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道德經》第十一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一章


三十輻(1),共一轂(2),當其無(3),有車之用。

埏埴(4)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5),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6),無之以為用(7)。





註釋
(1) 輻,車輪的輻條。古時車輪有三十根輻條,以取法於一月三十天之數。
(2) 共,同「拱」,環繞、支撐的意思。轂,粵音谷(guk1),車輪中心有圓孔的圓木,四周插輻條,中間空的地方置車軸。
(3) 其,指轂。無,指轂中間空的地方。
(4) 埏埴,用水混和土為埏,埴為黏土;本指以水混和泥土,此處指和合黏土製陶器。
(5) 牖,粵音友(jau5),即門和窗。
(6) 利,即便利。
(7) 用,作用。





白話語譯

       三十根輻條集中按放在有孔的圓木上,由於有圓木中空的地方,才能起到車輪轉動的作用。混和水與黏土製作陶器,由於陶器內有中空的地方,才能起到器皿盛物的作用。開鑿門和窗建造房屋,由於有了房子中空的地方,才起到房子住人的作用。實物──「有」之所以給人便利,是由於虛空──「無」發揮了作用。







Chapter 11


Thirty spokes join in one hub.

In its emptiness,

 ther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cart.

Knead clay to make a container.

In its emptiness,

 ther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container.

Cut out doors and windows to make a room.

In its emptiness,

 ther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room.

Thus what we gain is something solid, 

yet it is by virtue of emptiness 

that the solid can be put to use.






賞析與點評


        此章談到有與無的關係:「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與無要互相配合,物質對人類世界才能產生作用。我們肉眼所可見與不可見的物質,都需要一個空間,沒有空間,所有生命也難以存在。空間的重要性,往往被人們忽略。人們慣常要「有」,有得愈多愈好,很少察覺到要「無」。「無」是很重要的元素,讓物質起作用,中國人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全都是「有」的物質,中國人認為整個世界就是由這五種元素所形成。中國人沒有著重「無」,因為「無」並非屬於物質,但《道德經》在這裡卻指出物質要靠空間的存在才能起作用:車輪的圓木沒有空間,無法成為車輪轉動;陶器沒有留下空間,無法盛載任何東西;居室沒有空間,無法安放家具及讓人居住。

        《道德經》把空間的概念提出來,這是中國精神文化的躍進,而印度的精神文化一開始已注意到空間的重要性,印度文化認為整個世界是由五大元素所組成,即:地(土)、水、火、風、空,空就是空間。這個物質世界的形成,不能沒有空間這元素,這正是《道德經》在這裡所指出。

        有與無的關係是相輔相成,不能偏執某一面──全有或全無,即使人類的思維也是一樣。現在人們普遍知道靜坐冥想或參禪,對保持身心健康與平衡益處很多,更重要是一種精神修煉。禪宗六祖惠能的謁:「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直指出「空」這個概念,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這樣說:「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自性就是佛性,佛就是覺悟,就是人的覺悟性,能生出智慧,這是純精神層面,沒有物質,也不是靠什麼法門就可以得到,人們若能領悟到自己的本性,便有智慧。

        有些人以為靜坐冥想就是什麼都不想,這就是空的境界,六祖惠能說了「自性真空」後立刻指出:「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六祖惠能教導人們靜坐不是只是什麼也不想,此為「空心靜坐」;他繼續說:「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壇經》〈般若品第二〉)

       這裡說出在「空」中才能容納「有」,有與無在思維層面也是互相配合,常常什麼也不想,不是佛教所指的般若智慧,只有愚昧的人才什麼也不想,佛教的般若智慧是思想得非常清晰透徹。六祖惠能繼續說:「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六祖惠能繼續說:「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壇經》〈般若品第二〉)

      

佛教的般若智慧就是能夠靜心地好好思考,靜就是空,在靜中,在空中就能思考得更好。道教崇尚「清靜」也是這意思,不單指「清」即沒有污染,還要「靜」,這「靜」就是「空。」這正好像《道德經》所說有與無的關係,空間能容納萬物,兩者互相配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