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第三章 道教︰道教三清與印度哲理

 



印度哲理

 

中國的道教並沒有一個統一、絕對的信仰體系,道教文化對天界與諸神的描述也沒有統一公認的神話與傳說,可謂各宗派的實踐自成一家一說。道教所信奉的三清道祖只是其中一個主流思想,也並不為所有道教派別傳統所認同。在歷史上中國道教教義的建構,可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只要能成為完整體系,這個體系甚至包含了大乘佛教的神話傳說。本章所論述的「三清」也只是中國道教其中一種神觀思想,也可追索至道家與道教最早期的經典 ──《道德經》和《太平經》。

 

道教所信奉的三清道祖分別掌管的三個世界,稱為三清境,即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餘天、玉清境清微天。這三清境是天界中最高的三個天界。這與印度經典《煒達》所劃分的天界有相似的地方,印度信仰認為梵是最高的主宰,其天界是最高的天界,梵文稱為Brahma LokaBrahma指梵,Loka即領域的意思。這最高的天界分為三層,即最初級的知識天界(Jnana Loka)、之上的修行天界(Tapa Loka)和最高的真理天界(Satya Loka)。此梵天三界的眾神明,一級比一級長壽,法力也一級比一級高,此三界的眾神不會像在祂們之下較低級天界的眾神明般享受歡愉,最高三界眾神的食物就是冥想,以冥想為甘露,之所以莊子說神人不用吃喝食物,只是吸風飲露,這可理解為像印度信仰,天神以冥想、呼吸為食糧。

 

這三清境在道教後來發展指為三清尊神︰玉清之主元始天尊、上清之主靈寶天尊、太清之主道德天尊,祂們是世界創造之初的大神,故稱為三清道祖。在印度信仰也有相似的發展︰最高主宰梵在後來也發展成為三大主神明︰即掌管創造的梵天(Brahma)、掌管持護的維師魯(Vishnu)、掌管毀滅的希華(Shiva)。由此三大主神而發展出很多神話傳說,也發展出很多不同的解釋。在現今科學進步下,人們發現物質的最微小單位是原子(Atom),在一個原子內含有三個次原子粒子︰(1)電子(Electron)、質子(Proton)和中子(Nucleus)。電子帶有負極(即道教所指的陰);原子帶有正極(即道教所指的陽);中子並沒有正、負極,屬於中性。

 

這即是《道德經》第42章所解說萬物生成的過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的最基本單位是由三個次原子粒子所組成,此之為何「三生萬物」,此之為何印度教解說萬物之主有三大形相,此之為何道教有三清之說。現今化學與物理學的研究均證明《道德經》與印度哲理能得到科學解釋。

 

 

〈道玉皇公〉

 

印度源自《煒達》的真正信仰不能說是多神教信仰,這有別於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諸神信仰,根據印度古老經典的理解,據學者描述,印度按經典而實行的信仰稱為單一神教、擇一神教或交換神教,即在諸多神明中存在著最高的主宰,不可見,不可知,卻確確實實地存在。認識這主宰就是至上的真理,人們選擇其中一位神明來崇拜,以代表對宇宙萬物獨一主宰的崇拜,這是正統印度教其中一個核心信仰。印度經典在頌讚一個神明的時候,總是把祂奉為至高至大,所有其他諸神都在祂之下聽其管轄和差役,這最高的神明可因應不同人的選擇而變化,並沒有任何限制,故維師魯(Vishnu)可以是在某些人中是至上的神明,如皇者般統領眾神,而希華(Shiva)在某群人中也可以是這樣成為眾神之首,所以學者稱印度的信仰為「交換神教」,雖然為首只有一,但這一在不同人中都可以有不同。

 

中國道教其中一個信仰認為玉皇公,即玉皇大帝、上帝或天公是諸神明之首,一切眾神都在祂的管轄之下,萬方眾神聽祂號令,萬事萬物都在玉皇公的掌管之下。這可說是中國一神信仰的原型,根據中國民間流傳的經典《聖源覺真經》[1],此經把中國信仰的玉皇公描述成為指導世人的精神導師,教導人們要有良好的思想與行為,祂也是最終極、最公正的判決者。這種賞善罰惡,公正判決眾生的角色,是閃族語系民族 (即今日的猶太人)對宇宙獨一神的理解,也是印度經典《煒達》在其雛形時對宇宙獨一主宰神的最原始的描述。

 

在《古蘭經》中,開首的經文就是真主(一神Allah)呼籲世人尋求祂的指導,從而走上光明正直的道路,而不是歧途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眾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報應日的主。我們只崇拜、服從祢,只求祢佑助,求祢引導我們上正路,祢所助佑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第一章 《開端》)

 

在《古蘭經》中,真主(一神Allah)也是賞善罰惡的判決者,多處經文強調一神是最終極、最優的判決者。到世界末日,眾生都要孤單地面對一神,受到一神最後的判決。天地間任何事情,無論比微塵大,還是比微塵小,都不能逃脫一神的判決。在中國民間流傳的《聖源覺真經》中,經文多處強調玉皇公賞善罰惡,判決眾生的角色,並且「不得漏毫分」︰

 

「天下分三界,由帝手判公。目視如電閃,不得漏毫分。」

《聖源覺真經》(上段經文)

 

「玉皇大帝名,人人稱天公。生平動天日,萬教皆遵從。金蘭正殿坐,總管善惡人。」《聖源覺真經》(中段經文)

 

1︰《聖源覺真經》是中國民間流傳的經典,雖然並沒有輯錄在清代大型道教叢書《道藏輯要》之內,但其經文要義有修養心性、祈福、解困、勸世、導世的功效,且是中國一神觀信仰的重要演繹,並包攬世界不同宗教在玉皇公的統領之內,可說是宏觀看世界諸宗教不可多得的經典,此經的由來、經文和註疏會列在本章最後部分附錄()之內,以供讀者認識和參考。

 

 


〈一神信仰還是多神信仰〉

 


道教在民間的發展沒有重視這一點,和廣大印度人一樣沒有考察經典而淪為多神教的崇拜,即什麼神明都拜,卻沒有獨一主宰的概念。有些道教信仰更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認為玉皇公是在諸佛之下。在印度興起的原始佛教由無神論思想,發展成為大乘佛教的多神教信仰,且極度地把人類腦袋中幻想出來的諸佛,以各式各樣的偶像崇拜,道教的發展也仿傚此一路徑,甚至把佛教的諸神體系加入了道教對各天界的構建中,道教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信仰藍圖。

 

中國華夏文化的一神信仰,除了以上帝、天公或玉皇公的型式表達以外,也有哲理的依據,有經典的解說,但從來沒有仿傚在中東地區所出現的天啟宗教,即對一神信仰的堅持。中國本土文化的一神信仰,其哲學思想與印度哲理十分相近。道教一直奉為最高、最根本的經典《道德經》所指示的最高真理就是「道」,也常常以「一」表示「道」,《道德經》第42章解釋天地的創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由道創造一,這等同於印度哲理指最高主宰梵最先創造出一體的靈,就是自身有形相的表現,從此一體的靈分出精神與物質,即《道德經》所指的「二」,即一陰一陽。印度哲理指從精神與物質再創造出三種不同的屬性,稱為「三德」(Three Gunas),此三種屬性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卻有千變萬化的組合,每個生物都有不同,這無疑就是《道德經》所指的「二生三,三生萬物」

 

此三在印度也發展成為分別由三大主神明所管轄,所以三應該是在一之下,不會是在一之上,若根據並忠實於《道德經》的解說。一些道教傳統解釋玉皇公是在三清之下,這是違背《道德經》對宇宙萬物生成的解說。此外,道教最早出現的經典,東漢時出現的《太平經》,對「三」的解說與印度哲理的解釋也十分相近,提出氣化學說︰「一」就是「元氣」;「二」就是陰陽二氣;「三」就是(1)陽氣,好生、(2)和氣,好成(即成長)(3)陰氣,好殺(即毀滅)這三種氣相當於印度哲理所指的三德,三德分別是實華(Sattva)、羅闍 Rajas 和答瑪(Tama):

 

(1)陽氣︰好生

實華

Sattva

代表光明、詳和、智慧、寧靜、自在,是一股純精神進步的力量或性質。

 

(2)和氣︰好成(即成長)

羅闍

Rajas

代表行動、衝動、刺激、半知半解、憂慮,是一種半升半跌,與外在感觀事物牽連的力量或性質。

 

(3)陰氣︰好殺(即毀滅)

答瑪

Tama

代表昏沈、黑暗、愚昧、怠惰、遏止,不自在,令人在錯誤中不去改善自己,是一種墮落的力量或性質。

 

 

        《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中國最早的道教經典,是東漢道教太平道的典籍,170卷,相傳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公元?- 200),可說是道教在《道德經》之後最早期的天啟經典。在東漢至唐代,《太平經》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是漢末太平道的主要經典,被視為傳達天命的讖書,輯入歷代《道藏》中,宋代以後逐漸為人淡忘。《太平經》詳細記載幾位修道師徒的對答,內容主張學仙修道,輔助君主,行善積德,調和陰陽,教授「守一」冥想,綜合各種道教觀念和神仙方術以治病祛邪,成為後世道教理論的基礎之一。

 

現代學者對《太平經》有不同的解讀,筆者認為《太平經》對天地宇宙的理論與印度哲理有相通的地方。其提出修道「守一」的冥想,與《道德經》所指出的是一脈相承,這也是印度經典指導修行所強調的要義。這「守一」的冥想就是一神信仰之下修道的方法與目的,印度真正修行的人絕對不會是無神論者,也絕對不會是多神信仰的膜拜者,多神信仰在印度自古以來是給沒有知識的愚昧群眾所實行的宗教信仰。他們沒有真正的知識,只能夠一生愚昧地度過,成為諸神明畜養的動物,這是印度最早期形成的經典《大森林奧義書》所告訴世人的表述,不是出自筆者的演繹︰

 

「確實,太初,此世界為大梵也。祂知道自己︰『我是梵。』因此,祂成為這一切。眾天神中,凡覺悟者,便成為祂。眾仙人也是如此,人類也是如此。確實,仙人瓦瑪提婆看到祂,進入祂,說道︰『我是萬魯(人類始祖),我是太陽!』因此,直到今天,任何人知道這樣,說道︰『我是梵。』他也就成為這一切。甚至眾天神也不能阻止他變成這樣,因為他已成為他們的真己(Atma/Self)

 

如果有人崇拜其他的神,心想︰『祂是這一位,我是另一位。』那麼,他不是知者。人對於眾天神,就像牲畜對於人。正像眾多牲畜供養人,人人供養眾天神。即使一頭牲畜被奪走,人就會不愉快,何況眾多牲畜?因此,人若知道這樣,眾天神就會不愉快。」《大森林奧義書》(I. 4.10)[2]

 

2︰《奧義書》,黃寶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部分譯名被筆者改動,例如「摩奴」(Manu),應譯為「萬魯」;「自我」應譯為「真己」,「自我」在梵文是Ahamkara,即Ego,並不是Atma Self(自己)

 

印度《瑜伽經》清楚指出瑜伽士必須敬拜自在天(Ishwara),即天地宇宙的主宰(Lord),而不是敬拜諸多神明,否則何以「守一」?在道教修行的經典《高上玉皇心印妙經》,這是道教全真派修道必誦讀的功課,也被列入歷代《道藏》之內,該經典在宋元以來廣為流傳,其中經文︰

 

「默朝上帝,一紀飛昇。」

 

這無疑是道教修道的一神信仰觀念,只是一般人沒有重視和認識,把道教定位為多神教信仰,把修道者「守一」以及冥想一神的信仰避而不談,拋之腦後,變為認同民間沒有真理,只有諸神明信仰的愚昧型態。

 

按照印度經典的教導,只有敬拜獨一主宰,才能修道成功,達到人生至上的目的︰脫離輪轉生命的巨輪,不用再受輪迴之苦,生而又死,死而又生;達到「神己合一」,即成為獨一主宰的整體,而不是分割出來的個體。自己即是梵(獨一主宰神),梵即是己,再不會是諸神明所畜養的動物,且是諸神明的主宰,眾神明反過來要聽候主宰神的命令而行事。

 

這也是伊斯蘭教信仰所指,一神(Allah)創造人類,命令世人只服從祂和崇拜祂。人類成為一神的代理人,即阿拉伯語「哈里發」(Kalifa),而不是崇拜祂的所有奴僕,包括眾神明。只崇拜一神,只服從真理,這無疑是印度經典裡所說修行者的專利。印度經典所說的人生至上目的 ︰「梵己合一」,即是道教修道成仙的目的所在,成仙就是要達到與道合一,成為永恆不朽的生命,是人之上的進昇。這是每個人的最高生存目的,印度經典清楚地說出來。在道教指導修行的經典《太乙金華宗旨》[3]中,呂純陽祖師這樣說︰「天地視人如蜉蝣,大道視天地亦泡影。」(〈元神識神章第二〉)

 

沒有修道的人,存活於天地之間只如一隻朝生歹死的水蟲,而整個天地宇宙在大道之下只是泡影,沒有實質、永恆的價值。人生存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高於天地,成為道的整體,以道看天地,天地如泡影。公元8世紀印度聖哲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曾說︰

 

「只有得到真正知識並得到解脫的人,才可真正看到此世界的虛幻。」

 

這義理與呂純陽祖師的說話一致。筆者仔細閱讀《太乙金華宗旨》,呂純陽祖師提示有關修道成仙的要訣,其義理即是印度煒丹諦哲學,其義理即在於《奧義書》。不過,由於中國歷史發展以儒釋道三教作為主導,呂純陽祖師的解說會微微地加上一些佛教修行知識作為點化,筆者並不熱衷佛教知識,但以煒丹諦哲理去理解道教的修行要旨,就完全明白其所以,且沒有文字障礙,以及數以千計層出不窮的概念與術語的障礙。

 

3︰《太乙金華宗旨》是道教修煉奇書,傳為唐代著名仙人呂洞賓所著。呂洞賓是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師從高道鍾離權,得到鍾離權親授金丹秘旨。此書最初收錄在全真派的藏經中,後來被遺忘。據傳於康熙七年(1668)由呂洞賓把此經「垂示人間」,由受法弟子屠宇崦(屠乾元)於康熙三十年(1692)訂輯,乾隆邵志琳加以訂定,嘉慶廣化子(惠覺)重新釐定,蔣元庭增刊入《道藏輯要》中。至道光十一年(1831)全真龍門派十一代傳人閔一得編輯刊行《道藏續編》,據傳所收錄的《太乙金華宗旨》最初為明代崇禎舉人陶太定刻印。《太乙金華宗旨》在民國時期受到西方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的青睞,曾翻譯成德文、英文和日文,廣受著目,最後才返回中國得到中國學者重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