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論派〉
勝論(Vaiseska),原意為差別、分析,傳說始創人是公元前2至1世紀的迦那陀(Kanada)。勝論與數論不同,以「因中無果論」作為理論基礎,主張世界是由各種要素聚合而成,幾個要素聚合在一起而產生了一個新的事物,而要素(原因)與新的事物(結果)是性質迥然不同的兩回事,故此稱為「因中無果論」,即結果不能沒有原因而存在,而原因可以沒有結果而存在,例如沒有麥種、泥土、陽光與水份,就不會有麥苗,但沒有麥苗,仍然可以有麥種、泥土、陽光與水份。勝論派哲學認為「沒有因就沒有果」(《勝論經》1.2.1),「但卻不是沒有果就沒有因」(《勝論經》1.2.2),可說是對數論派哲學有關萬物生成的進一步和另一方面的解釋。
勝論派主張只有直接知覺與推論才是認識事物的依據,強調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經驗知識。勝論派認為世界上最基本的要素有六種,世界萬物就是由這六種要素聚合而成。這六種要素稱為「六句義」:
(1)
實體/實 |
真實存在的物質,包括︰ 地、水、火、風、空(天空、空間)、時、方(方向)、我(個體靈魂)、意(即心,靈魂與身體器官的聯絡者),共9種。 |
(2)
性質/德 |
實體的本質,有些是物質性,有些與心智有關,包括︰ 顏色(rupa)、嗅(gandha)、味(rasa)、觸(sparsa)、聲(sabda)、 數(sankhya)、大小(parimana)、個別(prthakiva)、連結(samyoga)、 分離(vibhaga)、遠(paratva)、近(aparatva)、認知(buddhi)、快樂(sukha)、痛苦(dukha)、欲求(iccha)、憎惡(dvesa)、努力(prayatna)、重量(gurutva)、流動(dravatva)、黏性(sneha)、機能(samskara)、 善(dharma)、惡(adharma),共24種。 |
(3)
活動/業 |
指物質的動態特徵, 包括︰向上、向下、收縮、擴張、移動,共5種。 |
(4)
共相/同 |
指屬於某一種類的所有事物所存在的普遍特性, 例如︰動物性、人類性。 |
(5)
殊性/異 |
指區別於某個體不同於另一個體的特性。 |
(6)
內屬/和合 |
l 指不可分割者之間的密切關係,不同於連結(samyoga),連結是指兩個實體的暫時關係,內屬是不可分割的關係。 l 在印度教信仰中,宇宙獨一主宰與每個個體的神我/元神所存在的關係就是全體與部分的關係,即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這是出於勝論派哲學的觀點。 |
有關世界的創造,勝論派主張原子論,認為原子是世界最終的物質基礎,是永恆不滅的最小微粒,最基本的形式是地、水、火、風,它們由於「不可見力」的作用而產生運動。他們認為存在著無數性質相異的原子,由這些原子的結合產生了物質世界,結果是由無數原因聚合而成。「因中無果」說從根本上認為原因和結果是不同,原子與由它形成的現象世界是不同質的,結果是一種全新的存在。
原子是依靠「不可見力」組合起來,而「不可見力」也操縱人的生死輪迴,只有斷滅這「不可見力」,才能獲得解脫。他們主張學習「六句義」、修習瑜伽冥想和遵行《煒達》經典,藉此斷滅「不可見力」,達到解脫。勝論派哲學認為「法」(Dharma)能使人變得崇高,達到至善。崇高是對真理的認知;至善是痛苦的徹底終止,這即是解脫/逍遙。邪惡在於傷害,故不傷害(Ahimsa)的思想,早在勝論派哲學中已提及。
勝論派哲學的重要經典包括《勝論經》(Vaiseika-sutra),作者是迦那陀(Kanada),約公元前2世紀人;以及《攝句義法論》(Padarthadharma-samgraha),作者是鉢羅闍思多波陀(Prasastapada),約公元5世紀人。中國的大乘佛教也有保存印度勝論派的經典,唐朝時佛教僧侶玄奘大師(公元602-664年)翻譯了《勝宗十句義論》。
〈正理派〉
正理派(Nyaya),意為「正確地推論」,屬邏輯實在主義,學者認為最早產生於公元1世紀。該派認為獲取知識的方法有4種:
(1) 知覺(pratyaksa)、
(2) 推理(anumana)、
(3) 類比(upamna)、
(4) 可信賴的言論,即聖言(sabda)。
西方的邏輯思維不會解答宗教問題,甚至認為兩者互相衝突,宗教信仰不能以邏輯思維去認識,如何荒謬的信仰教條人們也要接受,如此即稱為堅信。但印度的正理派卻以邏輯思維去證明神的存在,他們相信有一種永恆世界的存在,獨立於所有思維的心靈,須透過邏輯推論建立此信念。正理派的經典《正理花束》(Nyaya Kusumanjali),其主旨就是要論證神的存在,所提出的論證有以下4點:
(1) 世界是一個結果,此結果需要一個有效的原因,包括知識和力量,而神即是此有效的原因。
(2) 自然現象有其一定之規律而不紊亂,呈現出一種有智能的設計,由此世界的設計和自然秩序的控制可知神必然存在。
(3) 如同一種自然秩序存在著,一種道德的規律也同樣存在。此道德規律在於根據善行而給予善果,這必然存在著某種道德主宰者負責賞善懲惡,而神即是道德規律的主宰者。
(4) 另有一種反面的證明,至今為止,無神論者不能以任何有效的方法證明神並不存在。
正理派所追求的目標是人生的解脫(逍遙自在),正理派認為每個靈魂皆受其過去的活動所限制而輪迴不已,直至解脫。靈魂經由獲取知識而得到解脫,真實知識能去除「無明」,或稱為「無知」[註13]。一旦具有真實知識,靈魂中的缺點,包括欲求、憎惡、錯誤等皆不存在。靈魂中的缺點去除後,行為活動自然終止,出生與憂悲隨之終止,即不用再經歷生死輪迴。痛苦完全停止(apavarga)是正理派所追求的目標,它不是一種快樂的積極狀態,而是一種完全無苦的消極經驗,因為世間一切的快樂均混合不同程度的痛苦。這在印度早期產生的經典《大森林奧義書》中指出︰
「除了梵以外,一切皆邪惡。」(3.5.1)
苦只是邪惡之一,正理派的消極解脫是受《奧義書》的哲理所啟發,與勝論派解脫理論最相近。
註13︰瑜伽派經典《瑜伽經》對「無知」或「無明」(ignorance)的定義︰將污穢當作清潔、短暫當作永恆、邪惡當作善良、痛苦當作快樂。數論派經典《數論頌》按程度把「無知」分為︰暗、痴、大痴、重暗、盲暗;即人由暗開始,其無知一直加深至盲暗,看不見絲毫真實,完全盲了。勝論派經典《攝句義法論》把「無明」分為四類︰(1)疑惑、(2)錯覺、(3)不確定或模糊的認識、(4)夢境。
正理派重要的經典有《正理經》(Nyaya-sutra),是印度古代哲學中正理派最早經典,作者是喬答瑪(Gautama/Gotama),約1世紀人;以及《正理花束》(Nyaya Kusumanjali),作者是烏德衍那(Udayana),約10世紀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