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漫談世界各宗教》第一冊 第二章(6)︰耶穌(爾薩)隱秘教導 ~ 《多馬福音》

 

(爾薩)隱秘 ──《多馬福音》

 

《多馬福音》所記載的是耶穌(爾薩)最原始的說話,在基督教會早期,即大約在西元後50年,已有流傳。但一直以來,此經所僅存的,只是在20世紀初所發現的希臘文譯本,而且只是極少部分的斷卷殘篇,根本無法從這些斷卷殘篇中充分瞭解耶穌(爾薩)話語的內容。到了1945年,有幾個埃及的農夫,在埃及納格漢馬地(Nag Hammadi),掘出一個密封的陶瓶。他們說,打開陶瓶時,看見一縷金光從瓶中走出。一些學者解釋這縷金光的出現,可能是由於內藏的經卷表面塗上薄金所造成,而瓶中所藏的正是《多馬福音》,而且是完整的版本,經文用早期基督教時代在埃及的常用語,即柯普特語(Coptic)寫成。這個完整版本的發現使學者可以肯定,在基督教會早期,確實有《多馬福音》的流傳。

 

《多馬福音》和眾多其他福音書一樣都沒有被列入現存的《新約聖經》,這些福音書大多被視為真知派的經卷,真知派被羅馬國教定為異端,長期以來不受到正視,只有教會以外客觀的聖經學者才會有興趣去探究,但大部分的經卷都不是完整的版本。由於歷史久遠,不少文字殘缺不全,難以辨認,故此在1945年發現《多馬福音》的完整版本,應該是基督教信仰的瑰寶,但基督教對此遺經沒有重視,絕大部分基督徒不會知道,只有客觀的學者才會重視及加以研究。

 

《多馬福音》是由耶穌(爾薩)的門徒多馬把耶穌(爾薩)的說話分成114節記錄下來,這純粹是耶穌(爾薩)話語的記載,沒有任何年份和事蹟。在《多馬福音》內,耶穌(爾薩)的話語沒有和現存四福音有任何矛盾或抵觸之處,有些章節的話語與四福音的記載相似,但語調比四福音平實,耶穌(爾薩)在四福音的說話有些地方更加強烈、不客氣,但也有很多章節的話語在四福音中沒有出現。這些話語正是耶穌(爾薩)教導的進階,具深沉的靈性智慧,與古文明相吻合。在《多馬福音》中,耶穌(爾薩)說話的重點強調「認識自己」,即發現每個人內在的神聖,即印度《奧義書》所指的「真我」(Atman),也即是佛教禪宗所指的「佛性」。人們應依重自己內在的神聖,而不是外表的身體,以及世界所有過眼雲煙的事物。在《多馬福音》[11] 13節這樣記載:

 

11:本章節錄《多馬福音》的經文均出自《耶穌的隱秘教導──多馬福音》林楚菊翻譯及註解,隱士出版(2022)。此書可在以下網誌閱覽:http://lamchorkok.blog.hk

 

1   耶穌說:「誰發現這些教訓的意義,便不會嘗到死亡。」

 

耶穌(爾薩)所指的「死亡」,是指精神上的死亡。一個人精神上死亡,就會變成一個動物,或行屍走肉,一個沒有精神修養的人。人的精神才是永恆,「不會嘗到死亡」就是達到永恆。人的本質是「梵」,就是永恆

 

2   耶穌說:「一個人要不斷尋求,直至尋見。若他尋見,他將遭禍患。若他遭禍患,他將驚奇事物的奇妙,並將統治萬事萬物。」

 

耶穌在這裡指出尋道的歷程並不會一帆風順,但當他們達到心靈海闊天空的境界時,「他將驚奇事物的奇妙,並將統治萬事萬物」,這是指心靈已能超然於物外,不再被世間的人與事物所控制,能夠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只有在心靈上不依靠外物,人的心靈才能夠真正得到釋放,返回原初真我的本相。

 

3   耶穌說:「若引導你們的人對你說:『看,天國就在天上。』這樣天空中的飛鳥比你們優勝。若他們對你說:『就在海裡。』這樣,魚兒比你們優勝。實際上,天國在你們之外,也在你們之內。 若你認識自己,你也會被認識,你將明白你是活生生的父的孩子。但若你不認識自己,你便活在貧乏中,你就是貧乏。」


仰或靈性的真諦在乎「認識自己」,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 公元前 470 - 399 )到今日仍然受人推崇,其教導的重心就是「認識自己」──真實的精神自我。蘇格拉底與同時代人不同之處在於他不再對外在世界的性質作無謂的思辨,而是反躬自問能否找到內在的終極實在。當有人到阿波羅神殿求教神諭:「是否有比蘇格拉底更具智慧的人?」答案是沒有,蘇格拉底將此答覆歸因於自己承認無知。

 

與蘇格拉底差不多同時代的佛陀(大約公元前500)也是強調人們需要內在探索,佛陀不談論神,不談論宇宙的創造,他只希望為人類尋求脫離人生痛苦的涅槃(Nirvana寂滅)之道,這需要達到內在的覺醒狀態。面對佛教的衝擊,印度教改革者生格拉(Shankara, 公元後788-820)一改印度民間崇拜偶像神明的主流,把印度古老經典《奧義書》的哲理向廣大群眾介紹出來,強調每個人內在均存在永恆的靈,梵文稱為Atma。這就是每個人內在的神性,只要人們能夠把祂發現出來,認識自己本來的真面目,便能獲得人生解脫(Moksha)之道。大乘佛教特別是禪宗所指的佛性、自性接近印度《奧義書》哲理所指的「真我」,或稱為神我,存在於每個人內心深處,也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這與耶穌(爾薩)所說天國就在我們心中是同一真理,而且耶穌(爾薩)更進一步揭示天國在我們之內,也在我們之外。在《多馬福音》中,耶穌(爾薩)的說話經常強調「認識自己」,完全看不到悔改贖罪的教條,可見耶穌(爾薩)原初的話語更具智慧在《多馬福音》第10節這樣記載:

 

10  耶穌說:「我已把火扔在這世界上,看,我正在看守著,直至這火燃燒,發出火焰。」

 

在《新約聖經》四福音中,施洗約翰說他用水給人們施洗,但比他更強的那一位,所指的是耶穌(爾薩),他要用聖靈和火洗人們︰

 

「『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馬太福音》(3:11-12)

 

「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路加福音》(3:16-17)

 

在四福音書,耶穌(爾薩)說:

 

「我來要把火投在地上,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呢!」《路加福音》(12:49-50)

 

在《約翰福音》中,施洗約翰的使命是為光作見證︰


「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為光作見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1:7-9)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8:12)

 

至少公元前10世紀,在古波斯(即今日伊朗)發源的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有崇拜聖火的教義。聖火代表光明,要不斷燃燒,照耀世界,驅逐黑暗,故這信仰又稱為拜火教。其始創人瑣羅亞斯德是古波斯第一位先知,他預言將來會有救世主降世,再降世,把光明帶給人間,戰勝黑暗與邪惡。「救世主」這概念來自瑣羅亞斯德教,並非猶太人的信仰。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信仰有很大部分是受到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所影響。在《多馬福音》第29節這樣記載:

 

29  耶穌說:若肉身是為了靈而來到,這是奇妙,但若靈是為了肉身而來到,這是奇妙中的奇妙。但我更驚奇的是,如此巨大的財富如何居住在貧窮裡。

 

耶穌(爾薩)所說「肉身是為了靈而來到」,是指那些生下來即為了追求靈性昇華的人,而「靈是為了肉身而來到」是指耶穌(爾薩)自己,以及和他一樣的精神導師,來到世間是要引導眾生。耶穌(爾薩)擁有巨大的精神財富,卻要居住在精神貧困的世間在《多馬福音》第50節這樣記載:

 

50 耶穌說:「若有人對你們說:『你們從那裡來?』向他們說:『我們從那光而來,那地方光自身存在,自身建立,並顯現自身的形象。』

若他們向你們說:『這光就是你們嗎?』說:『我們就是這光的孩子,我們是活生生的父親所揀選的。』若他們問你們:『有甚麼證據證明你的父親就在你們裡面?』向他們說:『它是運動,也是靜止。』」

 

永恆獨一的主宰就是光的源頭,所以耶穌(爾薩)說他是從光而來,一切生命的源頭都是從這光而來,真主就是眾光之光。在《古蘭經》中,真主說明祂就是天地的光明,真主以比喻說出祂的形象︰

 

「真主是天地的光明,祂的光明像一座燈台,那座燈台上有一盞明燈,那盞明燈在一個玻璃罩裡,那個玻璃罩仿佛一顆燦爛的明星,用吉祥的橄欖油燃著那盞明燈;那橄欖樹不是東方的,不是西方的,它的油,即使沒有點火也幾乎發光──光上加光──真主引導祂所意欲者走向祂的光明。真主為眾人設了許多比喻,真主是全知萬事的。」(2435)

 

                         耶穌(爾薩)說出永恆的主宰在我們心裡是運動,也是靜止,這是基督教傳統以來沒有的概念,耶穌(爾薩)所指一動一靜的力量正與中國遠古文明精髓相吻合。中國最古老的典籍《易經》被推崇為群經之首,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均以《易經》為重要依歸。《易經》解釋天地宇宙的生成變化,以及人生命運的處世之道。《易經》的「易」字由古文「日」與「月」兩字組成,日為陽,月為陰,陽與陰,即動與靜,正揭示了宇宙生成變化的奧秘,正是此陰陽相生的力量創造宇宙萬物,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是由此一陽一陰的力量所支配。中國道家的太極圖,在一個圓形內半黑半白,而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即陰中帶陽,陽中帶陰,亦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太極圖正標示這宇宙人生的奧秘。2000多年前耶穌(爾薩)說出此奧秘,而中國文化在3000年前已揭示此宇宙人生的奧秘,並且有翔實的解說。瞭解《易經》,即能瞭解宇宙人生,也能瞭解耶穌(爾薩)在這裡所說的奧秘,在此不能不讚嘆中國遠古文明的深邃!在《多馬福音》第112節這樣記載:

 

112 耶穌說:「依賴靈魂的肉體有禍了!依賴肉體的靈魂有禍了!」

 

我們的肉體和靈魂都不是我們的真我,我們的真我是永恆絕對的精神,或稱為「梵」,或稱為「道」,或有不同的稱謂,都是指我們內在永恆神聖的所在。這永恆絕對的精神就是真主,我們與真主本為一,只是被這身體與世界的外相所阻隔。我們的身體承載著靈魂,在靈魂之內承載著這真我,正等待我們去發現。沒有發現真我的人,他的身體就是依靠那變化不定,由思想情感所組成的靈魂,或是反過來靈魂成了肉身的奴隸,受身體支配,失去個人的意志力。耶穌(爾薩)說他們都是不幸的人,他們沒有發現真主就在自己內裡,不能繼承永恆的福樂

 

〈汝即那〉

 

我們可以推斷耶穌(爾薩)有不少言行,在生前和死後均屬隱秘的教導,一般人不明白所以。今日即使有幸能夠保留在《聖經》中的資料,猶太教和基督教都不知道內裡的真實涵意,故才有《聖經》解碼這門學問,更何況耶穌(爾薩)有很多言行教導及生平都沒有記錄在《新約聖經》中。在《多馬福音》第13節這樣記載:

 

耶穌向他的跟隨者說:「把我和其他事物相比,告訴我,我像甚麼?」

西門彼得向他說:「你就像一個公義的天使。」

馬太向他說:「你就像一個聰明的哲學家。」

多馬對他說:「師父,我的口完全不能承受我所要表達,說出你像甚麼。」

耶穌說:「我不是你的師父,因為你已喝醉了,你已從我所看管的涓涓泉水裡陶醉起來。」

跟著耶穌帶他退下,向他說了三個字。 當多馬回來,他的夥伴問他說:「耶穌對你說了甚麼話?」 多馬向他們說:「若我把他對我說的其中一樣告訴你們,你們會拿石頭來擲我,火焰會從石頭而出,把你們消滅。」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耶穌(爾薩)有些說話屬隱秘的教導,一般人難以明白,而且會因為不瞭解而產生極大抗拒,甚至攻擊,就好像蘇格拉底被指控對神明不敬和毒害青少年而被判飲毒酒致死,耶穌的處境就更糟糕,當時猶太教的權威就要千方百計把耶穌置於死地。在《巴多羅買福音》,巴多羅買是耶穌(爾薩)十二門徒之一,他曾向抹大拉瑪利亞請教,因為她是親近耶穌(爾薩)的信徒,耶穌(爾薩)也曾向她說出隱秘的教導,巴多羅買問她如何領悟耶穌(爾薩)的隱秘教導,瑪利亞的答覆和多馬十分相似,瑪利亞對他們說:

 

「你們真的要問我這個奧秘嗎?如果我開始告訴你們 ,就會有火從我口中發出來,並且銷毀整個世界。」(2:4-5)

 

印度古經典《奧義書》,梵文 Upanishad 一詞,表示「奧義」或「奧秘」,這名稱的原意是「坐在某人身邊」,蘊含「秘密傳授」的意思。耶穌(爾薩)把多馬退下帶到他身旁才說出這奧秘,這即是《奧義書》名字所表達的意思。《奧義書》所表達的只有一個主題,最簡單而言,可以用三個字表達,即:「汝即那。」(英文為:Thou are that;梵文:Tat Twam Asi)「汝即那」即「你就是梵」。太初只有梵,即神,或《道德經》所指的「道」。梵即造物主創造了天地萬物,萬物的本源就是梵,人的真正自我是他的根源即梵,這個真我(Atma)被外相所遮蔽,隱藏不見。要返回自己的根源是一個艱巨的修行過程,一般人不會想達到,也不會接受人們可以成為與神合一的太初境界。人若把自己稱為神,以 猶太人的認知水平不能夠接受,但所有經典所隱含的最終真理就是這個。人和獨一的主宰可以達到相親相愛,只有一,沒有二的關係,這就是我們原來的本相,即「如來」的意思。

 

真知派擁有耶穌所教導的隱秘知識,可惜在過往的西方歷史上沒有現代社會那客觀理性的空間讓其發展,很多文獻被摧毀或封禁而沒有公諸於世。耶穌(爾薩)的教導有很多屬隱秘知識,耶穌大部分的生平同樣隱秘,現今基督徒如何從匱乏的四福音中真正瞭解耶穌(爾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