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第三章 中國文化信仰《道德經》人生哲學

 



人生哲學 

 

返本還原──《道德經》也是一部揭示得道法門的著作,在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中,一神(Allah)要求世人要「返本還原」──

 

「你們要像祂創造你們的時候那樣返本還原。」(7:29)

 

這就是阿丹與夏娃在未嘗禁果前,不知道邪惡為何物,只知道純真、善良的原初本性。《道德經》就是用了大量篇幅解說這種「返本還原」的狀態,而且說出知善知惡、巧智心機正是人們墮落的開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2)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19)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即自以為有見識的人),道之(即虛有其表),而愚之始。」(38)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指精巧、聰明)民,將以(指淳樸、質樸)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65)

 

這種「返本還原」的狀態,就是「歸根曰靜」,就是清淨無為,也是老子所指的「得道」。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16)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48)

 

老子把這種「得道」的境界,描寫成為人們像嬰孩般純潔和富有生命力: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55)

[語譯] 「道德涵養深厚的人,可與初生的嬰兒相比,毒蟲不螫他,兇猛的野獸不抓捕他,兇騺的鳥不捕捉他。雖然他的筋骨柔弱,但是拳頭握得很緊。雖然他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是小生殖器官卻常常勃起,這是因為精氣充足的緣故。雖然他整天啼哭,但聲音並不嘶啞,這是因為和順至極的緣故。」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10)

[語譯] 「集聚元氣使之不散,達到柔順的境界,能像嬰兒的狀態一樣嗎?」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20)

[語譯] 「渾渾沌沌啊!好像尚不會笑的嬰兒。」

 

「聖人皆孩之。」(49)

[語譯]「聖人使百姓像小孩子般純真。」

 

無欲、無我、平靜──印度瑜伽修行和佛教修行,其最終目的也是老子所指的「得道」。無論是印度教、佛教和道家思想,其修行的法門相當一致,就是要達到「無欲」、「無我」和「平靜」,即摒棄世間的一切欲念,再沒有個我靈魂的我,時刻保持心境平靜。之所以為何佛教修行者要出家,印度教修行者要遁世,就是要達到無欲、無我,以及寧靜,在《道德經》中老子也用了大量篇幅說明這得道的法門: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3)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7) 

 

「見素抱樸(即外表與內心保持純真、質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19)

 

(指厚重)為輕(指輕率)根,為躁(指躁動)(指根本)……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即表示要常保持平靜)。」(26)

 

「樂與餌(指音樂與美食),過客止(即令過路人止步)。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即看不見),聽之不足聞(即聽不到)用之不足既(即其功用無窮無盡)。」

(35)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37)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

 

「是以聖人欲不欲。」(63)

 

不求外物──向內追求──如何達到無欲、無我及平靜?修行人就是要內斂,即把精神專注於自己的內裡,而不是外在的物質世界,印度教和佛教的修行者是這樣,故禪坐就是修煉自己,把精神專注於內在,從而達到思想與情感的控制。一般人只知向外求取,感官被外間事物所牽引,沒完沒了,因而產生喜、怒、哀、樂、憂與思。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是教導世人把專注力放在自己內裡,「無欲」就是要斷絕外界物質的索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即敗壞),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即貴重物品)令人行妨(即行為不軌)。」(12)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52)

[語譯]「堵塞耳目口鼻等感官慾念的孔竅,則終身不會有憂患;開啟知識嗜欲的孔竅,則終身不可救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75)

[語譯] 「只有不追求生活奢侈享受的人,才比厚養生命的人更加高明。」

 

大乘佛教《心經》指出涅槃(即寂滅)的境界是「空」,無「色、聲、香、味、觸、法」,也即不受感官與外在事物的互動所影響;印度《瑜伽經》稱為「制感(pratyahara),是瑜伽修行的其中一種方法,即收歛感官,把身體各感官的對外作用內歛不用,使其處於「空」的狀態,目的是透過馴服外弛的感官以馴服容易擾動的心靈。老子也是指出人若把專注力放在外在的物欲享受,與外在世界千絲萬縷,這樣那個人會「心發狂」,且「終身不救」。老子提出的修煉方法就是《太乙金華宗旨》呂純陽祖師所稱為「內觀」,即向內追求,所追求者,道也。

 

世界變幻無常──印度教和佛教,甚至伊斯蘭教均指出這個世界虛幻不真實,所謂不真實,即不是永恆,是在不斷變動的情況下展現出來。印度教認為這個世界是由「幻相/自性」(Maya)化出來,梵文Maya的意思就是不真實︰「不是這個」。佛陀對此世界的評價是:「一切皆苦」,世間一切人或事物都經過「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印度最早期的《奧義書》說︰

 

「除了梵以外,一切皆邪惡。」《大森林奧義書》(III.5.1)

 

苦只是這個世界的邪惡之一,苦的根源在於邪惡。

 

在《古蘭經》中,一神(Allah/ the One God)多翻強調「今世的生活只是騙人的遊戲、騙人的享受」

 

「你們應當知道:今世生活,只是遊戲、娛樂、點綴、矜誇,以財產和子孫的富庶相爭勝;譬如時雨,使田苗滋長,農夫見了非常高興,嗣後,田苗枯槁,你看它變成黃色,繼而零落。在後世,有嚴厲的刑罰,也有從真主(Allah)發出的赦宥和喜悅;今世生活,只是騙人的享受。」(57:20)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有同樣的觀點,老子認為人生禍福無常: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58)

 

福與禍只是一頁紙的兩面,經常反覆轉變。不單禍福無常,所謂正邪、善惡也無常,老子繼續說:

 

「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58)

[語譯]「誰知道禍福的分界線呢?禍福沒有一定標準。正常的可以轉化為反常,善良也可以變成妖孽。人們對此變幻困惑不解已經久了。」

 

 

在這變幻的世界,禍福與正邪無常,故此「寵辱若驚」,人們無論是得到別人的寵愛還是侮辱,情況也是相同: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13)

 

        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以及《道德經》同樣指出,人們不應鍾情於、執取於這個變幻無常的物質世界,因為正正是這個世界令人困惑不解,令人患得患失。

 

謙虛、柔弱為最高的美德──得道者的特質──《易經》64卦中,總體而言,沒有最好的卦,也沒有最壞的卦,因為好壞與吉凶不斷變動,但唯有「謙卦」由始至終都是吉祥。中國人推崇謙厚的文化,始於《易經》的智慧,而《道德經》更有大量的篇幅指出謙厚是得道的法門,這謙厚還伴隨著柔弱。老子認為「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道德經》第9)「柔弱勝剛強」(《道德經》第36),故常常處下、處卑微,正是得道之人與世無爭,不著迷於虛幻的世界,不以強者的姿態對抗或對待任何人與事物︰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即不如適時停止)揣而銳之(即鋒芒畢露),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9)

 

「保此道者不欲盈(即不自滿)。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即除舊更新)。」

(15)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指破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指道)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2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24)

[語譯]「抬起腳根不能站立,伸開過大的步伐不能遠行;自逞己見的人,看不明白事物;自以為是的人,辨不明是非;自我誇耀的人,事業不會有成就;自高自大的人,不會長久。從道的角度來看,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可說是剩餘殘羹和附贅之瘤。人們都厭惡它,有道之人不會這樣做。」

 

「知其(喻剛強),守其(喻柔順),為天下谿(喻處於卑微)。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28)

 

「是以聖人去(指過份、極端),去(指爭勝),去(指驕縱)。」(29)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即不善),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指最高的稱譽就是沒有稱譽,不願做華美的寶玉,而要像堅硬的石頭。)(39)

 

「弱者道之用。」(40)

 

「守柔曰強。」(52)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55)

[語譯] 「過份地貪求生活享受,就會遇到災禍;欲念使精氣任性,就會逞強。強壯而盛極就會衰敗,就是因為不合於道,不合於道就會早亡。」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即方正而不倔強)廉而不劌(即鋒利而不會劃傷別人)直而不肆(正直而不會放肆)光而不耀(光明而不會刺眼)。」(58)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76)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指代替)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

 

得道之人謙虛、柔弱,但不是一個廢人,在這謙厚與柔弱中,得道之人就如天之道,處事能幹,從不棄人,且「常善救人」,對萬事萬物「利而不害」: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指水向下流),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8)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即得道)。」

(27)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

 

「天之道利而不害。」(77)

 

「天道無親,常(即幫助)善人。」(79)

 

老子在《道德經》中這樣說: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67)

 

這正是概括了得道者的特質,就是慈悲、節儉和謙虛、淳厚,這也正是古往今來,受世人傳頌的聖人的特質。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不認識他們,若對他們的生平有所認識,就會發現他們彷如一人,這一人就是老子所說的道與德。不過,願意認識他們和瞭解他們的人十分少,因為這個「道」很多人都不理解、不接受。老子在《道德經》中這樣說: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41)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70)

[語譯] 「理解我的人很少,仿傚我的人更難能可貴。聖人就像穿著粗布衣服,卻懷揣著美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