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第一章 佛教︰佛教精髓(3) 四聖諦與八正道

 


〈四聖諦與八正道〉

 


佛陀探究的重點是人生問題,對人生價值、人生的解脫途徑及結果,均有深刻的認識。佛陀認為人生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苦的問題。早期佛教的主要教義就是四諦說,這是佛陀把苦的問題作系統化的說明,並提出他的解決方案。四諦意為人生的四大真理,就是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簡稱苦、集、滅、道。

 

苦諦就是指痛苦的存在。人生八種苦只是說明苦的現象,但並不是痛苦的原因,有些人同樣面對生、老、病、死,他可以不覺得怎麼苦。佛陀把產生痛苦的原因稱為集諦,集諦之集,意為集合,佛陀認為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有很多,但集合起來,最重要的就是渴求。當一個人在睡夢中,在黑暗無明中產生渴求的欲念,此種渴求必會帶來痛苦。人們渴求生存,導致生而又生,伴隨著慾念和貪求,不斷尋找滿足,渴求歡樂,渴求生存,渴求青春,渴求財富,渴求權力。在佛經中,渴求也叫作「貪愛」,人們貪愛太多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但卻以為這些東西最重要。人類的精神世界仍是漆黑一片,但卻不斷向外索求,索求無果便會帶來痛苦。即使能夠成功索求眾多身外物,但所得的快樂不會持久,因為內在的精神層面沒有覺醒,看不到生命的真相,對自身的存在沒有正確和真實的瞭解。

 

知道痛苦的原因,便要把它消滅,滅諦就是說斷滅人生苦痛的道理。當痛苦破滅,才能產生平和與喜悅,這是真正發自內在的精神世界,不會伴隨外物的變幻而消失。佛陀指出既然外在的渴求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那麼便要徹底斷滅之,從而得到解脫,進入愛欲斷盡,一切煩惱皆盡的超脫境界。這種理想的境界,不生不滅,佛陀稱之為涅槃(Nirvana)

 

Nirvana梵語的意思是「熄滅」,故為何佛陀說「涅槃寂靜」,燈火熄滅後,就只有一片寧靜之意,即所謂「一了百了」。佛教徒進入涅槃,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首先他們必須斷除一切慾念,然後再精進修行,直至能達到涅槃。佛陀所說的涅槃,是一種達到最高境界的精神狀態,不是指死後往生西方淨土,或天堂,或極樂世界。大乘佛教的淨土宗不是佛陀的教導,卻近於印度教和耆那教追求脫離輪迴,到達永恆的國度,不再往生人間。

 

                     要達到斷除一切慾念,從而脫離痛苦,進入涅槃,必須要有正確的修行方法。道諦講的是獲得解脫的途徑。佛陀從思想、言語和行動,規定了佛教徒應遵循的八條原則,稱之為八正道,即:

 

()正見:正確的見解;

()正思:正確的思維;

()正語:正確的語言;

()正業:正確的行為;

()正命:正確的工作;

()正精進:正確的精勤;

()正念:正確的念頭;

()正定:正確的定力。

 

佛陀提出的八正道,就是古波斯祆教先知瑣羅亞斯德所提出的善思、善言和善行,也是與佛陀同時代,耆那教祖師大雄尊者 (Mahavira, 西元前599年至527)所提出,自我解脫的真實之路,即正知、正見和正行(包括言語和行為),只是佛陀把思想、言語和行為三個主要層面以八種概念分述之。

 

筆者在認識佛教的學說時,總是感到佛教傾向把一些簡單的概念複雜化或嚴重地細分再細分,這在佛陀的說教中已看到端倪,例如在一行禪師所著的《佛陀傳》[6]中,佛陀教導廣大弟子以呼吸和意念幫助禪坐入靜的方法,竟然有16個步驟,如此繁瑣的呼吸入靜方法,非要別人帶領不可,否則你必須先記熟此16個步驟,才可以親自進行,而且每個呼吸步驟所配合的意念都十分相近,只是有些微的差別。相反,印度《瑜伽經》提出呼吸入靜的方法卻十分簡單,大致上只有三個步驟,任何人要記下來都沒有困難。佛陀這種化簡為繁的傾向,在後期大乘佛教的說理中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容易使佛教出現文字障礙,使人迷失於文字(繁瑣概念)之中,不明白真理。我認為只要瞭解佛教的精髓已十分足夠,大乘佛教所發展出來的浩瀚佛經,即使窮盡畢生精力也看不完,當中層出不窮的概念和術語,容易令人迷失了真正追求真理的本意,變成鑽研佛學知識。佛教禪宗反璞歸真的做法──不立文字,直指本心,是佛教的唯一出路及正路。

 

6:《佛陀傳》一行禪師著,何蕙儀譯,河南文藝出版社 (2014)

 

佛陀提出的八正道說明,正確的思想、言語和行為,或善良的思想、言語和行為是人生脫離痛苦之道,這與普世的宗教和聖人的言行一致,人們需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為過合乎道德的生活。傳統印度的瑜伽修行冥想就是要提升內在的精神力量,佛教也十分重視禪定修行,也是要訓練及提升自己內在的精神力量,故後期大乘佛教的禪坐修行正是引入了印度瑜伽修行方法。不過,除了禪坐外,八正道的修行之法是要去實踐出來,佛教是一個重視實踐的宗教,八正道正指導人們應如何生活,如何處世做人。佛陀時代和後來佛教對於思想、言語和行為的善惡描述,非常仔細,以指導廣大出家與在家的佛教徒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例如佛陀提出五戒、八戒、十戒、五欲、五種妨礙解脫的障礙、四無量心、七種導致正覺的因素和聖人(指佛陀本人)的八種覺證等等,這些都是與八正道相關的修行及生活指導,詳細參看下表︰

 

五戒

指︰(1)不殺、(2)不偷盜、(3)不淫、(4)不妄語、(5)不飲酒。

 

八戒

指除以上五戒外,還加上三戒:

(6)不穿戴華衣寶飾、(7)不坐臥高軟大床、

(8)不用金錢,這三戒明顯是指導出家信徒。

 

十戒

除了以上八戒外,還加上兩戒:

(1)    不參與世俗歌舞宴會、(10)過午不食。

 

l  這也是特別針對出家信徒,其中過午不食是指出家信徒在上午出外乞食一餐,之後便不再進食。由於當時的出家信徒沒有世俗事務,也不用幹活,一般的生活只是行禪、坐禪和簡單的個人清潔和乞食,加上有修行的根基,日吃一餐絕對沒有問題,但兒童出家的信徒(即沙彌),由於成長發育的需要,就可以每日吃兩餐。

l  有關沙彌可以日吃兩餐的規定,在一行禪師著的《佛陀傳》中有這樣一個小插曲:有一天晚上佛陀聽到一群小沙彌在哭泣,於是問過究竟,才知道他們晚上感到太饑餓,故此佛陀規定所有沙彌都可以日吃兩餐。

 

五欲

指︰(1)財、(2)色、(3)名、(4)食、(5)睡,佛弟子應該要控制的慾念。

 

五種妨礙

解脫的障礙

指︰(1)慾念、(2)嗔慮、(3)渴睡、(4)激動和(5)懷疑*

 

*這裡和之前「十不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佛陀教導別人不可輕信任何事物,但這裡又說不可懷疑,所以說話太多,反而容易偏離真理。人無法避免犯錯,說多就會錯多,所以《道德經》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佛陀的說法是太多。

 

四無量心

指︰(1)慈、(2)悲、(3)喜、(4)捨;

l  慈是替別人帶來歡樂,悲是幫助別人解除痛苦,喜是因獲得真理而快樂,捨就是捨棄世間的欲念。

l  此四無量心與印度瑜伽修行者的戒律一致。

 

七種導致

正覺的因素

(1)專念觀想、(2)審察正法、(3)勇猛精進、

(4)喜獲法益、(5)心輕自在、(6)集中正定、(7)捨離妄法。

 

聖人的

八種覺證

(1)一切世法無常與無自性,即觀照世法無常無我(後部分會解釋)

(2)愈多欲念產生愈多痛苦;

(3)少欲簡樸的生活才會帶來平和、喜悅與安寧;

(4)努力精進,怠惰與沉迷欲樂為修行障礙;

(5)無明(即無知)乃了無止境生死輪轉的起因;

(6)以平等心對待所有人;

(7)不為世務所纏;

(8)貢獻自己幫助他人入覺悟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