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 星期二

提起《易經》

提起《易經》

林楚菊

       提起《易經》,《易經》的易是指簡易、變易,是談這個世界變動的道理。這個世界不是恆常不變的世界,而是不斷改變的世界,前面是死路,人人都向前面對死亡,後面是生路,天天有人死,也天天有人生,所以是方死方生。佛陀說:一切皆苦。這不是佛陀一人感悟的真理,而是在《奧義書》以及《瑜伽經》聖者所說出的真理。如果這個世界是多麽完美快樂,人們根本不需要修行,以及修心養性,天天快樂度日便可以了。事實不是,所以修行的知識與實踐在這個世界是歷久不衰,因為正是這個世界的人類需要這個。

      《易經》談這個世界的變動法則,但沒有談苦,也沒有談樂,而是指出好壞、善惡與苦樂是不斷變動,沒有恆常。最好的時候反而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樣樣都好,就要變壞。最壞的時候也不用絕望,因為壞到無可再壞,就要革新,開創新世代與機遇,這是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不是一個人的意志所能左右。《易經》更強調事情到最壞反而是美好事物將出現的兆頭,唯一的法則就是"守正",只要"守正",就能捱過由壞變好的時勢。好境不常是《易經》說出的道理,逆境不常也是《易經》說出的道理。《易經》所說的變易規律也是印度指出這世界的創造會由最完美到不斷敗壞,到最後徹底毀滅,然後再創造新世界。穆罕默德教導人們要樂觀,不要悲觀,這與《易經》的教導相似,《易經》也是指出好境不常,但也不需要悲觀。這是中國文化最早發源的人生智慧,道理好簡單,只要有人肯去知道。

1 則留言: