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道德經》第十九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1),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2),盜賊無有。


此三者(3),以為文不足(4),故令有所屬(5):


見素抱樸(6),少私寡欲(7),絕學無憂(8)。




註釋

(1) 聖指聖賢,即有道德教化修養的人,是指中國儒家思想下的聖人。全句意思是拋棄聖賢與才智。
(2) 巧,指機巧;利,指財貨。
(3) 此三者:指聖智、仁義、巧利。
(4) 文,即文飾,指外表的裝扮。
(5) 屬,即歸依、適從。
(6) 見,同於「現」;素,未染之絲;樸,未經雕琢的木或石。素、樸,均引申為純真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外表顯現質樸,內心保持純真。
(7) 全句即減少私欲。
(8) 絕學,即棄絕聖智仁義之學。





白話語譯



         拋棄聖賢與才智,人民會得到百倍的利益。拋棄仁義禮教,人民將回復孝順與慈悲的本性。拋棄機巧與財貨,盜賊就自然會滅絕。以上三方面,僅僅作為外表的粉飾並不足夠,應該把這些說話落實在具體的行為上,讓人民有所適從:那就是外表顯現質樸,內心保持純真,減少私欲,棄絕聖智仁義之學,才能免除憂患。





Chapter 19



Exterminate the intelligent, discard the clever,

People will benefit a hundredfold;

Exterminate benevolence, discard morality,

People will again be filial and compassionate;

Exterminate wits, discard profit,

There will be no more thieves and bandits.

These three, being mere adornments,
 are not enough.

People must have something they should follow:

Show plainness, embrace simplicity;

Have little thought of themselves and as few desires as possible;

Exterminate learning,
there will be no worries.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多處所說的聖人,是與道同在,如嬰兒般純真富生命力的人,他們純樸自然,不會說教,有別於儒家思想所認為的聖人。儒家重說教,孔子一生說教,教化世人。為何孔子要這樣做?因為當時人們已不知道什麼是仁義,國君只重世俗利益,不會以仁義治國,孔子就是竭力遊說他們以仁義道德去治理國家,在《論語》中孔子甚至說他未曾看見過有仁德的人。孔子生於春秋戰國時代,那時的中國已沒有仁義可言,故才有孔子這聖人的出現。老子的思想是叫人返回自己純潔的本性,此本性就是道,自然就是道。

       儒家的道德教化沒有叫人返回純潔自然的本性,而是一套制約。若制約僵化,反過來會成為殘害人們純潔本性的工具,而中國的儒家思想正正是向著這方向發展。儒家思想自漢武帝開始成為統治者的工具,強調守好這些道德標準,卻沒有深層次讓人們知道為何要有道德,只知道不守道德就會被人藐視,於是人們外表守道德,暗地裡卻不能制止自己做惡事,因為他們只有利害的考慮,他們不知道自己純潔的本性,自自然然就行不出惡來,不用對他人謀算和防範,也不用去爭權奪利。

        故《道德經》這裡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因為說教的聖人、聰明才智、仁義教化、貨財利益,都不能讓人返回純潔的本性;相反,愈是聰明有才智,就愈懂得外表裝著仁義,內裡行不義為自己獲取利益。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說一個人行善,真主不是單看其行為,也看其內裡的意圖,任何人即使可以蒙騙所有人,也不可以蒙騙真主。這可看到伊斯蘭教信仰看人們行為的深度。一般人沒有這方面的考慮,他們把道義看作是純粹人際的互動,與道無關,與最高的仲裁者真主無關,於是巧智心機就可以沒有顧慮了。

        行為的意圖若出於純潔自然,無論行出來是什麼,都不會對人造成傷害。若要強守一套外在道德,內裡卻是反道德,或著重求名求利,這個遊戲,聰明人就得心應手了,愚蠢的人或沒有本事的人在這遊戲下,也難以回復純潔自然的本性。

        只有返回純潔自然的本性,人們才會得到最大的利益,人們自然就會孝順和慈悲。慈就是讓別人得到快樂,悲就是減少別人的痛苦。加上沒有利害,沒有貪婪,沒有貴重財貨,也再不會有盜賊。老子認為「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和「絕巧棄利」,若只是作為外在的裝飾,即只是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這樣老子的《道德經》就只能是與儒家思想異曲同工,故《道德經》進一步說「令有所屬」,即如何去實現自然的本性。

       那就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即外表顯現質樸,不求華麗,內心保持純真,清淨無塵染,減少私欲,多冥想天道自然的運作和諧,棄絕聖智仁義之學。即使外表是否被人認同是一個有德行的人,這想望也不用。這不用學習,純潔自然就是了,《道德經》說這樣才能免除憂患。一個人純潔、質樸自然,不需要任何道德制約,卻不會也不能幹出壞事來,也不用顧忌別人的毀譽。不求別人的認同與讚賞,只是過著簡樸自然的生活就是了,生活愈簡單就愈好,這樣才能夠免除繁瑣的世俗事務,以及人與人之間互相折騰所產生的憂患。











《道德經》第十八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1),有大偽;


六親不和(2),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註釋

(1) 智慧,即巧智,賣弄聰明才智。
(2) 六親是指父、子、兄、弟、夫、婦。



白話語譯


    大道廢棄了,才要提倡仁義。巧智出現了,才會產生偽詐。父、子、兄、弟、夫、婦之間出現不和與糾紛,才需要彰顯孝與慈的美德。國家政治昏亂了,才會有所謂忠臣的出現。




Chapter 18



When the Great Truth (Tao) falls into disuse,

There are benevolence and rectitude;

When cleverness emerges,

There is great hypocrisy;

When the six relations* are discordant,

There are filial piety and kind affection;

When the country is in chaos,

There are loyal ministers.

*Six relations: father, son, elder brother, younger brother, husband, wife.





賞析與點評



    此章《道德經》老子認為所謂仁義、智慧、孝慈和忠臣,皆因為大道被廢棄了才會出現。若大道在每個人之內,人們就能夠和諧生活,因為一切都順乎自然,順乎每個人純潔的本性,這本性就是道。道能孕育萬物,持護萬物,人與人之間互不侵害,也不會互相競爭,故不用提倡仁義,也沒有需要賣弄聰明,或講求智慧。

    愚昧才需要有智慧,愚昧也可以是虛偽,賣弄聰明,去計算別人,防範別人。若一個人返回自己純潔的本性,就再沒有愚昧,那就不需要巧智心機,或用智慧去破除愚昧。當然愚昧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被人欺壓,只是願捱,沒有想過任何方法處理,糊裡糊塗過一世。另一種愚昧就是用盡技倆去陷害別人,傷害別人,為求利益或沒有任何原因。道使人脫離愚昧,返回未受污染的本性。

    沒有道,人不是按自己純潔的本性去生活,人倫關係就會出現不和,故人們提倡父慈子孝,中國所謂二十四孝故事,就是要教化人們孝順父母。國家政治昏亂正因為人們的私慾與歪斜,不顧國家百姓的福祉,充斥弄權謀私的奸臣,人們才渴望有忠臣的出現,以匡扶正道。老子認為仁義、孝慈和忠臣都不是治國治世的根本之道,因為一時一地的道義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根治的方法就是每個人返回自己純潔的本性,讓大道運行,眾生萬物自然和諧,不用互相對抗及防範。

    大道運行的社會可以是怎麼樣的社會?比《道德經》後出的《列子》[註1]〈黃帝篇〉有這樣的描述:

「黃帝白天睡覺時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在華胥國漫遊。華胥國在弇州的西面,台州的北面,不知道距離中國有幾千萬里遠;並非依憑舟車或行路可以達到,只能是神魂的飄遊罷了。那個國家沒有君主官長,一切聽憑自然發展罷了。那個國家的百姓沒有嗜好欲望,一切聽憑自然發展罷了。他們不知道迷戀生存,不知道厭惡死亡,所以沒有夭折和短命的人;他們不知道偏愛自身,不知道疏遠外物,所以沒有喜愛和憎恨;他們不知道背叛違逆,不知道趨附順從,所以沒有利益和禍害;一切都不去貪戀顧惜,一切都不去畏懼忌諱。投進水中不會淹沒,踏進火裡不會燒傷。刀砍鞭打不會傷痛,指甲搔爬不會酸癢。飛騰空中猶如腳踏實地,睡在虛無裡好像躺在床上。雲霧不能遮掩他們的視線,雷霆不能擾亂他們的聽力。美麗與醜惡不能迷惑他們的心志,高山深谷不能絆住他們的腳步,都是精神在運行而已。」

    以上的描述雖然有點神話化,但人們沒有嗜好和欲望,沒有喜好和憎恨,這正是返回自己純潔的本性才可以做到。



註1:今本《列子》出於魏晉。列子確有其人,名御寇,戰國鄭人,位於老子和莊子之間,故多為《莊子》所稱引。



《道德經》第十七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七章


太上(1),不知有之(2);


其次,親而譽之(3);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4)。


信不足焉(5),有不信焉(6)。


悠兮其貴言(7),功成事遂(8),


百姓皆謂「我自然」(9)。



註釋

(1) 太上,即最上,至上。
(2) 不知有之,指百姓不知道有「太上」的存在。
(3) 親,即親近;譽,即稱譽。
(4) 侮,即蔑視。
(5) 信,即誠信。
(6) 不信,不信賴。
(7) 悠兮,即悠閒貌。貴言,即珍重言論,不輕易發號施令。
(8) 遂,即完成、達到。
(9) 自然,即本來就是如此。



白話語譯


        至高至上的統治者,人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一等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讚美他。再次一等的統治者,人們畏懼他。更再次一等的統治者,人們蔑視他。統治者誠信不足,人們就會對他不信任。最好的統治者表現悠閒,珍重言論,不輕易下達命令。事情得到完成後,人們都說:「我們本來就是如此。」




Chapter 17



The highest rulers, 

people do not know their presence.

The next, people love them and praise them.

The next, people fear them.

The next, people disdain them.

If the rulers are lacking integrity, 

people will not trust them.

Leisurely, the highest rulers value their words.

When their task accomplished, 

people all say, “We did it naturally.”





賞析與點評



       這一章《道德經》論說統治者有不同的層次,老子認為最高、最優秀的統治者,人們不知道他的存在,因為他順乎自然,人們認為是自然所致,人們自自然然就是這樣。自然是最好,統治者貴言,不輕易強加命令在別人身上,讓人們按自然本性生活作事,這是最高明的統治。

       古往今來,在中國歷史上真的依從《道德經》思想治國者,就只有西漢初年與唐代初年,道家的思想受到國家的推崇,也因受惠於道家思想而出現「文景之治」與「開元盛世」。「文景」是西漢文帝劉恆(公元前202-157年)與景帝劉啟(公元前188至141年)的並稱。兩帝相繼,皆提倡老子之學,以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治理天下,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使社會安定富裕,史稱「文景之治」。「開元」(公元後713至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唐代奉老子為始祖,唐玄宗崇奉道教的清靜無為主義,身體力行,將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推向最高峰。盛唐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最為繁盛的黃金時代,史稱「開元盛世」。除此兩段歷史外,中國歷代歷朝都沒有把道家思想作為治國之道,這是中國人的損失與遺憾,老子批評治國者有如強盜,這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爽。

       老子說次一級的統治者,就像今日民主社會裡最理想的統治者,也是中國儒家思想最理想的統治者,他們關心百姓疾苦,親近百姓,盡力幫助百姓解困,故得到百姓的愛戴和稱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新加坡以故總統李光耀,盡管他不是講民主,但他在任期間切切實實改善新加坡人民的生活,切切實實令人民可以安居樂業,他的離世令整個新加坡傷痛,人民稱譽他,紀念他,是近代歷史上少有的統治者。

        老子說再其次的統治者,人們只會畏懼他,這就是極權統治,但這統治者還是有點本事,去操控百姓或改善社會,這就像中國法家著重依法治國,當然這個法應該是合理的法。當這個依法治國的本事也沒有的時候,人們只會藐視這些統治者,由懼怕到藐視,這是因為統治者沒有誠信,沒有品格,即失道失德。在古今中外歷史上的統治者,最劣等的統治者其實是佔大多數。

        再從宗教哲學的角度去看此章,歷史上再好再順乎自然的統治者,百姓沒有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這個世界真正的統治者是創造天地宇宙獨一的主宰,伊斯蘭信仰稱為安拉(Allah),即造物主(獨一的神),印度信仰稱為梵(Brahman),中國文化稱為天道或老天,這個真正的統治者孕育萬物,持護萬物,但絕大部分人都不會知道祂的存在,萬物都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滅,百姓皆謂「我自然」。但其實在這自生自滅的過程中,背後都有一個永恆的秩序,使宇宙萬物和諧而穩定,這個才是真正的太上,人們不知有之。修道的人,也不容易領悟這「太上」,否則不用「修」。《道德經》所指的層次,可以十分高,直指太上,只是人們如何去理解,這正是經典的魅力所在!

《道德經》第十六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六章


致虛極(1),守靜篤(2)。

萬物並作(3),吾以觀復(4)。

夫物芸芸(5),各復歸其根(6)。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7)。

復命曰常(8),知常曰明(9)。

不知常,妄作凶(10)。

知常容(11),容乃公(12),公乃全(13),全乃天(14),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15)。





註釋

(1) 致,即推致,達到;虛,即內心清淨;極,即極度、頂點。
(2) 守靜,即去除煩擾,使內心靜默;篤,即深、厚。
(3) 並,一起;作,生長、變化。
(4) 吾,即我;以,即能;觀,觀察;復,往返循環。
(5) 夫,發語詞;物,萬物;芸芸,繁盛眾多之貌。
(6) 根,宇宙的根本、本源。
(7) 復,即復歸;命,本性。
(8) 常,即常道,萬物變化中的永恆規律。
(9) 明,即明哲,指通曉萬物變化的法則。
(10) 妄,指任意;凶,指災禍。
(11) 容,指包容、寬容。
(12) 公,指公正、公平。
(13) 全,指周全,遍周。
(14) 天,指大自然的法則。
(15) 沒,通歿;沒身,指終身至死;殆,即危險。



白話語譯

       達到內心極至的清淨,保持內心最深處的靜默。萬物一起蓬勃生長,我能觀看萬物的循環往返。萬物繁盛眾多,都各自返回自身的本源。回復到自身的本源叫做靜,這就是回復自身的本性。回復本性即那永恆不變的常道,知道常道就是通曉萬物變化的法則。不知道常道而任意妄為,只會帶來災禍。知道常道就能夠包容一切。能夠包容一切,就能夠大公無私。能夠大公無私,就能夠顧及周全。能夠顧及周全,就能夠合乎大自然的法則。能夠合乎大自然的法則,才能合乎道。只有合乎道,才能持久,終身免於危難。




Chapter 16


Attain the ultimate emptiness.

Hold firmly to tranquility.

All creatures rise together.

I can watch their return.

The teeming creatures, each returns to its root.

Returning to its root is called tranquility.

This means returning to one’s nature.

Returning to one’s nature is called constancy.

Knowing constancy is called clarity.

Not knowing constancy, 
act recklessly will cause disasters.

Knowing constancy can have tolerance.

By having tolerance, one can have impartiality.

By having impartiality, one can be all-around.

To be all-around is the universal law.

The universal law is the Truth.

The Truth is eternal.

One will have no danger in his whole life by abiding in the Truth.





賞析與點評


    「致虛極,守靜篤」,這是與道合一的境界,即第10章所說「載營魄抱一」。如何「抱一」?就是要達到內心極至的清淨,保持內心最深處的靜默。道已存在於每個人內心的深處,只要人們能夠把自己內裡一切不屬於道的世間人、事、物一一倒空,在靜默中體驗道在心中,即對應第14章所說道雖然不能看見、聽見或觸摸,卻能夠從心靈中體驗道的存在。如何從心靈中體驗?就是「致虛極,守靜篤」,這正是一切修行所需要的靜坐、禪坐、靜觀及冥想的境界。人們把思慮、雜念去除,並且能夠控制思維,或讓思維靜止,這種精神上虛靜的狀態,就是與道合一同在,道就在心中。

       道常常在心中,便能夠以清淨的心觀察一切事物,看到萬物的生成發展,萬物繁盛眾多,都是循環往返,各自返回自身的本源。這個本源就像一株樹的根部,樹不能夠沒有根,否則便會枯萎,沒有生命。同樣,萬物的生存也不能夠脫離本源,這個萬物的本源就是道。人們在靜默當中,才能領悟萬物的本源,故「歸根曰靜,是謂復命」。這個本源就是命,命即本性的意思,也是佛教禪宗所說的佛性、自性,也是印度吠檀多哲學所說的「真我」(Self)[註1]。真我就是體驗道與我合一同在,即「梵我合一」,印度哲學信仰的梵(Brahman),即《道德經》所指的道:道就是我,我就是道,這就是本性(命),這就是本源(根),也是永恆不變的道,故稱為「常」,即恆常的道。

       這常道就是自然的法則,永恆不變,一切的變化都只是外在物質形態的變化,隱藏在當中的道卻永恆不變。明瞭此知識,就是一個開悟的人,故「知常曰明」。這個開悟就是得道,或稱為成佛。得道或成佛是指心靈的開悟,心靈的轉化,但外在還是一個活生生的平常人,不是成仙不在人間,或成了一尊佛像。儘管外在還是一個平常人,但他的行為表現與沒有道的人,完全不同。不明白「道」的人,他們不是按自然的法則作事,而是任意自為,《道德經》警戒凡衝動、任意行事者,必然帶來災禍。相反,按道行事的人,一生都不會有災禍。

       明白道的人,他們懂得包容、寬容,不會自以為是,而且能夠處事公平、公正。因為道正是第7章所說「無私」、「外其身」、「後其身」,沒有一己的私我,就能夠周全、周遍,正如道遍在於萬物,就好像天一樣廣博,這就是道。這道恆久不變,是萬物的本源,回歸本源,必定終身不會有禍患。




註1:吠檀多哲學是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之一,吠檀多(Vedanta)梵文意思是吠陀的終結,《吠陀》(Veda)是印度聖典,《吠陀》的最後部分就是《奧義書》(Upanishad),《奧義書》就是解釋《吠陀》的哲理,主題闡述「梵我合一」,即「真我」,梵文稱為Atma。人們若明瞭其真我,便明白存在的意義:我即是梵,梵即是我。





《道德經》第十五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1),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2),故強為之容(3):


豫兮若冬涉川(4),猶兮若畏四鄰(5),

儼兮其若客(6),渙兮若冰之將釋(7),

敦兮其若樸(8),曠兮其若谷(9),

混兮其若濁(10),*[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11)]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12)

保此道者不欲盈(13)。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14)。




註釋

(1) 微妙玄通,即深微精妙,幽遠通達。
(2) 夫唯,正因為;識,即認識。
(3) 強,即勉強;容,即形容、描述。
(4) 豫兮,遲疑貌,引申為謹慎戒懼。若冬涉川,意為如冬天過冰河,形容小心翼翼,不敢妄進。
(5) 猶,即猶豫。畏四鄰,即畏懼四方有可能的襲擊。
(6) 儼,即敬;儼兮,儼然,形容端莊謹慎。若客,即像作賓客一般。
(7) 渙,流散的樣子;釋,溶解、消失。
(8) 敦兮,誠實樸素的樣子。樸,同璞,即未經雕琢的玉石,或解作未成器的素木。
(9) 曠,即虛空,此句意指虛懷若谷。
(10) 混兮,指混沌不清的樣子;濁,即濁水,指渾噩愚昧。
(11) 此兩句原是第20章的文字,古註評家認為應放於此,文意較一致。澹,形容恬靜、淡薄。飂,粵音騮(lau4),或遼(liu4),或螰(luk6),即大風飛揚,形容形跡飄逸。
(12) 孰,即誰;以,即而;靜,為動詞,即使之靜;徐,即慢慢;動,動詞,即使之變動。
(13) 此道,指上兩句:「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盈,即滿;不欲盈,即不自滿。
(14) 蔽而新成,即除舊更新。



通行版原文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白話語譯

        古代善於行道的人,深微精妙,幽遠通達,其深度不可以被認識。正因為不可以被認識,故只能勉強地把他們形容出來:

        他們小心謹慎啊!像冬天涉水過河。他們警覺戒懼啊!像提防四面的圍攻。他們容貌端莊啊!像筵席中的賓客。他們放鬆流暢啊!像冰柱快要消融。他們誠實樸素啊!像未經雕琢的玉石。他們開懷謙虛啊!像深山的幽谷。他們渾沌純厚啊!像渾濁的泥水。

        誰能在混濁中鎮靜下來而慢慢變得清淨?誰能在安定中變動而慢慢生長?保持這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們不會自滿,所以才能除舊更新。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15


The Masters of Truth in ancient times were minutely subtle, 

mysteriously comprehending,

 too profound to be known.

As they could not be known, 
they can be only given a makeshift description:


They are careful as if fording a river in winter.

They are alert as if in fear of the attack from four neighbours.

They are solemn like a guest.

They are relaxed like thawing ice.

They are plain like a raw rock.

They are humble like a valley being hollow.

They are murky like muddy water.


Who can settle the muddy with silence and slowly turn it limpid?

Who can be at rest and slowly turn to life?

Those who hold fast to the Truth will never be proud of themselves.

As they are not proud of themselves, 
they can be worn and made anew.





經註評修訂的版本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白話語譯

        古代善於行道的人,深微精妙,幽遠通達,其深度不可以被認識。正因為不可以被認識,故只能勉強地把他們形容出來:

        他們小心謹慎啊!像冬天涉水過河。他們警覺戒懼啊!像提防四面的圍攻。他們容貌端莊啊!像筵席中的賓客。他們放鬆流暢啊!像冰柱快要消融。他們誠實樸素啊!像未經雕琢的玉石。他們開懷謙虛啊!像深山的幽谷。他們渾沌純厚啊!像渾濁的泥水。他們沉靜恬淡啊!像深沉的大海。他們如大風飛揚,飄逸無形啊!好像沒有止境。

       誰能在混濁中鎮靜下來而慢慢變得清淨?誰能在安定中變動而慢慢生長?保持這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們不會自滿,所以才能除舊更新。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15


The Masters of Truth in ancient times were minutely subtle, 

mysteriously comprehending, 
too profound to be known.

As they could not be known, 
they can be only given a makeshift description:


They are careful as if fording a river in winter.

They are alert as if in fear of the attack from four neighbours.

They are solemn like a guest.

They are relaxed like thawing ice.

They are plain like a raw rock.

They are humble like a valley being hollow.

They are murky like muddy water.

They are silent like an ocean.

They are elegant like breezing endlessly.


Who can settle the muddy with silence and slowly turn it limpid?

Who can be at rest and slowly turn to life?

Those who hold fast to the Truth will never be proud of themselves.

As they are not proud of themselves, 
they can be worn and made anew.





賞析與點評



       此章描述古代有道的人,他們的內裡微妙玄通,其深度難以認識,其外在表現會是怎麼樣:他們不會炫耀自己的本領,或有什麼過人之處,故凡刻意表現自己的人決非有道的人,因為有道的人不想和別人爭勝,也不渴求別人的讚賞。他們的表現會是十分謹慎遲疑,不會反應太快太大,就好像在冬天踏步冰川,腳步不會太快太重,否則冰層會裂開,人便會沉在冰河中。他們小心謹慎,時刻警覺,就好像提防四周可能出現的攻擊。如此小心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其深度真的是不可認識。

        小心謹慎還不止,他們的外表是端莊樸實,不會因為小心謹慎而畏首畏尾,或行為怪異,他們就像該受尊重的賓客,彬彬有禮,樸實謙厚,虛懷若谷,但又不是自命高潔,能夠「混兮其若濁」,即能夠平易近人,就好像混濁的水一樣,不會刻意把自己分別出來,什麼人和他相處都會感到舒服,沒有壓力,他們從容得像冰塊溶解一樣,此從容的舉動令人釋懷。


       他們的內心平靜,就像海洋般深沉,氣質如清風飄渺,這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氣場,這氣是有生命地飄動,因為道孕育生命,故此氣也帶有生命力。他們能夠在混濁的環境下鎮靜下來,而慢慢地使自己及四周變得清靜,他們也能夠在安定中慢慢變動而使四周的人事物生長生成。這就是有道的人如何把道融和於四周,使四周得到道的孕育、滋養、淨化。《道德經》此章的描述基本上就是歷世聖人的表現,如佛陀、耶穌和穆罕默德。他們受世人傳頌不是因為財富、權力與地位,而是因為「道」,人們只是受到「道」的吸引和感染。

        歷代受世人傳頌的聖人,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教導世人要謙虛,不要自滿,這樣才能保住這「道」,即所謂「滿招損,謙受益」。沒有一個聖人會教導世人自滿,自命得意,在此處《道德經》說出理由:正因為不自滿,才能夠除舊更新,不斷進步。這不是貪求或不知足,而是不要對自己有任何驕傲的心態,因為「道」的本質是謙虛處下,卻能「無極」──發揮無窮無盡的力量。




《道德經》第十四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1),

聽之不聞名曰希(2),

搏之不得名曰微(3)。

此三者不可致詰(4),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5),其下不昧(6),

繩繩不可名(7),復歸於無物(8)。

是謂無狀之狀(9),無象之象(10),是謂惚恍(11)。

迎之不見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12),御今之有(13)。

能知古始(14),是謂道紀(15)。




註釋

(1) 夷,即無色。
(2) 希,即無聲。
(3) 搏,即擊、抓取;微,即無形。
(4) 致詰,即追究、推問。詰,粵音揭(kit3)或傑(git6)。
(5) 皦,粵音繳(giu2),即光明、潔白明亮。
(6) 昧,即昏暗。
(7) 繩繩,即無涯無際之貌。
(8) 復歸,即還原。此句言道千變萬化,而終歸於無。
(9) 狀,即形狀;
(10) 象,即形象。
(11) 惚恍,即若有若無,不可以辨認。
(12) 執,即把握;古之道,古來就存在的道。
(13) 御,即控制、主宰;有,即萬有,指一切事物。
(14) 古始,即道的端始、宇宙的原始。
(15) 道紀,即道的綱紀、道的規律。



白話語譯

        看它而看不見叫做無色,聽它而聽不到叫做無聲,觸摸它而摸不著叫做無形。此三者無從推問,混然為一。此混然一體,在上面看它並不光亮,在下面看它也不陰暗。它無涯無際,不可名狀,千變萬化終歸還原於無形無象。這就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形象的形象;這就叫做惚恍,若有若無,不可辨認。迎面見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隨它,看不見它的後面。把握著這自古就有的道,以駕御現在的一切事物。能知道宇宙的原始,道的端始,這就是道的綱紀,道的規律。




Chapter 14


What cannot be seen is called colourless.

What cannot be heard is called soundless.

What cannot be grasped is called formless.

About these three cannot be asked questions.

They are combined as One.

Its upper part is not bright.

Its lower part is not dim.

Boundlessly, endlessly, it cannot be named.

Ever changing, it returns back into nothing.

Thus, it is called the form of the formless, 
the image of the imageless.

It is called faintly and seemingly.

Going ahead, you cannot see its head.

Following behind, you cannot see its back.

Hold fast to the Truth of antiquity for keeping in control of everything today.

Know the beginning of the Universe as the Law of Truth.





賞析與點評


        此章《道德經》描述道體,之前的章句常常把道比喻為一個大虛空,無邊無際,無處不在,此章更集中形容這個大虛空是怎樣的大虛空:它無色、無聲、無形,故用眼看不見,用耳聽不到,用手摸不著;但它又不是子虛烏有,它是確確實實地存在,只是恍兮惚兮,似有似無,又不是光亮,又不是昏暗,在前面看沒有頭,在後面看沒有尾,它的形狀就是沒有形狀!

        這樣的道體是怎樣的道體?答案十分清楚:這個道只能夠用心靈去感應,而不能夠用身體感觀去接觸、認識和理解,因為道不是有形相的物質。所有物質都是有限,道卻是無限,這道就是每個宗教所指向最高的主宰。伊斯蘭教指出:「萬物非主,唯有安拉。」安拉就是阿拉伯語Allah,意指獨一的神。伊斯蘭教指出萬物都是安拉的受造物,沒有一個是安拉,而且萬物也沒有一個像安拉,受造物是物質層面,安拉超越且駕御一切物質。《道德經》的道,就是伊斯蘭教的安拉,道孕育、滋養萬物,道藏於萬物之中及之外,道無處不在,但萬物沒有一樣是道,道無邊無際,沒有形狀,道就是無限。


        那麼如何用心靈去感應這確確實實存在的道?感應這道,就如感應每個宗教所指向的神──天地的主──就是要用純潔與誠實的心去感應。純潔就是沒有一切物欲、私欲與妄念,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宗教的修道者都會有出家的做法。出家就是脫離世間人、事、物的一切牽掛,使人容易有純淨與誠實的心去向道。在家的信眾如果能夠把自己的內心像出家人一般,再沒有欲望的牽掛與貪愛,這樣也可以以清靜的心去感應道的實在。雖然道是無影無形,但卻能實在在地感知。

    能夠感應道的人就是聖人,他們能夠「執古之道,御今之有。」聖人能夠把握著這自古就有的道,以駕御現在的一切事物。故聖人的一切生活言行都不會偏離道,他們知道宇宙的開始,也知道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一切都在於道!





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道德經》第十三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1),貴大患若身(2)。

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上(3),辱為下(4),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謂有大患者,為吾有身(5);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6),若可寄天下(7);

愛以身為天下(8),若可託天下。




註釋

(1) 若,即乃。得寵和受辱都像受到驚嚇一樣。
(2) 貴,即非常重視,即「貴身若大患」,重視身體就好像重視禍患一樣。
(3) 上,以得寵為尊上。
(4) 下,以受辱為卑下。
(5) 為,即因為,由於。有身,即有「個我」。
(6) 即以貴身的態度為天下,言下之意是所貴非「身」,而是「天下」。
(7) 若,乃、才的意思。寄,託付。
(8) 此句的意思是以愛身的態度為天下。



白話語譯

        得寵和受辱都像受到驚嚇一樣,重視身體就好像重視大患臨到一樣。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像受到驚嚇一樣呢?以得寵為尊上,以受辱為卑下。得到寵幸時就感到驚喜,失去寵幸時就感到驚懼,這就叫做寵辱若驚。什麼叫做重視身體就好像重視大患臨到一樣呢?我之所以有禍患,是因為我有此身體,如果沒有了這個身體,還能有什麼禍患呢?所以,只有以貴重身體的態度去貴重天下,才可以將天下寄託給他。以愛惜身體的態度去愛惜天下,才可以將天下委託給他。







Chapter 13

Favour and disgrace make one’s start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body is the same as to the big trouble.

What is meant by saying that “Favour and disgrace make one startle”?

Having favour makes one in high position.

Having disgrace makes one in low position.

 Having favour makes one startle.

Losing favour makes one startle.

That is why “favour and disgrace make one’s startle”.

What is meant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body is the same as to the big trouble”?

The reason I have big trouble is that I have the body.

If I do not have the body, 
what trouble will I have?

For the one who cares the world as his body,
 the world can be given to him.

For the one who loves the world as his body, 
he can be entrusted with the world.






點評與賞析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寵愛,但老子卻說「寵辱若驚」──一個得道的人,或修道的人,或求道的人是不希望得到別人的寵愛,為什麼?因為這個世界的人、事、物變化無常,正如佛陀所說──「諸行無常」──世間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生滅,有生必有滅,萬事萬物都不斷經歷生、住、異、滅,或成、住、壞、空。人、事、物由生成,漸漸變好,由好又漸漸變壞,最後又不存在了。別人的寵愛正是屬於這世間的人、事、物,得到別人的寵幸,會令人愛慕這些人、事、物,當失去的時候會令人依依不捨,更壞的是由受到別人的寵幸變成受到別人的侮辱,這樣就比單單失去就更加痛苦了。

        一個沒有道的人,對待別人很容易翻臉,無情無義,喜歡的時候可以十分熱切,一旦不喜歡便翻臉了。老子解釋「寵為上,辱為下」,受到別人寵幸,地位變得高尚,受到別人侮辱,地位變得卑賤。無論是高尚或卑賤,一個喜歡道的人都不想得到,故他們得到別人寵幸時會感到驚慌,而不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他們深知道他們失去的時候也是同樣感到驚慌。而寵幸這個東西,即別人特別待你好,這種「特別」是不會長久的,故這種寵幸必然有失去的時候。

        老子再解釋「貴大患若身」,即人重視自己的身體就好像重視禍患臨到一樣。人人都害怕禍患臨到自己身上,因為人愛惜自己,愛惜這個身體,故害怕禍患。老子說如果人沒有了身體,還有什麼禍患可懼怕?這個身體就是狹小的個我,與道合一同在的人再沒有了狹小的個我。他就是道,道就是他,狹小的個我不再存在了,故待人處世就能夠大公無私,沒有什麼私人利益可言。這不是說教說理,而是一個人的意識思維已經沒有了個我,卻只有道,故不是為利,也不是為名節,這就是印度文化所指的「梵我合一」,梵就是中國所指的道。與道合一的人沒有了個我的私欲,他就是道,故天下就是他的身體,他愛惜天下就是愛惜自己的身體。就好像印度的聖人達到梵我合一,他看到眾生,不單是眾生參差不齊的外表,而是看到眾生內在永恆的靈性。這個靈性就是佛教所指的佛性或自性,印度經典稱為Atma,這Atma就是人心中的道。這樣的人,天下就是他的身體,老子說天下就可以交付給他了,因為他必然會愛惜眾生,愛惜天下。

        與道合一的人也可以做到寵辱不驚,但他們不會求寵,也不會求辱,他們對這世界沒有了個我的所求所想,他們就是道,道就是他,天下是道的身體,他們的身體就是天下。






《道德經》第十二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1),

五音令人耳聾(2),

五味令人口爽(3),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4),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5)。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6),故去彼取此(7)。




註釋

(1) 五色,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
(2) 五音,指中樂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這裡泛指音樂。
(3) 五味,指甜、酸、苦、辣、鹹,泛指美味。爽,傷敗;口爽,指口味敗壞。
(4) 馳騁,粵音持(ci4)請(cing2),指騎馬縱橫奔走;畋獵,打獵;畋,粵音田(tin4)。
(5) 行妨,即行為不軌,品行敗壞,指偷竊搶劫。妨,即害、傷。
(6) 是以,即因此。為腹,只求安飽;不為目,不求別的享受。句中舉「目」概括耳口心身,指縱情聲色的生活。
(7) 彼,指為目;此,指為腹。



白話語譯

繽紛色彩使人眼花繚亂,繁雜聲樂使人聽覺受損,美味食物使人舌頭敗壞,騎馬打獵使人心性發狂,稀有難得的貨財使人行為不軌,品格敗壞。因此,聖人只求安飽而不追求聲色娛樂,摒棄物慾,只保持安足的生活。




Chapter 12


The five colours make one’s eyes blind;

The five sounds make one’s ears deaf;

The five tastes injure one’s mouth;

Riding and hunting make one wild in the heart.

Goods hard to obtain make one behave wrongly.

Hence the sages are for the belly,

 not for the eyes.

They discard sensual pleasures and live simple.





賞析與點評


        物欲障礙精神修煉,一個沉醉物質生活的人,只會想到如何享受生活,追求感觀享樂,他所看到的真實就只有物質世界,卻看不見「道」。道就像一個大虛空,沒有物質形相。精神修煉就是與道合一同在,故《道德經》第10章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精神要常常向內才能與道合一同在,因為道就在心中,但這個心要常清淨才能夠感悟,故要「滌除玄鑒」。而第12章正指出心神趨向外馳,即重視外在的物質享受:眼睛喜歡色彩繽紛的東西;耳朵喜歡聽繁雜的音樂;舌頭要吃最美味的食物;騎馬打獵,即今日現代人的種種娛樂;並且擁有貴重的貨財──這樣就會令人變盲、變聾、舌頭變壞,心性發狂,而且行為不軌。

       物質愈多愈豐盛,很容易使人忘記向內追求,內在的心靈才是真正安息之處,但這個心若被蒙蔽,就不能成為人們精神的安息所在,故此聖人是「為腹不為目」。他們重視內在的精神修煉,有飽滿的精神,不會縱情物質與感觀享樂,以達到滿足快慰,內心的清淨就是最大的快樂。他們只要有安飽的生活便足夠,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內心與道同在,而不是物質世界的感觀刺激。聖人不追求這些刺激,刺激愈大,心神就難以清淨,故聖人「去彼取此」,去除物質生活享受,只取安足的生活,即肚腹得到溫飽便足夠,剩下來的時間就是向內追求精神與道的合一同在。

        古往今來,不同文化地域,不同宗教信仰,所有受傳頌的聖人都不會追求物慾享受,他們有飽滿的精神,能夠教化世人,感動世人,提升人們內在的精神修養。整部《道德經》反覆多次說明人要去除物欲,人愈複雜,愈機巧,就變得愈詭詐,這樣與道就離得愈遠。一個發狂的心,如何清淨?










《道德經》第十一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一章


三十輻(1),共一轂(2),當其無(3),有車之用。

埏埴(4)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5),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6),無之以為用(7)。





註釋
(1) 輻,車輪的輻條。古時車輪有三十根輻條,以取法於一月三十天之數。
(2) 共,同「拱」,環繞、支撐的意思。轂,粵音谷(guk1),車輪中心有圓孔的圓木,四周插輻條,中間空的地方置車軸。
(3) 其,指轂。無,指轂中間空的地方。
(4) 埏埴,用水混和土為埏,埴為黏土;本指以水混和泥土,此處指和合黏土製陶器。
(5) 牖,粵音友(jau5),即門和窗。
(6) 利,即便利。
(7) 用,作用。





白話語譯

       三十根輻條集中按放在有孔的圓木上,由於有圓木中空的地方,才能起到車輪轉動的作用。混和水與黏土製作陶器,由於陶器內有中空的地方,才能起到器皿盛物的作用。開鑿門和窗建造房屋,由於有了房子中空的地方,才起到房子住人的作用。實物──「有」之所以給人便利,是由於虛空──「無」發揮了作用。







Chapter 11


Thirty spokes join in one hub.

In its emptiness,

 ther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cart.

Knead clay to make a container.

In its emptiness,

 ther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container.

Cut out doors and windows to make a room.

In its emptiness,

 ther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room.

Thus what we gain is something solid, 

yet it is by virtue of emptiness 

that the solid can be put to use.






賞析與點評


        此章談到有與無的關係:「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與無要互相配合,物質對人類世界才能產生作用。我們肉眼所可見與不可見的物質,都需要一個空間,沒有空間,所有生命也難以存在。空間的重要性,往往被人們忽略。人們慣常要「有」,有得愈多愈好,很少察覺到要「無」。「無」是很重要的元素,讓物質起作用,中國人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全都是「有」的物質,中國人認為整個世界就是由這五種元素所形成。中國人沒有著重「無」,因為「無」並非屬於物質,但《道德經》在這裡卻指出物質要靠空間的存在才能起作用:車輪的圓木沒有空間,無法成為車輪轉動;陶器沒有留下空間,無法盛載任何東西;居室沒有空間,無法安放家具及讓人居住。

        《道德經》把空間的概念提出來,這是中國精神文化的躍進,而印度的精神文化一開始已注意到空間的重要性,印度文化認為整個世界是由五大元素所組成,即:地(土)、水、火、風、空,空就是空間。這個物質世界的形成,不能沒有空間這元素,這正是《道德經》在這裡所指出。

        有與無的關係是相輔相成,不能偏執某一面──全有或全無,即使人類的思維也是一樣。現在人們普遍知道靜坐冥想或參禪,對保持身心健康與平衡益處很多,更重要是一種精神修煉。禪宗六祖惠能的謁:「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直指出「空」這個概念,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這樣說:「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自性就是佛性,佛就是覺悟,就是人的覺悟性,能生出智慧,這是純精神層面,沒有物質,也不是靠什麼法門就可以得到,人們若能領悟到自己的本性,便有智慧。

        有些人以為靜坐冥想就是什麼都不想,這就是空的境界,六祖惠能說了「自性真空」後立刻指出:「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六祖惠能教導人們靜坐不是只是什麼也不想,此為「空心靜坐」;他繼續說:「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壇經》〈般若品第二〉)

       這裡說出在「空」中才能容納「有」,有與無在思維層面也是互相配合,常常什麼也不想,不是佛教所指的般若智慧,只有愚昧的人才什麼也不想,佛教的般若智慧是思想得非常清晰透徹。六祖惠能繼續說:「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六祖惠能繼續說:「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壇經》〈般若品第二〉)

      

佛教的般若智慧就是能夠靜心地好好思考,靜就是空,在靜中,在空中就能思考得更好。道教崇尚「清靜」也是這意思,不單指「清」即沒有污染,還要「靜」,這「靜」就是「空。」這正好像《道德經》所說有與無的關係,空間能容納萬物,兩者互相配合!



《道德經》第十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1),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2),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鑒(3),能無疵乎(4)?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5),能為雌乎(6)?

明白四達(7),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是為玄德。(8)]



註釋

(1) 載,發語詞,相當於「夫」。營魄,即魂魄;抱一,即守道,「一」指「道」,可參看22章、39章。
(2) 專氣,指專注元氣、精神;柔,指如水的柔弱、嬰兒的柔弱。
(3) 滌,粵音敵(dik6),滌除,指洗濯、清除。玄鑒,即明鏡,借喻幽深明澈的心靈,即心靈明澈如鏡。
(4) 疵,指疵病、毛病。
(5) 天門,指人的耳目口鼻等感覺器官,高亨《老子正詁》:「耳為聲之門,目為色之門,口為飲食言語之門,鼻為臭之門,而皆天所賦予,故謂之天門。」開闔,指開啟與關閉、運動與靜止。
(6) 雌,指柔順安靜。
(7) 達,通曉事理。
(8) 「生之畜之」以下五句,又見於第51章而文字略有不同,馬敘倫《老子校詁》認為自「生之畜之」以下與上文義不相應,認為是第51章錯簡,其說可從。註釋見第51章。






通行本原文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白話語譯

    精神貫注,專意於道,能夠做到與道不分離嗎?聚集元氣,達至柔順,能好像嬰兒的狀態一樣嗎?洗滌心靈,使之明澈如鏡,能夠沒有一點瑕疵嗎?愛護民眾,治理國家,能夠做到順乎自然嗎?身體感官的運作與靜止,能夠保持柔順安靜嗎?通曉四方事理,能夠做到不賣弄聰明才智嗎?生長萬物,養育萬物,不把萬物據為己有,不自恃為大,對萬物毫不宰制,這就是最玄妙的德行。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10



To hold the soul for embracing Oneness,

Can you be steadfast without straying?

To concentrate your breath,

Can you be as supple as an infant?

Can you polish your heart as a bright mirror without blemish?

Can you love people and rule the country with action-less action?

Can you keep your sense organs to open or shut with the gentle principle?

When your discernment penetrates the four quarters,

Are you capable of not showing off any cleverness?

Giving all creatures life, 

rearing them,

benefiting them, 

stewarding them, 

yet claiming no possession and authority of them, 

such is called the Mysterious Virtue.






經註評修改後的文字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白話語譯

    精神貫注,專意於道,能夠做到與道不分離嗎?聚集元氣,達至柔順,能好像嬰兒的狀態一樣嗎?洗滌心靈,使之明澈如鏡,能夠沒有一點瑕疵嗎?愛護民眾,治理國家,能夠做到順乎自然嗎?身體感官的運作與靜止,能夠保持柔順安靜嗎?通曉四方事理,能夠做到不賣弄聰明才智嗎?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10



To hold the soul for embracing Oneness,

Can you be steadfast without straying?

To concentrate your breath,

Can you be as supple as an infant?

Can you polish your heart as a bright mirror without blemish?

Can you love people and rule the country with action-less action?

Can you keep your sense organs to open or shut with the gentle principle?

When your discernment penetrates the four quarters,

Are you capable of not showing off any cleverness?





賞析與點評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這是指人的精神常常都守著「道」,而沒有分離。道就是一,這一就是宇宙的真理,真理只有一,放諸四海也是只有一。人的意識常常守著真理,無時無刻不會把真理忘掉,這是所有宗教信仰精神完滿的境界,即中國人所指的「天人合一」,印度吠檀多哲學所指的「梵我合一」,耶穌在《約翰福音》所說「我與父原為一」(10:30)。這是人與道的精神合一的境界,那些與道合一而不分離的人都是聖人,即印度文化所指修行完滿的人,他們就是光,可以光照世界。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人的身體與精神互相連結,身體的氣場能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即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能影響身體的氣場,故中國文化所說要養氣。孟子說:「吾善養浩然之氣。」孟子認為一個人能夠有正直善良的品格,他所散發出來的就是「浩然之氣」。《道德經》在此處說出這股氣質是否能像嬰兒般柔順,嬰兒一出生柔弱而滿有生命氣息,精神能與道合一同在的人也應具有此生命氣息,絕對不會精神萎靡,身體出現諸多病痛,當然人的身體是會衰老,不可能青春常駐,但氣息仍可以是柔順,表現出祥和的氣質,這是與道同在的人的表徵。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人的心靈就如一面玄妙的鏡子,心靈污穢,被私欲、物欲與邪惡的念頭所蒙蔽,就沒有光,看不見真理。印度的經典指出,邪惡的意思就是指傷害,這傷害可以包括自己、別人和四周環境。心靈污穢的人難以脫離邪惡,外在行為的約束只是治標不治本。與道同在的人,他的心靈已被洗滌得十分清淨,再沒有任何瘕疵。佛教禪宗所說的菩提自性,就是指人們的心靈,這心靈若是清淨,自然就有般若智慧。佛性就是自性,本在人的心中,只是不同人迷悟有不同,有些人能表現出內在的佛性,有些人卻沒有表現出來,這就在乎人的心靈。在佛教禪宗六祖惠能的《壇經》中,惠能有一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偈是針對神秀上座(即教授師)的偈而寫成,神秀上座的偈是這樣: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上座的偈就是《道德經》這裡所說:「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明鏡就是玄鑒,神秀上座肯定有受《道德經》的啟發。而在一些更古舊的《壇經》版本中,惠能所回應的偈是以下四句:


「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明鏡本清淨,何處有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淨,何處惹塵埃。」


        佛性、明鏡都是指人們的心靈,這心靈本來清淨,本來就是沒有塵埃,沒有瘕疵。故「滌除玄鑒,能無疵乎?」就是指把心靈洗滌,返回原先沒有瘕疵的狀態。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道德經》不但寫給平民百姓看,也是寫給統治者看,故常常有提到如何治理百姓與國家的章句。這裡說愛民治國,要做到「無為」。「無為」不是指什麼都不做,而是指做合適的事,使人們有空間自然發展,而不會違反人的自然本質。「無為」就是沒有私欲的作為,沒有私欲就不會偏執,若所做的事都是為了百姓,並且給予百姓自由發展的空間,這樣才是真正的無為。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門是指人的眼耳口鼻身體等感觀系統,其開其闔,即眼、耳、鼻、舌、身對外界事物的感應,能夠做到柔順的境界。雌就是指柔順,即常常受到控制,不會像脫疆的野馬,不受控制,受到外物刺激就任由馳騁。沒有身心鍛鍊的人,其身體的感觀就很容易常常不受控制,遇到快樂的事情就快樂忘形,遇到憤怒或哀傷的事情,就不能把憤怒或哀傷適時制止,任由自己去傷害自己或別人,這種不受控制的狀態,就不是柔順的狀態。柔順的狀態能聽命於內在純潔心靈的指示,即我們原本清淨的自性或佛性的控制,這就是《道德經》在這裡的意思。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明白四達」,即明白四周的一切,通曉事理;「無知」是指不顯露,不自恃聰明才智。世俗人認為聰明才智十分重要,人可以利用聰明才智做到很多事情,但聰明才智並不是般若智慧,聰明才智也要受內在純潔的自性所控制,因為聰明才智也可以引領人們做敗壞的事情,故《道德經》最害怕統治者遇到擁有聰明才智的壞人,這些人最難以管治。《道德經》認為一個沒有聰明才智的平常人,比一個擁有聰明才智的壞人更容易與道同在,聰明才智是一種障礙,使人以為自己比別人優勝,或要求與別人同樣優勝。誰不知這種求優勝的心態與道背道而馳,道是自謙自卑,不求優越,不求勝利,與道同在的人把自己擴充至整個天地宇宙般,整個天地宇宙就是自謙自卑,不求優越,故此才能夠孕育萬物。


      接下來的句子正好說明這種玄妙的德行:「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似乎把這些句子放在這裡也有其道理,不是一些註評家所說放在這裡與上文意思沒有關連。「道」生長萬物,養育萬物,不把萬物據為己有,不自恃為大,對萬物毫不宰制,這種天地宇宙的玄妙德行,正是人們要達到的柔順、無疵、無為、無知的狀態!







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道德經》第九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九章



持而盈之(1),不如其已(2);

揣而銳之(3),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4)。


功遂身退(5),天之道也。





註釋

(1) 持,執持;盈,滿。持盈乃古人用語,意謂積累而使之滿盈,在這裡是指自滿自驕,自我膨脹。
(2) 已,停止。
(3) 揣,粵音取(ceoi2)或喘(cyun2),指冶煉;銳,即銳利。意思是冶煉金屬器具,使之銳利,喻人顯露鋒芒。
(4) 遺,招致;咎,災禍。意思是自取其禍。
(5) 遂,完成。



白話語譯

    常保持盈滿,自滿自驕,不如在適當時候停止。鋒芒大露,銳勢必然難保長久。金玉滿堂,沒有人能夠守得住。富貴而驕傲,必然自招災禍。功績完成自行引退,這正合乎上天自然運行的法則。





Chapter 9



Holding a cup and overfilling it,

Better to have stopped in time.

Pounding a blade and sharpening it,

The sharpness cannot be kept for long.

Gold and jade fill up the house,

None can keep them well.

To be arrogant when having wealth,

It will bring calamity upon oneself.

To retire when the task is accomplished

Is the natural way of Heaven.





賞析與點評



       本章所提出的修心養性之道,與一般世俗即現代物質文明的看法剛剛相反。一般人認為把自己撐到最威最盡,即所謂英明神武,就是最好,應該天天保持這種最佳狀態,但《道德經》卻指出這種英明神武、鋒芒畢露、金光閃閃的狀態不可能長久維持,而且要懂得適時而止。一個修道的人應向內追求,而不是向外求索,道是要向內才能發掘出來,修心養性是內在的功夫,不是追求外在的成就,故此為什麼凡修行必須要禪坐冥想,因為禪坐冥想就是一種向內追求的功夫。

       如何向內追求?就是要戒除外在的索求,外在的索求包括物質財富、別人的讚賞與愛慕,即所謂榮華富貴。愈向外走得愈盡,即對榮華富貴的追求愈大,成功會令人容易驕傲,失敗會令人沮喪。無論成功與失敗,都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金玉滿堂,就要防範別人盜取,那心神就會常常放在這些貴重物品之上,如何向內追求?至於「富貴而驕」,就會自招災禍。人們在成功時容易驕傲,人人都喜歡自己驕傲,卻不喜歡別人驕傲,因為驕傲的人只看到自己,看不見別人,人人都要奉承他,而他就看不到別人的感受與需要,這樣就容易招致別人的嫉妒或不滿,由福而轉為禍。

       故此為什麼《道德經》教導世人不要常常保持盈滿的狀態,不要常常鋒芒畢露,因為愈盈滿、愈鋒芒,心神就會外馳,與修道即修心養性剛剛相反。道就在心中,一定要向內才能與道緊緊相連。本章最後一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這說明人們完成自己的工作及使命後,就不要眷戀不放下,因為成就不可能長保,應該懂得引退,這樣才合乎大自然運行的法則。大自然不斷更新循環,不會讓任何人、事、物長久不變更,引退就是適時更新變化。歷世的聖人都是這樣,他們完成自己的使命就會離開,不會想到千秋萬代,只有戀棧權力欲望的人才希望千秋萬代,那些人不會成為後世歌頌的聖人,只能是政客,歷史上也從來沒有人能把自己的成就維持千秋萬代。

       歷史上功成身退的聖人、偉人有很多,在此想到伊斯蘭教的興起者先知穆罕默德(公元570-632),他生於麥加古萊氏貴族家庭,40歲時得到真主的啟示,帶領阿拉伯各部落歸順創造宇宙天地萬物的獨一主宰安拉 (Allah),安拉即一神的意思。他用了23年時間成功統一阿拉伯各部族,在公元632年3月於聖城麥加宣佈伊斯蘭教是真主為阿拉伯人所定下的宗教。穆罕默德自肩負先知使命以來生活十分清貧,當阿拉伯半島步向統一,穆斯林的生活得到大大改善,大部分人都富裕起來,而穆罕默德卻仍然堅持過著清貧的生活。根據記載,阿拉伯各民族成功統一以後,穆罕默德可以穩坐宗教與政治領導的地位,真主曾差派天使問穆罕默德選擇留在世間享福,還是回到真主那裡,穆罕默德選擇回到真主那裡,於同年6月6日病逝,臨終前叫著:「真主是最優的夥伴!真主是最優的夥伴!」

        另一位功成身退的聖人,可能不是很多人認識,他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子,或稱舍利佛,他比佛陀還要早去世。他本與佛陀在一起修行,由於母親病重,他向佛陀請辭,返回家鄉探望病重的母親,母親逝世後,他安葬母親,並在家鄉宣揚佛法,他感到自己的工作已完成,便在禪坐當中離開人世。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道德經》第八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八章




上善若水(1)。


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2),故幾於道(3)。


居善地(4),心善淵(5),

與善仁(6),言善信(7),

正善治(8),事善能(9),動善時(10)。


夫唯不爭(11),故無尤(12)。





註釋

(1) 上善,即崇高的德行;若,好像。
(2) 水總是流往低下之處,「下流」是眾人所厭惡的,故曰:「處眾人之所惡。」
(3) 幾,接近;幾於道,近於道。
(4) 居,處於;地,低下之地。
(5) 淵,沉靜。
(6) 與,和別人交接。
(7) 言,說話;信,誠信。
(8) 正,通「政」,即為政。
(9) 事,即做事;能,即能力。
(10) 動,即行動;時,即時機。
(11) 夫,發語詞;唯,唯有。
(12) 尤,怨咎、罪責。




白話語譯

    崇高的德行就好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而不會爭鬥,總是在人們所厭惡的低下之處,所以能最接近於道。

    德行崇高的人常處於卑微的位置,心如水那麼沉靜,以仁徳與人交接相親,說話有誠信,為政有條理而不亂,做事有良好的能力,行動善於掌握時機。由於德行崇高的人不會與人鬥爭,故他們不會有過失或怨咎。







Chapter 8



The highest Goodness resembles water.

Water greatly benefits all creatures without contention.

It stays in low places that people dislike.

Therefore it is similar to the Truth.

People with highest Goodness are:

Dwelling with the right location,

Feeling with great depth of silence,

Sharing with great kindness,

Speaking with great integrity,

Governing with great administration,

Handling with great capability, and

Acting with right timing.

As they do not contend,

They are beyond reproach.






賞析與點評



       本章說出最高的美善──上善──是怎樣。最高的美善就像水一般,水能滋養萬物,不會奪去別人所有,令人有所損失,故說「利萬物而不爭」。不單這樣,這最高的美善常把自己處於最卑微的位置,是眾人都不想處的位置,此位置即《道德經》第七章所說聖人把自己所處的位置 ——「後其身」、「外其身」,即沒有個人利益的渴求,這樣的美善就是最接近於道。聖人就是把道實踐出來的人,歷代受世人傳頌的聖人,他們都有這最高的美善。他們之所以偉大,震撼人心,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最高的美善,例如佛陀、耶穌、穆罕默德。佛陀與耶穌的大慈大悲,相信很多人至少都略知一二。佛陀皇太子出生,一生幸福無邊,但他卻不願意過一般人一生難求的榮華富貴生活,他只希望為受苦的眾生尋求離苦得樂的涅槃之道,他以最低的物質生活示現修行之道,正是「處眾人之所惡」。耶穌的慈悲與卑微在《新約聖經》四福音書中表露無遺。耶穌也是「處眾人之所惡」,他說自己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他純粹以神聖力量去教化眾人,醫病驅邪。

 

穆罕默德也有無盡的慈悲與寬恕,他也是「處眾人之所惡」。他的一生十分清貧儉樸,常常都是「後其身」、「外其身」,即使他可以順理成章以伊斯蘭教阿拉伯領袖的身分站在高位,享有合理的榮華富貴,但他真的視富貴如糞土。他一生慷慨施與,與穆斯林一起勞動,從來不會以高高在上的領袖姿態示現。我看到《聖訓》記述穆罕默德的生平軼事,簡直意料不到,他看到別人吐沬弄髒清真寺的牆壁,他一看到十分心痛,親自用手抹掉,而不是吩咐別人去做。我真感到穆罕默德是世上沒有的聖人領袖。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穆罕默德也如佛陀與耶穌般示現《道德經》所說的「上善」,凡考察穆罕默德生平的歷史學家,不得不承認穆罕默德與耶穌只會是朋友,不會是敵人。歷史上示現「上善」的偉大聖者,數目非常多,在不同時代、地域也有。

 

示現「上善」的聖人,他們都不是沒有能力的弱者,相反他們都擁有超常的能力,但他們的能力不是要追求個人的成就,《道德經》把他們描述得十分仔細,他們如何善良與能幹:他們處於最善良的位置,把自己放在最後;內心如水般寧靜、閑靜;能以仁德與別人相處,所謂仁者,愛人也,也即是慈悲,慈就是令別人快樂,悲就是減輕別人的痛苦;他們說話有誠信,不會說謊或食言,所有偉大聖者都教導世人要說話誠實、守信,只有好利小人和漫不經心的人才會不守承諾;這些聖人為政會有良好的管治,他們有良好的辦事能力,並且能夠善於把握時機。這些聖者從來都不會與人競爭,故他們一生都沒有怨咎和罪責。

 

印度遠古時代的聖賢明君羅摩(Shri Rama),他可能是公元前8000年或幾萬年前出現的明君,被喻為擁有完美道德的聖人,自古以來受印度人的崇拜與景仰,他正正就是《道德經》在這裡所描述的善良與能幹。先知穆罕默德也是這樣,他在世俗事務上和在信仰修行上都示現完美的道德典範,就是為了謀求人們真實的福祉,而不是為求面子、名譽與地位。其一言一行均詳盡地記錄在多部《聖訓集》中,千百年來供穆斯林學習和跟隨。此外,還有很多不同民族的聖者。如果我們有機會認識這些聖者的生平,就會發現處處都與《道德經》所描述的一致。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擁有上善的聖者,只要他們的心願意,故此才有所謂的「修道」、「修行」、「尋道」、「求道」。







《道德經》第七章

《眾妙之門  ──〈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

以其不自生(1),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2),

外其身(3)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4)?


故能成其私(5)。






註釋

(1) 以,即因為。不自生,即不自營求生,即無私。
(2) 後其身,即把自己放在後面。
(3) 外其身,即把自己置之度外。
(4) 無私,即無我。邪是助語詞,即耶,表示疑問語氣。
(5) 成其私,即成就自己。





白話語譯

    天與地長久地存在。天與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地存在,正是因為天與地不為自己而存在,故此能夠長久地存在。同樣聖人把自己個人放在最後,反而得到眾人的推崇。聖人把自己個人置之度外,反而能夠讓自己存活。不是正因為他們沒有私心嗎?所以這樣才能夠成就自己。






Chapter 7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re enduring.

The reason for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can be enduring 

Is that they do not exist for themselves.

Thus they can be long-lived.

Therefore, the sage puts his body last and it will come first.

Regard it as extraneous and it will be preserved.

Is it not due to his unselfishness

That is how he can achieve his ultimate goal?





賞析與點評



    天長地久,這是指天與地的壽命都比人長久,但不是指永遠長存。天與地都是從「有」而生,凡有形相的受造物都會有終結,只有永恆的道,那「無」,那天地之始,才沒有終結。天地的壽命比人長久得多,故在人一生不過百年的壽命中,天與地就好像永恆一樣。本章指出天地之所以長久存在,正是因為沒有為自己而存在,它們的存在正是維繫著萬物的存在,沒有天地,也沒有萬物。眾生只為自己而存在,故此個體的生命都是短暫,一個個體的死亡,接著就是另一個個體的出現,所謂方死方生,對天地萬物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同樣道理,一個狹小的自我只為自己而生存,他的價值意義也僅在於自己,故他的壽命不可能如天地般長久,他甚至必須要死亡,以免長久佔去後來出生者的生存空間與資源,這正是人類面對的局面。人人長壽,老而不死,反而製造社會問題,社會何來有龐大的資源供養為數愈來愈多的老年人?人不能夠長生,天地卻不能不長生。

    聖人與眾生不同,聖人不是為自己而生存,聖人把自己個我的需要放在最後,聖人的存在就是為了施惠眾生,禪宗六祖惠能的名字就是施惠眾生的意思,其存在的意義就如天地一般。假如這個世界沒有聖人出現,眾生的精神層面就不能被教化和提升,眾生就只能為自己狹小的個我而生存,而不會意識到每個個我靈魂都可以與天地長存,甚至比天地更要長久,因為精神層面不是物質,屬於「無」,就是永恆的道,聖人就是要教導世人,向世人示範如何把個我擴展至永恆的道,印度文化認為這是人生最大的意義和目的。

    這也是孔子所認為的最大意義和目的,只是中國的文化與經典沒有像印度文化說明得那麼詳細,孔子在《論語》中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中國文化所謂的天人合一,就是把個我與天道合一,這是指精神層面,不是指人的身體,故此聖人「後其身」、「外其身」,因為身體不可能與天道長存,身體總有消亡的一天,但精神卻可以。聖人的存在不是為自己,聖人肉身的短暫示現是要教化世人把精神擴展、提升,聖人的無私令到自己的存在價值關乎眾生的福祉,即使肉身不存在,但卻精神長存,且受到眾生一代一代的記念。故此本章《道德經》最後一句說:「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一個「私」是指「自私」,第二個「私」是指「最終目的」。

    聖人因為不自私,故能達到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精神與道常存,這不只是個我的精神,而是開導眾生的精神,這即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所說:佛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佛。一念迷時,佛就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就是佛!當人們執迷時,他就是凡夫眾生;當他覺醒明白自己的佛性(自性),即「道」,他就是佛。禪宗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道德經》第六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六章


谷神(1)不死,是謂玄牝(2)。

玄牝之門(3),是謂天地根。

綿綿(4)若存,用之不勤(5)。







註釋

(1) 谷神,道的別名。谷指溪谷,溪谷空虛,如「道」亦虛無,故以「谷神」為道的別名。
(2) 玄牝,即玄妙的母性,即孕育天地萬物的道。玄,本意指深黑色,引申為深遠、神秘、微妙難測。牝,粵音貧(pan5),本意指雌性獸類動物。
(3) 門指產門,即雌性生殖器產門。
(4) 綿綿,連續不斷的樣子。
(5) 勤,即盡、竭;不勤,沒有窮盡。



白話語譯

    道如溪谷般虛空之神,永恆存在,這就如深遠、神秘、微妙難測的母性。這微妙母性的產門,就是孕育天地萬物的根源。她連綿不絕、若隱若現地存在,其作用無窮無盡。






Chapter 6



Truth as hollow as the valley, 

its Spirit never dies.

This is called the Mysterious Female.

The gateway of the Mysterious Female is called 
the root of Heaven and Earth.

It seems like flowing continuously, dimly visible.

Its function will never be exhausted.





賞析與點評



    《道德經》第一章說道是「有」也是「無」,「有」是從「無」而出:「無」是天地之始,「有」是萬物之母。本章續說這「有」,這萬物之母。這是玄妙的母性,故稱為玄牝,即微妙的雌性動物。道之為有,就好像一個母親孕育萬物,但這個母親不是一般的母親,而是神秘莫測的母親。道本身就是神秘莫測,故第一章說道是「玄之又玄」,且是「眾妙之門」。本章也說「門」:「玄牝之門」,即這玄妙母親的產門,就是天地的根源。這裡把孕育萬物的道,比喻為母親,她生育嬰兒的產門就是天地的根源,萬物就是她的子。道與萬物的關係就像母與子,這種母子關係在《道德經》中多次出現,例如在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指終身沒有危難)。」


    天主教喜歡禮拜聖母像,有時聖母像又會抱著嬰兒耶穌,儘管基督新教反對聖母崇拜,為何人們總喜歡這種母與子的形象?為何聖母崇拜到今日仍然被天主教徒所恪守?為何中國的觀世音菩薩是一個女性形象?有時又會抱著嬰孩,故又稱為抱子觀音。為何人們總喜歡這種母與子的形象,甚至喜歡以此崇拜?為什麼聖母與嬰孩耶穌放在一起會有巨大的吸引力?《道德經》揭示這種母與子關係的更深層次、更神聖的意義,這就是道與萬物的關係,母親代表孕育萬物,賦與形相的道,兒子就是代表萬物,兒子不能夠自生,兒子是由母親那裡出來。故母與子就是道與萬物。聖母的形象為何如此神聖,因為這最終指向道,即神秘莫測的母性──玄牝。

    這道又被稱為「谷神」,谷是指溪谷,取其凹陷的地形,就像虛空。道本虛空,由「無」到「有」,這個虛空之神,就是道的另一個形象化名稱。中國文化喜歡形象化的思維,任何抽象概念也會盡量以形象表達。中國的文字是形象化的文字,稱為象形文字,全世界只中國獨有,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文字。道本屬抽象的概念,就如同伊斯蘭教所指創造宇宙萬物的安拉(Allah),即造物主,沒有任何形象,萬物沒有一個是祂,因為萬物都是受造物。道也是這樣,但《道德經》以中國文化說明宇宙的真理,所以把這「道」以形象化表達,作比喻。

    「谷神不死」,即道是永恆,這道既永恆,又神秘莫測,沒有物質形相,故此「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即連續不斷,若隱若現,似有似無地存在,但其作用卻無窮無盡,即永恆。宗教上所指的神是永恆,永恆就是《道德經》所指的道。故此《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1章第1節中文翻譯如此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翻譯深受《道德經》的影響,甚至《古蘭經》的中文翻譯,經常提到「信道而行善」(英文是believe and do righteous deeds),這翻譯也深受《道德經》的影響,這是中國文化對「道」的概念,正沿於《道德經》。








《道德經》第五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五章


天地不仁(1),以萬物為芻狗(2);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3)乎!


虛而不屈(4),動而愈出(5)。



多言數窮(6),不如守中(7)。






註釋

(1) 不仁:指無私情,無所偏愛。
(2) 芻狗,指草紮成的狗,古代祭祀時所用,用畢即拋棄。
(3) 橐籥,粵語讀音託(tok3)若(joek6),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器具,類似後世的風箱。橐為箱的外殼,籥為箱內送風的管。
(4) 屈,即竭、盡。
(5) 愈出:指生生不已。
(6) 言,指說話和政教法令;多言也可指太多說話或政令繁多。數,通「速」,指加快。
(7) 中,通「沖」,虛、空之意。守中,即「守沖」,指守持虛靜。



白話語譯

    天地沒有私情,無所偏愛,把萬物看成草紮的狗,用畢即棄。聖人沒有私情,無所偏愛,也把百姓看成草紮的狗,用畢即棄。天地之間,正好像一個風箱啊!虛空而沒有窮盡,發動起來就生生不息。說話太多會加速敗亡,不如持守虛靜。





Chapter Five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re ruthless.


They regard all creatures as straw dogs.


The sages are ruthless.


They regard people as straw dogs.


The space between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Is not like a bellow?


Empty, and yet never exhausted.


The more it moves, the more air will come out.


Too many words hasten failure.


Better hold fast to the emptiness.




賞析與點評


    印度宗教文化認為愛欲是生而為人的其中一個重要渴求,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愛,但一般人所渴求的愛,在梵文稱為Mamata,是一種有偏好與親疏有別的愛,這愛可以包涵夫婦、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朋友、師長、鄰里等等與自己生命有重要關係所展現的愛。但印度的修行者所要達到的愛,是一種無親疏執取的愛,此愛能慈悲眾生,但卻沒有任何渴求,是一種平等無分別心的愛,梵文稱為Samata,Sama即平等、平靜的意思,就好像太陽的溫暖照遍大地,使萬物得到生機,太陽的光明不會去選取那些該照,那些不該照。太陽從東方升起,遍地就會有光。太陽落下,遍地就會黑暗。這裡《道德經》所說的「天地不仁」,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仁」就是一種與別人建立不同關係的愛,是Mamata,而不是Samata。

    天地則不是這樣,故天地不仁,即天地對萬物沒有私情私欲,無所偏愛。聖人與天地合一,他的言行也無私情,無私欲,無所偏愛。只有無私的行為,才能公平地對待眾生。如何達到無私情、無所偏愛?就是如天地般「以萬物為芻狗」。物質世界有生必有滅,物質不是永恆常存,每個生命一開始就不斷演化至漸漸步向衰亡。故此萬物皆依從大自然規律,就好像一個草紮的狗,祭祀完畢就會棄掉,物質的衰亡代表生命的結束,誰也不能留得住。

    聖人參透大自然與萬物的變化規律,故亦「以百姓為芻狗」,人的生命如萬物一樣,有生必有滅,故聖人重視的是人的精神涵養,因為精神就是「無」,不生不滅,身體就是「有」,有生必有滅。身體就是草紮的狗,祭祀完畢,達到生命的目的,就要棄掉,不能夠永久留下,因為萬物的更新會更加美好。聖人明白身體只是精神修養的工具,人們實踐了人生目標,實踐了人生價值,例如作為夫婦、父母、子女、社會各階層的職責與崗位後,並能達至精神涵養的提升,此精神涵養最高的境界就是佛教所指的涅槃(Nirvana),成為覺醒者(Buddha),或印度教所指的解脫(Moksha),即再沒有善業與惡業的捆綁,精神達到祥和安寧,或中國文化所指的與天道合一,即「天人合一」。人的精神與道常存,但人的身體絕不能與道常存,身體只是芻狗。

    天地之間,像什麼呢?《道德經》在這裡說就像一個大風箱,即道就好像一個巨大的風箱,此風箱所發動的風就是生命氣息,梵文稱為Prana,或Chaitanya,或Paramachaitanya,即中國文化所指的「氣」。孟子說:「吾善養浩然之氣」,這「浩然之氣」就是此天地的生命氣息,是從「無」到「有」的最原始形態。道是虛空,沒有窮盡,故「虛而不屈」,道所發動的生命氣息,也沒有窮盡,故「動而愈出」。這個大風箱所發動的風,為何沒有窮盡?因為它靜,靜能守虛空,才能夠沒有窮盡,故此章最後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守中,就是守沖,就是守住大虛空,就是守道,就是在靜中生生不已。

    印度聖人舍爾地賽爸爸(Shirdi Sai Baba, ?-1918)曾說:「從恩典掉下來的人,說話會滔滔不絕。」這正好是《道德經》所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多言就不能靜,能靜就能慎言。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 1869-1948)在他的自傳中說他從小就不擅詞令,即使長大後當律師也是這樣,說話不多,而且每次說話前都會先想清楚才說出來。他認為這是他生下來的優點,蓋慎言是有修養的表現。由於說話不多,且小心說話,故不會說三道四,失言而犯錯。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希瓦,梵文稱為Shiva,名字的意思代表吉祥、至善。希瓦原是印度原住民達羅毗荼人所崇拜的天神,他住在喜瑪拉雅山,專事瑜伽修行和冥想。Shiva的名字發音Shiv,就是任何民族的人,叫人寧靜時發出的輕聲,而希瓦神能帶給人寧靜、安祥,與無形相的上梵合一,即中國文化所謂與道合一,這是入靜時才能達到,這正是《道德經》說出的道理:「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也是中國道家崇尚虛靜的意思。







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道德經》第四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四章


道沖(1),而用之或不盈(2)。


淵(3)兮,似萬物之宗(4);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5)


湛(6)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7),象帝之先(8)。





註釋

(1) 沖即盅,器虛也,用以形容道,即道體虛無,好像虛空。
(2) 盈即滿;不盈,即沒有窮盡。
(3) 淵,即深遠。
(4) 宗,即主宰。
(5) 此四句又見於第56章,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和黃瑞雲《老子本原》認為是第56章文而錯簡衍出於此章。詳細注解見第56章。
(6) 湛,即深沉、隱約,形容道隱而不顯。
(7) 誰之子,意謂從何而生。
(8) 象即好似,帝即天帝。




通行版原文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白話語譯

    道,虛空無形,其作用卻無窮無盡。道,深遠啊!好像萬物的主宰。道掩損鋒芒,排解紛擾,隱蔽光耀,混同於塵俗之中。道,隱約啊!似亡而實存。我不知道它從何而生,好像在天帝以前就早已存在了。




General Version:

Chapter Four



Truth is like emptiness.


When utilized,


it will  never be exhausted.


So deep! 


It seems to be the source of all creatures.


It blunts the sharpness,


 untangles the knots, 


softens the glare and mixes the dusts.


So invisible! 


It seems to vanish but exist.


I do not know whose son it is.


It has already existed before the creation of the Heavenly King.






註評後修正的版本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白話語譯

    道,虛空無形,其作用卻無窮無盡。道,深遠啊!好像萬物的主宰。道,隱約啊!似亡而實存。我不知道它從何而生,好像在天帝以前就早已存在了。





Revised Version:

Chapter Four


Truth is like emptiness.


When utilized, 


it will never be exhausted.


So deep! 


It seems to be the source of all creatures.


So invisible! 


It seems to vanish but exist.


I do not know whose son it is.


It has already existed before the creation of the Heavenly King.






賞析與點評



    此章描述道是什麼。道就是「無」,即無形相、無物質,先於一切形相與物質,故道就像一個大虛空,深遠、偉大而看不見。此道雖然用肉眼看不見,但它的作用卻無窮無盡,是萬物的主宰,是萬物的生命之源、存在的根本。道體無形,它與塵世眾生萬物混在一起;道能挫平尖銳的利器,使其不能產生傷害;道能解除紛擾,把糾纏不清的繩結理順;道沒有刺眼的光芒,只發出柔和的光輝,故此道是可親可近。聖人得道,如凡人般也是可親可近,萬物眾生依賴道才能安然活著。

 

道是從何以來?是誰生出道?道是「無」,一切物質與形相是「有」,「有」是從「無」而來。天帝即有形相的最高主宰神明,天帝也是從道而來,所以在《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參看第四十二章)。用印度吠檀多派的哲理解釋(參看第一章),天帝就是下梵,屬於「有」,即有形相;道是上梵,屬於無,即無形相。下梵從上梵而來,如人的身體或整個宇宙,不斷變化,終至衰亡;上梵才是終極實在,永恆不變,如人的精神,如果得到覺醒,就會與道合一同在,體現永恆。

 

故此,上梵,即造物主,即道,是無生亦無死,沒有父親、母親和兒子等等人倫關係,在所有受造物之先已經存在。先知穆罕默德曾說過,所有受造物,包括所有天神,以及整個宇宙,都有寂滅的一天,他們全歸於真主,只有真主獨存而再創造生命。伊斯蘭教對宇宙萬物的信仰在骨子裡其實與《道德經》,以及印度最深邃的哲理十分吻合。


 














《道德經》第三章

《眾妙之門──〈道德經〉雙語解讀》    林楚菊著述



第三章


不尚賢(1),使民不爭;


不貴(2)難得之貨(3),使民不為盜;


不見(4)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5)聖人之治,


虛其心(6),實其腹,弱其志(7),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8)不敢為也。


為無為(9),則無不治。




註釋

(1) 尚賢:崇尚賢人。
(2) 貴:重視
(3) 難得之貨:貴重財物
(4) 見,通「現」,即顯露、炫耀。
(5) 是以:因此
(6) 虛其心:使人民內心清淨。
(7) 志:欲望與野心
(8) 智者:運用巧智心機,自以為聰明的人。
(9) 無為:沒有自我與私欲;為無為,即行事沒有自我與私欲,順乎自然。



白話語譯

    不崇尚賢才,使民眾不爭奪別人的讚賞和名聲。不重視貴重的財物,使民眾不去偷竊這些財物。不炫耀欲念,使民眾內心不亂。因此有道的人治理天下,使人民內心清淨,使人民生活安飽,減少人民的野心與欲念,增強人民的體格。常使人民沒有詭詐與欲念,使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不敢有所作為。若行事只順應天道,沒有自我與私欲,則天下事情沒有不能治理的了。






Chapter Three



Do not glorify the achievers, 


so that people will not squabble.


Do not treasure precious goods, 


so that people will not become thieves.


Do not show what is desirable, 


so that people’s heart will not be disturbed.


Thus the sage governing people,


Purify their hearts,


Fill their bellies,


Weaken their ambitions,


Strengthen their bones.


Always keep people innocent of worldly knowledge 

and free from desires, 


so that the clever dare not act.


Act without actions,


nothing will not be well-governed.






賞析及點評


    《道德經》談道與德,道就是真理,德就是真理的表現。道與德,在個人,可以修心養性;在社會,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經濟,可以使每個人有飽足的生活;在政治,以道與德管治天下,天下將太平。《道德經》第三章,文字雖少,卻說出個人、社會、經濟與政治幾個層面。

    《道德經》說出的真理,是智慧,但這個智慧並不是世俗求名、求利、求功、求成、求得的智慧,這是《道德經》所說所謂智者想要做的事情。智者以為向世間獲取、佔有愈多利益就愈好,但其實一個人要安樂生活,他不需要佔有很多的東西,只要能有飽足的生活和強健的體魄便足夠。

    一個人最需要的是道與德,道遍在天下,惠及天下,每個人都可以安穩於道,而不需要向外爭奪。道不是貴重財物,人們不用去偷去搶,道不是物質,不會朽壞。這裡《道德經》所說的「無知無欲」就是沒有奪取物質的知識與欲望,這正好與西方崇尚高度物質文明背道而馳。綜觀世界歷史,正是西方物質文明高度發展,自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人們開始大量生產,禍延至今日仍然對大自然不斷大肆開發及破壞,繼而帝國主義的興起,種種侵略行為引發世界大戰,人們喪失了道,以大量物質豐富自己的生活,縱情享樂,不求道,不求德,只求享樂,使整個社會形成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和沒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盡力維護自己的利益,甚至盡可能要增多。沒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愈求愈失望,人與人之間互相對立,這種對立關係源於人們失去了道,在個人、社會、經濟、政治各層面互相對立,或以詭詐互相欺騙求利。

    故此老子認為最理想的社會是每個人有溫飽的生活,有健康的身體,對物質財富沒有過份的欲求。沒有人需要為非作歹,每個人的心都是寧靜,不過分向外求取,人們不需要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吸引人,或去獲取什麼什麼。老子所指的聖人,就是得道之人,他們行事如道般沒有為一己私欲刻意有所作為,這就是「為無為」,沒有私欲的管治,使道運行於天下,那麼就沒有什麼不能夠治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