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第二章印度教︰《奧義書》印度哲理泉源

 



《奧義書》──印度哲理泉源

 

西方學者對《奧義書》思想家的深邃、崇高思想大為驚嘆。德國語言學家和東方學家馬克斯穆勒(Max Muller, 1823-1900)將《奧義書》哲學比喻為早晨的曙光及高山中純淨的空氣,他認為一旦明瞭《奧義書》,即可體會它是如此淨化和真實。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 1788-1860)認為《奧義書》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書,他在就寢前有一特殊習慣,就是在《奧義書》前表達其敬虔之意,且謂:

 

「在這整個世界,沒有比研讀《奧義書》更令人受益和振奮了。余得是書,生前可以安慰,死後亦可以安慰。」[5]

 

5:見《奧義書》黃寶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及《印度哲學宗教史》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1)

 

《奧義書》,梵文Upanishad一詞表示書名,也表示「奧義」或「奧秘」,這名稱的原意是「坐在某人身旁」,蘊含「秘傳」的意思,《奧義書》中經常強調這種奧義不能傳給「非兒子或非弟子」。留存於世的《奧義書》有很多,甚至超過200種,不過大部分為後世的著作,並非出自煒達時代。真正在煒達時代成書的《奧義書》,一般公認只有13種,其中有5部《奧義書》產生於佛陀(公元566-486)生之前,大約公元78世紀或更早,其餘的《奧義書》均產生在佛陀出生之後。5最早期的《奧義書》分別是︰

 

l  《大森林奧義書》(Brhad-aranyaka Upanisad)

l  《歌者奧義書》(Chandogya Upanishad)

l  《泰帝利耶奧義書》(Taittiriya Upanishad)

l  《愛多雷耶奧義書》(Aitareya Upanisad)

l  《喬斯多基奧義書》(Kausitaki Upanisad)

 

《奧義書》的內容繁雜,其核心主旨是探討世界的終極和人的本質。《奧義書》中有兩個基本概念,就是「梵」(Brahman)和「己」(Atma)。古印度的信仰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巴羅門教,而是一個不斷探究和演化的思想,在《詩頌》中,最早期的雅利安人確認眾天神主宰一切,神明分成天上諸神、空中諸神和地上諸神。許多天神由自然現象轉化而成,例如太陽、火、風、大地和黎明,他們認為人間一切事業的成功都依靠天神的庇佑。在《梵書》中,則確認生主(Praja-pati)是世界創造主,這是他們在信仰探索中認為這個世界應由一個主宰神去創造一切,眾天神只是聽候主宰神的差遣。在《奧義書》中則確認「梵」是世界的本質,「梵」才是永恆獨一的主宰。

 

 

在《奧義書》中「梵」與「己」經常表達相同的意思。梵是宇宙的本原和本質。而「己」(Atman)既指宇宙的自己,也指人的個體自己,即人的本質──自然。梵是宇宙的本質,也是人個體自己的本質,正如《歌者奧義書》(Chandogya Upanishad)中所說:

 

「這是我內心的自己(Atman),它是梵(Brahman)。」(3.14.4)

 

按照《奧義書》的種種描述,梵創造一切,存在於一切中,又超越一切。由於梵超越一切,要瞭解梵的本質,只能用否定的方式,即「遮詮法」,也就是最早期的《大森林奧義書》(Brhad-aranyaka Upanishad)中所說「不是這個,不是那個」(neti neti)的認知和表達方式。《大森林奧義書》這樣描述:

 

「這個不滅者()不粗、不細、不短、不長、不紅、不濕、無影、無暗、無風、無空間、無接觸、無味、無香、無眼、無耳、無語、無思想、無火熱、無氣息、無嘴、無量、無內、無外。」(3.8.8)

 

《剃髮奧義書》(Mundaka Upanishad)這樣描述:

 

「它不可目睹,不可把握,無族姓,無種姓,無手無腳,永恆,遍及一切,微妙,不變,萬物的泉源。」(1.1.6)

 

《蛙氏奧義書》(Mundukya Upanishad)這樣描述:

 

「不可目睹,不可言說,不可執取,無特徵,不可思議,不可名狀,以唯一自己為本質,整個世界歸於此,平靜,吉祥,不二。」(7)

 

在《泰帝利耶奧義書》(Taittiriya Upanishad)中指出︰

 

「任何人如果知道梵的歡喜,他就無所畏懼」(2.9.1)

 

在《歌者奧義書》中,生主(Praja-pati)指出:

 

「這個自己(Self/Atma)擺脫罪惡、無老、無死、無憂、不饑、不渴,其欲望是真實,其思想是真實。」(8.7.1)

 

 

《奧義書》對梵和真己,對宇宙和人的探討,最終結論就是「宇宙即梵,梵即自己」。《歌者奧義書》中說:

 

「這是我內心的自己,小於米粒,小於麥粒,小於芥子,小於黍粒,小於黍籽。這是我內心的自己,大於地,大於空,大於天,大於這些世界。包括一切行動,一切願望,一切香,一切味,涵蓋這一切,不說話,不旁騖。這是我內心的自己,它是梵。死後離開這裡,我將進入它。信仰它,就不再有疑惑。」(3.14.4)

 

《奧義書》將梵與自己(Self)視為最高的知識,最高的真實,認識到梵、己同一的人,就能得到生命的解脫,解脫的意思就是脫離世間一切的束縛。得到解脫的人在精神上可以達到「平靜、隨和、冷靜、寬容、沉靜」,能「擺脫罪惡、擺脫污垢、擺脫疑惑」(《大森林奧義書》4.4.23),是生命中「最充實的最充實」(《伊莎奧義書》Isa Upanishad開首),再不用輪迴於諸世界中,而進入永恆、真實、完美的國度,此必須透過修行和真己的知識才能達到[6]

 

6︰印度教與佛教的不同,其中之一是對人生終極的不同,佛陀所說的終極是涅槃(Nirvana),梵文的意思指燈火的「熄滅」,所以中文應把涅槃翻譯為「寂滅」,也所以佛教強調「空」,最後什麼也沒有。印度教的終極是解脫(Moksha),即中國文化信仰所指的「逍遙」,梵文的意思是從束縛中脫離而得自由,是正面的意思,最後是進入光明、永不用輪迴生命的國度。這是佛教的無神論觀與印度教一神主宰的信仰的不同。

 

《奧義書》的哲理超越《煒達》其他的經典,突破《梵書》祭祀主義的樊籬,可說是巴羅門教在內部發生的一場思想革命,把巴羅門教從崇拜神明,推崇祭祀主義,轉變為對永恆真理的探索和實踐。《奧義書》的哲理成為印度自古至今各派宗教哲學思想的指導及權威,在《奧義書》中能找到印度教的精髓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