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精要簡介課程
青松觀 香港道教學院
(2023年2月11日、 18日)
主講︰林楚菊
課程大綱
(一)
印度歷史起源與發展
l 雅利安人侵略印度理論 (Aryan Invasion Theory)
l 破解印度歷史迷藏
l 沙門思潮、孔雀王朝好編謊話殺人狂、笈多王朝
l 德里蘇丹國、莫卧兒帝國、英國殖民統治
l 印度獨立
(二)
何謂印度教?
l 印度教名稱的訛傳:
l Dharma (宗教)
l 宗教與哲學的關係
l 正統印度教根本信仰
l 正統印度教︰神的概念
(三)《吠陀》組成
(四) 商揭羅復興印度教哲理《奧義書》
(五) 多神教、單一神教與交換神教
(六) 虔愛派運動興起
l 羅摩派
l 奎師那派
l 伽比爾派
l 林伽派
(七) 印度正統信仰 ︰六大哲學宗派
l 正統與非正統劃分
l 正統︰數論派、勝論派、正理派、瑜伽派、彌曼沙派、吠檀多派
l 非正統︰順世論、佛教、耆那教、唯命派
(八) 人生四大目的
(九) 人生四大階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度教精要簡介課程講義
(一) 印度歷史起源與發展
l
從地理上認知,印度是一個半島國家,呈三角形狀,但印度全境實質呈不規則四角形,四方皆以山海圍之,西北方以塔爾沙漠(Thar Desert)和旁遮普平原(Punjab Plain)與巴基斯坦相鄰,鄰於阿富汗,東北方以喜瑪拉雅山系接於西藏,以大片原始森林的欽丘陵(Chin Hills)與緬甸為界,西南方可望阿拉伯海(Arabian Sea),東南方可望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
l
印度文明,初興於印度河的五河(Panjab)地方,即今日位於印度西部旁遮普邦的五條河流,即印度河(Indus River)及其支流拉維河(Ravi River)、比亞斯河(Beas River)、杰納布河(Chenab River)和薩特萊杰河(Sutlej River),它們是印度文明的最早發源地。
〈雅利安人侵略印度理論 (Aryan Invasion
Theory)〉
l
印度古代的歷史,並不容易認識和瞭解,因為印度人對時間的觀念並不在意,古代印度重要的歷史人物及事件,完全沒有確實年份,今日的學者只能靠不同的歷史資料推斷、猜測,當中難以避免有不同的看法。
l
近代考古學新發現、人類遺傳基因的研究,以及對歷史文獻更深入解讀,根據現今學者的新發現,印度的起源與年分都推翻了上一世紀學者的推斷,即使印度的教科書到現在也要改寫。
l
對印度歷史起源作出大膽構想,成為國際公認的定案,就是在1853年德國語言學及東方學家弗里德里希‧馬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uller, 1823-1900)所提出的歷史研究,為眾學者所依據。
l
在上一世紀,學者一般認為印度的文明始於公元前3000至4000年。在印度河流域一帶的最早文明是由土著達羅毗荼人(Dravidians)所創造,達羅毗荼人現在主要生活在南印度。
l
德國學者馬克斯‧繆勒(Max
Muller)認為,大約在西元前2000年後,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Aryans)開始大規模進入印度次大陸,他們創造了與土著文明不同的吠陀文明,反映該文化的文獻稱為《吠陀》(Veda) ,成為印度的統治階層。
l
由於雅利安人的入侵與壓迫,達羅毗荼人不得不逐步南遷,重建家園。達羅毗荼人所開創的印度河文明於公元前1700年開始衰亡,繼之而興起的是雅利安人所開創的早期吠陀文明。
l
上一世紀學者的看法︰雅利安人原是居於中東亞細亞一帶的印歐人種,後來該人種分別向東西兩方移居。大約在公元前3000至4000年前,向西面進發的一團移入歐洲,為大部分歐洲人祖先,其東向者為波斯人(即今日伊朗)及印度人(即雅利安人)。向東進發的一團曾一起聚居於五河之地,後來因為宗教上的分歧,一方再返於西,再南轉而在伊朗高原開拓波斯文明,成為伊朗人種,另一方繼續向東南進發,以五河地方全境開拓文明,成為印度雅利安人種。
l
根據馬克斯‧繆勒(Max Muller)所提出的雅利安人侵略印度理論(Aryan Invasion Theory),雅利安人進駐印度後,印度歷史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階段:
(1) 第一階段是雅利安人自與波斯人分離後,開始發展印度的獨特文明,其年代雖不能判明,但一般共識是在公元前1500年至1000年前。
(2) 第二階段為公元前1000年至500年前,雅利安人先居於閻牟那河(Yamuna)上流拘羅(Kuruksetra)之地,此地為婆羅門教的發源地,後漸次南下而至恆河(Ganga)下流地方。此階段雅利安人已成功征服先住民族,歸順者成為奴隸,未歸順者則驅逐於南方。此階段為婆羅門文明時代,印度特有的制度、儀式和思想等,大致確立於此階段。
(3) 第三階段為公元前500年至今,此階段雅利安人不只涉足恆河流域,而且已征服印度全境。此時期的歷史發展,印度曾出現沙門思潮,挑戰婆羅門教不可懷疑的權威。印度教正統的六大哲學派別,以及非正統的沙門思潮三大派別︰佛教、耆拿教和唯命派均在此時期產生。
〈破解印度歷史迷藏〉
l 馬克斯‧繆勒(Max
Muller)的侵略理論,在近數十年來,愈來愈受到學者的質疑。他們認為這是在上世紀以來,西方列強以這侵略理論,為歐洲殖民主義和歐洲人是優秀人種,所作的護航技倆。
l 後來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更宣稱德國人的祖先是雅利安人,以此為其侵略行動,以優秀人種建立優秀的世界秩序為宣傳手法,鼓動德國人支持希特勒。
l 此侵略理論不能完全解釋印度歷史的起源,當中存在不少與印度自古認知的歷史時空並不相連,加上近數十年來新的考古發現、人類遺傳基因的研究,以及印度古老經典的正確解讀,都推翻了這雅利安人侵略印度的理論。
l 印度的歷史並不如理論所指般短暫,新的考古發掘配合科技發現,印度歷史的起源在西元前7000以上至上萬年之久,而且在最早期產生的《吠陀》經典〈梨俱吠陀〉中所描述的大自然環境、動植物與山河,均只是在印度本土出現,並不存在於所謂中東古波斯地區。
l 在《吠陀》中曾提到河水滔滔的薩拉斯瓦蒂河(Sarasvati River),此河以往一直被視為神話故事,並不存在,但近代科技發展,配合地理勘察和衛星圖像,薩拉斯瓦蒂河現成為印度西北部乾涸的盆地。根據科學研究,此河在公元前2000年乾涸,在公元前6000年以前曾河水澎湃,此證明《吠陀》並不是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500年從中東地區帶入印度而發展出吠陀教信仰,遠在公元前6000以前,《吠陀》已在印度本土產生。
l 整部《吠陀》沒有描述外來部族與本土部落戰爭的事情,在《吠陀》中曾描述最早的本土戰爭是十王戰爭,此十王即十個部族的戰爭,並不是外來侵略者。
l 在《吠陀》中,雅利安人(Aryan)並不是部族名稱,而是指俱備吠陀信仰的人,這是相對於外來定居者馬拉差(Malacha)而言,這些外來人包括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土耳其人等等。雅利安(Aryan)與馬拉差(Malacha)不同之處在於(1)語言、(2)地域、(3)信仰習俗這三方面的不同。
l 印度西北部在公元前600多年已不斷有外族入侵,建立王朝,與本土擁有吠陀文化的部族抗衡,以及漸被同化。雅利安(Aryan)是指在語言上能說出準確的梵文,沒有外來人不純正的口音,他們是在印度本土出生而不是從外地移入,而且他們篤信、恪守《吠陀》,對《吠陀》有豐厚認識。
l 雅利安並不是如歐洲人所指外來優秀的民族,把《吠陀》帶入印度。《吠陀》是印度本土所產生的經典,其源頭難以追溯,這是由於古代藏有印度原典的學府被外族王朝和英國殖民地政府大肆破壞,獨立後的印度政府並沒有投入資源進行搶救復修,所以學者只能夠以其他佐證去推翻歐洲人自圖其說的理論。
l
近代基因遺傳的研究也推翻印度祖先是雅利安人,在印度德里150公里以外的地方,考古遺址夏拉班(Harappan),也稱為印度河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遺址,是目前發現有關印度土著高度文明的遺址,有多層建築,優良的排污系統,學者分析應在公元前7000年已建成,這只屬遺址少部分的研究。
l
在夏拉班(Harappan)遺址中
,當中有多具超過4500年前的骸骨,均是死於水災,而沒有任何戰爭受傷害的痕跡。科學家把這些骸骨作基因分析,發現該遺址的骸骨與今日印度人的基因吻合,在4500年前因天災受毀滅的人種,正是今日印度人的祖先,而且印度人的祖先有向全世界移居的跡象。今日在南亞地區,有超過50%的人有印度祖先的基因。
l
在更大規模的基因研究中,印度人的祖先在60000至50000年前開始向全球各地擴展,亞洲人和歐洲人均有印度祖先的基因。
l
古波斯人正是印度祖先的移民而發展出來的文化,古波斯在公元前1500年至1300年所建立的帝國(Mitani Kingdom)已有梵文寫的《吠陀》,學者研究這是後期發展的《吠陀》,所以《吠陀》是向外移出印度,而不是移入印度。
l
從語言學分析,歐洲多國語言與印度梵文屬同一語系。印度自古以來屬於多種部族聚居的地方,這些部族均有移民到世界各地其他地方。
l
希特納稱德國人的祖先是雅利安人,更正確的是本土印度人。
l
印度最早期的《吠陀》︰〈梨俱吠陀〉,當中提到女河神(Goddess Dhanu)的故事,她是印度其中一部族(Danavas clan)的祖先,後來戰敗向西移出,這部族正是歐洲人的祖先,英國愛爾蘭的遠古歷史自稱是女河神(Goddess Dhanu)的後嗣,而歐洲各國多條河流均以Danu為字首,今伊朗最古老的河流稱為Dhanu。
l
在印度的《吠陀》中,均有描述不同部族因戰敗離開印度而遷徙到其他地方,且有清楚的路線,以往只被當做神話看待。
〈沙門思潮、孔雀王朝好編謊話殺人狂、笈多王朝〉
l
佛教在公元前500年沙門思潮之下興起,曾在印度盛極一時,且長達1500年之久。在沙門思潮時期,摩揭陀國(Magadha)是古代印度十六強國之一,後成為四大強國,最後更統一全印度。擴張前,其位置在恆河平原東部比哈爾邦南部。
l
摩揭陀國由比哈堆達王朝(Brihadratha, 公元前1700-682年)、柏拉沃達王朝 (Pradyote, 公元前682-544年)、夏因迦王朝 (Haryanka, 公元前544-413年)和沙舒那迦王朝 (Shaishunaga, 公元前413-345年)所統治。
l
此後,印度北部的最重要三個王朝繼承了摩揭陀國︰難陀王朝(公元前345-322年)、孔雀王朝(公元前322-185年)和笈多王朝(公元319-550年)。
l
與佛教同時期壯大的還有耆那教(Jainism)和唯命派(Ajivika),它們均屬於以《吠陀》作權威經典的婆羅門教以外的非正統信仰。
l
印度孔雀王朝(Maurya Empire) 於公元前322年建立,傳至第三代皇帝阿育王(Emperor Ashoka, 公元前268-232)曾征服印度全境,至於南印度則屢征不果,最後與南印度的泰米爾族(Tamils)王朝簽訂協議,互不侵犯。雖然在孔雀王朝之下的摩揭陀國並沒有征服南印度,但已是印度歷史以來版圖最大的王朝。
l
阿育王的父親,第二任皇帝賓都沙那(Bindhusara)和皇后均篤信唯命派,是唯命派最興盛的時候,可惜並不長久。
l
阿育王是一個十分殘暴和好編寫謊話的皇帝,他所編定的故事︰阿育王在戰爭中殺人無數,在建立版圖最大的帝國以後,篤信佛教,成為慈悲、愛好和平的皇帝。
l
根據客觀歷史的考證,阿育王在未大肆征伐前已歸信佛教,歸信以後,是有計劃地繼續大規劃戰爭與殺戮行動,且建立阿育王地獄,囚禁戰俘及異己,以極度殘酷的刑罰對待,阿育王也喜歡到此地獄逗留數小時欣賞殘酷的刑罰。
l
阿育王在位時,他被號稱為「可怕的阿育王」。他的生母原是國皇的理髮女僕,屬於低下種姓,不能與國皇成婚,後編做謊言,成為婆羅門種姓,於是與國皇成婚,生下阿育王。
l
阿育王身材矮小及醜陋,患有疾病使皮膚非常難看粗糙。國王賓都沙那知道這樣醜陋的樣子不能繼承皇位,但阿育王是能幹的領導人才,所以賓都沙那只想利用他領軍鎮守邊境領土,鞏固孔雀王朝,他希望皇位傳給其他的兒子。
l
西元268年,賓都沙那病危,阿育王立即趕到京都繼位,派希臘商隊攔截在途中趕來的真命天子,把他拋入火坑中處死。阿育王繼位後,殺盡所有宗室兄弟,只留下一個年幼的弟弟。他更編寫自己是一個英俊的皇帝,皇宮中若有宮女竊笑他醜陋,就把宮女活活燒死。
l
毫無疑問,阿育王是首位大力推動佛教興盛的皇帝,他曾結集佛經的編寫,更派遣僧侶把佛教傳揚至印度四方境外,還包括希臘、埃及、斯里蘭卡。今日的斯里蘭卡成為原始佛教的國家,正因為阿育王派僧侶渡海傳播所致,南印度的王朝一直篤信印度教為主導,從來沒有成為佛教國家。
l
在阿育王時期,唯命派因一幅繪圖「謗佛」而被阿育王殺絕,在同一地方共殺了18000名唯命派信眾。當時耆那教徒也有繪畫「謗佛」的罪名,其一家被關閉在屋內活活燒死,繼而要求耆那教導師以一個耆那教徒的頭為一個銀幣,作為罰金。阿育王對耆那教的逼迫還未停止,直至其幼弟在意外中身亡。
l
筆者以往參考日本學者所寫關於印度的歷史,總以阿育王編製的謊話為事實,說阿育王統治期間,是印度有史以來最強大興盛的時期,指出以佛教為治國之道,使印度變得強盛,事實並不是這樣。
l
阿育王死後,各地紛紛自立,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才有所改善,不再受到恐怖的威脅。學者一般指出印度最興盛的時候,是笈多王朝統治的時候,而笈多王朝篤信印度教,佛教自此失去統治者的支持。自公元8世紀,印度教復興而排斥佛教,並且改革成為今日的印度教,佛教開始衰落。
l
至公元前185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皇帝被將軍華友(Pushyamitra Shunga)行刺而滅亡。他在印度北部及東北部建立巽加王朝(Shunga
Empire,公元前185-73);在印度西北部,希臘人早在孔雀王朝時期已入侵,建立了印希帝國(Indo-Greek Kingdom,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後10年)。
l
孔雀王朝滅亡以後,印度即成為多個王朝分掌地域而統治,其中最興盛的是在印度次大陸(中部)的笈多王朝(Gupta Empire, 公元4世紀至6世紀),是印度經濟、科學、文化與宗教發展的黃金時代,笈多王朝篤信傳統印度教,令印度教復興,佛教失去統治者支持。
l
由公元7世紀至11世紀,這段時期正是印度各地域不同王朝更替的時期。至於在南印度,自公元前4世紀,由於商業活動和城市化,聚居的泰米爾族曾建立了四大王朝︰(1)哲羅王朝(Chera dynasty, 約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後12世紀)、(2)朱羅王朝(Cholas dynasty, 公元10世紀至13世紀 )和(3)潘地亞王朝(Pandyas dynasty, 前4世紀至1371年 ),即通常所說的泰米爾三國;(4)印度南部帕拉瓦王朝(Pallavas dynasty, 275-897)最終在公元9世紀被朱羅王朝擊敗。
〈德里蘇丹國、莫卧兒帝國、英國殖民統治〉
l
到公元10世紀至11世紀,阿富汗王馬默德(Mahmud, 971-1030)攻略印度大陸至17次,伊斯蘭教徒的勢力次第盛大,最後阿富汗的古爾王朝(Shasabani, 879-1215)於1175年佔領納爾默達河以北的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之後,在德里的總督於1206年自立,建立伊斯蘭王朝──庫特布沙希王朝,是突厥語族奴隸創立,故又稱為「奴隸王朝」。之後的後繼王朝依次是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爾德王朝和洛迪王朝,由於這些王朝的首都始終位於德里,故被統稱為德里蘇丹國(1206-1526),最後被莫臥兒帝國(Moghul empire, 1526-1858)所取代。
l
莫臥兒帝國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所建立的征服王朝。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帝國合共統治印度長達650年,促使伊斯蘭教成為印度第二大宗教。
l
很多人不知道,印度西北部常有外族入侵,他們多篤信佛教而不是印度教,其中印希帝國(Indo-Greek Kingdom)正是以佛教為國教,希臘人所雕塑的佛像是歐洲人的模樣。
l
阿富汗古爾王朝在1100前篤信佛教,1100年後改信伊斯蘭教,當中並沒有戰爭與改朝換代。阿富汗王入侵印度之初,佛教徒協助阿富汗王攻擊篤信印度教的王朝。奇怪的是,以伊斯蘭教信仰為國教的德里蘇丹國成功在印度建立以後,佛教衰落而消失,印度教和耆那教卻依舊擁有大量信眾。
l
佛教與唯命派一樣,漸被視為邪教,在多方打擊下在印度本土徹底消亡。其他宗教如耆那教和印度各派信仰,均保存至今。
l
莫臥兒帝國又不能久持其勢力,至15世紀以來,歐洲人逐漸殖民於印度,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和英國人等陸續而來,至18世紀之初,莫臥兒帝國遂瓦解,大部分歸英國人之手。
l
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帝國從來沒有統一全印度,南印度一直有多國獨立王朝與之抗衡,起初南印度王朝與歐洲人聯手對抗莫臥兒帝國,此局面維持200年之久,直到英國統治全印度。
〈印度獨立〉
l
二次大戰前後,印度在聖雄甘地的帶領下,以非暴力手段持續抗爭,最後在1948年成功脫離英國人的統治而獨立。印度獨立後隨即分裂成為兩個國家︰
(1) 西北面的巴基斯坦(其國境也包括在印度東面的孟加拉),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2) 其餘的印度全境歸回印度統治;(其中印度最北方克扎米爾(Kashmir)與巴基斯坦接壤,絕大部分人口屬伊斯蘭教,卻歸印度統治)。
l
後來在1971年孟加拉人民抗爭而成功宣佈獨立,脫離巴基斯坦的統治。一個小小的省份,成為獨立國家,超過九成以上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
l
印度南部泰米爾族在英國結束統治後,一直希望能獨立成國,正如在歷史上南印度地域一直獨立,有自己的王朝與歷史,從來沒有受印度次大陸諸王朝的管轄,其要求獨立的歷史理據比巴基斯坦立國更加強烈,可惜不能如願。
l
印度大部分人雖然仍然信奉印度教,但存在不少伊斯蘭教信徒。至今印度是全球第三大伊斯蘭教國家,在2017年的統計,全國擁有1.674億穆斯林,僅次於巴基斯坦(1.762億)。
l
千百年來伊斯蘭教信徒與印度教信徒水火不容,但在印度卻出現一些聖人,揉合此兩教的真理,例如15世紀末聖人伽比爾(Kabir, 1440-1518)所興起的宗派,推動印度教虔愛運動(Bhakti Movement)的興起,以及印度西北部旁遮普(Punjab)由聖人拿納克(Guru Nanak, 1469-1539)所興起的錫克教(Sikhi)。
l
錫克教反對印度教種姓制度和繁瑣的教規,不崇拜偶像,信奉永生不可言說的主宰,且主張社會公義和人道精神。在已有的印度教、伊斯蘭教和當時正在傳入的基督教勢力面前,錫克教的傳播受限,信徒大多集中在旁遮普一帶。
l
錫克教徒大多是為保衛信仰而獻出生命的武士,雖然人數不多,但勢力卻很強大,曾在1799年至1849年間在印度西北一度建立了獨立的錫克國家,後被英國軍隊所滅,歸入英屬印度版圖。
(二)
何謂印度教?
l 印度教名稱的訛傳:
(1) 印度河文明最早可以追溯自公元前7000至3500年,或更早的年分,年分的推前是由於近代考古學的發現和遺傳基因的新發現,當時印度的土著已發展了高度文明,他們將印度河(Indus)所流經的區域稱為「信度」(Sindhu),意即海或水,蓋他們感嘆印度河水勢的雄大,而「興度」(Hindu)則只是「信度」一語的轉訛。
(2) 公元前6世紀古波斯人(即今日伊朗)侵略印度西北部建立王朝,到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侵入印度西北,取代古波斯帝國,建立印希帝國,希臘人把「信度」(Sindhu)誤說為「興度」(Hindu)所致。
(3) 英語把印度教稱為Hinduism,意即居住於印度河之地人們的信仰,但印度人自古以來並不是如此看法,在古代印度人稱自己的信仰為sanatana dharma(意即永恆的宗教)及vaidika dharma(意即吠陀的宗教),而這種信仰更廣傳至南亞一帶國家,包括斯里蘭卡、爪哇、馬來西亞及婆羅洲。
(4) 印度人自身也不是以印度來稱呼自己的國家,他們稱之為婆羅多(Bharata),婆羅多的梵文意為「月亮」,是古代北印度一個部落的名稱。這個部落曾統治拉維河(今旁遮普)一帶,並在一次大戰中勝利,印度著名的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就是記載古代這國家的一段重要歷史。摩訶(Maha)即偉大的意思。婆羅多的名稱,有「此為婆羅多族繁衍生息之地」的意思。
(5) 印度(India)之名,源自古代波斯人呼對岸地方之總名,其後希臘人襲用之而成為國際用語。
l Dharma 是梵文,指宗教(religion)、責任(duty), 這個字包含律法、公義、責任和美德集於一身的概念。
(1)印度教正統所有教派均強調倫理生活是獲得精神覺悟不可缺少的條件。凡是生活無序及與人際關係不良者,無法見到神。所有印度教正統各派都堅持必須實踐正當的語言、正當的思想和正當的行為,這甚至比教義更重要,只有專注道德行為,正當的信仰才隨之而來。
(2)印度教的權威來自印度古代聖者的宗教經驗。印度教沒有一個唯一的創立者,古代印度的眾聖者只是作為一種通道,由上帝(神/真主)將其知識啟示給古代聖者而來,他們將宗教的真理傳給人們。印度教既無創立者,也無法知道創立年代,故稱為sanatana dharma(意即永恆的宗教)*,即這宗教年代久遠且由神向聖者啟示而來。
(*此點與伊斯蘭信仰相同,很多人不知道。)
(3)所有印度教徒均效忠吠陀,吠陀是印度教的主要來源,故稱為vaidika dharma(意即吠陀的宗教)。吠陀(Veda)意指知識或智慧,不但指四種《吠陀》,而且是指上帝(宇宙獨一主宰),也指上帝的知識或關於上帝的科學。 [吠陀(Veda)=神聖知識(Divine Knowledge)]
(4)生命的宗教,宗教是生命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
(5)印度教有不同教派及不同教義。某人的信仰由他是何種人而決定。比如,一個普通孩子原本適合就讀普通班,如果給他就讀資優班,就沒有效了。就好像對某人是美食,對某人就是毒藥。不同宗教與教派就好像不同的藥,適合不同的病人。印度教本身不是一種單一教派,而是各種不同宗教信仰的集合體。
l
宗教與哲學的關係︰
(1) 印度教中各種不同的觀點多雜並陳,這是由於智能上的探索自由無拘束的緣故。甚至在最早時代,理性的思維已被允許作為宗教信仰的一種修正法。印度教是一個追求真理、認識真理和實踐真理的宗教。
(2) 理智和啟示的結合充分反映在印度宗教與哲學的密切關係。在印度,哲學是通往精神上覺悟的一條道路。印度的哲學是通往宗教之路。印度思想家成功地使哲學避免成為無用的空談,也使宗教避免成為盲目的信仰。哲學在印度稱為darsana ,意指「直觀」(直接觀察),而稱宗教為 mata,意指「被思維的對象」。
l 正統印度教根本信仰:
(1)有一遍在一切且超越一切的精神,它是基本的實有,一切生物的來源和基礎,被稱為Isvara
(Lord/伊莎主或自在天)*,或稱為梵(Brahman)**。
「真理是唯一,而聖者以種種不同名稱稱呼它。」(《梨俱吠陀》(Rg-veda,
1 clxiv,46)
「如同不同毛色的牛都產生同樣白色的牛乳,所有不同的道路均引導走向同一目標。」《奧義書》
*《道德經》所指的「一」;**《道德經》所指的「道」
《道德經》第42章︰「道生一。」
印度教徒祭祀不同形式的諸神,他們都是獨一主宰的不同形式。最早形成的《梨俱吠陀》已存在一神論的信仰。印度教不是稱為多神教,而是被稱為擇一神教/單一神教(henotheism),即崇拜多神中某一神的宗教,或稱為交換神教(Kathenotheism),即主神的主體交換的宗教。
(2)印度教強調非暴力(Ahimsa,即不殺生)。因為神是一切,一切源自神,萬物同等神聖,因此不應傷害任何生命。甘地在他的著作中曾這樣說:「若有人要我為印度教下定義,則我應簡要地回答:經由非暴力而追求真理。」
(3)印度教確信三界(天堂、人間、地獄)、因果業報、輪迴、解脫。
(4)印度教對神的觀念有化身(Avatar)的教理*。神指導世界且積極參與世界活動,以拯救世間和促進更高的精神進化。在《薄伽梵歌》Shri Krishna以神主的化身說:
「當正義衰退而不義生起時,我便會化身降世,保護虔敬,維護正道,破壞施與惡行者。為使正義穩固建立,我常降生於世間。」
*伊斯蘭信仰不接受神化身的觀念,而是稱為神的使者,接近真主的奴僕(包括天神和人)。
*印度教有精神導師(Guru)的傳統。
正統印度教︰神的概念
化身(Avatar)
*以人的形相示現 Rama,
Krishna, Shiva…… Guru in
human form (伊斯蘭信仰︰ 使者、代理人哈里發) *最低層次︰有形相 (人) |
創造一切的因︰質料因
*The Cause
of all causes The
Material Cause 所以神無處不在 *有形相 — 萬物
|
超越一切物質的精神實在
*全能的主宰(只有一) *不受任何約束 *不依附任何物 Beyond
everything: no fear, no hatred Compassion,
Self-illuminated, beyond birth, undying….. *最高層次的理解︰ 無形相 |
(三)《吠陀》組成
l
今日的印度教,在古代稱為婆羅門教,始於吠陀宗教。吠陀宗教出自《吠陀》,《吠陀》是印度最古老、有可解讀文字的聖典,是印度哲學和宗教的根源。
l
其產生年份十分古遠,無從考證,19世紀以來西方學者所建立的「雅利安人侵略印度理論」,認為是雅利安人所建立,同時也是雅利安人與印度河流域原著民達羅毗荼人,兩者宗教信仰而形成。
l
此說法曾廣受學術界認同,但在近代已被印度學者所否定,在《吠陀》中,雅利安人(Aryan)不是民族的名稱,而是指源於印度本土恪守吠陀文化的人,這可包括印度多個部族,有別於從外地移入印度,沒有吠陀文化的人。
l
印度河流域原著民達羅毗荼人本身存在於印度,沒有所謂被侵略及壓迫。真正在歷史上已知道的外族入侵,最早在公元前600年開始的波斯人,後來是希臘人和羅馬人,之後是阿富汗人、突厥人(蒙古人和土耳其人),最後是英國人。
l
最早產生的《吠陀》可能有超過10000年的歷史,所謂「吠陀」(Veda),意指知識或智慧。《吠陀》被稱為天啟經(Sruti),乃古代擁有法力的聖人(Rishi)受神的啟示而誦出,皆為神智、聖智的發現,代表古代聖者的精神上的直接經驗[註]。
註︰佛教與印度教的不同,其中之一是知識的來源。佛教的經典全部出自佛祖釋迦牟尼一人的說教,才可以稱為「經」,大乘佛教大量的經典都聲稱是佛祖的說話,連密宗主張男女雙修的淫魔經典,都是指佛祖的教導。印度教的知識來源是《吠陀》,《吠陀》是遠古眾聖者(Rishi)天啟之作。(Rishi/Muni)
l
《吠陀》共有四種,即《梨俱吠陀》(Rg-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沙磨吠陀》(Sama-veda)和《阿達婆吠陀》(Atharva-veda),世稱四吠陀,是不可分離的聖典。四吠陀並不是一時之作︰
《梨俱吠陀》 (Rg-veda) |
l 最原始的是《梨俱吠陀》,其大部分為印度雅利安詩人居住在五河地方時對大自然而歌出的詩句,其後編集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詩篇,不單是印度的寶典,學者更認為它是全人類的珍寶,是研究宗教學和神話學上不可缺乏的史料。 |
《夜柔吠陀》(Yajur-veda) |
l 與《沙磨吠陀》同為祭祀用的聖典,所不同者是大部分為《梨俱吠陀》所未有的獨創祭詞。 |
《沙磨吠陀》(Sama-veda) |
l 祭祀時詠歌者所用之讚歌加以編輯而成,大部分內容與《梨俱吠陀》相同。 |
《阿達婆吠陀》 (Atharva-veda) |
l 則專以關於個人直接利害,招福禳災的咒文為主題。
|
l
四吠陀的功用就是作為祭祀的聖典。四吠陀的用途,也可根據古印度婆羅門教祭官的劃分而定。古印度祭祀的婆羅門分為四種:
(1)
請神之官, 名勸請者(Hotr) |
l 誦讀一定之讚歌,勸請所祭之神來至祭壇,所用為《梨俱吠陀》; |
(2)
讚神德之官(Udgatr), 名詠歌者 |
l 唱歌而讚嘆,所用為《沙磨吠陀》; |
(3)
供奉神之官, 名祭供者(Adhavaryu) |
l 以低聲唱祭詞(yajus)而奉供物,所用為《夜柔吠陀》; |
(4)
司祈念之官, 名祈禱者(Brahman) |
l 統監祭祀之全體,整理祭祀的形式,所用為《阿達婆吠陀》。 l 冥想、默不作聲 |
l
印度上古時代也稱為吠陀時代,狹義的吠陀是指四吠陀本集,皆以詩頌(Samhita)為主。而廣義的吠陀則是指每部吠陀均由四部分所組成:《詩頌》(mantra)、《梵書》(Brahmana)、《森林書》(Aranyaka)和《奧義書》(Upanishad)。
狹義的吠陀 |
廣義的吠陀 |
《梨俱吠陀》(Rg-veda)︰ 《詩頌》(Samhita) |
《梨俱吠陀》(Rg-veda)︰ 《詩頌》(Samhita)、 《梵書》(Brahmana)、 《森林書》(Aranyaka)、 《奧義書》(Upanishad)。 |
《夜柔吠陀》(Yajur-veda)︰ 《詩頌》(Samhita) |
《夜柔吠陀》(Yajur-veda)︰ 《詩頌》(Samhita)、 《梵書》(Brahmana)、 《森林書》(Aranyaka)、 《奧義書》(Upanishad)。 |
《沙磨吠陀》(Sama-veda)︰ 《詩頌》(Samhita) |
《沙磨吠陀》(Sama-veda)︰ 《詩頌》(Samhita)、 《梵書》(Brahmana)、 《森林書》(Aranyaka)、 《奧義書》(Upanishad)。 |
《阿達婆吠陀》(Atharva-veda)︰ 《詩頌》(Samhita) |
《阿達婆吠陀》(Atharva-veda)︰ 《詩頌》(Samhita)、 《梵書》(Brahmana)、 《森林書》(Aranyaka)、 《奧義書》(Upanishad)。 |
《詩頌》(Samhita)
|
l 關於吠陀諸神的讚頌,這些讚詞的目的是為了在此世獲得繁榮及在來世獲得幸福,最早成書。 l 最早期的雅利安人確認眾天神主宰一切,神祇分成天上諸神、空中諸神和地上諸神。許多天神由自然現象轉化而成,例如太陽神、火神、風神、大地女神和黎明女神。 l 他們認為人間一切事業的成功都依靠天神的庇佑。 |
《梵書》(Brahmana) |
l 舉行祭祀儀式的指引書,這些儀式是取悅諸神的主要祭祀模式,是吠陀時代後期出現的婆羅門「祭祀學」著作。 l 「梵」在早期吠陀文獻中常常用於指稱吠陀頌詩,念誦吠陀頌詩的人稱為婆羅門(Brahmana,陽性詞),解釋吠陀頌詩的著作則叫做《梵書》(Brahmana,中性詞)。 l 則確認生主(Praja-pati)是世界創造主,這是他們在信仰探索中認為這個世界應由一個主宰神去創造一切,眾天神只是聽候主宰神的差遣。 |
《森林書》(Aranyaka) (後期) 性質十分相近
|
l 在遠離城鎮和鄉村的森林裡秘密傳授的,主要探討祭祀的神秘意義。 l 作者隱居森林,不僅捨棄世俗生活方式,也捨棄世俗祭祀方式,他們強調內在的、精神的祭祀。 l 《森林書》標誌著由《梵書》的「祭祀之路」轉向《奧義書》的「知識之路」。 |
《奧義書》(Upanishad)
(後期) 性質十分相近 |
l 吠陀的最後部分,梵文稱為Vedanta,音譯「吠檀多」,意即「吠陀的終結」,是今日印度教正統主導的哲理依據。 l 不是《梵書》的繼續或總結,而是展現對於祭祀和人生的另一種思路,以神秘主義的方式啟示出極為深奧的精神上的真理。 l 確認「梵」(Brahman)是世界的本質,「梵」才是永恆獨一的主宰。「梵」與「真我」(Atma)經常表達相同的意思。 |
l
西方學者對《奧義書》思想家的深邃、崇高思想大為驚嘆。德國文學家和東方學家馬克斯‧穆勒(Max
Muller, 1823-1900)將《奧義書》哲學比喻為早晨的曙光及高山中純淨的空氣,他認為一旦明瞭《奧義書》,即可體會它是如此淨化和真實。
l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 1788-1860)認為《奧義書》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書,他在就寢前有一特殊習慣,就是在《奧義書》前表達其敬虔之意,且謂:
「在這整個世界,沒有比研讀《奧義書》更令人受益和振奮的了。余得是書,生前可以安慰,死後亦可以安慰。」
l
《奧義書》,梵文Upanishad一詞表示書名,也表示「奧義」或「奧秘」,這名稱的原意是「坐在某人身旁」,蘊含「秘傳」的意思,《奧義書》中經常強調這種奧義不能傳給「非兒子或非弟子」。
l
留存於世的《奧義書》有很多,甚至超過200種,不過大部分為後世的著作,並非出自吠陀時代。真正在吠陀時代成書的《奧義書》,一般公認只有13種,其中有5部《奧義書》產生於佛陀(公元前566年至486年)出生之前,其餘的《奧義書》均產生在佛陀出生之後。
(四) 商揭羅復興印度教哲理《奧義書》
l
商揭羅(Shankara)是印度《奧義書》哲學的集大成者,代表《奧義書》哲學的宗派稱為吠檀多派,在後部〈六大哲學宗派〉中會有詳述。吠檀多派成為印度教神學與哲學思想的主導,也是在哲理上優於佛教思想,迫使佛教在印度境外發展,才得以生存延續。
l
在印度,關於商揭羅的傳記保存下來的至少有11個,均充滿神話傳說色彩,在印度民間廣泛接受、傳頌。儘管商揭羅在印度是廣為傳頌的聖哲,國外學者視他為神秘人物,置之不詳。對於商揭羅的生卒年份,在學術界仍存在爭議。在1882年印度學者提出商揭羅的生卒年代約為公元788至820年,此說法為學術界沿用,但也有國外學者認為公元700至750年較為妥當。
l
據說商揭羅出生於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馬拉巴爾河岸的伽拉迪(Kaladi),現在伽拉迪村裡還保存了商揭羅的遺址,有他的誕生地、家庭遺跡,以及他母親的火葬場所。在遺址地還設有商揭羅的祭社,並開辦了用傳統方法教授《吠陀》和吠檀多哲學的學舍。
l
商揭羅家族屬於喀拉拉邦所特有的,叫做「拉姆菩提尼」(Nambudiri)的婆羅門階層,他自幼喪父,遁世而成為雲遊者(sanyasi)。少年時(8歲開始)跟隨喬頻陀(Govinda Bhagavatpada)學習婆羅門教經典,喬頻陀的生平不詳,傳說是吠檀多不二論者喬荼波陀(Gaudapada)的弟子。
l
後來商揭羅遍遊印度各地,與其他哲學派別進行論戰。據說他曾與當時強大的彌曼差派傳人曼陀納‧彌室羅(Mandana Mishra, 約公元675-725)進行激烈的辯論,最後曼陀納‧彌室羅論敗而拜商揭羅為師,成為吠檀多不二論哲學的重要倡導者。
l
商揭羅四處說教,但他的對象並非城市居民。當時在城市中,佛教勢力最強大,其次是從商的耆那教徒,下層庶民則傾向通俗的印度教,印度農村大部分是通俗的印度教徒。商揭羅主要是與他相同的遁世雲遊仙人們說教,他希望能復興傳統的婆羅門教,恢復《奧義書》精神。
l
商揭羅為了說教和復興婆羅門教,在印度次大陸的四方建立了四大僧院,保存至今。北方在喜瑪拉雅山中,西方在印度西海岸德瓦拉卡,東方在奧里薩邦海岸,南方在邁索爾邦。其中南方的角山(Sringeri)僧院最為重要,可說是商揭羅的大本營,至今仍聚集著商揭羅派的教徒們。
l 商揭羅是十分有創造力的哲學家,也是十分卓越的經典解釋學家,而且是宗教上重要的指導者。他的教派在印度知識界有很穩定的地位,至今沒有人能夠超越。他的思想是印度現代思想的泉源,是在印度和世界思想史上偉大的人物。
l 商揭羅離世時十分年青,約32歲(另說在32-38歲之間),在今喜瑪拉雅山的基特那特(Uttarakhand)的山洞內,再沒有出現。商揭羅著有大量宗教哲學著作,至少有300部以上,學者認為大部分真偽難考,但亦有印度學者認為這是敵對商揭羅的評價,以減弱商揭羅的真實貢獻。事實上,筆者發現很多中外學者都存有「大佛教主義」立場,常有意地把商揭羅貶低在佛教之下,例如說商揭羅思想接近佛教,是「假面的佛教徒」,筆者數年前研習時也被親佛教學者誤導。
l 商揭羅是印度哲學思想的權威,其對梵──一神觀念的肯定與佛教思想截然不同,他所寫的《瑜伽經》(Yoga Sutra)註釋用了大量篇幅指出當時流行的佛教思想的錯誤,而且是非常清楚,不是避重就輕,對佛教錯誤的思想毫不留情地指出。
l 印度的瑜伽冥想是基於《奧義書》對真我(Atma)的肯定,這正是佛祖釋迦牟尼所否定,商揭羅就要指出這錯誤。時至今日,很多學者都有「佛教不可能有錯」、「佛祖釋迦牟尼不可能有錯」的根深柢固的思想,商揭羅就要指出佛陀思想怎樣錯。商揭羅對佛教和印度其他宗派的哲學都有深入認識,所以在他註解《梵經》(Brahma Sutra)[註]中也有詳細指出佛教和其他派別哲學思想的漏洞。
註︰吠檀多派三大經典之一。
l 商揭羅也為10部《奧義書》作了註解,是今日人們認識《奧義書》真意的權威著述。商揭羅還著述《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註],印度學者指出是公元8世紀商揭羅把《博伽梵歌》從婆羅門階層普及至各階層認識,他也創作了33節的詩頌(Bhaja Govindam)教導世人敬拜神主,以求得生命解脫,到今日已深入印度民心,是熱門傳頌的詩歌之一。
註︰《薄伽梵歌》又譯《世尊歌》,此書原屬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第六篇〈毗濕摩篇〉(Bheeshma Parva),該篇分 18 章,共 700 頌,作者是廣博仙人,又稱毗耶沙(Vyasa),也就是史詩的作者。《薄伽梵歌》的產生年代學術界眾說紛云,上限可至公元前 10 世紀,下限到公元 4 世紀。印度很多經典均是長期逐漸演化、定型而成。
l 學者說商揭羅重視獲取知識而求解脫,對虔敬信仰並不感興趣,這是錯誤的評價。商揭羅對生命解脫之道比佛教思想豐富而實際得多,對不同人有不同的教導,同出於真理。商揭羅創作了很多詩頌,到今日仍然是印度精神文明的瑰寶,受到廣泛傳頌。
l
商揭羅還著有《真我覺知》(Atma Bodha)、《辨智寶鬘》(Vivekachudamani)、《修行五律頌》(Sadhana Panchakam)、《直接經驗》(Aparokshanubhuti) 和《示教千則》(Upadeshasahasri)等等,均反映了商揭羅的哲學思想。
l
真我的知識(Self-knowledge)是修行達到最後階段所獲取,並不是指單有知識就能夠得到生命解脫。一個人的行為不能令人得到生命解脫,而只能是淨化身心靈的手段。一個在道德上再不會受到疑惑的人,一個已淨化心靈的人,那時真我的知識就是解脫之道。
l
對印度人來說,《吠陀》和《奧義書》是他們最高精神的聖典,《博伽梵歌》和《梵經》是《奧義書》的精華,《瑜伽經》是此精華的實踐指南,商揭羅對這些聖典所作的註釋是印度最古、最權威,古今研究印度哲學的學者,凡涉及上述經典,必然參考商揭羅的註釋,否則難以理解。
(五)多神教、單一神教與交換神教
l
一般人認為印度教是一個主張多神的宗教,蓋從最早期的《吠陀》〈詩頌〉(Mantra)中已把大自然的種種現象人格化,成為人們祈福的眾神明。事實上,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又不是如此簡單。所謂眾神明是經翻譯後的詞彙,在一神信仰下,也可以把這些眾神明翻譯成「神聖的創造」(Divinities)。
l
筆者看到《奧義書》的英語翻譯正是這樣,把太陽、月亮、星宿、空氣、空間、火光、閃電、大地、海洋、方位等等大自然元素和現象翻譯成神聖的創造或顯現(Divinties),而不是gods(神)或goddesses(女神),反而中文的翻譯就加上了「神」這個字,成為「太陽神」。同一部經典,可以被理解為一神信仰,也可以被理解多神教信仰,見仁見智。
l
對於有深入認識經典的人,印度教百分百是一神信仰,對於沒有認識經典的人士,只跟隨通俗的印度教傳統,通俗的印度教就是多神教信仰。
l
印度人自古至今均有一種宗教文化特質,就是無論何事,皆有不至極端不能滿足之風。學者指出自吠陀時代開始,詩人讚美一神,必盡全力以最上等的美辭,好像不知道有其他神明存在一般,及對他神的讚美又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從客觀方面看,印度教好像是一個多神的宗教,但從信仰者的主觀態度看,則帶有單一神教的意味。
l
在《奧義書》產生的時代,即《吠陀》最後的部分,天、空、地界的眾神明重整為永恆獨一主宰的三個面相,即負責創造的梵天(Brahma),負責維持進化的毗濕奴(Visnhu),以及負責最終毀滅一切的希瓦(Shiva)。
l
此三大主神可看成為同一神明,他們的名稱代表了其特質︰
(1) 梵天(Brahma)的名稱,梵文的原意為「祈禱主」,意指世界的創造是由宇宙獨一的主宰以祈禱,即願望的力量創造出來;
(2) 毗濕奴(Visnhu)的名稱是指「遍在者」,指出宇宙獨一的主宰無處不在;
(3) 希瓦(Shiva)名稱的意思是「吉祥」,此正是宇宙獨一主宰的特質。
l
在印度從來沒有形成一個宗派專門崇拜梵天,但卻形成專事崇拜毗濕奴的毗濕奴派(Vaisnava)和專事崇拜希瓦的希瓦派(Saiva)。毗濕奴派信眾認為毗濕奴才是宇宙最高的主宰,其他所有神明都從屬於祂;而希瓦派信眾則認為希瓦才是宇宙最高的主宰,其他所有神明都要聽從於祂。這是一種理解的方式,另一種理解的方式就是衪們都是宇宙本源──梵(Brahman)的顯現。
l
在印度除了此兩大宗教派別外,還存在其他派別均視自己所信奉的神明為宇宙最偉大者(出自神話故事),例如︰崇拜希瓦之子格涅沙(Ganesha)的迦那帕提耶派(Ganapatya);以及崇拜希瓦之妻的沙克塔派(Sakta),以女神為崇拜對象[註]。神明格涅沙名稱的意思即「群仙之主」,沙克塔的意思即「存在」、「真實」,所有這些神明,其名稱的意思都是指向美好的屬性。
註︰印度自古以來有敬拜女神的傳統,但這傳統並不是出自《吠陀》經典,印度教很多諸神明都是後人所創作的神話故事而出現,不能夠當成事實,也沒有可能完全真確。儘管在印度敬拜女神被當作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筆者曾看到有關沙克塔派在晚間秘密進行的儀式描述,這是百年前西方學者所考察得知,按筆者的理解這與敬拜魔鬼沒有分別,不少參加者如果受不住會終身癡呆,不能回復正常神智。而沙克塔派在錫克教的經典《祖師詩歌聖訓集》(Siri Guru Granth Sahib)中極少提到,但每次提及沙克塔派敬拜者均是與邪惡掛鉤,這點相信全世界除筆者外,沒有人留意到。
蓋敬拜女神等於拜「陰」,陰者,即代表物質和黑暗,人正需要脫離物質和黑暗,修煉精神,進入光明,這點在道教經典《太乙金華宗旨》中呂純陽祖師有十分精湛的解說,他指出人的感觀若只受外物影響,就如同與鬼同住,有所謂「五陰魔」。物質是奴僕,精神是主人,人要修煉真光,才可以脫離死後入地獄的宿命。不過,道教也偏向敬拜女神(受外傳佛教影響),沒有理解《太乙金華宗旨》的警示。在《古蘭經》中,真主說祂的奴僕並不是女性,這是人們捏造的謊話。《古蘭經》(4︰117)直指出人們只敬拜女神,就是敬拜叛逆的魔鬼︰
「除真主外,他們只祈禱女神,只祈禱無善(英語翻譯為叛逆)的惡魔。」(4︰117)
“They call upon instead of Him none but female (deities), and they
(actually) call upon none but a rebellious Satan.”
「你問他們吧!你的主有許多女兒,你們卻有許多兒子嗎?還是我曾將眾天神造成女性,他們曾眼見我的創造嗎?真的,他們因為自己的悖謬,必定要說︰『真主已生育了。』他們確是說謊者。難道他不要兒子,卻要女兒嗎?你們有什麼理由?你們怎麼這樣判斷呢?你們還不覺悟嗎?難道你們有一個明證嗎?拿出你們的經典來吧,倘若你們是誠實的人。」(37︰149-157)
「眾天神本是真主的奴僕,他們卻以眾天神為女性。他們曾見證真主創造眾天神嗎?他們的見證將被記錄下來,他們也將被審問。」(43︰19)
l
印度人選定一個神明以後,會終身崇拜此神明,視此神明為最偉大者,以表達對此神明的忠誠和絕對信賴,故學者稱此信仰之風為單一神教(Henotheism),即只崇拜多神中某一神之宗教,或稱為交換神教(Kathenotheism),即主神之主體交換的宗教。
l
不過,現今不少印度人均不認識自己文化的底蘊,所表現出來的型態與多神教徒沒有分別,他們再不會只選定一個神明來崇拜,而是敬拜多神,多具偶像放在一起崇拜,這絕非印度古代(至少100年前)的正確信仰方式。
(六)虔愛派運動興起
l
虔愛,梵文稱為Bhakti,指在信仰上對神的敬愛。中文或譯作「虔信」,但筆者認為這樣翻譯不能完全表達其意思,因為Bhakti的重心是「愛」,而不是「信」,不是基督教所指「因信稱義」,而是「因愛神而稱義」。
l
中國文化很難想像愛神是什麼,中國人只能愛人、愛物,很少談及愛神、愛天或愛道,但印度的宗教信仰在經歷了1400多年佛教無神論的洗禮以後,卻反過來興起了虔愛神明的運動。在這虔愛運動中,產生了多個派別,他們對自己所選定的神明,以最大的虔愛實踐他們的信仰。
l
虔愛派運動的雛型始於公元7世紀以後,在印度南部湧現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流派。那時在泰米爾地區有兩個由民間詩人和印度教聖人組成的派別,鼓吹虔愛思想,一派信奉毗濕奴(Vishnu),另一派信奉希瓦(Shiva)。
l
兩派的成員大多是印度教行吟遊方僧人,在印度大地上邊走邊唱,到處傳播印度教的聖典、教義與神話故事。他們所傳播的教義是主張信徒們不必進行嚴格的苦行和繁瑣的祭祀,也不是一定要學習高深的宗教思想和哲理,只要內心對神虔誠崇拜,在日常生活中忠誠於神,就可以獲得生命的解脫。
l
在印度南方,他們把這種虔愛思想用泰米爾語編成詩歌,配上曲調,所到之處,反覆傳唱。在一些廟會上,他們還以戲劇、舞蹈形式進行表演,使虔愛思想在民眾中產生很大的回響,為日後虔愛派運動發展打下了基礎。
l
在公元10世紀以後,伊斯蘭教伴隨外族統治者的入侵而變得強大,在蘇非主義
(虔愛真主)的影響下,蘇非派也在印度萌芽。蘇非派代表穆斯林基層民眾的思想和情感,反對正統伊斯蘭教掌權者的操控,鼓吹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和友愛的思想(先知穆罕默德思想),對印度教的改革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l
從公元11世紀開始興起印度虔愛派改革運動,至公元17世紀,聲勢愈來愈浩大,蔓延整個南亞次大陸。
l
虔愛派運動的重要思想家是公元12世紀的羅摩努闍(Ramanuja, 1071-1137) ,他也是印度吠檀多學派重要的思想家。他強調獨一主宰「梵」的真確、實在,並不是一個概念或思想而已,人與神的關係是永恆的主與僕的關係,「梵我合一」即回歸真主,能享受梵的一切屬性,卻不會擁有梵的無限力量,這觀點其實是印度經典《梵經》最後(4.4.21)所指出,卻不是所有人察覺到,所以發展出多種吠檀多派思想。
「由於(聖典中存在這樣一種)標記,(即解脫的個我)僅(在關於)享受(方面與主宰神)相等,因此(解脫的個我的自在力不是無限的)。」《梵經》(4.4.21)
l
羅摩努闍標舉虔誠信仰,認為一個人在思想和行動上忠實虔誠,比種姓出身更為重要,他倡議印度廟宇應該開放給所有種姓人士前來參拜。只有通過對神的無限虔誠的信愛,才能使個人靈魂與梵(主宰神)合一。
l
他大力宣揚神的無限仁慈與公正,各人的靈魂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無分種姓高低,只要對神虔敬,都可得到神的眷顧和護佑,最終達到人生的解脫。羅摩努闍的思想成為虔愛派運動的巨大動力,在這運動中產生了多個派別,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有以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羅摩派〉
l
該派是印度教中信徒最多、影響最廣的一派,產生於14世紀末,主要流行於北印度地區,始創人是羅摩努闍第五代弟子羅摩難陀(Ramananda, 約1400-1470)。羅摩難陀起初是羅摩努闍派的信徒,後脫離此派,提出自己的宗教主張。他到印度各地宣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註]中的主角羅摩(Rama)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註︰《羅摩衍那》,梵語Ramayana,意思是「羅摩歷險記」,是印度兩大史詩之一,另一部是《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羅摩衍那》的作者是詩人蟻垤(Valmiki),共分為7章,24,000對對句,內容主要講述拘薩羅國(Kosala)王子羅摩(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學者推斷《羅摩衍那》最早成書於公元前300年,其確實所描述的年代可能十分久遠,比《摩訶婆羅多》所指的年代還要古遠。以往人們一般認這兩部史詩只是神話故事,但透過近年的考古發掘和衛星圖像顯示,《羅摩衍那》中所講述的故事確是事實,當中還有一些超巨型考古遺物,證明當時的人是比今日人們更巨大的人種。在衛星圖像中也發現從印度南岸海域至斯里蘭卡的海底中有一道石橋,是羅摩派使者興建,以帶領軍隊渡海至斯里蘭卡挽救被擄走的妻子悉多,這座沉在海底的石橋據探測為公元前5000年所建造。
l
羅摩派崇拜毗濕奴(Vishnu)的化身羅摩,奉為主神。該派有突出的改革精神,廢除印度傳統繁瑣的祭祀儀式,反對種姓區分和歧視,允許各級種姓入教,主張教徒平等。
l
羅摩難陀所收的12個弟子中,有許多是低級種姓者。在這一派中,不管什麼種姓,只要有能力,受教徒擁護,均可提升為尊師(Guru)、聖者和寺院主持。
l
羅摩難陀之後,羅摩派最著名的精神導師是印度教詩人、宗教改革家杜爾西達斯(Tulsidas, 約1511-1623),他長期漫遊印度各地,宣傳虔愛羅摩的訊息。他用本土印地語(Awadhi)改寫梵文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成為《羅摩行功錄》(Ramcharitmanas),把羅摩的事跡寫得更活靈活現,更貼近民眾,激發了信眾對羅摩的信仰熱情,增加了印度教的凝聚力。
〈奎師那派〉
l
此派形成於16世紀,主要流行於孟加拉(Bengal)和奧里薩邦(Orissa),虔愛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歷史偉人奎師那(Krishna)及其情人拉達(Radha),認為拉達象徵人類的靈魂,奎師那象徵神的靈魂,奎師那與拉達的愛情體現出神與人之間的愛情。
l
這神與人的愛情可分為5個階段︰
(1) 清靜階段︰虔信者抑制各種情感與私慾,使內心達到清靜而能冥想神。
(2) 服役階段︰發誓為神服務就像奴隸為主人服務一樣。
(3) 友愛階段︰虔信者不再把奎師那視為主人,而是朋友。
(4) 孝敬階段︰虔信者把奎師那視為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看作神的子女,產生出子女孝敬父母的情感。
(5) 甜蜜階段︰虔信者對神的愛達到最高水平,猶如拉達對奎師那的熱戀一樣,象徵人與神的最終結合。
l
該派大膽變革種姓制度,廢除各種禁忌,允許任何種姓人士入教,學習他們專事頌讚奎師那的聖詩,並且必須遵循本派宗教導師或領袖(Guru)的教導。信眾必須踴躍參加讚揚奎師那的公眾集會,在會上高唱讚歌,不斷唸誦神的名字,敲鑼打鼓,搖旗吶喊,狂熱舞動。
〈伽比爾派〉
l
該派是在虔愛派運動中受到伊斯蘭信仰影響最大的派別,產生於15世紀末,主要流行於北印度,創始人是羅摩難陀的弟子伽比爾(Kabir, 1398-1448或1440-1518)。他的生平只遺留傳說,沒有確定的記載。
l
他的名字Kabir,是真主99尊名之一(Al-Kabir),意即「最偉大」。他出生於聖城貝拿勒斯(Varanasi),傳說是由一個未婚婆羅門女子所生的棄嬰,被一個穆斯林織布匠撫養成人,以織布為生。他曾拜師羅摩難陀,立志改革印度人的信仰,後來他創作了大量口語化的詩歌,到印度各地傳唱。追隨伽比爾的人愈來愈多,他們均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伽比爾派逐漸形成。
l
在信仰上,伽比爾派把吠檀多不二論、伊斯蘭教蘇非派的一神論,以及虔愛派的改革思想結合起來,宣稱宇宙萬物的最高本體是唯一無形像、無屬性的純粹實在,可以稱為梵、羅摩、奎師那、毗濕奴,也可以稱為安拉(Allah)。
l
這最高的主宰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都是一樣。與神相通的道路只有一條,就是虔愛的道路。對神的虔誠和愛心能淨化人的靈魂,達到與神溝通。穆斯林稱伽比爾派為蘇非派,印度教徒則視之為羅摩派。
l
伽比爾反對印度教的偶像崇拜,反對迷信,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儀式、禮節和朝聖活動。他譴責婆羅門和穆斯林的驕橫和特權,批評種姓制度把人分離與歧視,宣揚人道主義精神,即伊斯蘭教蘇非派所鼓吹︰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人與人之間應親如兄弟。
l
伽比爾派遵守嚴格的道德規範︰一切生命都是神聖、平等,不論對人或對動物都要善待;人與人之間要忠實、真誠相待;隱居、拋棄俗世生活是對神虔愛的表現;信徒應尊重尊師(Guru),服從尊師的教導,熱愛真理,堅決實行非暴力(Ahimsa),即在思想、言語和行動不作出傷害。伽比爾的精神為日後錫克教興起所延續,錫克教的聖典《尊師詩歌聖言集》收錄了大量伽比爾所創作的詩歌。
〈林伽派〉
l
林伽派(Lingayatism),流行於南印度一個重要的希瓦(Shiva)教派,產生於12世紀末,最初由一些苦行僧倡導,後來經卡利阿納王國(Kalachuri dynasty, 1164-1181)首相巴薩瓦(Basava, 1131-1196)在理論上進一步的闡述和組織上的完善,才迅速地發展起來。
l
該派奉希瓦為最高神,崇拜希瓦的標誌──林伽(Lingam),林伽在梵文的意思是標誌。該派認為希瓦由於自身的神力作用,把自己分化為林伽和人的靈魂,林伽標示世界萬物的創造者,人的靈魂則是林伽的崇拜者。林伽派信徒熱切地崇拜萬物的創造者,反對除林伽外的任何偶像。
l 林伽派是眾希瓦教派中最具改革思想的一派,他們批評吠陀權威,批評婆羅門祭司的虛偽、無知和欺騙的行為,反對印度教繁瑣的祭祀儀式,主張消除種姓制度的對立和歧視,反對童婚和寡婦殉葬,允許寡婦再婚,主張提高婦女權利等。其思想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當中許多改革思想成為近代印度社會改革的先聲。
〈總結〉
l
虔愛派改革運動在印度從公元11世紀至17世紀,延續了近700年,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整個古印度,鼓動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廣大下階層民眾。
l
這虔愛派改革運動涉及印度教的教義、崇拜方式、倫理道德、種姓制度、生活習俗等等。在神明信仰方面,由多神崇拜轉化為一神崇拜,在吠陀時代開始,印度教所崇拜的神靈不斷地發展變化,在《奧義書》的一神信仰是秘密,不能外傳。
l
到了笈多王朝時代(Gupta Empire, 公元4世紀至公元6世紀),諸神信仰漸被人們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三大主神──梵天(Brahma)、毗濕奴(Vishnu)和希瓦(Shiva)。經過虔愛派改革運動以後,三大主神又被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祂們的化身──羅摩、奎師那和林伽,以及無形相獨一主宰──不能以任何偶像或配偶共同崇拜,例如伽比爾派、錫克教,以及伊斯蘭教蘇非派。
l
在眾多虔愛派興起與發展中,羅摩派、奎師那派和林伽派已佔印度教絕大多數,這格局一直延續至今。印度人從重視祭祀儀式,轉變為重情感的虔誠崇拜;婆羅門的權威地位亦喪失,取而代之的是各派的導師(Guru)和聖者。
(七)印度正統信仰 ──六大哲學宗派
l
日本學者木村泰賢在他的著作《印度哲學宗教史》中指出:
「印度為世界無類(筆者按:即沒有同類)之宗教國,又為世界稀有之哲學國。」
(《印度哲學宗教史》,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l
在印度,未嘗有脫離哲學要素的宗教,也未嘗有脫離宗教要素的哲學。要瞭解印度的思想,就不能將宗教與哲學嚴格區分。
l
西方的文化思想把哲學和宗教嚴格區分,認為哲學不能解釋宗教,宗教也不能解釋哲學,筆者甚至看過一部西洋哲學書說不能用任何哲學方法去證明或解釋神是否存在,因為神是否存在是人們的宗教信仰,與哲學無關。但印度古往今來,正是力圖以不同的哲學觀點去解釋宗教,認識神、宇宙、人生奧秘與真理。
l
日本學者木村泰賢說得非常精彩:
「由吾人觀之,此為印度思想最有絕妙的特色,至少在其形式上,亦為一切宗教哲學之理想典型。何者?人苟以統一知識與情意,充實全人格為理想,則向此理想前進之哲學,在根底上不可不與宗教一致故也。」
〈正統與非正統劃分〉
l
印度的哲學體系可區分為兩類:正統(astika)與非正統(nastika)。所謂正統(astika)意指具備以下的涵義:
(1) 相信死後生命存在的人;
(2) 相信永恆獨一主宰存在的人;
(3) 相信《吠陀》權威的人。
l
非正統(nastik)其意則相反於此三者。自沙門思潮發展以來,印度非正統哲學派別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計有︰順世論(Carvaka)、佛教(Buddha)、耆那教(Jaina)和派命派(Ajivika)。
〈佛教〉(Gautama
Siddharta) 王子
l
佛教與耆那教在印度同時代產生,其始創者佛祖釋迦牟尼和大雄祖師均反對《吠陀》的權威,並且反對有獨一主宰神的存在。佛陀更反對人有靈魂,以及《奧義書》所揭示的「神我」(Atma)。(也反對有前定)
l
佛教最終在印度本土消亡,因為佛陀所否定的正屬印度正統所謂的異端邪說,商揭羅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要毫不客氣地把佛教等哲學思想的百般錯誤指出來。
〈耆那教〉(Mahavira) 王子
l
耆那教認為人有靈魂,輪迴生命的正是靈魂與不同身體的結合,但沒有主宰神。
l
他們崇拜耆那教共24位祖師,認為祖師都只是人,不是主宰神,他們修行至圓滿而達到最高的天界,不用再輪迴生命,崇拜祖師可以幫助他們達到最高的天界。
l
耆那教的目的清楚︰脫離輪迴,但不相信有主宰神。(也反對有前定)
l
耆那教在印度曾受孔雀王朝阿育王逼迫,卻一直流傳下來,而且耆那教徒在印度的地位一直受到重視,耆那教的一些教義(如慈悲不殺生)也滲入印度教的信仰中。
l
雖然耆那教屬非正統信仰,即所謂異端,但印度教徒視耆那教徒為吠舍種姓,他們大多是富裕的商人,印度教徒可以與耆那教徒通婚,但不可與其他教徒通婚。
〈唯命派〉(Gosala) 平民
l
唯命派則長期被正統信仰與非正統信仰(包括佛教和耆那教)所貶低,雖然在印度孔雀王朝初期曾極盛一時,卻因「謗佛」被第三任國王阿育王殺絕而一落千丈,最後也如佛教般在印度本土消失。
l
由於唯命派沒有外傳,不像佛教在外地遺留任何文獻和經典,學者只能從其他宗教的文獻(多是負面描述)知道唯命派的存在。
l
唯命派那「命運早已註定」的思想,雖然被佛教和耆那教嚴正否定,但卻滲入在印度教的信仰中,也是伊斯蘭教和錫克教重要的信仰內容。
〈順世論派〉
l
順世論派是印度早期的唯物論派,屬印度早期沙門思潮之一,曾在大眾中廣為流傳。
l
該派認為世界的基礎是物質,根據感覺經驗認為世界的基本元素是地、水、火和風,意識也是由這四種元素在人體中形成,這就是佛陀所指的四大。
l
順世論認為感覺經驗是認識的唯一來源,承認感覺內容和對象的客觀實在性。心和身是統一的,並沒有靈魂存在。身體死亡以後,一切便會消亡,世間並沒有超自然的實體或神的存在。
l
順世論派就像今日現代社會的無神論派和唯物主義,這是西方社會經過科學與理性主義發展出來的思潮,屬於現代西方文明的世界觀,但在印度卻屬於一個古老的非正統思想,至少距今日2500多年前已經出現,現代人唯物主義的思想其實是十分古老的思考方式。佛陀的思想正是由順世論派所發展出來的修行理論和實踐。
l
自沙門思潮發展以來,印度的正統哲學共計有六派,即數論派(Sankhya)、勝論派(Vaisesika)、正理派(Nyaya)、瑜伽派(Yoga)、彌曼沙派(Mimamsa)和吠檀多派(Vedanta)。
正統 (astika) |
非正統 (nastika) (有很多) |
(1)
數論派 (Sankhya) (2)
勝論派 (Vaisesika) (3)
正理派 (Nyaya) (4)
瑜伽派 (Yoga) (5)
彌曼沙派 (Mimamsa) (6)
吠檀多派 (Vedanta) |
l 順世論 (Carvaka) l 佛教 (Buddhism) l 耆那教 (Jainism) l 唯命派 (Ajivika) |
(八)人生四大目的
l
印度教的信仰指導印度人一生整個生命,這是自《吠陀》時期以來集合了眾多聖者與精神修煉者的智慧而得到的成果。
l
在印度教的信仰中,人生在世有四大目的:
(1) 財富,梵文稱為artha,即利;
(2) 歡愉,梵文稱為kama,即愛慾;
(3) 正義,梵文稱為dharma,即道德 ──
正確的行為、正確的法則;
(4) 解脫,梵文稱為moksha,即脫離生死輪迴的束縛,與最高的梵合一同在,這是人生至上的精神境界。(moksha/nirvana)
l
印度教與佛教不同,它不是鼓勵所有人生下來最好是出家做和尚或尼姑。佛教否定世間一切的財富與歡愉,佛陀的親生兒子羅侯羅7歲便跟隨佛陀出家修行做小沙彌,他沒有嘗過世俗的財富與歡愉,當時跟隨佛陀者還有不少這樣的小孩子。
l
印度教不是一個強烈厭世的宗教,印度教的信仰承認人生在世財富與歡愉的重要性,但必須在正當的範圍內獲取,以維護個人與社會的正確法則(Dharma),而且財富與歡愉不是人生的最大目的,正法比財富與歡愉更為重要,但做一個好人也不是人生的最終目的,人生最大的目的就是解脫。
l
人生的目的︰《數論頌》、《瑜伽經》、《奧義書》(吠檀多)、《太乙金華宗旨》
l
印度教的婆羅門僧侶與佛教的和尚、尼姑,或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不同,婆羅門僧侶可以選擇結婚生育的在家生活,也可以選擇獨身的生活,無論那一種,他們仍然可以履行事奉神明的職責。
l
真正最高修行一定獨身,不會有性行為︰《瑜伽經》、Ojas、《奧義書》、《道德經》
l
古印度的思想家早已發現追求財富及感官歡愉並不能令人獲得真正的快樂,相反卻使人增加悲苦,心靈不可能得到平靜。
l
財富和歡愉是人生的目的,只因為它們能有助提升一個人的美德。一個達於至善的人不是靠壓抑自己的欲望便能成就,而是靠真心真意摒棄自己的欲望。
l
若一個人對世間仍有欲求,他便不能脫離輪迴的束縛,即使今生達不到此欲望,來生也要達到。人對世間的欲望使人永不休止地墮入輪迴之網羅,而向善是一種方法使人摒棄不正當的欲望,最後對世間再沒有任何欲望。
l
在《卡陀奧義書》(Katha
Upanishad)中這樣描述善與歡愉:
「不同的是善,的確,不同的是歡愉。這兩者以其不同的目的束縛著人。接受善之人成為善,而選擇歡愉的人則遠離善的目的。善及歡愉都迎向人,但智者深知這兩者並加以區別。智者擇善而棄歡愉;愚者因其欲求為求財富而選擇歡愉。」(1.2.1-2)
l
道德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它是通往宗教之道。一個人正當的欲望得到滿足後,他漸漸發覺到這些世間的欲望並不能持久地令人滿足快樂,也無法令人達到心靈的平靜,正如一個銀幣有正反兩面,苦樂、善惡相伴,他們漸漸發覺到人生更高的目的,就是走向宗教之道,獲得心靈的真正解脫。
(九)人生四大階段
l
自古以來,印度思想家思考人生在世的目的,因而發展出一套人生規劃,這包括人生在世的目的,以及實現這些目的的不同階段。
l
印度教把人生分成四個階段,透過此四大階段實現人生的四大目的。此四階段為:
(1) 梵行期(Brahmacharya),即學生期,在古代主要是指男子在8至20歲期間,拜師學習《吠陀》知識,以及世俗的知識;
(2) 家庭期(Grihasthashram),即學習期滿後,結婚,生兒育女,組織家庭生活,履行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3) 森林期(Vanaprastashram),當兒女長大成人,可以獨立維生時,父母便應該隱居森林,專心追求精神生活。在《摩奴法典》[註]中,摩奴說:
「當家長身上皮膚已生皺紋,頭髮已灰白,其子已有後嗣,這是他隱居於森林之時。」
註︰《摩奴法典》(Manu-smrti),是婆羅門教倫理規範的一部法論,學者認為是托名由婆羅門教的人類始祖摩奴(Manu)所撰,實際寫成年代不詳,現今學者推斷大約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後2世紀成書。本書分12章,內容涉及禮儀、習俗、教育、道德、法律、宗教、哲學、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等。
(4) 遊方期(Sanyasashram),即人生最後的棄世階段,梵文sanyasa,即棄世者。他捨棄世俗,專心獲取至上目標,即人生解脫。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冥想生命的奧秘,體現至上的主宰,並盡可能四處遠行遊化,不為名譽、詆毀或成敗所動。他慈愛一切,不作任何傷害,心中毫無怨恨,也無所欲求,直到人生的終結。在《奧義書》中指出,無論他死在何處,是否有按經典規定的葬禮,他都會得到生命的解脫,不再輪迴。
l
印度教信仰認為每個人生於世上,都帶有一些債務需要償還,這包括對祖宗的債務、對父母的債務,對他人的債務,甚至對整個社會、國家的債務,故此學生期是一個準備,學習如何處世,建立正確的思想和行為。
l
家庭期就是一個人償還債務的時期,他要結婚,生兒育女,履行傳宗接代、種族繁衍的責任,他須要培養良好的兒女,撫養父母,友愛鄰舍,按能力施捨有需要的人,以償還他對社會及國家的債務。
l
債務償還以後,即已到達我們所謂的退休年齡,那是他專心追求精神修養的時期,也是他為人生最後階段棄世期的準備。
l
他隱居森林便可以專心思考生命的奧秘,事實上,印度教的信仰又稱為 「森林文化」,《奧義書》的思想家都是從隱居森林的修行生活中而悟出真理。隱居的生活使人們不再評論別人的是非長短,專心追求內在心靈的恬靜與安祥。
l
今日印度教的信仰仍認為,即使一個人退休後仍與子女同住而沒有到森林隱居,但他的內在精神應該是隱居於世,即他不應該熱衷於娛樂及享受,更不會好談人家的是非曲直,他應該多閱讀宗教經典,冥想獨一的主宰,追求精神的修煉,這是有學識的印度人會做的事。
l
最後他捨棄一切,甚至是自己一個小小的安樂蝸,成為遊方的棄世者,尋訪聖地,向獨一的主宰朝拜,直到生命結束。
l
在《奧義書》中指出,達到人生解脫的目的是至上的目的,任何人只要有強烈願望希望捨棄世俗而隱修求道,那麼就應該立即實行,不用等待經歷第一、第二階段,任何人生階段也不用恪守,直接退隱森林冥想求道至死。
l
至於立志修行,也不用執著於是否到寺院出家。印度教認為棄世修行是自己的事,不應拘泥於外在組織的限制。真正修行的人不用受到任何組織的束縛,到寺院出家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本身可與獲得生命解脫無關。即使沒有寺院收留,印度教信仰認為個人棄世修行的決定仍可以繼續進行,此所以為何印度教寺院出家修行的制度,沒有像佛教那麼興盛,因為真正的修行可與寺院出家做和尚與尼姑無關。
l
此人生四大階段只是理想的模型。事實上,自古以來,只有非常少數的印度人會一一經歷此四大階段,絕大部分的印度人只會經歷第一和第二階段,而經歷第三階段者已很少,他們大部分年老退休後與親人同住,或居住在親人的附近,過著簡單純樸的生活,專注精神修煉,或專注敬拜他們的神明。至於經歷第四階段者更是萬中無一。
l
在印度歷史上,曾成為佛教和耆那教以外,居第三大的教派︰唯命派(Ajivika),就是以棄世遊方為個人生存的方式之一,曾吸引了很多信眾,他們也選擇人生最後階段的生活方式,但與達到人生最後目的無關,即是印度的丐幫。
l
現在在印度也總有一些人在街上行乞過活,無依無靠,無家可歸,當中真正修行至生命解脫的人屬少數,大部分人只是過著無可奈何的生存方式。
l
這種棄世修行的生活方式,在中國宋朝時期興起的全真派,其祖師王重陽就是以棄世修行的方式,達到悟道成仙。他所收納的第一代弟子,無論男女,都要求乞食過活,專注冥想修煉。但道教的發展早已失去此傳統,今日在中國陝西終南山的隱居聖地,就像印度的喜瑪拉雅山,仍然保留著隱居避世修行的文化傳統。
l
印度人一般認為此四大階段是有選擇性的做法。在印度歷史上,一些受印度人尊崇的聖者有不少均拒絕經歷人生第二階段家庭期,例如改革印度宗教的聖者商揭羅(Shankara, 公元788-820年),他經歷學生期以後,便立即進入第四期遊方期。
l
後來商揭羅在遠方感應到母親快將離世,他趕快回到家鄉,看母親最後一面。母親臨終後,商揭羅按傳統親自為母親火葬。現今在商揭羅家鄉的遺址,還保留著這火葬的地方。商揭羅雖然選擇棄世遊方,但對母親仍盡最後的孝道。
l
商揭羅只得32歲的生命,在這短暫的一生,他忙於改革印度人的信仰,遊說各方修行者,並建立印度教寺院,他沒有多餘時間去經歷結婚生育的在家生活。
l
印度教所指的人生四大目的:利、欲、法和解脫,是配合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人生階段,也結合了業報與輪迴的思想。一生只求利與欲而沒有守法者,輪迴轉世的生命會受到惡報。只有償還一切果報者,才可以開展更美好的生命。
l
一個人一生在守法的原則下追求利與欲,守法即尊敬神明及多行善事,他最大的成就,不單在人間享樂,更高者更可在天界如眾神明般享福,但即使此天界也是在輪迴生死之列。在天界享樂以後,他還是會不斷轉世在人間或行善或作惡,只要他仍執取利與欲,他永遠無法擺脫生死輪迴。
l
只有追求人生解脫者,才可以有機會走出生死輪迴,得享永遠完美的生命,即與永恆獨一的主宰同在,進入永恆不退轉的國度,即使在天界中許多神明也未能達到。
{完}
參考書目
(1)《印度教導論》摩訶提瓦著,林煌洲譯,東土圖書公司(台北),2002 年。
(2)《印度吠檀多不二論哲學》孫晶著,東方出版社(北京), 2002 年。
(3)《佛地梵天──印度宗教文明》歐東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年。
(4)《五十奧義書》(修訂本) 徐梵澄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北京),2011年重印。
(5)《奧義書》黃寶生譯,商務印書館(北京),2012 年。
(6)《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姚衛群編譯,商務印書館(北京),2003 年。
(7)《印度哲學宗教史》,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商務印書館(台灣),1971年。
(8)《古蘭經》馬堅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11 年。
(9) “The Quran”
English meanings revised and edited by Saheeh International, Almuntada Alislam,
UK, 2011
(10)《金丹︰養生的秘密 ──〈太乙金華宗旨〉語譯評介》,張其成譯著,華夏出版社 (北京),2005 年。
(11)《眾妙之門〈道德經〉解讀》,林楚菊著述,青松出版社(香港),2022 年。
(12) “The Door of
All Wonders: The Commentary on the Tao Te Ching” by Nirguna Chor-kok Lam, Ching
Chung Publication,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