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第一章 佛教︰沙門思潮

 

〈沙門思潮〉

 

要瞭解佛教的產生及其重大意義,必須先瞭解佛教未誕生前皇太子悉達多所身處的印度社會。當時印度社會信奉巴羅門教,以《煒達》為天啟的絕對真理,把社會上所有人大致分為四個階層,即四大種姓︰

 

l  最上層是巴羅門(Brahmin),是最尊貴的階層,負責宗教信仰、崇拜和祭祀,在祭祀活動中接受佈施和酬金,是宗教活動中最大的實際受益者,他們也得到其他階層的高度尊敬;

l  第二階層是剎帝利(Kshatriyas),即皇族統治階層,負責統治國家,雖然地位尊貴,但不及巴羅門,剎帝利階層須聽命於巴羅門階層;

l  第三階層是維斯阿(Vaisya),從事各種生產活動如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他們當中有些因商業致富而成為富戶,有些則屬平民百姓,但地位還不算最低;

l  最低下階層是庶陀羅(Sudra),即奴隸階層,相當於今日社會的基層勞動人口,他們在社會上充當僕役,沒有任何權利。

 

 

此四大階層以血緣劃分,世代相傳,不可互相通婚往來,社會上沒有任何階層升降的途徑。在此四大階層外,還有「不可接觸階層」,負責社會上極厭惡的工作,一生只有貧賤,他們不可沾染其他種姓階層,尤其是巴羅門階層,否則會受到社會嚴厲的制裁。

 

當時的巴羅門主張祭祀萬能,他們殺牲獻供,祭祀繁多。有時時間很長,舉行大祭祀要宰殺大量牛羊,平時祭火獻供,將大量財物及食物投於火中,造成大量浪費,不利社會經濟。此外,不少巴羅門沒有關心民間疾苦,下層人民在信仰威脅下,即使衣食缺乏,也要供奉巴羅門及一切祭祀物資,甚至因此賠上了性命。當時的巴羅門已失去靈性的高貴品質,徒具形式而缺乏了促進社會和諧的精神力量。在這形勢下,一些真正追求真理與靈性昇華的人開始懷疑巴羅門種姓與《煒達》的權威與真實性。他們隱居深山,或遊歷四方,尋求真正的精神解脫。他們同時提出很多宗教理論及見解,與巴羅門教思想抗衡。這股社會現象稱為「沙門思潮」,「沙門」(Sramana)本意為「努力修行者」,指巴羅門以外的修行者。他們認為《煒達》充滿矛盾與荒謬,不是甚麼「天啟」,不能作聖典來信仰,祭祀也毫無功效,巴羅門至上的種姓制度是騙人的手段,每個人應當追求自身正當的幸福。

 

佛陀正出生於沙門思潮聲勢浩大的時代,佛教是屬於反對巴羅門教的沙門思潮的其中一個派別,且發展成為重要的沙門派別。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沙門思想,佛典統稱為「六師外道」,即六個主要的思想家和學派領袖,佛教把巴羅門教和巴羅門教以外的沙門學派統稱為「外道」或「異學」。在沙門思潮下後來發展出耆那教、唯命派、佛教和順世論,成為與印度巴羅門教正統哲學(Astika)長期抗衡的非正統派[1],今日的佛教是正統印度教所稱為的「異端」(Nastika)

 

1︰有關順世論和印度的六大哲學宗派,可參閱本冊第二章印度教相關部分。此外,在佛陀時代發展鼎盛的非正統信仰,除了佛教(Buddhism)和耆那教(Jainism)外,還有第三個派別中文被翻譯成「邪命外道」(Ajivika),筆者認為譯為「唯命派」較合適。此派是退隱修行的宗派,被同時代的佛陀和耆那教祖師大雄尊者所貶抑,最後在多方打壓下在公元14世紀在印度本土徹底消失。有關此派別會在本章〈佛教、耆那教與唯命派〉中論述。

 

沙門思潮的興起,對古印度宗教文明的推進貢獻甚大。印度精神文明的異常豐富,不能單靠當時已僵化的巴羅門教思想,古印度的沙門思潮就如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那些雲遊四方或遁世的修行者對真理的探求促成印度宗教的變革。沙門思潮的興起也得力於當時剎帝利統治階層的權威日益提高,他們對巴羅門種姓的宗教特權和等級森嚴的巴羅門教漸趨不滿,同時在人們信仰中日益突出的慈悲、仁愛和不傷害眾生的思想,也從內部威脅到實行動物祭祀和維護嚴酷的種姓制度的巴羅門教。佛教的出現正代表統治階層對巴羅門教的反叛,佛陀還是皇太子時已深深痛恨巴羅門種姓對貧苦大眾的壓迫,他同時懷疑當時的宗教祭祀和儀式的效用。他認為若到恆河禮拜沐浴便可以得到身、心、靈的淨化,那麼恆河中的所有魚類和生物比任何人都神聖潔淨了,皇太子悉達多小小年紀已懂得質疑這些宗教習俗的絕對性[2]

 

2︰佛陀的看法,並非獨有,在印度15世紀興起的虔愛派代表伽比爾(Kabir, 1398/1440-1448/1518)和師尊拿納克(Guru Nanak, 1469-1539)對印度教著重儀式,均有相同的質疑。所不同者,佛陀不談論神,而伽比爾和師尊拿納克卻肯定對一神的虔愛信仰,虔愛一神,也需要身體力行,而不是單靠祭祀崇拜。

 

佛陀屬統治階層出身,他所創立的佛教也得到多個國王及大量貴族的支持。佛陀的皇族近親差不多全部出家成為佛弟子,父親淨飯王臨終前只能把王位傳給侄兒。佛陀每次說法,除了廣大的平民百姓外,國王與貴族必然在場。雖然佛陀反對種姓制度,但他不是反對社會上的實際分工,他只是在宗教層面反對種姓制度。他認為任何人,不論任何階層,都可以得到靈性上的最大成就,得成正果,即得到精神上徹底解脫,這並非巴羅門種姓的專利。佛陀甚至主動邀請一個擔糞的不可接觸階層成為佛弟子。

 

有一次,有一個負責擔糞的不可接觸者看見佛陀與身邊弟子迎面而來,他十分害怕,因為他滿身臭氣,他害怕會沾污佛陀及他身邊的弟子。根據種姓制度,不可接觸階層的人不可沾污其他種姓,即不可靠近他們,否則就是犯下大罪,輕則被毒打一身。那不可接觸者怱怱離開,但佛陀與身邊弟子仍然快步趕上,那不可接觸者走到河邊,把那桶糞藏在草叢中,自己走入河中沖刷身體。他害怕沾污他們,也不想令他們厭惡,他只好在河裡躲避。佛陀溫柔地叫他上來,主動走到那不可接觸者身旁,告訴他以後不用再擔糞,邀請他加入僧團,成為佛陀弟子,學習修成正覺之道。佛陀的出現竟成為社會上絕望階層的出路,那不可接觸者隨即禮拜佛陀。佛陀吩咐身邊弟子為他剃髮,給他僧袍及僧缽,即場進行簡易的皈依儀式。那不可接觸者日後成為受人尊重的佛弟子,人們讚賞他講解佛理的智慧及莊嚴,沒有人想到他以往是一個擔糞的不可接觸者。

 

佛教的出現無論對上層還是下層社會,都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佛教也成為當時沙門學說中最具影響力的門派,起初有些巴羅門及討飯吃的江湖術士惡意縱傷佛陀,甚至用女色誘惑佛陀,但都不能成功。到後來一些德高望重的巴羅門均拜佛陀為師,甚至當時耆那教的資深門人亦願意拜佛陀為師,更有令人聞風喪膽的殺人狂魔竟被佛陀感化成為佛弟子,由專嗜殺人到堅持絕對不殺生。佛陀的弟子有出家、有在家、有男、有女,由小孩到老年人,由巴羅門種姓到不可接觸階層,由最高貴到最下賤者,他們都成為平等的眾生。在佛陀的僧團內,只有資歷較深與資歷較短的弟子,但他們都只有同一的待遇。加入僧團,皇孫公子也與平民無異。佛教在印度曾一度打破種姓制度的藩籬,其中一個原因是佛教得到皇族的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