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八十一章原文及中英語譯
上篇《道經》(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1);
名,可名,非常名(2)。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3)。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4);
常有,欲以觀其徼(5)。
此兩者(6),同出而異名(7),同謂之玄(8)。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9)。
註釋
(1) 第一個「道」和第三個「道」是名詞,即道理、真理。在老子的哲學體系中,「道」是先於宇宙的永恆存在和宇宙萬物的本源,「道」無處不在,永遠長存,但無法感知。第二個「道」是動詞,即「說得出」。常,即恆常不變的意思。
(2) 第一個「名」和第三個「名」是名詞,指「名稱」,即道的名稱。第二個「名」是動詞,即「叫得出」。常名,即恆常不變的名詞。
(3) 這裡的「名」是動詞,即「名叫」。
(4) 妙,微之極也,精微莫測之意。
(5) 徼(粵音叫giu3),邊際、邊界,引申為廣大無際。
(6) 兩者,指「有」與「無」。
(7) 「同出」指同出於道;「異名」,即「有」與「無」。
(8) 玄,即深黑色,此處指深微幽遠,神秘莫測,是對「有」與「無」的形容。
(9) 「眾妙之門」,一切精妙變化的總門戶。
Tao Ching (Classic of Truth) (Chapter 1 to 37)
Chapter 1
The truth that can be spoken is not the Eternal Truth.
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Eternal Name.
The Non-being is called
the beginning 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The Being is called the Mother of the whole creation.
Be always in the stage of Non-being,
so that we can observe its mystery.
Be always in the stage of Being,
so that we can observe its manifestations.
These two stages come from the Truth but differ in name.
They are both called the Mystery.
Mystery of Mysteries,
the Door of all Wonders.
《道德經》第一章即揭示宇宙的奧秘及起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即:可以描述出來的道,就不是恆常的道;可以說出來的名稱,就不是恆常的名稱。真理不能言說,只能心領神會,老子只能夠把真理勉強說出來,故此在第二十五章中,老子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參看第二十五章)
有關宇宙萬物的起源,印度教的數論派哲學(Sankhya
Philosophy)[註1]用了大量文字解說出來,而《道德經》只是用了聊聊幾句,便簡單而精要地表達出來。更奇妙的是,兩者的解說其實一致。佛教與印度教的不同在於佛教堅持「空」,空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大乘佛教《心經》[註2]中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印度教堅持「有」(Sat),但其實這只是一頁紙的兩面。印度的數論派哲學認為,獨一主宰「梵」(Brahman)是「空」,是「無」,是非任何物質的純潔意識,可以用男性的原理表示,實質是非男亦非女,由祂而創造出基本摩耶幻相(Basic
Maya),此摩耶幻相通常以女性原理來表示,由此而幻化一切物質世界與現象。「有」與「無」就如天父與地母,這只是勉強說出來的比喻,將「有」與「無」的關係人格化地描述罷了。永恆的真理在於純潔的意識,不生不滅,是「梵」的原初境界,物質世界是由梵生出地母,由地母幻變出來,有生必有滅,屬短暫的虛幻,沒有永恆價值。地母出於梵,一切最終歸回梵,只有梵才是永恆獨存。生命的另一次創造就是由梵衍生出摩耶,由摩耶的幻變創造另一個物質世界。
《道德經》第一章把這種「有」與「無」的關係表達得十分精要及清楚: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即奧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即廣大無邊,指宇宙萬物的浩瀚)。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即深微幽遠、神秘莫測)。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無」與「有」,即梵與摩耶,即印度教正統主流吠檀多派(Vedanta)[註3]權威商揭羅(Sankara,公元後788-820)根據《奧義書》所指的「上梵」與「下梵」。「上梵」是梵的無形相,梵文稱為Nirguna,「下梵」即梵有形相的一面,梵文稱為Saguna。「上梵」(Nirguna),即是《道德經》所指的「道」;「下梵」(Saguna),即是「道」的體現「德」。這種「有」與「無」的關係,《道德經》第四十章說得更清楚: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德經》所指的「道」就是每個宗教所指向的最高真理,雖然每個宗教的稱呼各有不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稱呼這個至上的實在為神、上帝、上主或天主,或所謂三位一體的神,即聖父、聖子和聖靈,這三位一體的神學建構被伊斯蘭信仰嚴正否定。[註4]
伊斯蘭教稱這至上的實在為真主或阿拉伯文「安拉」(Allah),即獨一的神,英語翻譯就是
“the One God”。先知穆罕默德(公元後570
- 632)曾說:「樂園就在母親的腳下。」這母親,也正是《道德經》此處所說:「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在「道」之下的「德」。伊斯蘭信仰所稱的安拉,既是「無」,也是「有」,正是《道德經》所指的「道」和「德」。「道」先天地而存在,由「道」顯現的「德」創造天地萬物。
中國的哲理則不會用神這概念去理解此至上的實在,儒家和道家稱之為「天道」或「太一」,墨子稱之為「天志」。中國哲理認為這是指非人格的至上實在,有別於西方宗教所指的有位格的神(Personified
God)。所謂「位格神」,或「三位一體的神」 是西方文化的基督教觀念在長期歷史以來的想法。神這概念或名稱,不是西方基督教的專利或專稱,神即印度教所指的梵,即伊斯蘭信仰所指的真主。伊斯蘭信仰的真主超越一切,故堅持:「萬物非主,唯有安拉」,即宇宙萬事萬物並非真主,真主超越萬事萬物,這明顯就是《道德經》所指的「無」,中國文化稱之為天道、天志或太一,而印度教哲理的古老經典《奧義書》也稱梵為原始的太一。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每個文化都如老子所說,勉強地把真理描述吧!
[註1]:數論派(Sankhya)是印度六大哲學宗派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派,傳說創始於公元前4至3世紀,到公元3至4世紀達到全盛,是當時佛教的最大論敵。Sankhya在梵文的意思是「數數」、「考察」,故漢譯為數論,其目的是探求世界的起源。數論派的經典被大乘佛教所沿襲,並翻譯成漢語傳入中國。
[註2]:佛教《心經》的翻譯者是唐朝玄奘法師,他於貞觀三年(公元後629年)偷渡玉門關,在貞觀五年(公元後631年)進入印度,遍歷印度諸國十餘載,受到尊崇、禮遇和供養。於貞觀十九年(公元後645年)飲譽歸來,獲得梵本佛經657部。回來後,先後翻譯的佛經共75部,《心經》是75部經中,文字和義理最精簡的一部,也最為廣傳。
[註3]:吠檀多,梵文Vedanta,意思是「吠陀的終結」;《吠陀》(Veda)是印度信仰的權威經典,《吠陀》的最後部分就是《奧義書》(Upanisads),所以「吠陀的終結」──吠檀多就是指《奧義書》的哲理。吠檀多是印度六大哲學宗派之一,其興起者就是復興及改革印度教的權威商揭羅(Sankara,公元後788-820),他是印度至今最受重視的宗教改革者和思想家。
[註4]:值得關注的,是在印度15世紀由聖人拿納克(Guru Nanak, 1469-1539)興起的錫克教,此教不拜偶像,信奉永生不可言說的獨一主宰。錫克(Sikh),旁遮普語(Punjabi)的意思是「學生」,意思指教徒就是永生獨一主宰的學生,他們學習和實踐這獨一主宰的教導。這獨一主宰就是至上的精神導師,梵文稱為Guru,意思是驅除黑暗。聖人拿納克對精神導師的定義提出了三個內涵:第一就是無形相(Nirguna),這正是《道德經》所指的「道」;第二就是美德,美善的屬性(Saguna),這正是《道德經》所指的「德」;第三就是經典裡的教導(Gurbani)
,這正是《道德經》所指的「經」。聖人拿納克對精神導師的定義正是《道德經》這三個字所概括。
在印度經典《瑜伽經》(Yoga Sutra)中,指出修行者必須要以冥想敬拜「自在天」(Iswara),即獨一的主宰,這無疑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尊道貴德」。印度聖人與權威商揭羅在《瑜伽經》的解說中,指出獨一的主宰就是超越歷史時空的導師,是所有在歷史上出現的導師之上的導師,這導師只有一,祂不忍心眾生因腐敗而墮落,祂要教導眾生,所以祂降下經典,以及歷世的導師教化眾生。在《古蘭經》中曾反覆說:「真主以慈憫為自己的責任。」(6:12及6:54)
這正是錫克教對獨一主宰的解釋,這也與道教的教義有相吻合的地方,概道教一直以來都以《道德經》為最高、最根本的經典,道教也有很多教化眾生的經典,道教也有拜師以及師徒的傳統,最高至上的神明就是精神導師太上老君。
耶穌在他身處的時代屬於隱修派別艾賽尼派(Essenes),此派也有跟隨正義導師的傳統,耶穌正是他們承傳下來的正義導師,而不是神的獨生兒子。「聖父、聖子、聖靈」這概念是以色列人自始祖亞伯拉罕以來沒有的概念,是在耶穌離開世界400年以後,羅馬天主教成立所構建的概念,所以直到現在猶太教不是否定耶穌的聖者地位,伊斯蘭信仰也不是否定耶穌的聖者地位,而是他們都同樣否定耶穌是神的兒子或獨生兒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