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第二章印度教︰虔愛派運動興起

 


〈虔愛派運動興起〉

 

虔愛,梵文稱為Bhakti,指在信仰上對神的敬愛。中文或譯作「虔信」,但筆者認為這樣翻譯不能完全表達其意思,因為Bhakti的重心是「愛」,而不是「信」,不是基督教所指「因信稱義」,而是「因愛神而稱義」。中國文化很難想像愛神是什麼,中國人只能愛人、愛物,很少談及愛神、愛天或愛道,但印度的宗教信仰在經歷了1400多年佛教無神論和滿天神佛的洗禮以後,卻反過來興起了虔愛主神明的運動。在這虔愛運動中,產生了多個派別,他們對自己所選定的神明,以最大的虔愛實踐他們的信仰。


虔愛派運動的雛型始於公元7世紀以後,在印度南部湧現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流派。那時在泰米爾地區有兩個由民間詩人和印度教聖人組成的派別,鼓吹虔愛思想,一派信奉維師魯(Vishnu),另一派信奉希華(Shiva)。兩派的成員大多是印度教行吟遊方僧人,在印度大地上邊走邊唱,到處傳播印度教的聖典、教義與神話故事。他們所傳播的教義是主張信徒們不必進行嚴格的苦行和繁瑣的祭祀,也不是一定要學習高深的宗教思想和哲理,只要內心對神虔誠崇拜,在日常生活中忠誠於神,就可以獲得生命的解脫。在印度南方,他們把這種虔愛思想用泰米爾語編成詩歌,配上曲調,所到之處,反覆傳唱。在一些廟會上,他們還以戲劇、舞蹈形式進行表演,使虔愛思想在民眾中產生很大的回響,為日後虔愛派運動發展打下了基礎。

 

        公元10世紀以後,伊斯蘭教伴隨外族統治者的入侵而變得強大,在蘇非主義──虔愛真主的影響下,蘇非派也在印度萌芽。蘇非派代表穆斯林下層民眾的思想和情感,反對正統伊斯蘭教掌權者的操控,鼓吹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和友愛的思想(這正是先知穆罕默德所提倡),對印度教的改革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從公元11世紀開始興起印度虔愛派改革運動,至公元17世紀,聲勢愈來愈浩大,蔓延整個南亞次大陸。

 

虔愛派運動的重要思想家是公元12世紀的拉瑪努闍(Ramanuja, 1071-1137) ,他也是印度煒丹諦學派重要的思想家。他強調獨一主宰「梵」的真確、實在,並不是一個概念或思想而已,人與神的關係是永恆的主與僕的關係,「梵我合一」即回歸真主,能享受梵的一切屬性,卻不會擁有梵的無限力量,這觀點其實是印度經典《梵經》最後(4.4.21)所指出。

 

「由於(聖典中存在這樣一種)標記,(即解脫的個我)(在關於)享受(方面與主宰神)相等,因此(解脫的個我的自在力不是無限的)。」《梵經》(4.4.21)[8]

 

8︰姚衛群編譯,《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商務印刷館,2003(北京),第356頁。

 

        拉瑪努闍標舉虔誠信仰,認為一個人在思想和行動上忠實虔誠,比種姓出身更為重要,他倡議印度廟宇應該開放給所有種姓人士前來參拜。只有通過對神的無限虔誠的信愛,才能使個人靈魂與梵(主宰神)合一。他大力宣揚神的無限仁慈與公正,各人的靈魂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無分種姓高低,只要對神虔敬,都可得到神的眷顧和護佑,最終達到人生的解脫。拉瑪努闍的思想成為虔愛派運動的巨大動力,在這運動中產生了多個派別,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有以下︰

 

 

 〈拉瑪派〉

 

該派是印度教中信徒最多、影響最廣的一派,產生於14世紀末,主要流行於北印度地區,始創人是拉瑪努闍第五代弟子拉瑪蘭陀(Ramananda, 1400-1470)。拉瑪蘭陀起初是拉瑪努闍派的信徒,後脫離此派,提出自己的宗教主張。他到印度各地宣揚,印度史詩《拉瑪衍那》[9]中的主角拉瑪(Rama)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9︰《拉瑪衍那》,梵語Ramayana,意思是「拉瑪歷險記」,是印度兩大史詩之一,另一部是《瑪哈巴羅多》(Mahabharata)。《拉瑪衍那》的作者是詩人蟻垤(Valmiki),共分為7章,24,000對對句,內容主要講述拘薩羅國(Kosala)王子拉瑪(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學者推斷《拉瑪衍那》最早成書於公元前300年,其確實所描述的年代可能十分久遠,比《瑪哈巴羅多》所指的年代還要古遠。以往人們一般認這兩部史詩只是神話故事,但透過近年的考古發掘和衛星圖像顯示,《拉瑪衍那》中所講述的故事確是事實,當中還有一些超巨型考古遺物,證明當時的人是比今日人們更巨大的人種。在衛星圖像中也發現從印度南岸海域至斯里蘭卡的海底中有一道石橋,是拉瑪派遣猴族興建,以帶領軍隊渡海至斯里蘭卡挽救被擄走的妻子悉多,這座沉在海底的石橋據探測為公元前5000年所建造。

 

拉瑪派崇拜維師魯(Vishnu)的化身拉瑪(Rama),奉為主神。該派有突出的改革精神,他們廢除了印度傳統繁瑣的祭祀儀式,反對種姓區分和歧視,允許各級種姓入教,主張教徒平等。拉瑪蘭陀所收的12個弟子中,有許多是低級種姓者。在這一派中,不管什麼種姓,只要有能力,受教徒擁護,均可提升為師尊(Guru)、聖者和寺院主持。

 

拉瑪蘭陀之後,拉瑪派最著名的精神導師是印度教詩人、宗教改革家杜爾西達斯(Tulsidas, 1511-1623),他長期漫遊印度各地,宣傳虔愛拉瑪的訊息。他用本土印地語(Awadhi)改寫梵文印度史詩《拉瑪衍那》(Ramayana),成為《拉瑪行功錄》(Ramcharitmanas),把拉瑪的事跡寫得更活靈活現,更貼近民眾,激發了信眾對拉瑪的信仰熱情,增加了印度教的凝聚力。聖雄甘地帶領印度人爭取獨立,正是以唱頌拉瑪的詩歌以鼓動人心。

 

 

〈奎師那派〉

 

此派形成於16世紀,主要流行於孟加拉(Bengal)和奧里薩邦(Orissa),虔愛印度史詩《瑪哈巴羅多》中的歷史偉人奎師那(Krishna)及其情人拉達(Radha),認為拉達象徵人類的靈魂,奎師那象徵神的靈魂,奎師那與拉達的愛情體現出神與人之間的愛情。這神與人的愛情可分為5個階段︰

 

 

(1)    清靜階段︰虔信者抑制各種情感與私慾,使內心達到清靜而能冥想神。

(2)    服役階段︰發誓為神服務就像奴隸為主人服務一樣。

(3)    友愛階段︰虔信者不再把奎師那視為主人,而是朋友。

(4)    孝敬階段︰虔信者把奎師那視為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看作神的子女,產生出子女孝敬父母的情感。

(5)    甜蜜階段︰虔信者對神的愛達到最高水平,猶如拉達對奎師那的熱戀一樣,象徵人與神的最終結合。

 

該派變革種姓制度,廢除各種禁忌,允許任何種姓人士入教,學習他們專事頌讚奎師那的聖詩,並且必須遵循本派導師或領袖(Guru)的教導。信眾必須踴躍參加讚揚奎師那的公眾集會,在會上高唱讚歌,不斷唸誦神的名字,敲鑼打鼓,搖旗吶喊,狂熱舞動。

 

 

〈伽比爾派〉

 

        該派是在虔愛派運動中受到伊斯蘭信仰影響最大的派別,產生於15世紀末,主要流行於北印度,創始人是拉瑪蘭陀的弟子伽比爾(Kabir, 1398-14481440-1518)。他的生平只遺留傳說,沒有確定的記載。他的名字Kabir,是真主99尊名之一(Al-Kabir),意即「最偉大」。他出生於聖城貝拿勒斯(Varanasi),傳說是由一個未婚巴羅門女子所生的棄嬰,被一個穆斯林織布匠撫養成人,以織布為生。他曾拜師拉瑪蘭陀,立志改革印度人的信仰,後來他創作了大量口語化的詩歌,到印度各地傳唱。追隨伽比爾的人愈來愈多,他們均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伽比爾派逐漸形成。

 

在信仰上,伽比爾派把煒丹諦不二論、伊斯蘭教蘇非派的一神論,以及虔愛派的改革思想結合起來,宣稱宇宙萬物的最高本體是唯一無形像、無屬性的純粹實在,可以稱為梵、拉瑪、奎師那、維師魯,也可以稱為一神(Allah)。這最高的主宰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都是一樣。與神相通的道路只有一條,就是虔愛的道路。對神的虔誠和愛心能淨化人的靈魂,達到與神溝通。穆斯林稱伽比爾派為蘇非派,印度教徒則視之為拉瑪派。

 

伽比爾反對印度教的偶像崇拜,反對迷信,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儀式、禮節和朝聖活動,甚至反對很多經典。他譴責巴羅門和穆斯林的驕橫和特權,批評種姓制度把人分離與歧視,宣揚人道主義精神,即伊斯蘭教蘇非派所鼓吹︰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人與人之間應親如兄弟。伽比爾派遵守嚴格的道德規範︰一切生命都是神聖、平等,不論對人或對動物都要善待;人與人之間要忠實、真誠相待;隱居、拋棄俗世生活是對神虔愛的表現;信徒應尊重師尊(Guru),服從師尊的教導,熱愛真理,堅決實行非暴力(Ahimsa),即在思想、言語和行動不作出傷害。伽比爾的精神為日後息克教(Sikhi)興起所延續,息克教的聖典《師尊詩歌聖言集》收錄了大量伽比爾所創作的詩歌。

 



〈林伽派〉

 

林伽派(Lingayatism),流行於南印度一個重要的希華(Shiva)教派,產生於12世紀末,最初由一些苦行僧倡導,後來經卡利阿納王國(Kalachuri dynasty, 1164-1181)首相巴薩瓦(Basava, 1131-1196)在理論上進一步的闡述和組織上的完善,才迅速地發展起來。該派奉希華為最高神,崇拜希華的標誌──林伽(Lingam),林伽在梵文的意思是標誌。該派認為希華由於自身的神力作用,把自己分化為林伽和人的靈魂,林伽標示世界萬物的創造者,人的靈魂則是林伽的崇拜者。林伽派信徒熱切地崇拜萬物的創造者,反對除林伽外的任何偶像。

 

林伽派是眾希華教派中最具改革思想的一派,他們批評煒達權威,批評巴羅門祭司的虛偽、無知和欺騙的行為,反對印度教繁瑣的祭祀儀式,主張消除種姓制度的對立和歧視,反對童婚和寡婦殉葬,允許寡婦再婚,主張提高婦女權利等。其思想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當中許多改革思想成為近代印度社會改革的先聲。

 

虔愛派改革運動在印度從公元11世紀至17世紀,延續了近700年,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整個古印度,鼓動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廣大基層民眾。這虔愛派改革運動涉及印度教的教義、崇拜方式、倫理道德、種姓制度、生活習俗等等。在神明信仰方面,由多神崇拜轉化為一神崇拜。在煒達時代開始,印度教所崇拜的神靈不斷地發展變化,在《奧義書》的一神信仰是秘密,不能外傳。到了笈多王朝時代(Gupta Empire, 公元4世紀至6世紀),諸神信仰漸被人們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三大主神──梵天(Brahma)、維師魯(Vishnu)和希華(Shiva)。經過虔愛派改革運動以後,三大主神又被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祂們的化身──拉瑪、奎師那和林伽,以及無形相獨一的主宰──不能以任何偶像或配偶共同崇拜,例如伽比爾派、息克教,以及伊斯蘭教蘇非派。在眾多虔愛派興起與發展中,拉瑪派、奎師那派和林伽派已佔印度教絕大多數,這格局一直延續至今。印度人從重視祭祀儀式,轉變為重情感的虔誠崇拜;巴羅門的權威地位亦喪失,取而代之的是各派的導師(Guru)和聖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