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禪宗
今日在華人社會普遍盛行的佛教,已非佛陀時代的佛教。佛教由佛陀時代追求覺醒、實踐八正道,轉變成求諸佛菩薩的庇佑,大量大乘佛經渲染諸佛菩薩的神威力量,佛陀由只擁有智慧的牟尼(Muni),即沉默的聖人,轉變成為帶有諸多神通的至上品位,在滿天神佛的護持下,信眾不知道佛教的真諦。禪宗六祖《壇經》的出現,是大乘佛教的曙光,引導佛教徒返回佛教的覺醒之道。
禪宗在中國的由來,可以從鳩瑪羅什(Kumarajiva, 344-413)說起,他是中國佛經四大譯家之一,中國佛學史對他作出如此高度評價:
「中國之佛教由鳩瑪羅什而面目一新。」
中國流傳至今的大量佛經都是由鳩瑪羅什及其指導的僧侶團隊所翻譯而成。鳩瑪羅什祖籍天竺(即今印度),生於龜茲(即今新疆庫車),七歲隨母出家,博聞強記。他先學小乘佛教,後又遍習大乘經典。他曾遊學印度各國,參訪高僧大德,聆聽教誨,探尋經文妙義。他年輕時期已聲名遠播,由於他精通漢語,所以受到中國帝王的器重。中國帝王因此攻打龜茲國,於西元403年把鳩瑪羅什從龜茲國迎接至長安城,以進行大量佛經翻譯的工作。
鳩瑪羅什翻譯的眾多佛經中,影響中國佛教禪宗最大的就是《坐禪三昧經》。禪,梵文稱為dhyana,中譯「禪那」、「靜慮」、「禪定」或「冥想」;三昧,梵文稱為Samadhi,sama即均一平等的意思,即恆常的專注凝定。禪定就是指冥想入靜的功夫,禪宗之意也在於此。西元479年北天竺僧人佛陀扇多(Buddhasanta)東來,傳授禪法,弟子有慧光、道房等。佛陀扇多是少林寺第一任主持,是魏孝文帝於西元493年為佛陀扇多修建的寺院。中國禪宗的正式確立,則始於禪宗東土初祖菩提達瑪(Bodhidharma, 382-536),其生平不詳,於西元520年從天竺東來,泛海至廣州番禺,南朝梁武帝(464-549)遣使迎至建業。梁武帝簫衍在位期間,篤信佛教,有「皇帝菩薩」之稱。
梁武帝問達瑪:「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達瑪答:「廓然無勝**。」
梁武帝又問:「對朕者誰?」
達瑪答道:「不識。」
梁武帝又問:「朕自做了王帝以來,度人造寺,寫經造像,有何功德?」
達瑪答曰:「並無功德。」
梁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
達瑪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原文來源散失未能標註)
*即什麼是最高的真理?
**即沒有最高的真理
***意思是功德是要內在修行,親證宇宙的實相,不是追求世俗的名譽地位。
梁武帝聽了很不高興,達瑪也離開了他。達瑪知道那時的中國對禪修仍毫不瞭解,於是他渡河至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後傳法給弟子慧可,授衣缽及《楞伽經》四卷,入寂後葬於熊耳山上林寺。據說菩提達瑪曾在少林寺面壁9年,壁上浮現出達瑪的模樣,今日在少林寺達瑪當年的面壁上仍可清楚看到。
達瑪對梁武帝的回答,正點出佛陀教導的精髓,亦即所謂「禪」的意思,禪就是在寧靜中達到覺醒、開悟,這絕對是向內追求而不能向外求。菩提達瑪是中國禪宗第一祖,其承傳可以追溯至佛陀身邊的大弟子瑪哈迦葉(Mahakasyapa)。著名的佛陀故事「拈花微笑」就是指佛陀如何把正覺傳授給瑪哈迦葉。那時佛陀拿起一朵蓮花,在眾人面前舉起,沒有說任何話。眾弟子不明白佛陀的意思,只有瑪哈迦葉向佛陀微笑,他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過佛陀和他持著的蓮花。跟著,佛陀淡然一笑,說道:「我具真實法眼,妙慧寶藏,我剛已給瑪哈迦葉傳承了。」
佛陀的妙慧寶藏不是以文字、說話傳授給弟子,而是心意的相傳,禪宗不講求著書立說,而是要人們參透,繼而進入那覺醒的境界,即所謂「頓悟」。根據佛典記載,佛陀的真傳只傳授給瑪哈迦葉,故此佛陀是印度禪宗的首傳,瑪哈迦葉是承傳第一祖,在《壇經》〈付囑品第十〉中詳細列出禪宗的承傳名單。在印度曾提出「中道」理論[註19],令步入式微的佛教,振興一時,開創大乘佛教的龍樹(Nagarjuna)亦在名單之中,他是禪宗的第十四祖,菩提達瑪則是印度禪宗第二十八祖,也是中國禪宗第一祖。在中國,菩提達瑪把禪這妙慧寶藏傳授給慧可(487-593),慧可大師傳授給僧璨(510-606),僧璨大師傳授給道信(580-651),道信大師傳授給弘忍(601-675),弘忍傳授給惠能(638-713)。惠能是中國禪宗第六祖,也是整個印度禪宗承傳的第三十三祖。自六祖惠能,中國的禪宗開始發揚光大,開枝散葉,廣傳至朝鮮及日本。至於印度的佛教早已式微,菩提達瑪所受到的尊崇,在印度遠不及在中國[註20]。
註19:印度教與佛教的思想一直在「有」與「空」中爭論不休,龍樹主張世界萬物從世俗人一般觀點(俗諦)來說是「有」的,但這種「有」只是一種假借的名相(即概念),從佛教的真諦來說,則是「空」。正確的態度應不執著於「有」或「空」,而是把兩者融會貫通,以有觀空,以空解有,這才合乎萬法的真如實相。以這觀點看待事物,就是中道。(有關「有」與「空」的討論,可參看本章〈佛教與印度教〉。)
註20︰《壇經》這承傳名單可能是添加上第一祖至第廿七祖,在印度明顯沒有承傳的跡象,也沒有成為派系修行。禪宗是由菩提達瑪自行開創,繼而傳入中國。
〈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的出現,彷如中國的佛祖,將佛教的精髓重現出來。惠能(西元636-713年)屬唐代人,是中國佛教史上一位富傳奇色彩的人物。關於「惠能」一名的由來,據載,惠能剛出生時,曾有兩個來歷不明的僧人造謁:「上惠下能」,專為之安名。「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這預示惠能因弘法而來到世間,長大後必大興佛法,惠施眾生。「惠能」也可作「慧能」,二者通用,前者的「惠」代表施予,以法施惠眾生,後者的慧代表智慧,也解作以法慧施眾生。惠能俗姓盧,祖籍範陽(即今河北、北京一帶),父親盧行瑫,母親李氏。父親原本為官,唐武德三年(西元620年)被貶為新州(今廣東新興)百姓。惠能三歲時,父親逝世,從此家境艱苦貧辛。惠能稍長,即不得不靠每日砍柴賣柴以維持生計。惠能與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一樣,雖然天賦異常聰慧,但因家道中落,家境貧窮而從來沒有機會讀書識字。如此一個文盲如何令中國廣大出家及在家信眾明瞭禪宗的真諦?這正是惠能的傳奇所在。
關於惠能出家的典故,歷來有「聞經悟道」的記載。根據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記述,一日,惠能於市集賣柴,偶然聽到一客誦讀《金剛經》,一聞便悟。經人指點並施贈金錢,惠能先把金錢安頓母親,然後前往鄿州黃梅懸(今湖北省黃梅西北)東山寺參拜五祖弘忍大師,開宗明義聲稱自己遠來:「唯求作佛,不求餘物。」
這顯示出惠能不凡的根器和超越常人的智慧,但是惠能得不到弘忍大師的讚許,反而是責難:「汝是嶺南人,又是猲獠(即生番野人),若為堪作佛?」
惠能慨然作答:「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猲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弦忍大師表面上對惠能沒有多加重視,只是吩咐他到後院幹活,但內心已清楚知道惠能此人非同凡響。惠能在東山寺後院幹活了八個月,一日,弘忍大師忽然前來見惠能,表明他對惠能的賞識,但因恐防上下弟子對惠能加以迫害,故才安排惠能幹活,惠能也表示完全理解大師的用意,故也從來沒有親近大師。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如何傳授給六祖惠能?這又是充滿傳奇色彩。一日,弘忍大師對眾弟子說,他們各人可作一偈,誰人所作的偈對佛法瞭解最深,便會把禪宗衣缽傳授給他。當時弘忍大師的一眾弟子中以神秀為首座,他已經是眾弟子的教授師,所有弟子商議只等候神秀上座作偈,然後繼承衣缽,這看來是理所當然。神秀上座知道沒有弟子作偈和他比試,心中誠惶誠恐,他早已作了一謁,但又不敢親自交給弘忍大師,於是把此偈寫在寺院走廊壁上,待弘忍大師看到後伺機行事,此偈即: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弘忍大師看到此偈,心知作此偈之人未達到至上的正覺,但弘忍大師為人不夠率直,且有點怪性子。他知道此偈是神秀上座所作,竟公開讚揚此偈並命眾弟子念誦學習。於是全寺院弟子上上下下都在念誦此偈,不久此偈也傳到惠能的耳邊。惠能聽了此偈,知道並非上乘之作,於是請求身邊的善信替他書寫一偈在那偈的旁邊,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那善信聽到此偈,高下立見,他請求惠能得法後先渡他到彼岸。比較此兩偈,我們可以看到神秀的偈是未得道之作,也是未得道之人應該這樣作,以協助他們終有一天開悟達到正覺,而惠能的偈正是得道之作,反映得道之士「無物無我」、「心無掛礙」的境界,這也是佛陀所指「諸法無我」的境界。弘忍大師看到惠能的偈後,清楚知道他應該把衣缽傳授給惠能,但表面上仍舊對惠能不予讚許,並命人把此偈抹掉,本來對惠能大加讚嘆的弟子及善信,也把此事忘記得一乾二淨。弘忍大師深夜密召惠能,把菩提達瑪祖師東來時所傳的衣缽傳授給惠能,並把自己所作的偈傳授給惠能: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弘忍大師的偈強調不只是物質,人的情感也不應執取。此偈反映出印度教的哲理,完全可以用印度教的哲理把這首偈解釋得一清二楚。「情」是指人世間偏愛執取的感情,包括親情、愛情和友情,梵文稱為mamata。「果」是指因果業報,佛教源自印度教和耆那教,他們均認為人生最終的解脫就是逃出因果業報,不再輪迴轉世,不再生生世世受生、老、病、死,生、住、異、滅的人生循環。要達到此境界,必須要看破世間的虛幻,達到梵文稱為Samata的境界,即思想情感處於平靜,對人和事物都以平靜、抽離的心去面對,沒有偏愛執取。這樣任何善業、惡業都與此人脫離關係,他的存在與行動再不會為自己帶來任何果報。
弘忍大師的偈指出人世間的一切有情行動都會帶來果報,此果可以是善果,也可以是惡果,但若能做到無情,即Samata的意思,這樣便不會產生任何業力,達到真正的解脫,即「無性」及「無生」。印度教認為「梵」是宇宙的主宰,也是人類獲得解脫的最終境界,「梵」的其中兩個屬性就是「無性」與「無生」。「無性」是指不具世間可接觸到的任何屬性,「無生」是指從來沒有出生過,「梵」是永恆寧靜與祥和的狀態,不會沾染人世間的善與惡、苦與樂,弘忍大師的偈其實就是指向「梵」的至上境界。
弘忍大師所作的偈,實在令人讚嘆!不過,對於他待人處事的手法,筆者不會認同,例如他初次見能惠,便以「猲獠」稱呼惠能,完全沒有佛陀待人平等慈悲的心,這會令他身邊的弟子對卑微的人也如此看待,弘忍大師本人立下極壞的榜樣;其次是他明知神秀的偈不是得道之作,沒有向眾弟子指出此偈的不足之處,就吩咐眾弟子好好學習此偈。繼而明知惠能的偈是得道之作,卻隻字不提,還吩咐把此偈抹掉,這令不少弟子經常處於迷誤之中。一個為人不夠直率的師父,容易招惹歪斜的弟子。雖然弘忍大師多次向惠能表白,表面上對惠能的貶抑,並暗地裡傳授衣缽,都是為了避免惠能受到眾弟子的陷害。弘忍大師身邊有如此多立心不良的弟子,他本人真的需要好好反省,以糾正自己的不足。事實上,弘忍大師的苦心沒有令惠能免受眾弟子的迫害。
夜授衣缽之後,弘忍大師吩咐惠能向南方傳揚禪宗佛法,且不宜速傳,要靜待時機。惠能深夜離開東山寺向南方遠行,兩個月後,隨即遇到歪斜的弟子數以百計趕上來追殺,誓要把惠能的衣缽搶回來。最先趕到追殺惠能者是一個曾當將軍的弟子陳惠明,由於神力的保護,他未能獲取惠能的衣缽,經惠能開導下,他始明白佛理,於是拜師惠能,惠能命他到袁州蒙山出家修行。
惠能到達曹溪,又被人追迫,於是逃亡四會,隱藏於獵人隊中,度過了15年的歲月。此時,惠能感到應該是時候弘揚佛法,於是他離開獵人隊,到廣州法性寺。當時寺院主持印宗法師向弟子講解《涅槃經》,風吹動寺院內的旌旗,兩個僧人開始爭論這是旌旗動,還是風動,沒完沒了,此時惠能進入寺院內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惠能的說話道破兩僧爭論的所在,反映印度大乘佛教唯識宗的思想,指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由心識變化所致,要征服世間事物,則須要降服自己的心。當時寺院內眾僧人都感到惠能並非常人,印宗法師隨即詢問惠能是否從黃梅東山寺繼承弘忍法師衣缽的傳人,並請求把禪宗衣缽給眾人看,惠能把自己的身份表明出來,並展示他繼承的衣缽。印宗法師隨即向惠能請教佛理,惠能一一點化。在中國,很多所謂法師、僧人長期讀經,不下千遍,雖然識字,但卻不懂佛理。惠能雖然不識字,但佛經一聽便懂。此後,惠能為很多僧人解釋佛經,令他們即時開悟。
惠能自25歲在黃梅東山寺繼承弘忍大師衣缽,經15年逃亡生涯,到唐高宗儀風元年(西元676年)正月十五日,惠能始到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為惠能正式剃髮出家,此時惠能才成為一個真正的僧人。此時惠能39歲,正式開始他弘揚禪宗佛法的使命。惠能大師後來到曹溪寶林寺作主持,教授無數慕名前來的僧人、善信及達官貴人,使他們真正明白佛理,從迷誤中得到覺醒,甚至包括黃梅東山寺主持神秀大師的門人。唐中宗時,武則天曾下召請惠能大師上京接受朝廷的供奉,惠能大師以身體有疾病為理由推辭,表示自己願意永遠生活於山林之中,直到終老。於是唐中宗賜予惠能大師磨衲袈裟和水晶鉢,以表敬意。
唐玄宗先天二年(西元713年)八月,惠能大師示寂於新州國恩寺,享年76歲。同年十一月,惠能大師的遺體被弟子迎回曹溪寶林禪寺,即今日的韶關華南禪寺,寺內六祖殿現供奉六祖惠能肉身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死後遺體不腐化,證明惠能大師是得道的高人,在他生前及死後都被人清楚認識。
惠能大師沒有再把禪宗衣缽繼續承傳,因為根據達瑪祖師的預示,禪宗到第六祖以後,便會開枝散葉,所謂「一華開五葉」。事實上,惠能一生說法37年,親授的弟子有43人,當中不少能自成一派,繼承傳授禪宗佛法。至唐末五代時期,從惠能弟子青原行思[註21]一系之下形成了曹洞宗、雲門宗和法眼宗,從南嶽懷讓[註22]一系下形成溈仰宗和臨濟宗,後來禪宗派別更廣傳至朝鮮和日本。反觀中國本土,禪宗卻漸漸沒落,今日的禪宗反呈現出東洋色彩。
註21︰青原行思(671-740),俗姓劉,名行思,法號靖居,又稱靖居和尚,吉州安城(位於今江西)人,唐朝禪宗大師,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座下五大弟子之一,住江西青原山的淨居寺。
註22︰南嶽懷讓禪師(677-744),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陝西安康)人,唐代禪宗高僧,六祖惠能大師的法嗣,為六祖惠能門下高徒,後弘法於南嶽福嚴寺,與青原行師形成兩大支派。唐敬宗(809-827)時,追諡「大慧禪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