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道德經》第七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

以其不自生(1),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2),

外其身(3)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4)?


故能成其私(5)。






註釋

(1) 以,即因為。不自生,即不自營求生,即無私。
(2) 後其身,即把自己放在後面。
(3) 外其身,即把自己置之度外。
(4) 無私,即無我。邪是助語詞,即耶,表示疑問語氣。
(5) 成其私,即成就自己。





白話語譯

    天與地長久地存在。天與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地存在,正是因為天與地不為自己而存在,故此能夠長久地存在。同樣聖人把自己個人放在最後,反而得到眾人的推崇。聖人把自己個人置之度外,反而能夠讓自己存活。不是正因為他們沒有私心嗎?所以這樣才能夠成就自己。






Chapter 7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re enduring.

The reason for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can be enduring 

Is that they do not exist for themselves.

Thus they can be long-lived.

Therefore, the sage puts his body last and it will come first.

Regard it as extraneous and it will be preserved.

Is it not due to his unselfishness

That is how he can achieve his ultimate goal?





賞析與點評



    天長地久,這是指天與地的壽命都比人長久,但不是指永遠長存。天與地都是從「有」而生,凡有形相的受造物都會有終結,只有永恆的道,那「無」,那天地之始,才沒有終結。天地的壽命比人長久得多,故在人一生不過百年的壽命中,天與地就好像永恆一樣。本章指出天地之所以長久存在,正是因為沒有為自己而存在,它們的存在正是維繫著萬物的存在,沒有天地,也沒有萬物。眾生只為自己而存在,故此個體的生命都是短暫,一個個體的死亡,接著就是另一個個體的出現,所謂方死方生,對天地萬物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同樣道理,一個狹小的自我只為自己而生存,他的價值意義也僅在於自己,故他的壽命不可能如天地般長久,他甚至必須要死亡,以免長久佔去後來出生者的生存空間與資源,這正是人類面對的局面。人人長壽,老而不死,反而製造社會問題,社會何來有龐大的資源供養為數愈來愈多的老年人?人不能夠長生,天地卻不能不長生。

    聖人與眾生不同,聖人不是為自己而生存,聖人把自己個我的需要放在最後,聖人的存在就是為了施惠眾生,禪宗六祖惠能的名字就是施惠眾生的意思,其存在的意義就如天地一般。假如這個世界沒有聖人出現,眾生的精神層面就不能被教化和提升,眾生就只能為自己狹小的個我而生存,而不會意識到每個個我靈魂都可以與天地長存,甚至比天地更要長久,因為精神層面不是物質,屬於「無」,就是永恆的道,聖人就是要教導世人,向世人示範如何把個我擴展至永恆的道,印度文化認為這是人生最大的意義和目的。

    這也是孔子所認為的最大意義和目的,只是中國的文化與經典沒有像印度文化說明得那麼詳細,孔子在《論語》中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中國文化所謂的天人合一,就是把個我與天道合一,這是指精神層面,不是指人的身體,故此聖人「後其身」、「外其身」,因為身體不可能與天道長存,身體總有消亡的一天,但精神卻可以。聖人的存在不是為自己,聖人肉身的短暫示現是要教化世人把精神擴展、提升,聖人的無私令到自己的存在價值關乎眾生的福祉,即使肉身不存在,但卻精神長存,且受到眾生一代一代的記念。故此本章《道德經》最後一句說:「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一個「私」是指「自私」,第二個「私」是指「最終目的」。

    聖人因為不自私,故能達到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精神與道常存,這不只是個我的精神,而是開導眾生的精神,這即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所說:佛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佛。一念迷時,佛就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就是佛!當人們執迷時,他就是凡夫眾生;當他覺醒明白自己的佛性(自性),即「道」,他就是佛。禪宗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