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報、輪迴與解脫
印度教的信仰是通過探求真理以達到解脫,即精神上絕對的自在。印度教的思想家認為,消除悲苦,使人獲得精神上和諧自在,這是人類至上終極的目標。印度教的最終目的是精神上的解脫,解脫就是脫離束縛,與永恆獨一主宰和諧地融合。印度教的解脫觀離不開業報與輪迴的觀念,這種業報、輪迴和解脫的觀念最早在《奧義書》中產生,不僅為巴羅門教所接受,也為佛教和耆那教所接受,成為印度古代宗教思想中的重要基石。
印度教的業(Karma)指人的行為,包括身、口、意三方面,聚合成或善或惡,善業與惡業取決於人的意圖,並不單指行為本身,有些功德帶有罪惡,有些罪惡帶有功德。這種善業與惡業形成一個連續的因果鏈條,影響人今生與來生的性格與命運。蓋在《奧義書》產生的時代,印度思想家已觀察到即使人們有相同的出生、家庭、教育,甚至一切環境,但他們生下來卻有不同性格、特質和取向。他們彼此的不同不能以今世的一切因素解釋,故必有前生的因素影響今生的個人特質、性格和命運。同理,今生的業也會影響來生,形成一種因果業報的關係,一方面產生相應的報酬,另一方面也影響人的性格。這種因果業報,每個人在今生已能清楚看到,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今生的善果和惡果若不能以今生的任何因素解釋時,這就是前生種下的因所致。《奧義書》清楚指出︰
「人因善行而成為善,人因惡行而成為惡。」(《大森林奧義書》4.4.5)
印度教的因果業報觀念並沒有否定神的存在或對人類的重要性,相反這種因果業報是永恆獨一主宰對一切眾生所施行最公平的法則。一切眾生都要對自己的言語、思想和行為負上責任,上帝(神)[註11]並沒有對任何人特別偏愛或憎惡,人的禍福及對一切事物的取向是由自己的業所決定,沒有任何人可以在上帝面前以任何形式賄賂上帝而免遭自己不當行為的果報,這一點在《古蘭經》中,真主反覆地說得十分清楚,印度教的思想家也有同一觀點。
註11︰「上帝」一詞出自道教經典,指掌握天地萬物的主宰,也就是伊斯蘭教一神(Allah)的意思,道教《無上玉皇心印妙經》︰「默朝上帝,一紀飛升。」
印度教的輪迴觀念也從這種過去、今生和來生的因果鏈條發展出來,因為一個人的行為若不是完全在此生產生結果,只遺留下一些種子,必然有另一生享用今生沒有嘗到的果報。印度教聖典《薄伽梵歌》這樣說:
「如同人丟棄舊衣而穿上新衣服,靈魂在死後離棄已老朽的身體而進入另一新肉體。」(2:22)
人死後靈魂遷移至另一肉體稱為輪迴(Samsara),靈魂要受制於生死不斷輪轉,如車輪轉動般不斷循環,人依其善業與惡業不斷經歷生生死死、快樂與痛苦。印度教認為乘載靈魂的身體分為粗身(Gross body)和細身(Subtle body)︰粗身是我們感觀所接觸到的身體;細身則是「乘載著心靈和性格的車乘」,死後脫離肉體(粗身)再進入另一新的肉體。
靈魂如此地輪轉著,直至靈魂覺醒,淨化至脫離一切善與惡,與永恆獨一主宰和諧地融和在一起,即《奧義書》所指的「梵我合一」、明瞭真正的自己(Atma),這就是靈魂的真正解脫,脫離了粗身和細身,即停止輪迴,再不用經歷世間的善惡、生死與苦樂。
印度教認為人們可以透過精神的修煉而達到解脫,即整個人常處於寧靜之中,擁有內在的平安,對世間一切的人和事物再沒有任何欲求。不單不會作惡,更超越善良,如太陽般發出光芒,能施惠萬物,卻沒有刻意去做作。由於超越善與惡的左右,對世間又一無所求,此人便可超越輪迴,即不用再經歷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的循環過程,他已與永恆的主宰合一同在。印度教認為人類可以在生時達到此解脫的精神狀態,不用等待死後才得到解脫,精神修煉不是要去騙人相信什麼,而是一種真實的經歷。此經歷由自己驗證,不是要去索取任何官方證明文件。
儘管那人在生時已得到解脫,來生可到達永恆的國度,不會復返再輪迴,但他不會即時死亡,因為他還要親嘗剩餘業力的果報,當中可能有悲有喜,但他內在對世間的悲與喜已能以平靜的心態面對,不會再造新業,即不會有新的慾望產生,對自己的正當行為也無所執取,故不會再有新的果報影響來世。待此生剩餘業力的果報嘗盡後,他便可以脫離肉身,逃出輪迴的桎梏,成為梵,即梵己合一。沒有肉身的我就是永恆的自己(Atma),印度教認為這是一種存在意識,真實而喜樂,梵文稱為Sat-Chit-Ananda,Sat就是真實存在,Chit就是意識(知者),Ananda就是妙樂,即恆常實在的喜樂!此三者(實、知、樂)是一個整體,即三者為一,即Sat=Chit=Ananda。
在早期《煒達》世代,信奉《煒達》文化的人,即雅利安人(Aryans),他們的思想比較樂天,積極入世。他們重視崇拜神明和祭祀,目的就是祈求現世的一切福樂,業報、輪迴與解脫的思想並不明顯,但在後來發展的《奧義書》時代,印度教的哲理思想卻帶有強烈的厭世傾向,《奧義書》的思想家不再重視肉體即感觀的快樂,他們看到更多世間無法擺脫的悲苦,看到更多肉體的醜陋,在《彌勒奧義書》(Maitri Upanishad)中,巨車王(King Brhadratha)對聖人夏迦耶尼耶(Valikhilyas)這樣說:
「聖者乎!由骨、皮、筋、髓、肉、精液、血、唾液、淚、痰、糞、尿、膽汁、脂肪而成的身體,有何樂耶?欲望、憤怒、貪婪、癡迷、恐懼、沮喪、妒忌、愛別離、怨憎會、饑、渴、老、病、死和憂傷等等充滿的身體,有何樂耶?」(1.3)
巨車王不願獲得世間任何福樂,他只希望聖者能指示他解脫之道。《奧義書》思想家所欲探討的問題,也是佛教和耆那教所欲解決的問題。自《奧義書》時代,業報、輪迴與解脫的學說已圓熟,成為印度教信仰的普遍真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