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二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1);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2)


音聲相和(3),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4)之事,行不言之教(5),


萬物作焉而不辭(6),


生而不有(7),為而不恃(8),功成而弗居(9)。


夫唯(10)弗居,是以不去(11)。




註釋

(1) 斯,於是、就。惡(粵音岳ngok3),指醜陋的意思。已,通「矣」,助語詞,了的意思。
(2) 傾,向的意思。
(3) 聲,指音階;音,指音階協調的音節,此處言音聲協調方可成為音樂。
(4) 處,做;無為,即順應自然,沒有一己私欲。
(5) 不言,即不用言語,或不發號施令。
(6) 作,發生、興起;辭,即始,為首的意思。
(7) 不有,不據為己有。
(8) 不恃,不自以為了不起,也不要求回報。
(9) 「弗」即不;弗居,指不居其功。
(10) 夫唯,由於,正因為。
(11) 是以,所以;不去,即不會失去。



白話語譯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於是就有醜的出現;人們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於是就有不善的出現。故此有與無一起生出,難與易一起產生,長與短一起形成,高與下互相面對,音與聲相互協調,前與後相互追隨。所以聖人做事沒有私欲,只順其自然,教化別人不用言語,讓萬物興起而不會自以為首領,讓萬物生長而不據為己有,付出了不會自以為了不起,也不要求回報,事情成功了不自以為有功勞。正因為聖人不自以為有功勞,故他的功勞不會失去。




Chapter Two


When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know beauty as beauty,

 ugly arises.


When they know good as good, evil arises.


Thus being and non-being are born together.


Difficult and easy bring about each other.


Long and short are formed together.


High and low face each other.


Notes and tones harmonize together.


Front and back follow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sages do the actionless actions, 


conduct the teaching of no words, 


let all creatures grow without showing their leadership.


They create but do not possess.


They act but do not claim any gratitude.


They succeed but do not dwell on their success.


Since they do not dwell on their success, 


their merits will never go away.






賞析與點評



    老子指出我們身處的正是一個美醜、善惡對立的世界。有美麗,故有相對的醜陋;有善良,故有相對的邪惡。如果這個世界所有人、事、物都是美麗與善良,這個世界便是完美,但我們身處的世界並不是這樣。

 

這種對立不同的關係,就好像「有」與「無」,有是從無開始,最後又復歸於無,如此循環不息。有困難,即代表也有容易,因為困難是相對於容易才會產生。只有困難,就無所謂困難;只有容易,就無所謂容易。長短、高下和前後這些相對的概念與難易這概念也是一樣。即若所有事物都是長,就無所謂長。所有事物都是高,就無所謂高,所有事物都是前,就無所謂前。聲音也是一樣,有不同的音階與音節,才能湊成樂曲。只得一個音階,就不能奏出音樂。這個物質世界,正是這樣。

 

聖人如何看待這個充滿相對概念的世界?老子說就是把自己抽離,不應投入、執著於一時一地的境況,所謂抽離、不執著,就是不要重視,即不應因此而高興,也不應因此而難過。有時候你在前,有時候你在後;有時候長,有時候短;有時候高,有時候下;有時候困難,有時候容易。反正人們在此世界不能擺脫此局面,這是物質層面的世界所無可避免,但人的精神卻可以駕御這些相對概念的左右。

 

人的精神要超出這些相對概念,故聖人處無為之事。所謂無為,就是沒有欲求,聖人做事,就是沒有欲求地去做事。無求,所以心安。有求,就會有牽掛。就好像太陽照耀天空,雨水降下大地,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運作。聖人由於沒有欲求,故不會刻意用言語施教,也不會自以為首,自恃而求名、求利、求功。就好像太陽與雨水,讓萬物自然生長與運作,沒有陽光與雨水,萬物不能生存,但萬物從來不感到自己被太陽和雨水領導或支配。聖人便是這樣,聖人完成了事情就抽身而去,不會執持不肯放下。正因為聖人有此不執取的美德,他的功勞便永遠不會離開他。因為成功就是成功,既定的成功不會變為失敗,讓後繼的人繼續成就。

 

吾人每次看到不同人、事、物有高有下,有長有短,有前有後,有好與壞等等,便想起《道德經》第二章老子的說話,人在物質世界不能擺脫此相對狀況,自己也是其中一個,唯一可做的就是精神的覺醒,不要因此羨慕、執著,或喜或悲,或自以為比別人好,或自以為不及別人。若投入此無法完美的世界,就會被物質世界所牽引。正如道教經典《太上清靜經》[1]太上老君所說: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即虛假)心,即驚其神(指專注力)。既驚其神,即著(即執著不放)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指受到污染和侮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聖人沒有求功之心,只是完成自己生命的責任,無論結果是怎麼樣,根本不會想到功勞是去或不去。

 

 

[1]《太上清靜經》,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道教稱太上老君西遊崑崙山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經仙人轉傳傳授,葛玄筆錄而傳世。學者推斷此經出於六朝或唐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