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資料
(一) 元首生格拉師尊復興印度教哲理
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是印度《奧義書》哲學的集大成者,代表《奧義書》哲學的宗派稱為煒丹諦(Vedanta)。煒丹諦派成為印度教神學與哲學思想的主導,也是在哲理上優於佛教思想,迫使佛教在印度境外發展,才得以生存延續。在印度,關於生格拉的傳記保存下來的至少有11個,均充滿神話傳說色彩,在印度民間廣泛接受、傳頌,但卻不被海外學者認同。儘管生格拉在印度是廣為傳頌的聖哲,國外學者仍視他為神秘人物,置之不詳。對於生格拉的生卒年份,在學術界仍存在爭議。在1882年印度學者提出生格拉的生卒年代約為公元788至820年,此說法為學術界沿用,但也有國外學者認為公元700至750年較為妥當。
據說生格拉出生於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Kerala)馬拉巴爾河岸的伽拉迪(Kaladi),現在伽拉迪村裡還保存了生格拉的遺址,有他的誕生地、家庭遺跡,以及他母親的火葬場所。在遺址地還設有生格拉的祭社,並開辦了用傳統方法教授《煒達》和煒丹諦哲學的學舍。生格拉家族屬於喀拉拉邦所特有的,叫做「拉姆菩提尼」(Nambudiri)的巴羅門階層,他自幼喪父,遁世而成為雲遊者(sanyasi)。少年時跟隨喬頻陀(Govinda
Bhagavatpada)學習巴羅門教經典,喬頻陀的生平不詳,傳說是煒丹諦不二論者喬荼波陀(Gaudapada)的弟子。後來生格拉遍遊印度各地,與其他哲學派別進行論戰。據說他曾與當時強大的彌曼差派傳人曼陀納‧彌室羅(Mandana Mishra, 約公元675-725)進行激烈的辯論,最後曼陀納‧彌室羅論敗而拜生格拉為師,成為煒丹諦不二論哲學的重要倡導者。生格拉四處說教,但他的對象並非城市居民。當時在城市中,佛教勢力最強大,其次是從商的耆那教徒,下層庶民則傾向通俗的印度教,印度農村大部分是通俗的印度教徒。生格拉主要是與他相同的遁世雲遊仙人們說教,他希望能復興傳統的巴羅門教,恢復《奧義書》精神。
生格拉為了說教和復興巴羅門教,在印度次大陸的四方建立了四大僧院,保存至今。北方在喜瑪拉雅山中(Badrikashrama),西方在印度西海岸德瓦拉卡(Dvaraka),東方在奧里薩邦(Orissa)海岸(Jagannatha Puri),南方在邁索爾邦(Mysure)。其中南方的角山(Sringeri)僧院最為重要,可說是生格拉的大本營,至今仍聚集著生格拉派的教徒們。生格拉收了不少弟子,其中最知名的有4人︰波陀瑪帕陀(Padmapada)、蘇雷什瓦拉(Suresvara)、陀達加(Totaka)、訶什達瑪羅迦(Hastamalaka),其四大弟子分別掌管四方寺院。
生格拉是十分有創造力的哲學家,也是十分卓越的經典解釋學家,是宗教上重要的指導者。他的教派在印度知識界有很穩定的地位,他的思想是印度現代思想的泉源,是在印度和世界思想史上偉大的人物。生格拉離世時十分年青,約32歲(另說在32-38歲之間),四大弟子目送他到在今喜瑪拉雅山的基特那特(Uttarakhand)的山洞內,再沒有出現。生格拉著有大量宗教哲學著作,至少有300部以上,學者認為大部分真偽難考,但亦有印度學者認為這是敵對生格拉的人士的評價,以減弱生格拉的真實貢獻。筆者近期發現一首元首生格拉師尊所創作流傳的詩頌,是他第33代傳人所創作。元首生格拉師尊及其傳人(至今仍承傳不絕),同樣自稱為元首生格拉師尊本人。事實上,筆者發現很多中外學者都存有「大佛教主義」立場,常有意地把生格拉貶低在佛教之下,例如說生格拉思想接近佛教,是「假面的佛教徒」[註1],筆者數年前研習時也被親佛教學者誤導。
註1︰「假面的佛教徒」(Buddhist in disguise)最早是由13世紀煒丹諦二元論思想倡導者Madhva(1238-1317)對生格拉不二論的推翻而提出的指控,他認為神、我是二,並不是一,其對生格拉的指控為後來學者所引用。「二元論」強調神、人之別,明顯是較下層的理論思想,其對生格拉的指控也不符合事實,偏頗而錯誤,生格拉所創作的大量詩頌均重視人對神主(並非諸佛神明)的虔誠信仰,這是佛教所沒有。
生格拉是印度哲學思想的權威,其對梵──一神觀念的肯定與佛教思想截然不同,他所寫的《瑜伽經》(Yoga Sutra)註釋用了大量篇幅指出當時流行的佛教思想的錯誤,而且非常清楚,不是避重就輕,對佛教錯誤的思想毫不留情地指出。印度的瑜伽冥想是基於《奧義書》對真己(Atma)的肯定,這正是佛祖釋迦牟尼所否定,生格拉就要指出這錯誤。時至今日,很多學者都有「佛教不可能有錯」、「佛祖釋迦牟尼不可能有錯」的根深柢固的思想,生格拉就要指出佛陀思想怎樣錯。生格拉對佛教和印度其他宗派的哲學都有深入認識,所以在他註解《梵經》(Brahma Sutra)[註2]中也有指出佛教和其他派別哲學思想的漏洞。
註2︰煒丹諦派三大經典之一,詳細可看〈煒丹諦派〉部分。
生格拉也為10部《奧義書》作了註解,是今日人們認識《奧義書》真意的權威著述。生格拉還著述《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註3],印度學者指出是公元8世紀生格拉把《博伽梵歌》從巴羅門階層普及至各階層認識。他也創作了33節的詩頌(Bhaja Govindam)教導世人敬拜神主,以求得生命解脫,到今日已深入印度民心,是熱門傳頌的詩歌之一。學者說生格拉重視獲取知識而求解脫,對虔敬信仰並不感興趣,這是錯誤的評價。生格拉對生命解脫之道比佛教思想豐富而實際得多,對不同人有不同的教導,同出於真理。生格拉創作了很多詩頌,到今日仍然是印度精神文明的瑰寶,受到廣泛傳頌。
註3︰《薄伽梵歌》又譯《世尊歌》,此書原屬史詩《瑪哈巴羅多》(Mahabharata)第六篇〈毗濕瑪篇〉(Bheeshma Parva),該篇分 18 章,共 700 頌,作者是廣博仙人,又稱毗耶沙(Vyasa),也就是史詩的作者。《薄伽梵歌》的產生年代學術界眾說紛云,上限可至公元前 10 世紀,下限到公元 4 世紀。印度很多經典均是長期逐漸演化、定型而成。
此外,生格拉還著有《真己覺知》(Atma Bodha)、《辨智冠玉》(Vivekachudamani)、《修行五律頌》(Sadhana Panchakam)、《直接經驗》(Aparokshanubhuti) 和《示教千則》(Upadesasahasri)等等,均反映了生格拉的哲學思想。真己的知識(Self-knowledge)是修行達到最後階段所獲取。一個人的行為不能令人得到生命解脫,只能是淨化身心靈的手段。一個在道德上再不會受到疑惑的人,一個已淨化心靈的人,那時真己的知識就是解脫之道。對印度人來說,《煒達》和《奧義書》是他們最高精神的聖典,《博伽梵歌》和《梵經》是《奧義書》的精華,《瑜伽經》是此精華的實踐指南,生格拉對這些聖典所作的註釋是印度最古、最權威,古今研究印度哲學的學者,凡涉及上述經典,必然參考生格拉的註釋,否則難以理解。
(二)
《煒達》組成
今日的印度教,在古代稱為巴羅門教,始於煒達宗教。煒達宗教出自《煒達》,《煒達》是印度最古老、有可解讀文字的聖典,是印度哲學和宗教的根源,其產生年份十分古遠,無從考證。19世紀以來西方學者所建立的「雅利安人侵略印度理論」,認為是雅利安人所建立,同時也是雅利安人與印度河流域原著民達羅毗荼人,兩者宗教信仰混合而形成。此說法曾廣受學術界認同,但在近代已被印度學者所否定。在《煒達》中,雅利安人(Aryan)不是民族的名稱,而是指源於印度本土恪守煒達文化的人,這可包括印度多個部族,有別於從外地移入印度,沒有煒達文化的人。印度河流域原著民達羅毗荼人本身存在於印度,沒有所謂被侵略及壓迫。真正在歷史上已知道的外族入侵,最早在公元前600年開始的波斯人,後來是希臘人和羅馬人,之後是阿富汗人、突厥人(蒙古人和土耳其人),最後是英國人。
最早產生的《煒達》可能有超過10000年的歷史,所謂「煒達」(Veda),意指知識或智慧。《煒達》被稱為天啟經(Sruti),乃古代擁有法力的聖人(Rishi)受神的啟示而誦出,皆為神智、聖智的發現,代表古代聖者的精神上的直接經驗[註1]。
註1︰佛教與印度教的不同,其中之一是知識的來源。佛教的經典全部出自佛祖釋迦牟尼一人的說教,才可以稱為「經」,大乘佛教大量的經典都聲稱是佛祖的說話,連密宗主張男女以性交修行的淫魔經典,都是指佛祖的教導。印度教的知識來源是《煒達》,《煒達》是遠古眾聖者(Rishi)天啟之作。Rishi在印度是指有法力的聖人,有別於只有智慧而沒有法力的牟尼(Muni)。
《煒達》共有四種,即《梨俱煒達》(Rg-veda)、《耶珠煒達》(Yajur-veda)、《沙磨煒達》(Sama-veda)和《阿達華煒達》(Atharva-veda),世稱四煒達,是不可分離的聖典。四煒達並不是一時之作(見下表)︰
《梨俱煒達》 (Rg-veda) |
l 最原始的是《梨俱煒達》,其大部分為印度雅利安詩人居住在五河地方時對大自然而歌出的詩句,其後編集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詩篇,不單是印度的寶典,學者更認為它是全人類的珍寶,是研究宗教學和神話學上不可缺乏的史料。 |
《耶珠煒達》(Yajur-veda) |
l 與《沙磨煒達》同為祭祀用的聖典,所不同者是大部分為《梨俱煒達》所未有的獨創祭詞。 |
《沙磨煒達》(Sama-veda) |
l 祭祀時詠歌者所用之讚歌加以編輯而成,大部分內容與《梨俱煒達》相同。 |
《阿達華煒達》 (Atharva-veda) |
l 專以關於個人直接利害,招福禳災的咒文為主題。 |
四煒達的功用就是作為祭祀的聖典,四煒達的用途,可根據古印度巴羅門教祭官的劃分而定。古印度祭祀的巴羅門分為四種(見下表):
請神之官 名勸請者(Hotr) |
l 誦讀一定之讚歌,勸請所祭之神來至祭壇,所用為《梨俱煒達》; |
讚神德之官(Udgatr) 名詠歌者 |
l 唱歌而讚嘆,所用為《沙磨煒達》; |
供奉神之官 名祭供者(Adhavaryu) |
l 以低聲唱祭詞(yajus)而奉供物,所用為《耶珠煒達》; |
司祈念之官 名祈禱者(Brahman) |
l 統監祭祀之全體,整理祭祀的形式,所用為《阿達華煒達》; l 冥想、默不作聲。 |
印度上古時代也稱為煒達時代,狹義的煒達是指四煒達本集,皆以詩頌(Samhita)為主。而廣義的煒達則是指每部煒達均由四部分所組成:《詩頌》(Samhita)、《梵書》(Brahmana)、《森林書》(Aranyaka)和《奧義書》(Upanishad)。
〈狹義煒達〉
《梨俱煒達》(Rg-veda)︰ 《詩頌》(Samhita) |
《耶珠煒達》(Yajur-veda)︰ 《詩頌》(Samhita) |
《沙磨煒達》(Sama-veda)︰ 《詩頌》(Samhita) |
《阿達華煒達》 (Atharva-veda)︰《詩頌》(Samhita) |
〈廣義煒達〉
《梨俱煒達》(Rg-veda)︰ 《詩頌》(Samhita)、 《梵書》(Brahmana)、 《森林書》(Aranyaka)、 《奧義書》(Upanishad)。 |
《耶珠煒達》(Yajur-veda)︰ 《詩頌》(Samhita)、 《梵書》(Brahmana)、 《森林書》(Aranyaka)、 《奧義書》(Upanishad)。 |
《沙磨煒達》(Sama-veda)︰ 《詩頌》(Samhita)、 《梵書》(Brahmana)、 《森林書》(Aranyaka)、 《奧義書》(Upanishad)。 |
《阿達華煒達》(Atharva-veda)︰ 《詩頌》(Samhita)、 《梵書》(Brahmana)、 《森林書》(Aranyaka)、 《奧義書》(Upanishad)。 |
有關《詩頌》(Samhita)︰
l 關於煒達諸神的讚頌,這些讚詞的目的是為了在此世獲得繁榮及在來世獲得幸福,最早成書。
l 最早期的雅利安人確認眾天神主宰一切,神祇分成天上諸神、空中諸神和地上諸神。許多天神由自然現象轉化而成,例如太陽神、火神、風神、大地女神和黎明女神。
l 他們認為人間一切事業的成功都依靠天神的庇佑。
有關《梵書》(Brahmana)︰
l 舉行祭祀儀式的指引書,這些儀式是取悅諸神的主要祭祀模式,是煒達時代後期出現的巴羅門「祭祀學」著作。
l 「梵」在早期煒達文獻中常常用於指稱煒達頌詩,念誦煒達頌詩的人稱為巴羅門(Brahmana,陽性詞),解釋煒達頌詩的著作則叫做《梵書》(Brahmana,中性詞)。
l 確認生主(Praja-pati)是世界創造主,這是他們在信仰探索中認為這個世界應由一個主宰神去創造一切,眾天神只是聽候主宰神的差遣。
《梵書》之後出現的就是各種《森林書》和《奧義書》,兩者性質十分相近。
有關《森林書》︰
l 在遠離城鎮和鄉村的森林裡秘密傳授,主要探討祭祀的神秘意義。
l 作者隱居森林,不僅捨棄世俗生活方式,也捨棄世俗祭祀方式,他們強調內在的、精神的祭祀。
l 《森林書》標誌著由《梵書》的「祭祀之路」轉向《奧義書》的「知識之路」。
有關《奧義書》(Upanishad)︰
l 煒達的最後部分,梵文稱為Vedanta,音譯「煒丹諦」,意即「煒達的終結」,是今日印度教正統主導的哲理依據。
l 不是《梵書》的繼續或總結,而是展現對於祭祀和人生的另一種思路,以神秘主義的方式啟示出極為深奧的精神上的真理。
l 確認「梵」(Brahman)是世界的本質,「梵」才是永恆獨一的主宰。「梵」與「真己」(Atma)經常表達相同的意思。
(三)《奧義書》──印度哲理泉源
西方學者對《奧義書》思想家的深邃、崇高思想大為驚嘆。德國語言學家和東方學家馬克斯‧穆勒(Max Muller, 1823-1900)將《奧義書》哲學比喻為早晨的曙光及高山中純淨的空氣,他認為一旦明瞭《奧義書》,即可體會它是如此淨化和真實。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
1788-1860)認為《奧義書》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書,他在就寢前有一特殊習慣,就是在《奧義書》前表達其敬虔之意,且謂:
「在這整個世界,沒有比研讀《奧義書》更令人受益和振奮了。余得是書,生前可以安慰,死後亦可以安慰。」[註1]
註1:見《奧義書》黃寶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及《印度哲學宗教史》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1年)
《奧義書》,梵文Upanishad一詞表示書名,也表示「奧義」或「奧秘」,這名稱的原意是「坐在某人身旁」,蘊含「秘傳」的意思,《奧義書》中經常強調這種奧義不能傳給「非兒子或非弟子」。留存於世的《奧義書》有很多,甚至超過200種,不過大部分為後世的著作,並非出自煒達時代。真正在煒達時代成書的《奧義書》,一般公認只有13種,其中有5部《奧義書》產生於佛陀(公元前566-486)出生之前,大約公元前7至8世紀或更早,其餘的《奧義書》均產生在佛陀出生之後。這5部最早期的《奧義書》分別是︰
l 《大森林奧義書》(Brhad-aranyaka Upanisad);
l 《歌者奧義書》(Chandogya Upanishad);
l 《泰帝利耶奧義書》(Taittiriya Upanishad);
l 《愛多雷耶奧義書》(Aitareya Upanisad);
l 《喬斯多基奧義書》(Kausitaki Upanisad)。
《奧義書》的內容繁雜,其核心主旨是探討世界的終極和人的本質。《奧義書》中有兩個基本概念,就是「梵」(Brahman)和「己」(Atma)。古印度的信仰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巴羅門教,而是一個不斷探究和演化的思想,在《詩頌》中,最早期的雅利安人確認眾天神主宰一切,神明分成天上諸神、空中諸神和地上諸神。許多天神由自然現象轉化而成,例如太陽、火、風、大地和黎明,他們認為人間一切事業的成功都依靠天神的庇佑。在《梵書》中,則確認生主(Praja-pati)是世界創造主,這是他們在信仰探索中認為這個世界應由一個主宰神去創造一切,眾天神只是聽候主宰神的差遣。在《奧義書》中則確認「梵」是世界的本質,「梵」才是永恆獨一的主宰。
在《奧義書》中「梵」與「己」經常表達相同的意思。梵是宇宙的本原和本質。而「己」(Atman)既指宇宙的自己,也指人的個體自己,即人的本質──自然。梵是宇宙的本質,也是人個體自己的本質,正如《歌者奧義書》(Chandogya
Upanishad)中所說:
「這是我內心的自己(Atman),它是梵(Brahman)。」(3.14.4)
按照《奧義書》的種種描述,梵創造一切,存在於一切中,又超越一切。由於梵超越一切,要瞭解梵的本質,只能用否定的方式,即「遮詮法」,也就是最早期的《大森林奧義書》(Brhad-aranyaka
Upanishad)中所說「不是這個,不是那個」(neti neti)的認知和表達方式。《大森林奧義書》這樣描述:
「這個不滅者(梵)不粗、不細、不短、不長、不紅、不濕、無影、無暗、無風、無空間、無接觸、無味、無香、無眼、無耳、無語、無思想、無火熱、無氣息、無嘴、無量、無內、無外。」(3.8.8)
《剃髮奧義書》(Mundaka Upanishad)這樣描述:
「它不可目睹,不可把握,無族姓,無種姓,無手無腳,永恆,遍及一切,微妙,不變,萬物的泉源。」(1.1.6)
《蛙氏奧義書》(Mundukya Upanishad)這樣描述:
「不可目睹,不可言說,不可執取,無特徵,不可思議,不可名狀,以唯一自己為本質,整個世界歸於此,平靜,吉祥,不二。」(7)
在《泰帝利耶奧義書》(Taittiriya Upanishad)中指出︰
「任何人如果知道梵的歡喜,他就無所畏懼」(2.9.1)。
在《歌者奧義書》中,生主(Praja-pati)指出:
「這個自己(Self/Atma)擺脫罪惡、無老、無死、無憂、不饑、不渴,其欲望是真實,其思想是真實。」(8.7.1)
《奧義書》對梵和真己,對宇宙和人的探討,最終結論就是「宇宙即梵,梵即自己」。《歌者奧義書》中說:
「這是我內心的自己,小於米粒,小於麥粒,小於芥子,小於黍粒,小於黍籽。這是我內心的自己,大於地,大於空,大於天,大於這些世界。包括一切行動,一切願望,一切香,一切味,涵蓋這一切,不說話,不旁騖。這是我內心的自己,它是梵。死後離開這裡,我將進入它。信仰它,就不再有疑惑。」(3.14.4)
《奧義書》將梵與自己(Self)視為最高的知識,最高的真實,認識到梵、己同一的人,就能得到生命的解脫,解脫的意思就是脫離世間一切的束縛。得到解脫的人在精神上可以達到「平靜、隨和、冷靜、寬容、沉靜」,能「擺脫罪惡、擺脫污垢、擺脫疑惑」(《大森林奧義書》4.4.23),是生命中「最充實的最充實」(《伊莎奧義書》Isa Upanishad開首),再不用輪迴於諸世界中,而進入永恆、真實、完美的國度,此必須透過修行和真己的知識才能達到[註2]。
註2︰印度教與佛教的不同,其中之一是對人生終極的不同,佛陀所說的終極是涅槃(Nirvana),梵文的意思指燈火的「熄滅」,所以中文應把涅槃翻譯為「寂滅」,也所以佛教強調「空」,最後什麼也沒有。印度教的終極是解脫(Moksha),即中國文化信仰所指的「逍遙」,梵文的意思是從束縛中脫離而得自由,是正面的意思,最後是進入光明、永不用輪迴生命的國度。這是佛教的無神論觀與印度教一神主宰的信仰的不同。
《奧義書》的哲理超越《煒達》其他的經典,突破《梵書》祭祀主義的樊籬,可說是巴羅門教在內部發生的一場思想革命,把巴羅門教從崇拜神明,推崇祭祀主義,轉變為對永恆真理的探索和實踐。《奧義書》的哲理成為印度自古至今各派宗教哲學思想的指導及權威,在《奧義書》中能找到印度教的精髓所在。
(四)詞彙更正對照表
歷年來在學術界有關印度文化與信仰的中文翻譯名詞,筆者發現有很多不妥當的地方,不少梵文的名詞以不雅甚至帶有侮辱的字彙翻譯,而且譯音也是錯誤,中文的音譯完全對不上梵文的發音。相反,如果改用優雅的中文字彙不但可以音準,也可達到梵文原本所代表的意思,這是利用中國文字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更自然流暢。
這些不當的中文翻譯為數龐大,例如明明音與意可以譯為「華」的字,則譯為「婆」字,可以譯為「耶」則譯為「夜」,令人聯想到一些邪惡、黑暗、低劣的意思,但事實上梵文的原意是高雅的意思,例如Veda 一字梵文意思是指「明」或「知」,帶有光明之意,如何可以以狗吠的「吠」字去翻譯?筆者曾翻查中文字典,這個「吠」字自古以來都是只有狗吠的意思。天啊!實在有太多這麼可怕與可恥的翻譯。筆者現在只能將有關本課程出現的詞彙列出新舊更正對照表,讓讀者知悉。
梵文/外文字彙 |
傳統翻譯 |
筆者更正 |
(1)
Veda |
吠陀 |
煒達 |
(2)
Vedanta |
吠檀多 |
煒丹諦 |
(3)
Shankara |
商揭(羯)羅 |
生格拉 |
(4)
Brahmana |
婆羅門 |
巴羅門 |
(5)
Bharata |
婆羅多 |
巴羅多 |
(6)
Vaisya |
吠舍 |
維斯阿 |
(7)
Sudra |
首陀羅 |
庶陀羅 |
(8)
Yajur-veda |
夜柔吠陀 |
耶珠煒達 |
(9)
Atharva-veda |
阿達婆吠陀 |
阿達華煒達 |
(10)
Mahabharata |
摩訶婆羅多 |
瑪哈巴羅多 |
(11)
Sattva |
薩埵 |
實華 |
(12)
Vishnu |
毗濕奴 |
維師魯 |
(13)
Shiva |
濕婆/希瓦 |
希華 |
(14)
Rama |
羅摩 |
拉瑪 |
(15)
Manu |
摩奴 |
萬魯 |
(16)
King Ashoka* |
阿育王 |
阿衰家王 |
(17)
Sikh |
錫克教 |
息克教 |
(18)
Singh |
辛格 |
星格 |
(19)
Prajnan** |
般若 |
混沌 |
(20)
Maha |
摩訶 |
瑪哈 |
(21)
Maya |
摩耶 |
瑪耶 |
*阿衰家王(King Ashoka)惡行滔天,卻傳統以來被親佛教學者以優雅文字翻譯成「阿育王」,音與意也不準確。
** prajnan在印度哲學中,梵文的意思是「混沌無知」,由兩字組成(Prayena , ajna),Prayena意即「幾乎」,ajna意指「無知、無明」。Prajna在《奧義書》是指人在沉睡(deep sleep)時的意識,處於無明混沌之中,沒有思想,卻使人得到寧靜,身心復修,這深層的睡眠狀態是人所必需的。Prajna在印度哲理不是指大智慧,而是指混沌無知,卻是人們必需。此「混沌無知」每人每天都會經歷,卻不能使人逃出輪迴,得到解脫。根據印度哲理,真正的生命解脫是要有真己(神我)的知識(Self-knowledge),世間所有大智慧都是無明、無知,大智慧不能令人得到生命解脫,放下一切愚痴以及大智慧,返回真己(自己),才可以使人得到生命的終極解脫。
參考書目
(1)《印度教導論》摩訶提瓦著,林煌洲譯,東土圖書公司(台北),2002 年。
(2)《印度煒丹諦不二論哲學》孫晶著,東方出版社(北京), 2002 年。
(3)《佛地梵天──印度宗教文明》歐東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年。
(4)《五十奧義書》(修訂本) 徐梵澄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北京),2011年重印。
(5)《奧義書》(白話文) 黃寶生譯,商務印書館(北京),2012 年。
(6)《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姚衛群編譯,商務印書館(北京),2003 年。
(7)《印度哲學宗教史》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商務印書館(台灣)1971年。
(8)《金丹︰養生的秘密 ──〈太乙金華宗旨〉語譯評介》,張其成譯著,華夏出版社 (北京),2005 年。
(9)《眾妙之門〈道德經〉解讀》,林楚菊著述,青松出版社(香港),2022 年。
(10) “The Door of All
Wonders: The Commentary on the Tao Te Ching” Nirguna Chor-kok Lam, Ching Chung
Publication, 2022.
(11) “The Principal
Upanisads” S.Radhakrishna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dia, 1996(Reprint).
(12) “The Complete
Commentary by Sankara on the Yoga Sutra-s – A Full Translation of the Newly
Discovered Text” Trevor Leggett,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London and New York,
1990(Reprint).
(13) “Viveka-chudamani of
Sri Shankaracharya”, Text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notes by Swami Madhavananda,
The Advaita Ashrama, Mayavati, Dt. Almora, Himalayas, 1921.
(14) “Tattva Bodha of
Sankaracharya” by Svarupa Chaitanya, Central Chinmaya Mission Trust, Mumbai-400
072, 1997(Reprint).
(15) “Atma Bodha –
Knowledge of the Self – composed by Sri Adi Shankaracharya” reflections by
Swami Gurubhaktananda, Mumbai, 2011.
(16) 《漫談世界各宗教》第一冊︰古波斯祆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林楚菊著,隱士出版(2023)
(lamchorkok.blogspot.hk)(已上網)
(17) 《漫談世界各宗教》第二冊︰佛教、印度教、道教與中國文化信仰,林楚菊著,隱士出版 (lamchorkok.blogspot.hk)(修訂中未上網)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