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1),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2),盜賊無有。
此三者(3),以為文不足(4),故令有所屬(5):
見素抱樸(6),少私寡欲(7),絕學無憂(8)。
註釋
(1) 聖指聖賢,即有道德教化修養的人,是指中國儒家思想下的聖人。全句意思是拋棄聖賢與才智。(2) 巧,指機巧;利,指財貨。
(3) 此三者:指聖智、仁義、巧利。
(4) 文,即文飾,指外表的裝扮。
(5) 屬,即歸依、適從。
(6) 見,同於「現」;素,未染之絲;樸,未經雕琢的木或石。素、樸,均引申為純真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外表顯現質樸,內心保持純真。
(7) 全句即減少私欲。
(8) 絕學,即棄絕聖智仁義之學。
白話語譯
拋棄聖賢與才智,人民會得到百倍的利益。拋棄仁義禮教,人民將回復孝順與慈悲的本性。拋棄機巧與財貨,盜賊就自然會滅絕。以上三方面,僅僅作為外表的粉飾並不足夠,應該把這些說話落實在具體的行為上,讓人民有所適從:那就是外表顯現質樸,內心保持純真,減少私欲,棄絕聖智仁義之學,才能免除憂患。
Chapter 19
Exterminate the intelligent, discard the clever,
People will benefit a hundredfold;
Exterminate benevolence, discard morality,
People will again be filial and compassionate;
Exterminate wits, discard profit,
There will be no more thieves and bandits.
These three, being mere adornments,
are not enough.
People must have something they should follow:
Show plainness, embrace simplicity;
Have little thought of themselves and as few desires as possible;
Exterminate learning,
there will be no worries.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多處所說的聖人,是與道同在,如嬰兒般純真富生命力的人,他們純樸自然,不會說教,有別於儒家思想所認為的聖人。儒家重說教,孔子一生說教,教化世人。為何孔子要這樣做?因為當時人們已不知道什麼是仁義,國君只重世俗利益,不會以仁義治國,孔子就是竭力遊說他們以仁義道德去治理國家,在《論語》中孔子甚至說他未曾看見過有仁德的人。孔子生於春秋戰國時代,那時的中國已沒有仁義可言,故才有孔子這聖人的出現。老子的思想是叫人返回自己純潔的本性,此本性就是道,自然就是道。
儒家的道德教化沒有叫人返回純潔自然的本性,而是一套制約。若制約僵化,反過來會成為殘害人們純潔本性的工具,而中國的儒家思想正正是向著這方向發展。儒家思想自漢武帝開始成為統治者的工具,強調守好這些道德標準,卻沒有深層次讓人們知道為何要有道德,只知道不守道德就會被人藐視,於是人們外表守道德,暗地裡卻不能制止自己做惡事,因為他們只有利害的考慮,他們不知道自己純潔的本性,自自然然就行不出惡來,不用對他人謀算和防範,也不用去爭權奪利。
故《道德經》這裡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因為說教的聖人、聰明才智、仁義教化、貨財利益,都不能讓人返回純潔的本性;相反,愈是聰明有才智,就愈懂得外表裝著仁義,內裡行不義為自己獲取利益。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說一個人行善,真主不是單看其行為,也看其內裡的意圖,任何人即使可以蒙騙所有人,也不可以蒙騙真主。這可看到伊斯蘭教信仰看人們行為的深度。一般人沒有這方面的考慮,他們把道義看作是純粹人際的互動,與道無關,與最高的仲裁者真主無關,於是巧智心機就可以沒有顧慮了。
行為的意圖若出於純潔自然,無論行出來是什麼,都不會對人造成傷害。若要強守一套外在道德,內裡卻是反道德,或著重求名求利,這個遊戲,聰明人就得心應手了,愚蠢的人或沒有本事的人在這遊戲下,也難以回復純潔自然的本性。
只有返回純潔自然的本性,人們才會得到最大的利益,人們自然就會孝順和慈悲。慈就是讓別人得到快樂,悲就是減少別人的痛苦。加上沒有利害,沒有貪婪,沒有貴重財貨,也再不會有盜賊。老子認為「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和「絕巧棄利」,若只是作為外在的裝飾,即只是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這樣老子的《道德經》就只能是與儒家思想異曲同工,故《道德經》進一步說「令有所屬」,即如何去實現自然的本性。
那就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即外表顯現質樸,不求華麗,內心保持純真,清淨無塵染,減少私欲,多冥想天道自然的運作和諧,棄絕聖智仁義之學。即使外表是否被人認同是一個有德行的人,這想望也不用。這不用學習,純潔自然就是了,《道德經》說這樣才能免除憂患。一個人純潔、質樸自然,不需要任何道德制約,卻不會也不能幹出壞事來,也不用顧忌別人的毀譽。不求別人的認同與讚賞,只是過著簡樸自然的生活就是了,生活愈簡單就愈好,這樣才能夠免除繁瑣的世俗事務,以及人與人之間互相折騰所產生的憂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