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第一章 佛教︰佛教分裂──根本分派與支末分派

 

〈佛分裂──根本分派與支末分派

 

在佛教歷史上,一般把佛陀創立的佛教至西元前3世紀教團分裂之前的時期,稱為早期佛教。早期佛教在教義上大體為佛陀本人的思想,南傳佛教保留了早期佛教的思想,北傳佛教與早期佛教思想則變化十分大。由於印度疆域遼闊,各地發展不平衡,風土民情各異,佛教在向四面八方傳播的過程中,不免因各地條件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加上佛教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領導機構,所以各地佛教徒在遵守戒律和理解教義方面均存在著差異,這導致了佛教的分裂。

 

佛教的第一次分裂發生在佛陀死後一、二百年間,不同的佛教派別對這次分裂的原因說法不一。根據南傳佛教典籍記載,當時東印度跋耆族比丘提出了十條有關戒律的新主張,一般稱為「十事」,認為在遵守戒律方面可適當放寬尺度。例如︰可以將鹽等調味品貯藏以備他日使用;無須嚴格遵守「過午不食」的規條,當日晷之影自日中推移至二指寬時仍可進食;在一處聚落進食後,仍可到他處再進食;食足後可飲用未去酪的精乳;可以飲用未酵的椰子汁;可以縫製不用貼邊且大小隨意的坐具;可以接受金銀和允許儲蓄。但以耶舍為首的西印度比丘提出反對,他召集了700名比丘在毗舍離舉行了一次結集,審定律藏,宣佈跋耆族比丘的「十事」為非法,佛教史上稱這一次結集為第二次結集。雖然會議決定「十事」為非法,但很多比丘仍然不服,由此引起分裂。同意耶舍觀點的大多為上座長老,故稱「上座部」;堅持「十事」可行的比丘人數較多,故稱「大眾部」。佛教最先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歷史上把佛教的第一次分裂稱為「根本分派」

 

根本分派後,隨著佛教教義研究的深入,佛教內部對宇宙萬物的實有假有、靈魂與輪迴、釋迦牟尼的人性與神性,以及比丘的修行與涅(nirvana)等一系列理論問題,產生了廣泛的分歧,因而導致佛教進一步的分裂,佛教史上稱為「枝末分派」。據南傳佛教的說法,枝末分派共計出18個部派;據北傳佛教的說法,枝末分派共計出20個部派。

 

佛教雖然分裂成這麼多部派,但各部派互相均承認為佛教徒,佛教並沒有基督教所謂的異端邪說之見之爭,佛經也沒有所謂正典、非正典、次經或偽經之分,雖然有很多佛經都是後期的著作,假借佛陀之名說法,或將佛教義理極度神話化。



〈大乘佛興起〉

 

西元前12世紀左右,佛教部派分裂方興未艾之際,大乘佛教開始萌芽。大乘佛教運動最初是由一些以佛塔崇拜為中心而團結起來的在家信徒和部分要求改革的出家僧人所掀起。他們認為傳統的佛教只探求自我解脫,不講求普度眾生,猶如一艘只能運載少數人的小船,故貶之為「小乘」(「乘」即運載工具如車、船等),自稱能把一切眾生救出苦海為「大乘」。

 

大乘佛教的發展,產生出《般若經》、《法華經》和《華嚴經》等一大批經典。西元23世紀,佛教理論家龍樹(Nagarjuna, 150-250)[3]綜合了初期大乘的學說,再發揮創新,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中道」理論,即在「俗諦」與「真諦」,「有」與「空」之間提出一個中庸的想法。龍樹的弟子提婆(Deva, 200-250)繼承與發展龍樹的思想,推動中觀理論的傳播。大乘佛教開始對佛陀本人不談論的事情作深入詳盡的探索,令佛教的理論開始走入極度繁瑣複雜的地部。

 

西元4世紀,印度笈多王朝[4]成立,笈多王朝統治者信奉巴羅門教,令佛教失去了統治者的支持。佛教必須在理論上力圖創新,才能獲得新的發展,唯識宗就在此段時期形成。其奠基人是無著(Asanga, 西元300-370)、世親(Vasubandhu)兄弟,他們認為世界萬物都是心識的變化,強調超世間的佛性真理──「真如實相」的實在性和永恆性,這與中觀派的徹底空論形成了分歧。唯識宗的主要經典有《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和《唯識二十論》等。世親之後,唯識學派曾長期以印度著名佛教寺院爛陀寺為中心進行活動,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3︰龍樹是大乘佛教的始創人,生於西元23世紀,屬南印度的巴羅門種姓,傳說其父姓龍(Nagar),母生於樹下,故名龍樹。Nagar即印度所稱的蛇族(擁有多頭),能幻化人身與人類通婚,後來退出人間,返回蛇族生存的領域。

 

4︰笈多王朝(Gupta Empire, 西元319-550)是以恆河流域中下游為基地的大帝國,曾統治印度次大陸中許多地區,是印度歷史上其中一個最興盛的時期,稱為印度的黃金時代。笈多王朝的和平與富裕,使百姓可以致力於科技、藝術、數學、天文學、宗教與哲學各方面的發展,且有很多成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