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世界各宗教》
第一冊
古波斯祆教 、基督教、伊斯蘭教
謹獻給虔愛真理者
真誠乃唯一正道,別無他途。
真誠乃至善也,為幸福之根源。
幸福屬於渴望至誠的真誠之人。
書名︰《漫談世界各宗教》 第一冊 古波斯祆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作者︰林楚菊
出版及版次︰
2016年 (第一版) 電書朝代製作發行
2023年 (第二版) 隱士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翻印出售,歡迎查詢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古波斯祆教
信仰內涵
善惡二元對立
七位一體善神崇拜
拯救世人三善原則
善必勝惡來世說
對其他宗教影響和關係
救世主思想
舉伴崇拜
發展與衰落
天葬
《阿維斯塔》
薩珊時期《阿維斯塔》
馬茲達教三大禱文
現存《阿維斯塔》
第二章 基督教
從猶太教開始
始祖阿伯拉罕/易卜拉欣
信仰不能外傳
何謂「善良」?
消失的民族如何復國?
信仰迷思
耶穌──名字由來
誰釘在十字架上?
違背真理贖罪說
教會發展
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
羅馬天主教敗壞
基督新教產生
基督教信仰差異
耶穌(爾薩)實相──難以確定
艾賽尼派──消失的信仰
神對人類最早的啟示
與古宗教信仰
耶穌(爾薩)隱秘教導──《多馬福音》
汝即那
耶穌(爾薩)隱秘生平
耶穌(爾薩)在《古蘭經》
耶穌(爾薩)復活後行蹤
希伯來聖者墓穴所在
誰創立基督教
保羅──《新約聖經》主角
聖徒還是病患者?
哪是異端邪教?
《啟示錄》666密碼
天主教教宗制度因何而來?
666──遍佈全球
微笑教宗離奇死亡
第三章 伊斯蘭教
易卜拉欣諸教
先知穆罕默德
一神啟示
開展使命
登霄夜行
遷徙麥地那
重返麥加
辭別朝覲
回顧一生
穆罕默德曾說過
先知封印
末日警示
穆罕默德、穆薩(摩西)、爾薩(耶穌)
天啟聖典《古蘭經》
《古蘭經》收錄
《聖經》──已被篡改
《古蘭經》與《聖經》
《古蘭經》──理性與科學
六大信仰
信真主、信天使
信天經
信使者
信末日
信前定
五功──信仰五大支柱
作證信仰
拜功
天課
齋戒
朝覲
「神」、「人」與「精靈」觀念
三位一體謬誤
伊斯蘭神學觀
一神(Allah)99尊名
人類宿敵
天使與精靈
人類之所以卑賤與高貴
人類靈魂三階段
伊斯蘭教神秘主義──蘇非之道
重視後世及更甚
蘇非聖賢
神秘思想
記憶真主(一神Allah)
師尊傳統與神蹟奇事
師尊拿納克(Guru Nanak)與息克教(Sikhi)
《師尊詩歌聖言集》(Siri Guru Granth Sahib)
九項教導
息克四寶
息克軍團──純潔集體(Khalsa)
序言
自古以來,宗教信仰與人類的生活離不開關係。幾乎可以說,有文明的地方,必定有宗教信仰;也可以說,不同文明就有不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跟人類文明一樣,隨著時代而不斷變遷,由簡單的自然崇拜,到愈來愈高層次的宗教信念與道德教化,天界種種彷彿跟人類社會一樣,不斷進步,神明的道德標準與境界也不斷提高。這從希臘神話與印度神話得知,希臘眾神不少有嫉妒和貪婪的缺失;在印度神話中,天界最高的神是帝釋天(Indra),祂有強大力量,保護眾生,但祂和人類一樣也會有道德缺失。祂為了坐穩眾神之首的位置,仍需要修行、悔罪、補償自己的過失,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到了後來發展的神話故事中,帝釋天再不是天界裡最高的神。
在印度經典《大森林奧義書》(Brhadaranyaka Upanishad)中,指出帝釋天(Indra)能成為天界眾神之首,其原因是祂擁有絕對真理,即「梵我為一」的知識。此知識在眾神中是秘密,《奧義書》[註1]即揭示這奧妙的知識。印度神話只能看作是教授真理的手段,不能看作是歷史事實,因為神話沒有可能考證。從這裡可以看到,印度文明的不斷精進,人類的意識境界不斷提高,他們眼中的神就更加完美,他們漸漸察覺到代表自然界的眾多神明不應該是互相沒有關連的獨立個體,而是存在著一個名為「梵」──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盡管印度文明外表看似多神崇拜,內裡卻隱藏著一神論觀點。
註1:《奧義書》(Upanishad)是解釋《煒達》哲理的經典,是《煒達》(Veda)的最後部分。相傳下來有兩百餘種,但按照印度傳統只有現在的108至120種(兩個版本),其中大部分是晚出,包括15、16世紀的作品。學術界公認為最古的《奧義書》(即與《煒達》(Veda)差不多同時代產生)有13種。《奧義書》旨在尋求明瞭「梵」(即絕對真理),也是印度正統一神信仰的哲理根據,西方一些學者對於《奧義書》深邃、崇高的思想大為驚嘆。
伊斯蘭教學者認為人類最早期信仰是一神信仰,後來才發展成為多神信仰。在印度最早產生的《煒達》經典〈梨俱煒達〉[註2]中,天界最有力的神最初是樓達羅(Rudra),祂就像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所指的獨一神,主宰萬物及賞善罰惡,集無盡力量與道德美善於一身。一些學者更認為樓達羅就是從閃族民族(即今日的猶太人)輸入者,當然這只是猜想,沒有任何證據。
註2:《煒達》是印度正統宗教的經典。「煒達」是梵文Veda的音譯,意譯為「明」,亦即知識,主要是指宗教、哲學方面的知識。《煒達》又分為四部,即《梨俱煒達》(Rig-Vedas)、《沙磨煒達》(Sama-Vedas)、《耶柔煒達》(Yajur-Vedas)和《阿達華煒達》(Atharva-Vedas),其中最古老的是《梨俱煒達》。煒達教主要是一種自然崇拜的宗教,其崇拜的神明大都是周圍世界突出的自然現象。
現今世界主流宗教之一──伊斯蘭教主張一神論。早期佛教是無神論,佛祖釋迦牟尼沒有興趣談論神,他只關心如何令眾生解除生命的痛苦。佛教後來建構不同的神明體系(其原型可追索至印度神話故事),變得滿天神佛,從無神論變成多神教(諸佛)信仰,佛教也漸漸在印度本土衰亡,只能靠外傳至南亞和中國等地而扎根成長。不過,即使充滿神話色彩的古代婆羅門教或現代印度教,其信仰表面看來好像泛神論,其哲理則是一神論。
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比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活得更開心。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有太多無法理解、掌握,以及不可知的事情,宗教信仰能使人從無所適從的境地中得到慰藉和指導。宗教信仰是人類終極情感依賴,能滋潤精神。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狀態,我們的身體好像不由得自己去選擇,有些人生下來樣貌和個子都十分出眾,有些人相貌平庸,也有些人比很多人都差。天呀!這個生下來的身體你不能不接受,人的相貌、身體可以有或多或少的缺憾和不完美,可以說此生無法改變至完美。
人的精神狀態有好有壞,有高有低,透過個人修養,任何人的精神狀態都可以得到轉化,趨於美善、寧靜、祥和。精神狀態的好壞是我們可以自決的,即使一個身體有缺憾的人,或相貌平庸的人,他內在的涵養和智慧可以完全補救外表的不足。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69-399年)外表不單不是英俊瀟灑,而且還可以說是有點醜:他那寬闊的臉型、扁而闊的鼻子、厚厚的嘴唇和濃密的鬍子,蘇格拉底的好朋友當面形容他的臉就像「半人半獸的森林之神」。有個會看相而斷定性格的人,看到蘇格拉底的臉,就說那是一張足具各種惡業的臉。蘇格拉底身旁的一些弟子忍不住哈哈大笑,因為在他們心目中,他的老師是聖哲,怎會具有惡業,那時只有蘇格拉底「默言不語,因為他自己深知他是背負著各種惡業而來此生。」[註3]
註3:見《蘇格拉底也是大禪師》William Bodri著,王雷泉主譯,古老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蘇格拉底沒有比一般人更好的外表,但他的精神狀態及修養卻高出一般人,到今日仍是被人肯定的聖哲,足見人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價值在於精神,而不是會朽壞的身體。精神狀態是人生的動力,行屍走肉的人不能感受到精神上的快慰與安祥,人生苦痛與無奈只會無日無之。故此人們需要宗教信仰去養活精神,透過不同宗教信仰使人能達到修心養性,或感受神明庇佑,或感受與神同行,或感受梵我合一,諸如種種以提升個人精神狀態,達至身心平衡,心靈健康。
宗教信仰對人類社會十分重要,但甚少人會用客觀、理性及全面的態度去檢視不同的宗教信仰。當他們接受了某一個教派或信仰,便把一切教義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奉為永恆的真理。其實每個宗教在這個無可完美的世界中都可以說是天堂與地獄的結合,當中有好有壞,同一宗教可以造就聖賢,也可以造就邪惡。宗教信仰是在真理之下,並不是真理在宗教信仰之下,人們卻往往把宗教信仰凌駕在真理之上。
現存世界上的主流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和印度教,其中以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傳播較廣。在古文明社會發展的宗教還包括古波斯祆教,即瑣羅亞斯德教,雖然在現代社會已式微,但其信仰卻影響了基督教的信仰建構,也與伊斯蘭教信仰和印度教信仰存在一定的延續與對立。古波斯祆教的產生、發展和信仰內涵罕為人知,卻影響著西方歷史文化承傳。
此書會把一些宗教值得談論的地方提出來,這些宗教包括︰古波斯祆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和道教。在世界諸宗教中,與佛教關係密切的印度教,其哲理及修行方法可說是達到靈性追求的殿堂級境界,其信仰體系可說比其他宗教更加博大精深,人類整體的精神文明可以從印度教的哲理中得到無限啟發。在德國和日本,有大學研究所專門研究印度宗教、哲學與文化,西方數百年前最先翻譯的印度經典大多是德文翻譯而非英語翻譯,我們可以看到德國社會的進步遠超乎英語世界的社會。
作為中國人,也有需要瞭解中國的文化信仰體系,中國人對宇宙天地、人生變幻的瞭解和信念,值得鼓掌和讚嘆。中國文化信仰在歷史發展中以儒釋道三教所主導,此三教的思想在中國早已水乳交融,中國出自本土的道教離不開儒家思想與佛教信仰的指導。可惜在現代西方文化的巨流下,作為中國人能夠瞭解中國文化信仰的精髓者,實在不多。筆者希望能透過此書介紹儒釋道三教在中國的起源及發展,並且介紹中華文化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在華夏文化下出現的《易經》和《道德經》正是指導中國人的宇宙觀(即西方的哲學與神學)和人生觀的精華所在,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瑰寶。
此書會分為兩冊出版,以求閱讀方便︰
第一冊︰古波斯祆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第二冊︰佛教、印度教、道教與中國文化信仰。
在此以印度聖人羅摩達薩(Samarth Ramdas Swami, 1608-1681)在他的著作《僕人的見解》(Dasboadh)[註4]中的說話留待各位思考:
「在世界不同地域所有的宗教中,最偉大的宗教就是真我的宗教(Religion of
the Self)……」(8.9.54)
註4︰”Dasboadh of Samarth Ramdas”
translated by Diwakar Ghaisas, Keshav Bhikaji Dhawale, Mumbai, 2004
宗教若只是一種對外索求的對象,只是一種你無法證實,而要靠封閉自己的心智去堅守的信仰與信條,這種宗教對人們一點好處也沒有。真正的宗教是要讓人能在內裡實實在在地經驗出來。人們不用去相信,而是去體驗內在的實在,內在的天國,內在的主宰,生命的根源。這是歷世以來眾多先知、聖人的教導,人們很少去認真思索。盲目尊崇某一宗教,或盲目尊重所有宗教信仰的真相與謊話,甚至阻礙別人在各領域探求真相,求證事實,這已違反人性的良知;或走向另一極端,否認一切精神信仰,認為物質世界就是一切;這些人都是白白地活過,枉然度過一生。孔子曾在《論語》中這樣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篇第4〉)
意思是︰若早晨時分明白真理,即使到了黃昏時分而離世,也沒有徒然枉過一生了。很少人會留意這句說話,為何孔子會這樣說。若我能在此書中,使讀者願意停下來,看看宗教信仰的種種面相,對有關精神的追求與探索不會感到浪費時間,反覺得是人生在世值得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這是何等值得欣慰!
林楚菊
2023年5 月23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