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第一章 佛教︰佛教精髓(8)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以上闡述的種種佛教思想,即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說、五蘊說和業報輪迴說,是早期佛教的信仰核心,至於佛教的精髓,可由佛陀本人提出的三法印高度概括之。根據佛經記載,佛陀將入滅之際,弟子們擔心佛陀離世後,正法會遭到誤解和歪曲,於是急切地問:「佛陀離世後,世人憑什麼判別真佛法與偽裝的佛法?」佛陀回答:「依據『三法印』可以辨別真佛法與偽裝佛法。凡依據『三法印』則為真佛法,反之則為外道邪說。」因此從古至今,「三法印」被認為是佛教與其他流派學說相區別的標誌和試金石。「法印」,意為印證、標誌,佛陀所說的三法印就是: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三法印是佛教的三大綱領,早期佛教以及後來的許多教義,實際上都是對三法印的進一步展開。早期佛教的十二因緣說和五蘊說,可以看成是對「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具體闡明。諸行無常,是指世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處於遷流轉變之中,佛陀曾說:

 

「只要有生,就會有滅。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會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老、病、死。這種相依變化的法則,誰都不能停止。」[10]

 

然而人們並不知道此真理,期望人世間好的東西長住不變,變動不居的現實和追求恆常的願望,使人產生痛苦,若有所失。佛陀臨終前,身邊的弟子阿蘭陀感到異常難過,他是佛陀的親弟,由於記憶力第一,故眾弟子推舉他常在佛陀身邊,好記下佛陀的一切言教,佛陀對阿蘭陀說:

 

「阿蘭陀啊!凡是我們所愛的,終將離去;凡是有生命的,終將死亡。所以不必為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存、變質敗壞而痛苦悲傷啊!」[10]

 

佛陀教導人們從愛欲的執著中解脫出來,獲得心靈的自在。

 

10:此兩段說話出自《佛陀說》,蔡志忠佛經漫畫,三聯書店,1997


諸法無我,是指人從出生到死亡,每一刻都在變化之中,沒有一個實質不變的我存在。人們由於對自我的執著,即不能捨,於是一直生活在企盼與欲望之中,產生了好、壞、順、逆的種種起伏,但這個「我」根本不值得太重視,佛陀認為這個我是由五蘊因緣和合所形成,且變動不居。印度教認為這個我並非真己,真己是每個人內裡的自己(Atma)佛陀不承認印度教所說的真己,即擺脫輪迴的靈魂,佛陀否認常住不滅的真己和靈魂存在的同時,卻又強調眾生輪迴轉世,以及出世後入涅槃,那麼是什麼東西輪迴轉生和進入涅槃呢?這裡存在的矛盾和不明白之處,激起了後世佛教和派別間激烈的思想討論和交鋒。後來大乘佛教所強調的「佛性」,說人人皆有佛性,其實就是印度教所指本性(Prakriti)中的「實華」(Sattva),佛教譯為「薩埵」。而佛陀十二因緣說的「識」,其實就是印度教所指的靈魂(Jiva)

 

到公元8世紀,正是佛教衰落之際,印度聖哲元首生格拉(Adi Shankaracharya, 788-820 )致力復興印度《奧義書》哲理,即煒丹諦哲學(見第五章六大哲學宗派),指出佛教的思想是虛無主義,並不是真理,真己(Atma)是不可否定的事實,佛陀對真己和靈魂的否定站不住腳。在歷史發展下,佛教是論敗的一方,在印度消聲匿跡。

 

涅槃寂靜,是佛教的理想境界。入此境界,一切情欲、煩惱皆盡,處於寂然常住的和平與寧靜當中。涅槃(Nirvana)在梵語的意思是「熄滅」,即油盡燈枯,這字所表達的意思並不豐富,人們卻把這不認識的外來字想像得非常豐富。佛教信仰認為涅槃寂靜此境界最終要人們親自感受和體驗,不是常人的語言和思維所能把握,就可以達到,只有真正信仰佛陀教導,虔誠修持,真正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後,才能入此境界。涅槃是佛教為眾生指明的出路和理想境界,是佛教徒追求的最終目的。

 

印度經典把人生達到最高境界稱為逍遙自在(Moksha),意思是從束縛纏繞中解放出來,印度文化相信此最高的境界不是不苦不樂,當中有恆常的喜樂,是淡淡然純潔的寧靜,不會因世俗的變化而動搖,印度文化稱此種喜樂為最高的妙樂(Ananda),即精神上或宗教上的妙樂,佛陀的親弟阿蘭陀尊者,他的名字就是Ananda。印度經典對此最高的境界有很詳盡的描述,以及大量詩歌創作,佛陀卻強調此境界要人們去親證,而沒有多加描述。

 

佛陀經常強調,他所教導的一切,只是工具,幫助人們瞭解真理,就如木筏。木筏是用來達到彼岸的工具,當一個人達到彼岸後,就可以放下木筏,自由自在地行走,若仍然拿著木筏不肯放,這是十分愚蠢的行為,因為在陸地上行走,已經不再需要木筏了。佛陀又曾說他的教導就如手指,手指指向月亮的方向,使人看到月亮(即真理),當看見月亮後,應當向月亮作崇拜,而不是向手指作崇拜,若仍然不肯放下那手指,這同樣是愚蠢的行為。佛陀要求人們追求真理,追求世間萬事萬物的本相,當明白真理後,便要去實踐,親自體驗,而不是盲目接受一套思想理念,因為佛陀的一切教導最終都可以全部放棄。但佛教發展下來,「大佛教主義」根深柢固,大眾均認為「佛教不可能有錯」、「佛祖不可能有錯」,盲目接受佛教信仰,把其互相矛盾的地方均奉為真理,沒有辨證真偽。

 

佛陀指示涅槃之道,但沒有提供答案,他也不承認印度傳統信仰所提供的答案,這是因為佛陀要求世人親自尋找答案。別人所遺留的答案,容易令人盲目接受,而沒有經過親證,盲目的信仰永遠達不到覺醒之道。佛教是一個重視實踐的宗教,佛陀在世時所有弟子都要親自體驗涅槃之道,當時佛弟子必須遵守四條大戒,即觸犯其中一條便要離開僧團,這四條大戒是:()不淫;()不盜;()不殺;()不可在未證道前妄稱或誇耀自己已證道。第四條大戒說明不是所有佛弟子都已覺醒得道,他們要謙虛地自己親證,不可能人云亦云,或把佛陀的覺醒看作是自己的覺醒。究竟生命的實相是什麼?佛陀要人們自己去尋找、體驗並實踐,不竟涅槃不是一件死後發生的事情,而是一種意識狀態。

 

 

第一章 佛教︰佛教精髓(7) 業報輪迴說

 


〈業報輪迴說〉

 


除了五蘊說外,業報輪迴說是佛教教義的一項重要內容。業報輪迴說是印度傳統以來固有的信仰,佛陀沿襲此思想,並加上個人的演繹,否認了神意和命運的作用,從人的行為和道德責任說明輪迴轉生的原因。佛陀認為,眾生輪迴轉生是由於前世的「業」在起作用。業分為兩類:口業和身業,即由思想引發的說話和行動。業的產生是由於無明(無知),因無明而作種種惡業。人在世之業,死後並不消失,而是聚合為果報。果報驅使眾生轉生,即驅使十二因緣中的「識」投胎,至於眾生轉生為何種東西,則按其業的善惡而定。積善累德者,將往美好的境地轉生,否則轉往更壞的境地。

 

佛陀把轉生之處分為六類︰

 

()  地獄:在地獄受火燒或寒冷之苦;

()  鬼:靠子孫祭祀或拾人間遺物而生存;

()  畜生:各種動物;

()  [9]:原居天界,因失去德性而被攆出天界,相等於伊斯蘭教所指的邪惡精靈;

()  人;

()  天,指眾天神。

 

9:這裡的魔,佛教稱為阿修羅,但筆者不想用此名詞,原因是早期印度神話經典把阿修羅用作正神的稱呼,後來又用作惡魔的稱呼,而阿修羅(Asura)屬《煒達》經典的梵文用語,即古波斯文阿胡拉(Ahura)的稱呼,而阿胡拉是古波斯祆教神主的稱呼,他是至善的主宰,何來會變成惡魔?據近代學者最新的發現和推斷,《煒達》是從印度外傳至古波斯,所以古波斯在至少公元前1500年已有《煒達》和煒達教的信仰,「雅利安」是指擁有煒達信仰的人,不是指特定的民族。後來古波斯出現第一位先知瑣羅亞斯德,他所興起的祆教指雅利安人是邪魔,而雅利安人所信奉的煒達教也指祆教是邪教,故此才會出現此兩教把神魔稱呼顛倒使用的情況。


此六種轉生之處,稱為「六道」,六道中地獄最低,天最高。原始佛教雖然沒有否定眾神明的存在,但把眾天神列於轉生於六道的眾生之列,相當於伊斯蘭教所指沒有受一神(Allah)差使的眾精靈(見本書第三章伊斯蘭教:〈「神」、「人」與「精靈」的觀念〉)。佛教指出,眾生依其所作之業在六道中輾轉而生,積德行善者上升,積惡業者下墮。如此上升下墮,輪迴流轉,永無了期。即使升到天界也並不幸福,因為積有惡業又會下墮。在佛教教義中,天神並不是完美的境界,佛才是完美的境界。只有皈依佛教,得到覺醒,虔誠修持,才能解脫生死輪迴。

 

佛陀所說的六道輪迴應是簡化的版本,真正的生命輪轉並非只有六道,箇中流轉的因素也複雜很多。在印度經典《奧義書》中,指出墮落的人除了轉生更壞的人道、鬼道、畜牲道外,還會有可能變成植物、昆蟲、微生物,以至化石等較低等的生命,而且即使做人或動物,也可以有差別非常大的待遇,一隻流浪狗與被人愛護的寵物狗,以及在山野間成妖精的狐狸,同是動物可以有很大的差別和命運。在印度經典和息克教師尊的教導,每個人在未出生成人以前均經歷了840萬次的物種輪迴,能夠出生成人並不容易,要珍惜,求道,求生命的解脫,脫離輪迴之苦,進入永恆真實的國度。

 

佛陀並沒有考慮到最根本的問題︰誰來成就此因果業報不會出錯?如果天地間沒有永恆的主宰,這因果法則如何可以「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給人們的答案是天道能賞善罰惡,毫釐不爽;《古蘭經》給人們的答案是宇宙天地萬物獨一的主宰就是《道德經》所指的天道,徹底知道眾生的所有行為,並且會一一回報,沒有人會被屈枉。因果業報不能完全解釋人生所遭遇的吉與凶,佛教往往在這方面忽略因果業報以外的因素,在印度從11世紀開始興起的虔愛派運動(Bhakti Movement),當中有聞名的虔愛派聖人寫詩歌,質疑因果業報能否解釋一個人的所有命運,他們同樣問是誰去實行此因果業報。宇宙天地獨一的神凌駕在此因果業報之上,因果業報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打破,虔愛一神能使人超越因果業報,善業與惡業在一個虔愛一神的人身上,再沒有任何意義,這是虔愛派運動的精髓──人的精神到達最高峰就只有虔愛一神。

 

印度經典《博伽梵歌》(Bhagatwa Gita)亦指出萬事萬物的發展,無論是吉是凶,都存在著5項因素,頭4項是個人的因素,第5項因素就是神的命定。很多人只看到頭4項因素,包括佛教在內,卻看不見第5項因素。佛教由於在佛陀開始就是無神論,否定存在獨一主宰預先命定一切,這正是伊斯蘭教六大信仰之一(信前定),所以佛教的信仰只能在某處止步,不能達到更高的勝景,故為何佛教在印度在真理的探討上是論敗的一方。無神論信仰敗於一神信仰,這一點很少人去認識。在《古蘭經》中,一神(Allah)指出善人有時遭遇厄運是為了保護善人免受更大的傷害,一神能看見一切事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人們卻不能,人們也不知道什麼是對他好與壞,所以人們需要一神的光明與指引。同樣,邪惡的人在現世事事順暢,是因為一神沒有給他們悔改自新的機會,此人將來所承受的禍害會更大,所以《道德經》說禍福無常,禍福相依︰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58)

 

由於人不能看見自己累世的前生,以及無盡的未來,所以人不能知道今日的禍與福因何而來,因果業報不能完全解釋一切事情的因由。先知穆罕默德曾說過一個完全依靠一神而不是其他人與事物的人,在他身上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無論是好是壞,對他都是最好,只有一神知道。在印度的宗教信仰中,虔愛獨一主宰是最高的智者,佛陀並不是。

 

第一章 佛教︰佛教精髓(6) 五蘊說

 


〈五蘊說〉

 

除了十二因緣說外,佛陀還提出五蘊說。五蘊說是講述有關眾生生命的構成。「蘊」的意思是積聚,五蘊即五種因素的聚積,佛陀認為眾生是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積聚而成。色是指物質因素,包括地、水、火、風四大元素[8]和由四大元素構成的感覺器官。受(感受)、想(思想)、行(行念)、識(意識)是精神因素,常合稱為「名」。這五種因素具有變異無常的特點,即是說,五蘊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空間(內外、遠近)和形態(粗、細、好、壞),都是變化無常的,世界不存在任何獨立存在、恆常不變的人和事物。

佛陀指出五蘊變異無常,所以由五蘊構成的眾生也處於變動之中,死而再生,生而再死,然而世人卻企求「常」(不死)。眾生由無常的五蘊結合而成,沒有恆常不變的自體和自性,而世人卻追求個我的身體或靈魂的永恆,這樣就使人感到痛苦。佛陀的五蘊說是從人生構成方面進一步說明人生「苦」的原因和一切皆「空」的意思。

 

8︰在正統印度教的經典,宇宙天地萬物是由五大元素所組成,除了佛陀所指的四大外,第五大就是空間,即土、水、火、風(空氣)、空(空間)。四大是沙門思潮下盛行的無神論派別「順世論」的觀點,即今日唯物主義所執持的說法︰世間只有物質,沒有永恆不變的精神存在,看不見萬事萬物有「空」的元素。



第一章 佛教︰佛教精髓(5) 苦與空—佛陀所說的「空」

 


〈苦與空—佛陀所說的「空」

 

佛陀所說的空,有兩層意思:第一個意思即世間萬事萬物沒有永恆不變的常態,例如好會變壞,壞會變好,好與壞不會恆常不變;第二個意思是世間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自性,即「我」。人們所執著的「我」,其實是一個不斷變動,沒有固定實相的東西,因為這個「我」是受到不同條件(即因緣)互相依存而形成,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故此人應該「無我」,即不執著於自我,才能從這個「我」中解脫出來,脫離痛苦的網羅,而且只有「無我」,才能以海闊天空的視野看到生命的實相。後來發展的大乘佛教卻肯定了「自性」或「佛性」的存在,即一種超越人類個我的本質,這無疑就是《奧義書》所指的「真己」(Atman/Self),為佛陀所否定。

 

佛陀指出世間沒有一個所謂永恆不變的「我」存在,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69-399)曾提出相似的觀念,他與佛陀是同時代的人,只是生活在不同的地域與文化中,但卻瞭解相同。蘇格拉底說:

 

「我們通常以為每一個動物在牠的一生中前後只是同一個東西,比如說:一個人從小到老,都只是他那一個人。可是他雖然始終用同一個名字,在性格中他在任何一個時刻裡都不是他原來那個人。他繼續不斷地變成新人,也繼續不斷地在讓他原來那個人死滅,比如他的髮、肉、骨、血,乃至全身都常在變化中。不僅是身體,心靈也是如此。他的心情、見解、欲望、快樂、痛苦和恐懼也都不是常住不變的,有些在生,有些在滅。還有一個更奇怪的事實:就是我們的知識也有些在生,有些在滅,使我們在知識方面前後從來不是同樣的人,而且其中每一種知識也常在生滅流轉中。」[7]

 

7:蘇格拉底這段說話出自柏拉圖《會飲篇》,見《蘇格拉底也是大禪師》William Bodri著,王雷泉主譯,古老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當一個人悟出空,他便可進入佛陀所指的真實境界──涅槃寂靜。這個境界,佛陀教導佛弟子要親自體驗,親自覺證。破除無明,是一切證道的關鍵。當他對世間事物有深切和正確的瞭解,便可以破除十二因緣中循環不息的受、愛、取、有和老死。脫離輪迴後,跟著會如何?佛陀沒有解釋,留下大量空間給後期佛教自圓其說。

 

第一章 佛教︰佛教精髓(4) 十二因緣說

 


〈十二因緣說〉

 

除了四聖諦和八正道外,十二因緣說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是佛陀對眾生生成過程的解釋。對於萬物起源的問題,佛陀無意作深入研究,但對事物的生滅、生死輪迴等印度人深信的問題,又不能不作一些解釋,因此佛陀提出了一種因緣說。緣,意即條件,因緣是指依條件而產生。佛陀認為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都是依緣(即互為條件)而生,所謂「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這裡的法是指事物和現象,《中阿含經(20)說:

 

「若有此即有彼,若無此則無彼,若此生則彼生,若此滅則彼滅。」

 

佛陀的因緣說並不是要解釋宇宙的起源,而是要指出宇宙生成變化的過程。佛陀不談論神,但不等於否定神,今日不少佛教徒認為宇宙並無一個獨一的主宰,因為佛陀指出世界萬事萬物依條件互相依存而生,但他們又相信有眾神,又認為佛祖就在最高的境界。若佛教有所謂至高者,其實就是將宇宙獨一的主宰以佛稱呼之。佛陀解釋世間萬物的變化過程,沒有肯定或否定宇宙有沒有一個終極的源頭或創造者,就好像佛陀指出世間萬事萬物的法則,此法則背後必須有一個終極主宰去定訂和施行,只是佛陀不對此作任何探索。即使因緣說是真理,這也不能否定宇宙有一個終極主宰。佛教持否定的立場,背後並沒有什麼理據作堅實的支持。是誰定下此十二因緣?為何人會有此12階段的生命過程?印度《奧義書》和伊斯蘭信仰對宇宙、人生的奧秘有天啟的解釋,佛陀看不見,並且否定(佛陀對印度遠古《煒達》經典完全否定),今日資訊互通的年代,人們不應視之不見。

 

佛陀所提出的十二因緣說,目的不是要解釋宇宙的生成,而是用來說明人生現象,即一個人由未出生至出生,乃至死而又生的12個階段之間的關係,此12階段具體內容如下表︰

 

(1) 無明

即漆黑一片,沒有光明。這是指心的迷暗無知,執著於各種事物,在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煩惱中跌跌盪盪,不明白萬事萬物的真理、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實相。

(2)

指意志活動,即個體依過去世煩惱而作種種善與惡的行為;

印度信仰稱之為業(Karma),佛教沿用之。

(3)

依過去世的業而在現世受胎之念,即意識。

(4) 名色

指在胎中身心漸次發育。名為心,即精神,色為肉體;

名色是指胎兒的精神和肉體。

(5) 六處

指胎兒的感覺器官,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指皮膚觸覺)、意(指心理及思想),在母胎中形成。

(6)

指胎兒出生後感覺器官與外界接觸,處於幼年階段,即兩至三歲時尚不能識別苦與樂,但觸物之欲已產生。

(7)

指對外界事物的情緒感受,有苦與樂,或不苦不樂;

指兒童階段逐漸對事物的苦與樂能識別且能感受。

(8)

指感受外界事物後,產生貪愛、貪欲,為青年階段。

(9)

指成年時追求自己所貪愛的事物。

(10)

由於意欲佔有而產生種種思想行為,因而作種種之業。

(11)

依現世所作之業決定未來的受生。

(12) 老死

身體漸次衰弱而死亡,然後又是下一個生命的循環。

 

佛陀的十二因緣說可見其把概念細分再細分的高超技巧,因為當中有些概念十分相近,可以不用分出十二階段那麼多。在十二因緣中,識是一種不具體的精神活動,與名色具體結合而形成人的生命。眾生的再生,表現為識的投生。佛陀所謂的「識」是一種精神的東西,並非靈魂,佛陀不承認靈魂的存在,然而投生的「識」到底是什麼,他沒有解釋。這是原始佛教教義中的一個矛盾,後來興起的部派佛教,對此問題作出激烈的爭論,促使佛學進一步發展和分化。

 

佛陀所謂十二因緣的聯繫,無明是人生過程的起點,是種種產生痛苦的思想和行為的原因,也是造成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佛陀指出,要克服無明必須信仰佛教,通過佛教教義覺悟人生來去皆空的真諦,從而追求真實的「涅槃寂靜」。

第一章 佛教︰佛教精髓(3) 四聖諦與八正道

 


〈四聖諦與八正道〉

 


佛陀探究的重點是人生問題,對人生價值、人生的解脫途徑及結果,均有深刻的認識。佛陀認為人生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苦的問題。早期佛教的主要教義就是四諦說,這是佛陀把苦的問題作系統化的說明,並提出他的解決方案。四諦意為人生的四大真理,就是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簡稱苦、集、滅、道。

 

苦諦就是指痛苦的存在。人生八種苦只是說明苦的現象,但並不是痛苦的原因,有些人同樣面對生、老、病、死,他可以不覺得怎麼苦。佛陀把產生痛苦的原因稱為集諦,集諦之集,意為集合,佛陀認為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有很多,但集合起來,最重要的就是渴求。當一個人在睡夢中,在黑暗無明中產生渴求的欲念,此種渴求必會帶來痛苦。人們渴求生存,導致生而又生,伴隨著慾念和貪求,不斷尋找滿足,渴求歡樂,渴求生存,渴求青春,渴求財富,渴求權力。在佛經中,渴求也叫作「貪愛」,人們貪愛太多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但卻以為這些東西最重要。人類的精神世界仍是漆黑一片,但卻不斷向外索求,索求無果便會帶來痛苦。即使能夠成功索求眾多身外物,但所得的快樂不會持久,因為內在的精神層面沒有覺醒,看不到生命的真相,對自身的存在沒有正確和真實的瞭解。

 

知道痛苦的原因,便要把它消滅,滅諦就是說斷滅人生苦痛的道理。當痛苦破滅,才能產生平和與喜悅,這是真正發自內在的精神世界,不會伴隨外物的變幻而消失。佛陀指出既然外在的渴求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那麼便要徹底斷滅之,從而得到解脫,進入愛欲斷盡,一切煩惱皆盡的超脫境界。這種理想的境界,不生不滅,佛陀稱之為涅槃(Nirvana)

 

Nirvana梵語的意思是「熄滅」,故為何佛陀說「涅槃寂靜」,燈火熄滅後,就只有一片寧靜之意,即所謂「一了百了」。佛教徒進入涅槃,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首先他們必須斷除一切慾念,然後再精進修行,直至能達到涅槃。佛陀所說的涅槃,是一種達到最高境界的精神狀態,不是指死後往生西方淨土,或天堂,或極樂世界。大乘佛教的淨土宗不是佛陀的教導,卻近於印度教和耆那教追求脫離輪迴,到達永恆的國度,不再往生人間。

 

                     要達到斷除一切慾念,從而脫離痛苦,進入涅槃,必須要有正確的修行方法。道諦講的是獲得解脫的途徑。佛陀從思想、言語和行動,規定了佛教徒應遵循的八條原則,稱之為八正道,即:

 

()正見:正確的見解;

()正思:正確的思維;

()正語:正確的語言;

()正業:正確的行為;

()正命:正確的工作;

()正精進:正確的精勤;

()正念:正確的念頭;

()正定:正確的定力。

 

佛陀提出的八正道,就是古波斯祆教先知瑣羅亞斯德所提出的善思、善言和善行,也是與佛陀同時代,耆那教祖師大雄尊者 (Mahavira, 西元前599年至527)所提出,自我解脫的真實之路,即正知、正見和正行(包括言語和行為),只是佛陀把思想、言語和行為三個主要層面以八種概念分述之。

 

筆者在認識佛教的學說時,總是感到佛教傾向把一些簡單的概念複雜化或嚴重地細分再細分,這在佛陀的說教中已看到端倪,例如在一行禪師所著的《佛陀傳》[6]中,佛陀教導廣大弟子以呼吸和意念幫助禪坐入靜的方法,竟然有16個步驟,如此繁瑣的呼吸入靜方法,非要別人帶領不可,否則你必須先記熟此16個步驟,才可以親自進行,而且每個呼吸步驟所配合的意念都十分相近,只是有些微的差別。相反,印度《瑜伽經》提出呼吸入靜的方法卻十分簡單,大致上只有三個步驟,任何人要記下來都沒有困難。佛陀這種化簡為繁的傾向,在後期大乘佛教的說理中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容易使佛教出現文字障礙,使人迷失於文字(繁瑣概念)之中,不明白真理。我認為只要瞭解佛教的精髓已十分足夠,大乘佛教所發展出來的浩瀚佛經,即使窮盡畢生精力也看不完,當中層出不窮的概念和術語,容易令人迷失了真正追求真理的本意,變成鑽研佛學知識。佛教禪宗反璞歸真的做法──不立文字,直指本心,是佛教的唯一出路及正路。

 

6:《佛陀傳》一行禪師著,何蕙儀譯,河南文藝出版社 (2014)

 

佛陀提出的八正道說明,正確的思想、言語和行為,或善良的思想、言語和行為是人生脫離痛苦之道,這與普世的宗教和聖人的言行一致,人們需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為過合乎道德的生活。傳統印度的瑜伽修行冥想就是要提升內在的精神力量,佛教也十分重視禪定修行,也是要訓練及提升自己內在的精神力量,故後期大乘佛教的禪坐修行正是引入了印度瑜伽修行方法。不過,除了禪坐外,八正道的修行之法是要去實踐出來,佛教是一個重視實踐的宗教,八正道正指導人們應如何生活,如何處世做人。佛陀時代和後來佛教對於思想、言語和行為的善惡描述,非常仔細,以指導廣大出家與在家的佛教徒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例如佛陀提出五戒、八戒、十戒、五欲、五種妨礙解脫的障礙、四無量心、七種導致正覺的因素和聖人(指佛陀本人)的八種覺證等等,這些都是與八正道相關的修行及生活指導,詳細參看下表︰

 

五戒

指︰(1)不殺、(2)不偷盜、(3)不淫、(4)不妄語、(5)不飲酒。

 

八戒

指除以上五戒外,還加上三戒:

(6)不穿戴華衣寶飾、(7)不坐臥高軟大床、

(8)不用金錢,這三戒明顯是指導出家信徒。

 

十戒

除了以上八戒外,還加上兩戒:

(1)    不參與世俗歌舞宴會、(10)過午不食。

 

l  這也是特別針對出家信徒,其中過午不食是指出家信徒在上午出外乞食一餐,之後便不再進食。由於當時的出家信徒沒有世俗事務,也不用幹活,一般的生活只是行禪、坐禪和簡單的個人清潔和乞食,加上有修行的根基,日吃一餐絕對沒有問題,但兒童出家的信徒(即沙彌),由於成長發育的需要,就可以每日吃兩餐。

l  有關沙彌可以日吃兩餐的規定,在一行禪師著的《佛陀傳》中有這樣一個小插曲:有一天晚上佛陀聽到一群小沙彌在哭泣,於是問過究竟,才知道他們晚上感到太饑餓,故此佛陀規定所有沙彌都可以日吃兩餐。

 

五欲

指︰(1)財、(2)色、(3)名、(4)食、(5)睡,佛弟子應該要控制的慾念。

 

五種妨礙

解脫的障礙

指︰(1)慾念、(2)嗔慮、(3)渴睡、(4)激動和(5)懷疑*

 

*這裡和之前「十不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佛陀教導別人不可輕信任何事物,但這裡又說不可懷疑,所以說話太多,反而容易偏離真理。人無法避免犯錯,說多就會錯多,所以《道德經》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佛陀的說法是太多。

 

四無量心

指︰(1)慈、(2)悲、(3)喜、(4)捨;

l  慈是替別人帶來歡樂,悲是幫助別人解除痛苦,喜是因獲得真理而快樂,捨就是捨棄世間的欲念。

l  此四無量心與印度瑜伽修行者的戒律一致。

 

七種導致

正覺的因素

(1)專念觀想、(2)審察正法、(3)勇猛精進、

(4)喜獲法益、(5)心輕自在、(6)集中正定、(7)捨離妄法。

 

聖人的

八種覺證

(1)一切世法無常與無自性,即觀照世法無常無我(後部分會解釋)

(2)愈多欲念產生愈多痛苦;

(3)少欲簡樸的生活才會帶來平和、喜悅與安寧;

(4)努力精進,怠惰與沉迷欲樂為修行障礙;

(5)無明(即無知)乃了無止境生死輪轉的起因;

(6)以平等心對待所有人;

(7)不為世務所纏;

(8)貢獻自己幫助他人入覺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