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第三章 中國文化信仰《道德經》宇宙奧秘與起源

 


宇宙奧秘與起源

 

《道德經》第1章即揭示宇宙的奧秘及起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即:可以描述出來的道,就不是恆常的道;可以說出來的名稱,就不是恆常的名稱。真理不能言說,只能心領神會,老子只能夠把真理勉強說出來,故此在第25章中,老子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有關宇宙萬物的起源,印度數論派哲學(Sankhya Philosophy[5]用了大量文字解說出來,而《道德經》只是用了聊聊幾句,便簡單而精要地表達出來。更奇妙的是,兩者的解說其實一致。佛教與印度教的不同在於佛教堅持「空」, 空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大乘佛教《心經》[6]中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印度教堅持「有」(即實Sat),其實這只是一頁紙的兩面。印度的數論派哲學認為,獨一主宰「梵」(Brahman)是「空」,是「無」,是非任何物質的純潔意識,可以用男性的原理表示,實質非男亦非女,由祂而創造出基本瑪耶幻相(Basic Maya),此瑪耶幻相通常以女性原理來表示,由此而幻化一切物質世界與現象。「有」與「無」就如天父與地母,這只是勉強說出來的比喻,將「有」與「無」的關係人格化地描述罷了。永恆的真理在於純潔的意識,不生不滅,稱之為「梵」(Brahman),物質世界是由「梵」創造地母,由地母幻變出來,有生必有滅,屬短暫的虛幻,不是永恆。地母出於「梵」,一切最終歸回「梵」,只有「梵」才是永恆獨存。生命的另一次創造就是由「梵」衍生出瑪耶(幻相),由瑪耶的幻變創造另一個物質世界。《道德經》第1章把這種「有」與「無」的關係表達得十分精要及清楚: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即奧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即廣大無邊,指宇宙萬物的浩瀚)。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即深微幽遠、神秘莫測)。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5︰數論派(Sankhya)是印度六大哲學宗派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派,其源頭無從考證,學者認為創始於公元前 4 3 世紀(不能確定),到公元 3 4 世紀達到全盛,是當時佛教的最大論敵。Sankhya 在梵文的意思是「數數」、「考察」,故漢譯為數論, 其目的是探求世界的起源。數論派的經典被大乘佛教所沿襲,並翻譯成漢語傳入中國。

 

「無」與「有」,即「梵」與「瑪耶」,即印度教正統主流煒丹諦派(Vedanta[7]鼻祖生格拉(Shankara,公元788-820)根據《奧義書》所指的「上梵」與「下梵」。「上梵」是梵的無形相、無屬性,梵文稱為 Nirguna,「下梵」即梵有形相、有屬性的一面,梵文稱為Saguna。「上梵」(Nirguna),即是《道德經》所指的「道」;「下梵」(Saguna),即是「道」的體現「德」。這種「有」與「無」的關係,《道德經》第40章說得更清楚︰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40)

 

6︰佛教《心經》的翻譯者是唐朝玄奘法師,他於貞觀三年(公元後 629年)偷渡玉門關,在貞觀五年(公元 631年)進入印度,遍歷印度諸國十餘載,受到尊崇、禮遇和供養。於貞觀十九年(公元後 645年)飲譽歸來,獲得梵本佛經 657部。回來後,先後翻譯的佛經共 75 部,《心經》是 75 部經中,文字和義理最精簡的一部,也最為廣傳。

 

7︰煒丹諦,梵文 Vedanta,意思是「煒達的終結」;《煒達》(Veda)是印度信仰的權威經典,《煒達》的最後部分就是《奧義書》(Upanishads),所以「煒達的終結」──煒丹諦就是指《奧義書》的哲理。煒丹諦是印度六大哲學宗派之一,其興起者就是復興及改革印度教的權威生格拉(Shankara, 公元 788-820),他是印度至今最受重視的宗教改革者和思想家,也被學者認為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

 

 

 

從一、二、三至萬物


 

《道德經》所揭示的最高真理,就是「道」,這個「道」往往又以「一」來作表示: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10)

[語譯]「精神和形體合一,能有不分離之時嗎?」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14)

[語譯]「看它而看不見叫做『夷』,聽它而聽不見叫做『希』,摸它而摸不著叫做『微』。這三者的形象無從推問,它是渾然一體的。」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22)

[語譯]「因此聖人以『道』作為觀察天下事物的原理和範式。」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39)

[語譯]「自古以來,能得到「道」者:天得道則清明,地得道則安寧,神得到道則有靈,河川得到道則充盈,萬物得到道則滋生繁殖,侯王得到道就能正確地統治天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

 

這個「道」,又稱為「一」,即印度教所指的梵(Brahman)或原人(Purusha),即宇宙獨一主宰。原人就是經梵而來,所以「道生一」,印度哲理又稱此原人為宇宙金蛋或金胎(Hiranyagarbha),是宇宙整體為「一」的靈,這也是道教所指的「丹」。這是宇宙最原始的狀態,道教修行所指的「逆向」 發展,是指返回最原初的狀態,即是這「丹」(一)的狀態。

 

從原人再創造出幻相(Maya),即原初物質,或稱為「自性」和「本性」(Pakriti),從原初物質開展萬物的創造。梵隱藏於萬事萬物之中,無處不在,但卻被自性(幻相)幻化的物質世界所遮蔽,故此《道德經》說「一生二」,這個「二」就是指從「梵」再創造出來的「原人」與「幻相/自性」。若要以性別表示,把道勉強形容,「原人」屬男性,即屬陽,「幻相/自性」屬女性,即屬陰。中國學者一般都知道這段說話的意思是道生出一陰一陽,天為陽(屬精神層面),地為陰(屬物質層面),天地萬物均存在此陰陽二氣,但如何「二生三」?

 

中國學者一般只能作籠統解釋,說「三」是指陰陽二氣交合而形成的「和氣」,一種均衡和諧的狀態;或把「三」指為天、地、人。但和氣如何生出萬物,為何稱為「三」?這天、地、人所指是什麼?若結合印度的數論派哲學(Sankhya Philosophy)來理解,就非常清晰了。 數論派哲學是印度最古老的哲學,解釋宇宙的創造,簡單來說,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是指「三德」(three gunas), 即三種性質,印度數論派哲學認為「梵」(道)創造「原人」(一),從「原人」再創造「自性」(二),由「自性」再創造「三德」(三),萬事萬物就是由此三德的不同組合所混成。

 

三德分別是實華(Sattva)、羅闍(Rajas)和答瑪(Tama)。世間美好的人或事物屬於以實華為主的性質,半好半壞的人或事物屬於羅闍為主的性質,全壞的人或事物就是屬於答瑪為主的性質。此世界的人或事物進步與墮落,甚至最終被毀滅,都是由此三德的不同組合所決定。每個人都有此三德的屬性,但實華佔最少,甚至幾乎沒有。大乘佛教《心經》裡所說的「菩提薩埵」(Bodhi-sattva),就是指這光明、寧靜、智慧與進步的力量,修行的人就是要加強這個實華(薩埵)的屬性,以協助他們達到精神上的更高境界。最後把這三德都丟棄,達至無善無惡、清靜、獨存的境界。《道德經》對宇宙萬物的起源,其解說與印度的數論派哲學相當一致

 

在道教經典中,把「三」指為天、地、人,也可以「三德」來理解。在道教最早期的經典《太平經》[8]中, 對「三」這概念有詳細的解說,提出神秘的氣化學說:「一」 就是「元氣」;「二」就是陰陽二氣;「三」就是陽氣(好生)、 和氣(好成)、陰氣(好殺)。這三種氣相當於印度數論派哲學所指的「三德」。這三種氣在具體事物的表現上,「天」、 「地」、「人」是其中一種形態表現。如果天、地、人就是指天堂、地獄和人間三種屬性,正好就是指三德的實華、答瑪和羅闍。

 

道教經典《老子想爾注》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部以宗教信仰觀點註解《道德經》的書,此書出於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道教經典,後來佚失,今只留下殘卷,但保存了絕大部分內容。在這部經典中,把「一」喻為「太上老君」,即歷世導人歸向真理的師尊,老子是其中一位。「一」即是獨一主宰以精神師尊的性質描述,這與印度經典的解釋一致。

 

8:《太平經》是流傳至今最早的道教經典,開啟道教的理論,今本《太平經》產生於東漢後期。

 

在《老子想爾注》中,也有「一氣化三清」之說,這是解釋如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三清」這概念最早源於《道德經》所說的「三」而逐步加以解釋描述。「三清」指「三清境」,即「玉清境」、「上清境」和「太清境」, 也是指這三大天界的至高神明,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以及太清道德天尊。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信仰中,宇宙創造之初的大神,故稱為「三清道祖」。 這種信仰的建構與印度信仰十分相似,印度信仰也有從宇宙天文地理諸現象而描述的諸神明,發展成為三大主神,即掌管創造的梵天(Brahma)、掌管進化的維師魯(Vishnu)、掌管毀滅的希華(Shiva)。這三大主神也套用在三德的描述之中:梵天(Brahma)掌管羅闍(Rajas);維師魯(Vishnu)掌管實華(Sattva);希華(Shiva)掌管答瑪(Tama)。 在道教信仰中,上清靈寶天尊把道教經典教授人們,而印度信仰也認為《煒達》是梵天(Brahma)教授人們的第一位祖師。

 

這三大主神在息克教的解釋中,最清楚指出他們是永恆獨一主宰的奴僕,即被創造出來的天神大使,所以「三」最終歸「一」,「一」即「道」也。這「一」若以統治者的性質描述,即是道教所信仰的「玉皇大帝」,統治天地宇宙之皇。皇權只有一,不能夠分割與任何人,這是人與生俱來的認知,也是伊斯蘭信仰在《古蘭經》中一直強調真主只有一,沒有三位。中國自漢朝以來的道教,一直以來都有崇拜「太一」的信仰,後來卻傾向多神教信仰,發展出五花八門的神明體系與民間習俗,卻把「道」忘卻了。

 

這「三生萬物」的說法,在印度最早期的經典《歌者奧義書》(Chandogya Upanishad[9]也有相同的描述。在《歌者奧義書》(VI)中,萬物的創造是由三種最原始的創造物開始,即水、火、土。水以白色表示,火以紅色表示,土以黑色表示。這三大元素是宇宙獨一主宰最原始神聖的創造,萬物就是從這三大元素不斷再創造、組合和演化而成。印度數論派哲學就是借用了這三大原初物的顏色代表「三德」,實華是白色, 羅闍是紅色,答瑪是黑色。在《古蘭經》中,真主以黑色的泥土創造人類的始祖,這泥土也是以黑色表示。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談論的真理最簡單而玄妙,在印度最古老的經典《奧義書》和數論派哲學對這「三」均有詳細的說明。

 

9:《奧義書》是印度最古老經典《煒達》的組成部分, 是《煒達》最後的部分,主要是解釋宗教精神的哲理所在。現存《奧義書》共有108120部,多為晚出,最早期的《奧義書》有 13 部,屬公元2500年前佛陀時代以及更早期的著作,《歌者奧義書》是這些最早期著作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