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三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三章


不尚賢(1),使民不爭;


不貴(2)難得之貨(3),使民不為盜;


不見(4)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5)聖人之治,


虛其心(6),實其腹,弱其志(7),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8)不敢為也。


為無為(9),則無不治。




註釋

(1) 尚賢:崇尚賢人。
(2) 貴:重視
(3) 難得之貨:貴重財物
(4) 見,通「現」,即顯露、炫耀。
(5) 是以:因此
(6) 虛其心:使人民內心清淨。
(7) 志:欲望與野心
(8) 智者:運用巧智心機,自以為聰明的人。
(9) 無為:沒有自我與私欲;為無為,即行事沒有自我與私欲,順乎自然。



白話語譯

    不崇尚賢才,使民眾不爭奪別人的讚賞和名聲。不重視貴重的財物,使民眾不去偷竊這些財物。不炫耀欲念,使民眾內心不亂。因此有道的人治理天下,使人民內心清淨,使人民生活安飽,減少人民的野心與欲念,增強人民的體格。常使人民沒有詭詐與欲念,使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不敢有所作為。若行事只順應天道,沒有自我與私欲,則天下事情沒有不能治理的了。






Chapter Three



Do not glorify the achievers, 


so that people will not squabble.


Do not treasure precious goods, 


so that people will not become thieves.


Do not show what is desirable, 


so that people’s heart will not be disturbed.


Thus the sage governing people,


Purify their hearts,


Fill their bellies,


Weaken their ambitions,


Strengthen their bones.


Always keep people innocent of worldly knowledge 

and free from desires, 


so that the clever dare not act.


Act without actions,


nothing will not be well-governed.






賞析及點評


    《道德經》談道與德,道就是真理,德就是真理的表現。道與德,在個人,可以修心養性;在社會,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經濟,可以使每個人有飽足的生活;在政治,以道與德管治天下,天下將太平。《道德經》第三章,文字雖少,卻說出個人、社會、經濟與政治幾個層面。

    《道德經》說出的真理,是智慧,但這個智慧並不是世俗求名、求利、求功、求成、求得的智慧,這是《道德經》所說所謂智者想要做的事情。智者以為向世間獲取、佔有愈多利益就愈好,但其實一個人要安樂生活,他不需要佔有很多的東西,只要能有飽足的生活和強健的體魄便足夠。

    一個人最需要的是道與德,道遍在天下,惠及天下,每個人都可以安穩於道,而不需要向外爭奪。道不是貴重財物,人們不用去偷去搶,道不是物質,不會朽壞。這裡《道德經》所說的「無知無欲」就是沒有奪取物質的知識與欲望,這正好與西方崇尚高度物質文明背道而馳。綜觀世界歷史,正是西方物質文明高度發展,自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人們開始大量生產,禍延至今日仍然對大自然不斷大肆開發及破壞,繼而帝國主義的興起,種種侵略行為引發世界大戰,人們喪失了道,以大量物質豐富自己的生活,縱情享樂,不求道,不求德,只求享樂,使整個社會形成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和沒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盡力維護自己的利益,甚至盡可能要增多。沒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愈求愈失望,人與人之間互相對立,這種對立關係源於人們失去了道,在個人、社會、經濟、政治各層面互相對立,或以詭詐互相欺騙求利。

    故此老子認為最理想的社會是每個人有溫飽的生活,有健康的身體,對物質財富沒有過份的欲求。沒有人需要為非作歹,每個人的心都是寧靜,不過分向外求取,人們不需要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吸引人,或去獲取什麼什麼。老子所指的聖人,就是得道之人,他們行事如道般沒有為一己私欲刻意有所作為,這就是「為無為」,沒有私欲的管治,使道運行於天下,那麼就沒有什麼不能夠治理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