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心印妙經》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1]。恍恍惚惚,杳杳冥冥[2]。
存無守有,傾刻而成[3]。迴風混合,百日功靈[4]。
默朝上帝,一紀飛昇[5]。知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青[6]。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固蒂深根[7]。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氣,氣合體真[8]。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氣盈[9]。不凋不殘,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10],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11]。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12]。聖日聖月,照耀金庭[13]。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14]。
得丹則靈,不得則傾[15]。丹在身中,非白非青[16]。
持誦萬遍,妙理自明。
【註疏】
[1] 道教說煉丹,這丹是指人先天純陽的靈,即印度宗教哲理所指宇宙未被創造之先整體為「一」的靈,稱為宇宙金蛋或金胎,梵文為Hiranyagarbha。在《古蘭經》,一神(Allah)說祂從一個靈創造人類,一神所創造的第一個人稱他為阿丹(Adam),「丹」這音即是道教所指的丹也。人類最原始、最原初的靈,就是這「丹」也。所以《古蘭經》說人們要「返本還原」,就是要回復人們最原初這「丹」的狀態。要修煉這「丹」,要有三種藥,這三種藥分為上品、中品和下品︰
上品
|
神 |
l 道教所指的「元神」,是人之內的靈光,藏在兩眉間大腦內的部位,稱為方寸、寸田、上丹田、天心、玄竅、玄關一竅或先天祖竅; l 人們多作用於自身的精和氣,若沒有經過修行入靜冥想功夫,一般人不會察覺自己的元神,靈魂也不會有元神的靈光,因為被污雲遮蔽; l 印度稱這「神」為真己(Atma)、意識或「覺」(Chit/Nature of knowledge),這「覺」才是真實且恆久祥和,也是經過修行才可達到。 |
中品 |
氣 |
l 氣是指身體流通的呼吸和氣息; l 人們一般能察覺自己的呼吸,卻不能察覺身體內氣息的流通,道教稱為「胎息」,即入靜冥想時,呼吸停頓而只有身體內呼吸; l 印度經典說出人之內有五種氣息,即︰ (1)
元氣(prana),從肺部經鼻、口呼出、呼入的氣; (2)
下氣(apana),向下移動者,負責排泄; (3)
行氣(vyana),維繫元氣和下氣兩者的氣,負責上下移動;是在入靜冥想中,呼吸停止後,維持生命的氣息,即道教所指「胎息」; (4)
中氣(samana),散佈全身,將粗大食物送往下氣,細微部分(營養)送往各肢體; (5)
上氣(udana),高於行氣,負責吞吐食物和飲料;也負責在人深層入睡時把靈魂送往沒有被遮蔽的真實世界;也負責在人臨終時把靈魂從頭部送走的氣,呂純陽祖師留給後人的《太乙金華宗旨》〈元神識神章第二〉曰︰「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動?到動時,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時方動,此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結為法身(即身外有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呂純陽祖師的教導與印度經典的承傳有相通之處。 l 這氣藏在心中,為心所主宰,即道教所指中丹田,在胸部膻中處。
|
下品 |
精 |
l 精是指身體精華,這精華藏在兩腎之間,即道教所指下丹田,即肚臍以下整個部位,與身體機能有關。 |
[2] 恍恍惚惚,似有似無,模糊、隱約的意思。杳,粵音秒(miu5),即幽寂、深遠、渺茫、消失、不見蹤影。冥,粵音皿(ming5),指幽深、深沉、高遠、遠離。冥此字可指天空或陰間,此經所指應是天空,即天界。
[3] 「無」就是《道德經》所指︰「無,名天地之始」(第1章);「有」就是《道德經》所指︰「有,名萬物之母」(第1章)。「無」指道,即無形相,人的精神;「有」指生成物質,即人的身體。我們的精神要純正,守著自己的身體,精神不分散及外移。這「存無守有」的入靜狀態,若日子有功,就能做到「傾刻而成」,即精神集中,即能達到入靜。
[4] 「迴風混合」指體內的氣達到柔順狀態,這身體不同部位內發出的生命氣息,就如微微釋出的涼風,在印度經典中也有提及。道教認為修道最先要修好自己的身體,從而使精神能在沒有障礙下繼續昇華,所以修道最先要建立基礎,稱為「築基」。基礎打好,才能建築樓房,這最先打好基礎的過程需要一百日時間,所以稱為「百日築基」。此兩句經文指︰若人的靈魂有修煉好一百日的功夫,便能做到氣息柔順清淨。
[5] 此經文提到「上帝」,即天地的主宰,只有一,沒有多位,所以《道德經》常常把「道」稱為「一」。印度修行者稱為瑜伽士(yogi),他們以冥想崇拜「自在天」(Ishwara),即天地萬物之主,而不是進行不同的宗教拜祭儀式。瑜伽士入靜冥想就是拜神,不是拜多神,而是只敬拜獨一的神。這種以冥想敬拜的方式即此經所指的「默朝」,默朝的對象就是上帝,對應之前的「冥冥」是指向天,也對應之前的「傾刻」,所以此處說︰「一紀飛升」,即思維立刻就在天上以靜默敬拜上帝。很多人忽略這兩句經文的意思,誤以為修行就是自己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實踐,也誤以為修行就是無神論者不會敬拜神,很多人忽略印度《瑜伽經》的修行是不可脫離獨一主宰的修行方法,冥想就是敬拜,是最高層次的敬拜,因為可達到神己合一,自己即道也,所以《道德經》這樣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第10章)
[6] 前經所述冥想的對象是上帝,所以在冥想時就等同在天界中,能夠在天空的光明中踏步,呼吸清新的空氣。
[7] 《道德經》第6章︰「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玄牝即玄妙的母性,即孕育天地萬物的道,此經說「出玄入牝」即是在這玄牝之門中出入,其感覺就是「若亡若存」,即自己好像消失了,即所謂「坐忘」,但又能知覺到所發生的變化。此經說「綿綿不絕,固蒂深根。」即對應《道德經》第6章︰「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這天地萬物的根源連綿不絕,若隱若現地存在,其作用無窮無盡。修道入靜者,就是進入這根源的深處,才能悟道成仙。
[8] 前經提到「上藥三品」,即人與生俱來的精、氣、神,根據道教修煉的解說,精藏在兩腎之間(下丹田),當修煉有成,在入靜中,這「精」會上升至頭部兩眉間(上丹田)之內與「神」匯合,所以說「精合其神」,然後再下降至心部,即胸骨中央處(中丹田)與「氣」匯合,所以說「神合其氣」。這個過程是生命氣息的流通,即煉丹有成,身體會得到淨化滋養,所以「氣合體真」。修煉者的精神會常在清醒狀態,不容易疲倦,身體也會更健康,自動復修平衡的機能會活化。
[9] 神是指人們的元神,即印度《奧義書》所指的真己(Atma),這真己一般人無法感知,必須透過修行才能感知。這元神在人的身體內,人才能成為一個活人,否則就是死了的身體。這神所表現的狀態就是一個人的意識和專注力,無形無影,聽不到,看不到,觸摸不到,因為神永遠都是一個主體,不是一個被認識的客體或對象,所以「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第1章)。神本沒有任何形相,只是依附在身體內便有了身體形相,所以此經說「神依形生」。而身體的精華,即「精」是要靠「氣」的運行才能活化,使人的身體健康有活力,所以此經說「精依氣盈」。
[10] 「三品」指精、氣、精;「一理」指「道」即真理,只有一,沒有二或眾多,所以為什麼無論是印度正統或道教修行,均強調「守一」,《道德經》多處強調道就是一︰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第10章);
「故混而為一」(第14章);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22章);
「昔之得一者」(第39章);
「道生一」(第42章)。
[11] 神是人的意識及專注力,本與道為一,不可分割,道或神就好像空間一樣,依形聚合在一處,就成為可見可觸摸的形相,所以「其聚則有」,散了就歸回空間,所以「其散則零」。《道德經》多處把「道」喻為大虛空,無形,無聲,無味、無嗅。《道德經》︰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第4章)
意思是︰道,虛空無形,其作用無窮無盡。道,深遠啊!好像萬物的主宰。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第5章)。
意思是︰天地之間,正好像一個風箱啊!
道就是遍在的無限空間,人的身體就是有形相的瓶子承載著空間,這空間就是道。當瓶子被打破,原先瓶內的空間就會溶入大空間中而不見了,所以說「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12] 「七竅」是指人們頭部的七個孔︰兩眼、兩鼻孔、口和兩耳孔。這七個孔都是通向喉部的管道(氣管和食道),當人體運行的氣暢通,七竅有氣息的流通而得到活化,即能運作良好,所以說「七竅相通」,而且因為元神的發光,這七竅就如燈籠的孔,每一竅都發出光明,所以說「竅竅光明」。
[13] 根據道教修煉解釋,「聖日聖月」指人們的左右兩眼,是元神日間所藏之處,而「金庭」就是兩眉間的位置,即第三眼。元神在兩眼的光若能回歸第三眼,就是開竅,可以修道成仙。
[14] 「太和」指祥和氣息,「寒瓊」指天界。煉丹有成,在冥想入靜中,天界那祥和、清涼的氣息會充滿全身和四周,骨頭也像消散了,與整體氣息混為一體。這時這個人不是進入天界,而是他就是天界。
[15] 「丹」指人們最原初的純陽之靈,只有光,沒有黑暗。人們能夠經修煉返回原初的靈(即元神開竅),這人便可成為永恆的道,即道教所指成仙,不用再生為凡人,經歷循環不息的生老病死。人的身體一出生就會漸漸患病,衰老至死亡,這是為人順向發展的過程。道教說︰「順則亡,逆則生」,也是此經所說「得丹則靈,不得則傾」。
[16] 元神就在身體之內,等待人們發掘修煉。這元神沒有顏色,沒有形相,不是實物,所以說「非白非青」。透過入靜功夫,在靜中,此元神才能夠慢慢起作用。元神的本質就是「常清靜」,這本質會在附錄(五)《太上清靜經》中解釋。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