禮。
(7) 薄,指澆薄、不足。
(8) 亂之首,指禍亂的開首。
(9) 前識者,即自是者,自以為有先知先見的人。
(10) 華,即虛華、表面,與「實」(實際內涵)相對。
(11) 愚,即愚昧、邪偽。
(12) 大丈夫,指得道者。處其厚,即立身處世敦厚淳樸。
(13) 薄,同於「忠信之薄」的「薄」,指「禮」。
(14) 實,指道。
(15) 華,指外表的虛榮,即「薄」、「禮」。
(16) 彼,指薄、華;此,指厚、實。
白話語譯
具有至上德行的人不會刻意求德,或自以為有德,只是順應自然,所以他們具有德行。具有低下德行的人處處有心求德,不想失去德行,所以他們沒有德行。上德的人無心作為,順應自然,沒有憑藉表現。下德的人沒有作為,卻有心表現自己。上仁之人有所作為,但沒有刻意表現自己。上義的人有所作為,也刻意表現自己。上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響應,就伸出手臂強迫別人就範於禮。
所以失去了道,才有德的出現;失去了德,才有仁的出現;失去了仁,才有義的出現;失去了義,才有禮的出現。人們講求禮,正是由於忠實與誠信的淺薄,禍亂的開端。自以為是的人,只是道的虛華,沒有實質內涵,這正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得道的人就是大丈夫,立身處世純樸敦厚,不重視虛華的外表,以守道為實,不用表面的巧智;他們捨棄虛華而取敦厚樸實。
Chapter 38
A man of the highest virtue need not deliberately
keep himself to be virtuous.
That is why he has virtue.
A man of the lowest virtue never strays from virtue deliberately.
That is why he is without virtue.
The man of the highest virtue never acts
yet leaves nothing undone.
yet leaves nothing undone.
The man of the lowest virtue does not act
but he thinks he has done.
but he thinks he has done.
A man of the highest benevolence acts
without intentions.
without intentions.
A man of the highest rectitude acts
with intentions.
with intentions.
A man most conversant in etiquette acts,
when no one responds to him,
he rolls up his sleeves and resorts to persuasion by force.
Hence when the Truth was lost,
there was virtue.
When virtue was lost,
there was benevolence.
When benevolence was lost,
there was rectitude.
there was rectitude.
When rectitude was lost,
there was etiquette.
there was etiquette.
The etiquette is the wearing thin of loyalty and sincerity,
the beginning of chaos.
A man who thinks he has foreknowledge is
the flowery embellishment of the Truth and the beginning of folly.
Hence a great man abides in the essence of
purity, simplicity and honesty,
purity, simplicity and honesty,
not in the superficial level to show off.
He discards the vanity and takes the purity.
賞析與點評
此章說出「德」也有分上與下。道,無影無形,無聲無色,只能夠心領神會。德是道的外在表現,是一個人的思想、言語和行為如何把道體現出來。「上德」是最高境界的德,此德是得道者的德,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道的體現,再沒有必要提醒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本身就像嬰兒般純潔,一切按自心純潔的本性行事。這種最高尚的德行者,甚至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德,這就是率性自然,與道同在,所以《道德經》說「是以有德」。下德就是還未得道的人,處處怕失去德行,在思想、言語、行為上常常規範自己或約束別人,這樣道還未在自心內,未能達到「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第20章),所以《道德經》說「是以無德」,因為下德不是率性自然。
上德就是不會表現自己,下德卻要在人前表現自己,故耶穌說:「你們所作的善行,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事情。」耶穌就是教導人們要有上德而不是下德。得道者與道同在,不會表現自己,無心作事(即沒有機心)卻行出道來,故「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由於要表現自己是有道,等於「此地無銀三百兩」,要人們知道自己有德,那就是「無為而有以為」,尚未得道。
德是道的外在體現。若沒有道,沒有德,每個人最少都有一顆良知的心。這顆良心由於沒有道,不能成為恆常的表現,人有時會有良心,有時會沒有良心,故才需要有外在的「義」和「禮」去約束和指導。義和禮就是外在的法律規範,告訴人們應該如何待人處事。
「上仁」就是指有愛心的人,仁就是仁慈、仁愛。這仁慈、仁愛必須從內心而發出的情感,若沒有這憐憫之心,只是為了遵守外在的正當行為,這就是「上義」。上仁是從內心而發出的關愛之情,不用經過深思熟慮,自然而發,不為什麼原因所左右,故「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是為了遵守道德規範,可出於很多理由,但與愛心無關,例如經過理性分析後知道正當行為對自己有益,這就是「為之而有以為」。義之下的再低一層,就是只講求禮,再沒有仁愛良知,也不在乎遵守法律規範的實質好處,只要面子,禮就只成為愛面子的人所堅持執著。人家不守禮,對自己禮待的表現沒有回禮,即不給自己面子,那就會發怒要人家就範。
其實沒有了道,沒有了德,沒有了仁,沒有了義,禮只是純粹的虛偽。正當的行為應該發自內心,甘心情願。如果只重視外表而不重視內涵,就是《道德經》所說「忠信之薄」、「亂之首」。自以為聰明的人,就會賣弄聰明,處處表現自己優越。即使行為正當,也只是道的虛浮外表,可以騙人。無論是騙人者或受騙者,都是愚昧。《道德經》常常說表現自己聰明的人,即「前識者」,就是沒有道,沒有道的實質表現──德,也十分危險,而且是愚昧的開始。《道德經》與佛教一樣,也是探索人與生俱來內在的智慧,而不是外在的聰明才智。
得道的人,此章《道德經》稱為大丈夫,他們重視人的內涵,而不是外表的虛華。外表的聰敏與禮儀,並不是修道的人所要追求,他們追求的是純樸自然的本性,這正是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