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道德經》第十六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六章


致虛極(1),守靜篤(2)。

萬物並作(3),吾以觀復(4)。

夫物芸芸(5),各復歸其根(6)。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7)。

復命曰常(8),知常曰明(9)。

不知常,妄作凶(10)。

知常容(11),容乃公(12),公乃全(13),全乃天(14),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15)。





註釋

(1) 致,即推致,達到;虛,即內心清淨;極,即極度、頂點。
(2) 守靜,即去除煩擾,使內心靜默;篤,即深、厚。
(3) 並,一起;作,生長、變化。
(4) 吾,即我;以,即能;觀,觀察;復,往返循環。
(5) 夫,發語詞;物,萬物;芸芸,繁盛眾多之貌。
(6) 根,宇宙的根本、本源。
(7) 復,即復歸;命,本性。
(8) 常,即常道,萬物變化中的永恆規律。
(9) 明,即明哲,指通曉萬物變化的法則。
(10) 妄,指任意;凶,指災禍。
(11) 容,指包容、寬容。
(12) 公,指公正、公平。
(13) 全,指周全,遍周。
(14) 天,指大自然的法則。
(15) 沒,通歿;沒身,指終身至死;殆,即危險。



白話語譯

       達到內心極至的清淨,保持內心最深處的靜默。萬物一起蓬勃生長,我能觀看萬物的循環往返。萬物繁盛眾多,都各自返回自身的本源。回復到自身的本源叫做靜,這就是回復自身的本性。回復本性即那永恆不變的常道,知道常道就是通曉萬物變化的法則。不知道常道而任意妄為,只會帶來災禍。知道常道就能夠包容一切。能夠包容一切,就能夠大公無私。能夠大公無私,就能夠顧及周全。能夠顧及周全,就能夠合乎大自然的法則。能夠合乎大自然的法則,才能合乎道。只有合乎道,才能持久,終身免於危難。




Chapter 16


Attain the ultimate emptiness.

Hold firmly to tranquility.

All creatures rise together.

I can watch their return.

The teeming creatures, each returns to its root.

Returning to its root is called tranquility.

This means returning to one’s nature.

Returning to one’s nature is called constancy.

Knowing constancy is called clarity.

Not knowing constancy, 
act recklessly will cause disasters.

Knowing constancy can have tolerance.

By having tolerance, one can have impartiality.

By having impartiality, one can be all-around.

To be all-around is the universal law.

The universal law is the Truth.

The Truth is eternal.

One will have no danger in his whole life by abiding in the Truth.





賞析與點評


    「致虛極,守靜篤」,這是與道合一的境界,即第10章所說「載營魄抱一」。如何「抱一」?就是要達到內心極至的清淨,保持內心最深處的靜默。道已存在於每個人內心的深處,只要人們能夠把自己內裡一切不屬於道的世間人、事、物一一倒空,在靜默中體驗道在心中,即對應第14章所說道雖然不能看見、聽見或觸摸,卻能夠從心靈中體驗道的存在。如何從心靈中體驗?就是「致虛極,守靜篤」,這正是一切修行所需要的靜坐、禪坐、靜觀及冥想的境界。人們把思慮、雜念去除,並且能夠控制思維,或讓思維靜止,這種精神上虛靜的狀態,就是與道合一同在,道就在心中。

       道常常在心中,便能夠以清淨的心觀察一切事物,看到萬物的生成發展,萬物繁盛眾多,都是循環往返,各自返回自身的本源。這個本源就像一株樹的根部,樹不能夠沒有根,否則便會枯萎,沒有生命。同樣,萬物的生存也不能夠脫離本源,這個萬物的本源就是道。人們在靜默當中,才能領悟萬物的本源,故「歸根曰靜,是謂復命」。這個本源就是命,命即本性的意思,也是佛教禪宗所說的佛性、自性,也是印度吠檀多哲學所說的「真我」(Self)[註1]。真我就是體驗道與我合一同在,即「梵我合一」,印度哲學信仰的梵(Brahman),即《道德經》所指的道:道就是我,我就是道,這就是本性(命),這就是本源(根),也是永恆不變的道,故稱為「常」,即恆常的道。

       這常道就是自然的法則,永恆不變,一切的變化都只是外在物質形態的變化,隱藏在當中的道卻永恆不變。明瞭此知識,就是一個開悟的人,故「知常曰明」。這個開悟就是得道,或稱為成佛。得道或成佛是指心靈的開悟,心靈的轉化,但外在還是一個活生生的平常人,不是成仙不在人間,或成了一尊佛像。儘管外在還是一個平常人,但他的行為表現與沒有道的人,完全不同。不明白「道」的人,他們不是按自然的法則作事,而是任意自為,《道德經》警戒凡衝動、任意行事者,必然帶來災禍。相反,按道行事的人,一生都不會有災禍。

       明白道的人,他們懂得包容、寬容,不會自以為是,而且能夠處事公平、公正。因為道正是第7章所說「無私」、「外其身」、「後其身」,沒有一己的私我,就能夠周全、周遍,正如道遍在於萬物,就好像天一樣廣博,這就是道。這道恆久不變,是萬物的本源,回歸本源,必定終身不會有禍患。




註1:吠檀多哲學是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之一,吠檀多(Vedanta)梵文意思是吠陀的終結,《吠陀》(Veda)是印度聖典,《吠陀》的最後部分就是《奧義書》(Upanishad),《奧義書》就是解釋《吠陀》的哲理,主題闡述「梵我合一」,即「真我」,梵文稱為Atma。人們若明瞭其真我,便明白存在的意義:我即是梵,梵即是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