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格拉《六段頌文》──印度教《真己六段頌文》〉
大乘佛教的《心經》[註15]描述「空」的境界,此境界脫離一切感官、欲望與思維,即遠離一切煩惱、惡業的根源。能悟出此「空」的境界,便能脫離苦厄,到達彼岸。短短兩百多字的《心經》能將大乘佛教的精髓表達得淋漓盡致:
「觀自在菩薩[註16],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註17],照見五蘊[註18]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註19],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註15︰佛教《心經》的翻譯者是唐朝玄奘法師,他於貞觀三年(公元後 629 年)偷渡玉門關,在貞觀五年(公元 後 631 年)進入印度,遍歷印度諸國十餘載,受到尊崇、禮遇和供養。於貞觀十九年(公元後 645 年)飲譽歸來,獲得梵本佛經 657 部。回來後,先後翻譯的佛經共 75 部,《心經》是 75 部經中,文字和義理最精簡的一部,也最為廣傳。
註16:指能觀照自心,不為世間萬事萬物所動,已能獲得大覺者。菩薩即求得大道大覺的修行者。
註17:「般若」梵文即Prajna,原意指混沌無明的原始狀態(見本冊第一章佛教〈中國佛教禪宗〉[註24],佛教解作智慧;「波羅密多」佛教解釋為「到達彼岸」;指觀自在菩薩修行甚深時以智慧到達彼岸。
註18:五蘊指(1)色(肉體及物質)、(2)受(五官的感受與知覺)、(3)想(思想、想像)、(4)行(意志)、(5)識(意識)。簡單言,色是指一切物質現象,受、想、行、識為各種心理或精神現象。
註19:即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此《心經》是佛陀向舍利子演說的經文。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註20],無智亦無得。」
註20:苦、集、滅、道即佛陀所教導的「四聖諦」。「苦」即痛苦的存在,「集」即痛苦的原因,「滅」即消滅痛苦,「道」即消滅痛苦的方法。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註21],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註22]。三世諸佛[註23],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註24]。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註25],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註26]
註21:菩提是指智慧、覺醒,薩埵梵文是Sattwa,即數論派三德中的喜,代表進步、光明、純淨,數論派經典《數論頌》指薩埵(筆者改譯為「實華」)具有正法、智慧、離欲和自在。這裡是指在喜中的眾生,全句是指得到智慧或覺醒的眾生。
註22:涅槃梵文稱為nirvana,意指熄滅,即佛陀所指「寂滅」的意思。佛陀所指的精神最高境界是涅槃,即寂滅,一切歸於空,後來大乘佛教將佛教最高境界相等於印度教的解脫(moksha)。
註23:指過去、現在、未來修行完滿得到大覺之士。
註24:「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文音譯,即無上正等正覺。
註25:咒,梵文稱mantra,指有法力的頌文。
註26:按佛教解釋,全句是梵文咒語音譯,即「到達彼岸,到達彼岸,普度眾修行者到達彼岸,得到無上佛果。」
印度教煒丹諦派的哲理是為了探求真理,解說《奧義書》的意義,其所表達的真理比大乘佛教更簡單直接。大乘佛教的《心經》是最精短的佛經,但內裡有不少術語,不容易理解。印度教的經文若翻譯成英語,卻容易理解得多,因為沒有太多非必要的術語及概念。
生格拉的《真己六段頌文》(Atma
Shatkam)就好像大乘佛教的《心經》,他指出「梵己合一」的境界是甚麼,真正的自己是甚麼。達到此境界就是解脫,此境界就是後來發展的大乘佛教所謂的「空」或「佛性」,但佛教從來不會直接與正面說出此境界,只能用否定的方式說明,印度教不但能用否定的方式表達,也能正面說出此境界是甚麼,就是《奧義書》所指的Sat=Chit=Ananda,即Sat等於
Chit等於
Ananda,即存在(Sat)、意識(Chit)與妙樂(Ananda)三者結合為一,這就是梵,這就是真正的自己。Chit在梵文解作知覺或知識,即道教所指的「神」,英語翻譯成consciousness,即意識,其意思是指「知覺」。早期佛教與大乘佛教不能直接說出的答案,印度教在歷世眾多聖者的探求下由生格拉直接說出答案來!以下是生格拉的《真己六段頌文》(Atma
Shatkam),傳說此頌文是生格拉8歲的時候到喜瑪拉雅山尋找聖人拜師,遇到師父喬頻陀(Govinda)。喬頻陀問這小男孩︰「你是誰?」生格拉就以這六段詩頌(Shatkam)回答︰
「唵[註27],我不是思維,不是智慧、自我,或記憶;我不是耳朵,不是皮膚,不是鼻子或眼睛;我不是空[註28],不是土,不是火,不是水或風。
我是展現的知識與妙樂,我是吉祥[註29]!我是吉祥!」
Mano Buddhi Ahankara Chittani Naaham
Nacha Shrotra Jihve Na Cha Ghrana Netre
Nacha Vyoma Bhoomir Na Tejo Na Vayuh
Chidananda Rupah Shivoham Shivoham
註27:「唵」梵音為Om,梵的代號,此音傳達梵我同源,宇宙整體的奧妙與奧秘,是吟誦或歌唱《煒達》〈頌詩〉時,開頭和結尾使用的感嘆詞。
註28︰空,就是指空間(space),梵文稱為Akasha。印度數論派認為萬物的創造是由五大元素所構成,即地、水、火、風和空。這一無所有「空」的境界,梵文稱為Shunyam,英文譯作nothingness,生格拉在其他詩頌中說明Shunyam不是「梵」,把「空」(Shunyam)看作是宇宙的終極是愚昧的想法,也就是佛陀的想法。
註29:吉祥,梵文稱為希華(Shiva),Shiva即吉祥的意思,即是真己(Atma),宇宙為一體本源的意識。
「我不是生命氣息,也不是五種呼吸[註30];我不是身體的七個組織[註31],也不是這五層外殼[註32];我不是這對手,不是這雙腳,也不是這說話,我不是任何行動的器官。我是展現的知識與妙樂,我是吉祥!我是吉祥!」
Na Cha Prana Sangyo Na Vai Pancha Vayu
Na Vaa Sapta dhatur Na Vaa Pancha
Koshah
Na Vak Pani Padam Na Chopastha Payu
Chidananda Rupah Shivoham Shivoham
註30:人的生命氣息(prana)是由五種呼吸所組成,即元氣(Prana)、下氣(Apana)、中氣(Samana)、行氣(Vyana) 和上氣(Udana)。維持鼻和肺部的呼吸者為元氣(Prana);向下移動者為下氣(Apana),負責排泄;維繫兩者的上下移動是行氣(Vyana),即冥想時體內的呼吸,道教稱為「胎息」;中氣(Samana)將食物中的粗大部分送往下氣,細小部分送往各個肢體。上氣(Udana)高於行氣,把氣由臍部上升至頭部者,負責吐出生氣者。
註31:按印度傳統醫學(Ayurveda)所指為身體的七個組織,即︰(1)血漿(等離子體)、(2)血液、(3)肌肉、(4)脂肪、(5)骨骼、(6)骨髓、(7)精液(精子/卵子)。
註32︰五層外殼是指真己(Atma)以具有五層外殼覆蓋的個我而顯現,即(1)食物精髓所成的外殼Anna-maya(粗身/肉身)、(2)生命氣息所成的外殼Prana-maya(細身/靈魂)、(3)思考器官所成的外殼Mano-maya(細身/靈魂)、(4)智慧所成的外殼Vijnana-maya(細身/靈魂),以及(5)喜樂所成的外殼Ananda-maya(因果身/無明混沌的意識)。
「沒有喜好,沒有憎惡,沒有貪婪,沒有妄想;
沒有驕傲,沒有嫉妒;
沒有正法;沒有好財,沒有好色,也沒有逍遙。
我是展現的知識與妙樂,我是吉祥!我是吉祥!」
Na Me Dvesha Ragau Na Me Lobha Mohau
Mado Naiva Me Naiva Maatsarya Bhavah
Na Dharmo Na Chartho Na Kamo Na Mokshah
Chidananda Rupah Shivoham Shivoham
「沒有功德,沒有罪惡,沒有快樂,沒有痛苦;
沒有咒文,沒有聖地朝聖,沒有《煒達》,沒有獻祭。
我不是那經驗者,也不是其對象,也不是其行為。
我是展現的知識與妙樂,我是吉祥!我是吉祥!」
Na Punyam Na Papam Na Saukhyam Na Dukham
Na Mantro Na Teertham Na Veda Na Yajnaha
Aham Bhojanam Naiva Bhojyam Na Bhokta
Chidananda Rupah Shivoham Shivoham
「沒有死亡的恐懼,也沒有階級與種姓。
我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甚至無所謂出生。
我非朋友,也非同道;我非師尊,也非門徒。
我是展現的知識與妙樂,我是吉祥!我是吉祥!」
Na Me Mrityu Shanka Na Me
Jati Bhedah
Pita Naiva Me Naiva Mata Na
Janma
Na Bandhur Na Mitram Gurur
Naiva Shishyah
Chidananda Rupah Shivoham Shivoham
「我超越概念,也無形相;我無所不在,遍在於每處的知覺。
沒有依附(僧團),無所謂逍遙與束縛。
我是展現的知識與妙樂,我是吉祥!我是吉祥!」
Aham Nirvikalpo Nirakara rupo
Vibhut Vyachya Sarvatra Sarvendriyanaam
Na Cha Sangatam Naiva Muktir Na Meya
Chidananda Rupah Shivoham Shivoham
生格拉的《真己六段頌文》即使沒有任何註釋,也比佛教《心經》容易理解,因為《真己六段頌文》是現代的翻譯,而《心經》則是中國唐朝玄奘法師(公元7世紀)的翻譯。不過,若對印度教哲理沒有任何認識,也無法欣賞《真己六段頌文》的精彩之處,甚至產生錯誤或負面的看法,因為人們很可能認為《真己六段頌文》中「我是吉祥(希華)!我是吉祥(希華)!」,此句誤把自己當作神明,極之不妥當。我們要真正明白這個「我」所指的是誰。這個「我」就是真己,就是我們心中的上帝或神,不是伴隨著喜好與憎惡、善業與惡業的個我靈魂(Jeeva),這上帝就是我們心中的梵,故稱為希華(Shiva)。印度林伽派認為至上的神希華為一體化作眾生的靈魂(意識)而存在,神與人本為一,並沒有分別,所不同者是幻相。
生格拉的《真己六段頌文》就是要人們認清自己的終極實在是甚麼,就是「知識與妙樂」,這就是梵,這就是真正永恆不變的自己,這就是上帝,就是吉祥。我們不是Jeeva(個體靈魂),即細身,而是Shiva(吉祥)。這裡的Shiva並不是指天界中的某一個神明,而是指永恆實在、宇宙原初為「一」的靈魂或意識,正如《古蘭經》所說,真主以一個靈魂創造所有人類。此真己(Atma)
或Shiva,人們要知道,才能返本還原。凡能經驗此真實者,即獲得解脫,因為真己的本質就是清靜得解脫。
在《奧義書》中曾提出四位說,即人們可經驗的四種意識狀態︰
l
第一位是醒位,即清醒的時候,我們與物質世界所接觸到的一切;
l
第二位是夢位,是睡夢時候的意識,是對內部精神的認識;
l
第三位是熟睡位,即自我停止了對外部世界和內部精神的認識,接近超驗的境界,是一種沒有思慮、空虛混沌狀態,但還未達到最高的精神狀態;
l
第四位,梵文稱為Turya,意即第四位,是個我最後和最高的境界,生格拉的《真己六段頌文》就是指第四位的最高精神狀態。
梵文「唵」(Om)是由A、U、M三個音所組成,分別代表醒位、夢位和熟睡位的三種意識狀態,前一位屬物質性,後兩位屬精神性,而「唵」的第四音就是無音,即代表第四位的精神狀態,道教所指「常清靜」。這最高的精神狀態脫離一切短暫甚至錯誤的感官認同,就如大乘佛教《心經》所指的「空」,沒有任何感官上的色、聲、香、味、觸,以及任何一切好與壞,或善與惡的幻想。佛陀所指的「涅槃寂靜」,就是大乘佛教在《心經》裡所指的「空」,也就是接近印度煒丹諦派所指的「第四位」,即第四種與大梵真正合一的意識狀態。
此意識狀態是什麼?生格拉在《真己六段頌文》中描寫得一清二楚,可貴者是在印度有不少留芳後世的聖人真的親證了此意識狀態,這沒有可能是騙人的文字,可惜願意去知道,以及真正能夠知道的人實在十分少。
生格拉的家族屬於崇拜希華宗派的巴羅門種姓,他也是瑜伽修行者,曾為《瑜伽經》作了註解,印度人認為生格拉就是希華的降世,但據學者評論,生格拉本人的著作及學說更接近維師魯派,即確定宇宙獨一主宰的真實,煒丹諦派的三經之一《薄伽梵歌》,肯定是維師魯派的經典。生格拉認為瑜伽修行並不能令人達到真正最終的解脫,即使一個人長時間靜坐冥想,不斷進行淨化身體和心靈的方法,他也不可能達到「梵己合一」,最關鍵的就是要有真正的知識,即「梵己合一」的知識,即有關「真己」的知識。世間一切的知識都是短暫,甚至虛假,只有真己的知識才是永恆的真理。
生格拉在他的著作《示教千則》中,就是以詩歌形式不斷解說真己的知識。若沒有此知識和對「真己」的瞭解,一切修行都是徒勞無功。生格拉重視知識,後世稱他所指的為知識瑜伽(Jnana-yoga),即透過知識來達到梵己合一的解脫狀態,但其實生格拉所指有關真己的知識是一切通往終極目標的最關鍵所在,並不是指這是其中的一種方法,理應發人深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