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

第二章印度教︰煒丹諦派──主導印度教正統哲理

 



煒丹諦派──主導印度正統哲理

 

煒丹諦(Vedanta),梵文的意思為「煒達的終結」,它由Vedaanta兩字組合而成,Veda即煒達,而anta即如英語的end,即終結之意。《奧義書》被稱為煒丹諦,因為它是組成《煒達》的結尾部分(參看本章〈《煒達》組成〉),同時指出《奧義書》是《煒達》思想的精華,即《煒達》的目的可見於《奧義書》,將《奧義書》視為其根本經典的哲學宗派稱為煒丹諦。

 

彌曼沙派和煒丹諦派皆忠於《煒達》的權威,認為《煒達》為至上的知識,所不同者是彌曼沙派認為《煒達》中祭祀儀式是最為重要的部分,而煒丹諦派則尋求《煒達》的哲理部分。彌漫沙派認為要達到人生的解脫,就是要克盡人生的職責和義務,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義務就是舉行祭祀,而祭祀本身有其神秘的力量及目的。這一信仰是公元8世紀煒丹諦派興起者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 公元788-820)所力圖否定,生格拉認為只有真正的知識才可以使人脫離輪迴的網羅,遵循宗教禮儀和祭祀,並不能使人獲得生命的至上目標,因為一切行為與「無知」沒有衝突,所有人都在無明幻相的網羅之中,祭祀與天堂、地獄只是無明幻相的種種狀態。只有透過「梵」(Brahman)與「真己」(Atman/Self)的知識,才可以使人得到生命最終的解脫(逍遙自在)。生格拉曾與彌漫沙派傳人曼陀納.彌室羅(Mandana Mishra, 公元675-725)進行激烈的辯論,最後生格拉說服曼陀納.彌室羅放棄彌漫沙派哲理,出家成為煒丹諦派的宣導者。

 

 煒丹諦作為一個哲學派別,約出現於公元1世紀左右,當時一位名叫跋達羅衍那(Badarayana)的哲學家編寫一部《煒丹諦經》(Vedanta-sutra),闡述並發揮《奧義書》的中心思想──梵己合一的理論。《煒丹諦經》後來又被稱為《梵經》(Brahma-sutra),成為煒丹諦派的基本經典,現存的《梵經》滲雜了後人增補的成份,約成型於公元4世紀,生格拉曾為《梵經》作了註解。

 

煒丹諦派的興起,始於公元8世紀生格拉的倡導,生格拉就是煒丹諦派的第一祖,所以被稱為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Adi 就是第一、元始的意思,Archarya 就是師尊的意思。從生格拉第一祖開始至今還承傳不絕,生格拉師尊及其傳人均被稱為Jagadguru,即全宇宙的師尊,蓋煒丹諦哲學所述的真理是全世界、全宇宙的真理,終極實相(Ultimate Reality),超越一切宗教信仰之上。

 


煒丹諦三經〉

 

煒丹諦派的根本經典有三部,即《奧義書》、《梵經》和《薄伽梵歌》,合稱煒丹諦「三經」。「三經」闡述同一哲理,分別代表煒丹諦哲學思想的不同發展階段。《奧義書》提出「梵己一如」的理論,是形成階段;《薄伽梵歌》繼承這一理論,是《奧義書》的精華,是發展階段;最後《梵經》發揮這一理論,完善煒丹諦學說,標示著成熟階段。

 

《薄伽梵歌》又譯《世尊歌》,此書原屬史詩《瑪哈巴羅多》(Mahabharata)第六篇〈毗濕瑪篇〉(Bheeshma Parva),分18章,共700頌,大約成書於公元前5世紀,作者是廣博仙人,又稱毗耶沙(Vyasa),也就是史詩的作者。《薄伽梵歌》繼承了《奧義書》關於最高梵的學說,最高梵是絕對的真理、惟一無二,與內在的真己同一,只能從內心去體會,不能用語言文字去描述。《薄伽梵歌》認為絕對的梵既有無形相的一面(Nirguna) ──無極,也有其形相的一面(Saguna),即作為被人格化般描述的神和自在天(主宰)。梵、神、自在天,三者是同一真理的異名。神即最高「真己」,既與梵同一,又住在人們的心中作為一個靜觀者的意識。公元8世紀生格拉把《薄伽梵歌》普及民間,並為《薄伽梵歌》作了註釋,民間主要靠誦讀《薄伽梵歌》以認識《奧義書》的真理。在《薄伽梵歌》中所引述的哲學思想,只有數論派哲學(Sankhya),數論派哲學與《奧義書》以及煒丹諦哲學同出一轅。

 

《梵經》由555條格言式的短句組成,共分四章︰

 

l  第一章指出梵是至上的實在,所有《煒達》典籍皆以梵為其目的;

l  第二章提出批評者的反對意見,並指出其批評站不住腳;

l  第三章教導獲取梵的方法,即破除無明,達到梵己合一;

l  第四章討論梵知識的成果。

 

該經書本身晦澀難懂,以致後代大多數煒丹諦哲學家各按各自的理解對它進行注釋,生格拉(Shankara公元788-820)的注釋是這些注釋中最權威的作品。

 

公元8世紀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是煒丹諦派的集大成者、興起者,他是印度至今最受重視的宗教改革者及思想家,也可稱為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這是學術界對生格拉的高度評價。煒丹諦派不是生格拉所創作的思想,而是他把《奧義書》的真理最真確、簡明地闡述出來,他對印度經典的註釋和有關煒丹諦哲理的著作,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人可以超越他,時至今日,人們要認識《奧義書》哲理,必定要看生格拉的註釋和著作。

 

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在他的著作《辨智冠玉》(Vivekchudamani)580段詩句中最後部分說明,其著述目的是要用最清楚、明白的文字表達煒丹諦真理,目的是要讓人們容易明白,不會誤解入迷途。事實上,元首生格拉師尊還有其他詩頌都是清楚、簡單地表述煒丹諦真理,毫不像其他宗教深奧難懂的經書,煒丹諦哲理絕對不會讓人走入迷宮,而是把迷宮打碎。

 

 

煒丹諦不二論〉

 

生格拉繼承了煒丹諦派學者喬荼波陀(Gaudapada)的「不二論」傳統。印度傳統上認為喬荼波陀是生格拉的祖師,是生格拉的老師喬頻陀(Govinda)的老師。喬荼波陀的生平不詳,只有一些傳說。「不二論」認為梵是世界的最高原理,超越時間、空間、一切概念與範疇,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也是不可思議的絕對實在,而「己」則是一種相對的、經驗的實在。「梵」與「己」在形相上雖然不同,但本質上完全一致,猶如瓶中的小虛空與瓶外的大虛空本質上完全相同。由於煒丹諦派特別強調「梵」、「己」同一不二,故稱此學說為「不二論」。

 

煒丹諦派的哲學理論影響深遠,流傳廣泛,其主要理論至今還影響著佔印度總人口70%的印度教徒,是印度教的正統主導思想,而生格拉正是煒丹諦派最具權威的思想家。生格拉與佛陀一樣,所關心的是人類脫離痛苦與束縛的問題,而不是宗教上的儀式崇拜,他所探討的是絕對觀念的梵與個體靈魂的我(自己)之間的關係。生格拉被後世評為「假面的佛教徒」,筆者認為是大佛教主義的偏見,即使早期佛教時代佛陀本人的修行,也可從《奧義書》中找到相似的地方。佛陀的思想屬於非正統的順世論派,正是生格拉要去除此錯誤思想,返回真理的源頭,不像佛陀的後人對真理作諸多百般的猜想和描述。筆者認為生格拉比佛陀的精神境界更高,才可以看到佛教的錯誤思想,毫不客氣地、清楚地指出來。一般人都在佛陀之下,所以看不見,也不敢承認佛陀的錯誤。

 

生格拉是首位確立不二論的偉大思想家,不二論的哲學源頭來自《奧義書》梵己同一的思想。在《奧義書》中早有一些名句指出此思想,例如:

 

「此我即是梵」(ayam atma brahma)

「那個即是你」(tat tvam asi)

「這是它」(Etad vai Tat)

「我是梵」(Aham Brahmasmi)

 

 


〈此世界是梵的夢境〉

 

生格拉認為梵通過一種幻力,梵文稱為瑪耶(Maya),而創造了世界,此幻力是現實世界的真正「種子」。瑪耶的意思即是:不是(ma)那個(ya),它是宇宙獨一主宰即梵不可思議力量的呈現,它遮蔽了真實並投射出非真實。遮蔽的力量稱為avarana ,而投射的力量稱為viksepa,例如一個苦力誤以為自己是皇帝,那是因為他真正的身分被瑪耶所遮蔽,而被瑪耶投射出皇帝這虛假的身分。此世界是瑪耶以遮蔽的力量及投射的力量創造出來,一方面瑪耶遮蔽了宇宙無所不在的梵在萬事萬物中,另一方面瑪耶投射出萬事萬物的不同形相與特質,此世界在本質來說是虛幻不真實,只有梵才是真實的存在,但人們被「無(Ignorance/ Darkness)即無知或瑪耶(Maya)所蒙蔽,他們不能覺知梵的存在,誤以為自己所接觸的世界是真實的。在生格拉其中一首詩(Sri Dakshinamurthi Stotram)中,指出此世界是造物主「梵」幻化出來的夢境,夢境不是真實,就像人們睡覺時在大腦中經驗到的一切,好像是身體外部所見周圍的事物,醒來後夢境中的所有人及事物都不會存在,只是從自己的大腦中發生。

 

生格拉從而提出,梵看上去有兩個:即上梵與下梵。上梵是真實的存在,下梵是人們受瑪耶所影響而對上梵的觀察,似乎有屬性、有差別、有男、有女,還有神靈、天界。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虛幻。此即《奧義書》認為梵與己是同一的,因為梵有真假之分,所以己也有真假之分。真梵不可知、無形無相、絕對同一,它通過幻力(瑪耶)變現出眾多不同的形相,從而由不可知、不可見、不可觸,變為無數幻相的宇宙萬有,即假梵。同樣,我也有分真假,真己是不變之我,稱為阿特曼(Atma),它等同於真梵,即不變之我、宇宙的本體,為自在之體(真己)。假我即世間小我、宇宙大我(Ahamkara/ Ego)、個體靈魂(Jiva),為真己之幻相。

 

 

〈逍遙自在之道〉

 

生格拉繼承《奧義書》的傳統,他認為所謂解脫,即逍遙自在,就是要消除無明(無知與黑暗),認識下梵的虛幻性,真正的自己(Self)就是上梵,上梵或稱真梵與真己同一。生格拉認為要悟證「梵己同一」的真理,必須要獲得真己的知識(Self-knowledge),即真實的知識(jnana),從而獲得解脫(moksha) ──逍遙自在,即尋回自己的恆常本質,回歸真實的存在,永恆的國度,不再經歷輪迴生命的過程,因為目的已達到。輪迴是過程,是讓人去經驗,目的是脫離輪迴,到達永恆真實的國度。生格拉認為真己的知識可使人在生前即獲得解脫,這種生前解脫者稱為有身解脫者(jivan-mukta),對他來說,他的存在只因肉體仍存活著。待剩餘的業力燒盡以後,即肉體死亡時,他稱為無身解脫者(videha-mukta),到達永恆、真實、自在的世界,不用再輪迴。當獲得解脫之時,靈魂不再受苦,因為靈魂從此明瞭它與梵無所差別,對此虛幻的世界再沒有任何欲求,《奧義書》這樣描述:

 

「當棲止於心中的一切欲求消失之時,朽則將成為不朽,且於此達到梵。」

《大森林奧義書》(4.4.7)/《伽陀奧義書》(11.3.14)

 

梵文稱「解脫」為moksha,意即從捆綁中解放出來,即中國文化所指「逍遙自在」,在印度哲學中代表「寂靜」、「安祥」、「和平」的境界,也代表「不死」。根據生格拉的意思,解脫就是從反覆生死的輪迴中脫離出來。生格拉在他的著作《示教千則》(Upadesasahasri, 1.3-4)這樣描述輪迴的本質:

 

「業與身體結合時,喜愛討厭兩相起;隨之貪欲憎惡生,諸種行為也引發。」

「善業惡業由此生,無知之人再結合;猶如車輪之輪迴,永久強烈地流轉。」

 

生格拉認為輪迴的原因是無明,即無知,沒有真己的知識,誤以為真己(Atma)就是這個身體,即諸感覺器官與心理活動。人們不知道自己就是Atma,就是梵,於是產生欲望,由欲望而產生各種行為,惡業令人受苦,善業令人得到短暫的快樂。但此世間的快樂均伴隨悲苦與邪惡,就如一個銀幣的正、反兩面,帶有身體與無知活在此虛幻的世界就是一個翻轉銀幣正、反面的過程。若能獲得梵己的知識,便能斷滅一切欲望,悟出真己,即真正的精神根源。生格拉在他的詩頌《示教千則》(17.59)中這樣說︰

 

「我不生、不滅、不死,不老、無畏、一切知(All-knowing)

一切見者得清靜,悟得此者不再生。」

 

生格拉重視知識,他認為獲取真己的知識才是解脫之道,通過有道德的生活、崇拜、苦行和冥想,只是準備階段,淨化身心,使人在靈性上有資格學習真己的知識。沒有真己的知識,所有的準備功夫都不能使人到達目的地。故此生格拉所提出的解脫之道又稱為「知識瑜伽」(jnana-yoga)。生格拉認為當一個人修行至身心淨化,沒有貪嗔等欲念,明確道德正法,這人便可獲得「梵己」的知識,得到真正生命的解脫──逍遙自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