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揭陀國〉
佛教在公元前500年沙門思潮下興起,曾在印度盛極一時,且長達1500年之久。在沙門思潮時期,瑪揭陀國(Magadha)是古代印度十六強國之一,後成為四大強國,最後更統一成為一國。擴張前,其位置在恆河平原東部比哈爾邦(Bihar)南部。瑪揭陀國由比哈堆達王朝(Brihadratha, 公元前1700-682年)、柏拉沃達王朝 (Pradyote, 公元前682-544年)、夏因迦王朝 (Haryanka, 公元前544-413年)和沙舒那迦王朝 (Shaishunaga, 公元前413-345年)所統治。此後,印度北部的最重要三個王朝繼承了瑪揭陀國︰蘭陀王朝(公元前345-322年)、孔雀王朝(公元前322-185年)和笈多王朝(公元319-550年)。
與佛教同時期壯大的還有耆那教(Jainism)和唯命派(Ajivika),它們均屬於以《煒達》作權威經典的巴羅門教以外的非正統信仰。印度孔雀王朝(Maurya Empire) 於公元前322年建立,傳至第三代皇帝阿衰家王(Emperor Ashoka, 公元前268-232)曾征服差不多印度全境,至於南印度則屢征不果,最後與南印度的泰米爾族(Tamils)王朝簽訂協議,互不侵犯。雖然在孔雀王朝之下的瑪揭陀國並沒有征服南印度,但已是印度歷史以來版圖最大的王朝。阿衰家王(Emperor Ashoka)惡行滔天,卻傳統以來被親佛教學者以優雅文字翻譯成「阿育王」,音與意也不正確。
〈孔雀王朝好編謊話殺人狂〉
阿衰家王(Ashoka)的父親,第二任國王賓都沙那(Bindhusara)和皇后均篤信唯命派,是唯命派最興盛的時候,可惜並不長久。阿衰家王是一個十分殘暴和好編寫謊話的皇帝,他所編定的故事︰阿衰家王在戰爭中殺人無數,在建立版圖最大的帝國以後,篤信佛教,成為慈悲、愛好和平的皇帝。根據客觀歷史的考證,阿衰家王在未大肆征伐前已歸信佛教,歸信以後,是有計劃地繼續大規劃戰爭與殺戮行動,且建立阿衰家王地獄,囚禁戰俘及異己,以極度殘酷的刑罰對待,阿衰家王也喜歡到此地獄逗留數小時欣賞殘酷的刑罰。阿衰家王在位時,他被號稱為「可怕的阿衰家王」。他的生母原是國王的理髮女僕,屬於低下種姓,不能與國王成婚,後編做謊言,成為巴羅門(Brahmin)種姓,於是與國王成婚,生下阿衰家王。
阿衰家王身材矮小及醜陋,患有疾病使皮膚非常難看粗糙。國王賓都沙那知道這樣醜陋的樣子不能繼承皇位,但阿衰家王是能幹的人才,所以賓都沙那只想利用他鎮守領土鄔闍衍那(Ujjain),鞏固孔雀王朝,他希望皇位傳給其他的兒子。西元268年,賓都沙那病危,阿衰家王立即趕到京都比哈爾邦(Bihar)繼位,派希臘商隊攔截在途中趕來的真命天子,把他拋入火坑中處死。阿衰家王繼位後,殺盡所有宗室兄弟,只留下一個年幼的弟弟。他更編寫自己是一個英俊的皇帝,皇宮中若有宮女竊笑他醜陋,就把宮女活活燒死。
毫無疑問,阿衰家王是首位大力推動佛教興盛的皇帝,他曾結集佛經的編寫,首次以文字記下佛經的內容,之前的兩次佛經結集只是口誦。他更派遣僧侶把佛教傳揚至印度四方境外,還包括希臘、埃及和斯里蘭卡。今日的斯里蘭卡成為原始佛教的國家,正因為阿衰家王派僧侶渡海傳播所致,南印度的王朝一直篤信印度教,從來沒有成為佛教國家。在阿衰家王時期,唯命派因一幅繪圖「謗佛」而被阿衰家王殺絕,此繪圖是把佛祖的光繪成黑色,在同一地方共殺了18000名唯命派信眾(詳細可參閱第二章〈佛教、耆那教、唯命派〉)。當時耆那教徒也有繪畫「謗佛」的罪名,其一家被關閉在屋內活活燒死,繼而要求耆那教導師以一個耆那教徒的頭為一個銀幣,作為罰金。阿衰家王對耆那教的逼迫還未停止,直至其幼弟在意外中身亡。
〈笈多王朝〉
筆者以往參考日本學者所寫關於印度的歷史,總以阿衰家王編製的謊話為事實,說阿衰家王統治期間,是印度有史以來最強大興盛的時期,指出以佛教為治國之道,使印度變得強盛,事實並不是這樣。阿衰家王死後,各地紛紛自立,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才有所改善,不再受到恐怖的威脅。學者一般指出印度最興盛的時候,是笈多王朝統治的時候,笈多王朝篤信印度教,佛教自此失去統治者的支持。自公元8世紀,印度教復興,並且改革成為今日的印度教,佛教開始衰落。
至公元前185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將軍華友(Pushyamitra Shunga)行刺而滅亡。他在印度北部及東北部建立巽加王朝(Shunga
Empire,公元前185-73);在印度西北部,希臘人早在孔雀王朝時期已入侵,建立了印希帝國(Indo-Greek Kingdom,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後10年)。孔雀王朝滅亡以後,印度即成為多個王朝分掌地域而統治,其中最興盛的是在印度次大陸(恆河流域中下游)的笈多王朝(Gupta
Empire, 公元319-550年),是印度經濟、科學、文化與宗教發展的黃金時代,笈多王朝篤信傳統印度教,令印度教復興,佛教失去統治者支持。由公元7世紀至11世紀,這段時期正是印度各地域不同王朝更替的時期。
至於在南印度,自公元前4世紀,由於商業活動和城市化,聚居的泰米爾族曾建立了四大王朝︰
(1) 哲羅王朝(Chera
dynasty, 約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後12世紀)、
(2) 朱羅王朝(Cholas
dynasty, 公元10世紀至13世紀 )、
(3) 潘地亞王朝(Pandyas
dynasty, 前4世紀至1371年 ),即通常所說的泰米爾三國(1)(2)(3);
(4) 印度南部帕拉瓦王朝(Pallavas
dynasty, 275-897),最終在公元9世紀被朱羅王朝擊敗。
〈德里蘇丹國、莫卧兒帝國〉
到公元10世紀至11世紀,阿富汗王馬默德(Mahmud, 971-1030)攻略印度大陸至17次,伊斯蘭教徒的勢力次第盛大,最後阿富汗的古爾王朝(Shasabani, 879-1215)於1175年佔領納爾默達河以北的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之後,在德里的總督於1206年自立,建立庫特布沙希王朝,是突厥語族奴隸創立,故又稱為「奴隸王朝」。之後的後繼王朝依次是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爾德王朝和洛迪王朝,由於這些王朝的首都始終位於德里,故被統稱為德里蘇丹國(1206-1526),最後被莫臥兒帝國(Moghul empire, 1526-1858)所取代。莫臥兒帝國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所建立的征服王朝,全印度始歸其管轄。此兩大王朝合共統治印度長達650年,促使伊斯蘭教成為印度第二大宗教。
很多人不知道,印度西北部常有外族入侵,他們多篤信佛教而不是印度教,其中印希帝國(Indo-Greek Kingdom)正是以佛教為國教,希臘人所雕塑的佛像是歐洲人的模樣。阿富汗古爾王朝在1100前篤信佛教,1100年後改信伊斯蘭教,當中並沒有戰爭與改朝換代。阿富汗王入侵印度之初,佛教徒協助阿富汗王攻擊篤信印度教的王朝。奇怪的是,以伊斯蘭教信仰為國教的德里蘇丹國成功在印度建立以後,佛教衰落而消失,印度教和耆那教卻依舊擁有大量信眾。佛教與唯命派一樣,漸被視為邪教,在多方打擊下在印度本土徹底消亡。其他宗教如耆那教和印度各派信仰,均保存至今。
〈英國殖民統治、印度獨立〉
莫臥兒帝國又不能久持其勢力,至15世紀以來,歐洲人逐漸殖民於印度,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和英國人等陸續而來,至18世紀之初,莫臥兒帝國遂瓦解,大部分歸英國人之手。二次大戰前後,印度在聖雄甘地的帶領下,以非暴力手段持續進行抗爭,最後在1947年成功脫離英國人的統治而獨立。印度獨立後隨即分裂成為兩個國家︰
(1)西北面的巴基斯坦(其國境也包括在印度東面的孟加拉),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2)其餘的印度全境歸回印度統治,其中印度最北點克扎米爾(Kashmir),接壤巴基斯坦邊境,擁有絕大多數穆斯林,歸印度統治。至今在此地佔絕大多數的穆斯林,被印度政府欺壓及漠視。
印度獨立後不久,1948年1月30日聖雄甘地遭遇刺身亡,行刺他的是一名愛國印度青年,他痛恨甘地帶領錯誤,令印度失去原有文化底蘊及遭殃,使印度無理地分為不同國家,沒有制止此決定,並且出資給巴基斯坦立國,實在荒謬。印度文化發源地旁遮普邦,此五河之地被分成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領土。師尊拿納克(Guru Nanak)的出生地歸巴基斯坦,其離世的地方歸印度,息克教獨立國的完整領土被分為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領土。在1971年,孟加拉人民抗爭而成功宣佈獨立,建立獨立的孟加拉國,脫離巴基斯坦的統治。一個小小的省份,成為獨立國家,超過九成以上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
印度南部泰米爾族在英國結束統治後,一直要求獨立成國,正如在歷史上南印度地域一直獨立,有自己的王朝與歷史,從來沒有受印度次大陸諸王朝的管轄,其歷史理據比巴基斯坦立國更加強烈,可惜在弱肉強食和充滿詭詐的政治舞台下,卻不能如願。
印度大部分人雖然仍然信奉印度教,但存在不少伊斯蘭教信徒。至今印度是全球第三大伊斯蘭教國家,在2017年的統計,全國擁有1.674億穆斯林,僅次於巴基斯坦(1.762億)。千百年來伊斯蘭教信徒與印度教信徒水火不容,但在印度卻出現一些聖人,揉合此兩教的真理,以消除教派的對立和衝突,例如15世紀末聖人伽比爾(Kabir, 1440-1518)所興起的宗派,是印度虔愛運動(Bhakti Movement)的興起,即虔愛一神的信仰,以及印度西北部旁遮普(Punjab)由聖人拿納克(Guru Nanak, 1469-1539)所興起的息克教(Sikhi)。
息克教反對印度教種姓制度和繁瑣的教規,不崇拜偶像,信奉永生、不可言說的主宰,且主張社會公義和人道精神。在已有的印度教、伊斯蘭教和當時正在傳入的基督教勢力面前,息克教的傳播受限,信徒大多集中在旁遮普一帶。息克教徒大多是為保衛信仰而獻出生命的武士,雖然人數不多,但勢力卻很強大,曾在1799年至1849年間在印度西北一度建立了獨立的息克國家,後被英國軍隊所滅,歸入英屬印度版圖。
今日的印度教,其精神文明體現在宗教信仰的豐富與深邃,除了正統的印度教信仰外,此信仰還包括了不同的派別,在印度境內還存在伊斯蘭教、息克教、耆那教、古波斯祆教、猶太教和基督教,以及對個別聖者的導師崇拜。印度人一般不會對這些多元化的信仰互相排斥,而是各取所長,互相協調,印度人的精神生活可以極其充實、燦爛,且多采多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